李永樂老師講在動畫片《天行九歌》中的有個橋段叫《三姬分金》,在這個橋段中,韓非子去找大將軍姬無夜籌措軍餉。發現大帳之中除了將軍外還有三名美女在玩搶金幣的遊戲。韓非子對三位美女說,咱們不妨玩的更有趣一些。規則是:
1. 首先,抽籤決定三個人的順序ABC,按照順序進行分金幣的提議。
2. 如果提議未能獲得全體人員半數以上(不包括半數)通過,提議人被處死,由下一個人提議。
3. 如果提議獲得全體人員半數以上通過,按該提議分金幣,遊戲結束。
在這個遊戲規則下,抽到第一名提議的美女非常恐慌,因為她覺得後面兩個人為了拿更多的金幣,必然會否定自己的提議,然後殺死自己。但是最終結果並非如此。
為了使用博弈論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做出幾點假設:
1. 美女都是聰明的,知道自己的決策會導致什麼結果。
2. 美女都是理性的,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3. 美女都是邪惡的,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儘量多殺人。
在這樣的假定下,我們就可以討論這個問題了。
1. 首先假設A已經被殺了,那麼只剩下BC兩個人,此時無論B提出什麼建議,C都可以反對,這樣B被殺死,C不光可以拿到全部金幣,還殺掉了兩個人,C獲得利益最大。
2. B知道以上結果,所以B的策略是絕對不能讓A死掉,轉而支持A的一切建議。
3. A知道以上結果,有B的支持,A自己也支持自己,所以A的任何提議都會被通過,因此A的提議是A100,B0,C0。此時C反對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最終A拿到了全部的金幣,B和C什麼都拿不到。(韓非說的99/1/0也是正確的,既然100/0/0都可以讓乙接受,那麼韓非的99/1/0也肯定可以。只不過問題的關鍵只是是不是最優解的問題。)
我們不妨設想,如果四個人玩這個遊戲,結果又是如何呢?如果大將軍姬無夜M也要玩這個遊戲,並且M第一個提議,他會知道以上結果。他知道如果自己死掉,那麼A會分走全部的金幣,而B和C什麼都拿不到。而且,四個人要有超過半數同意自己,至少需要三個人支持,除了自己之外,他還需要拉攏兩個人。顯然,拉攏B和C更好。因為如果自己死掉,B和C什麼都拿不到,於是只要M給B和C每人一個金幣,自己拿98個,B和C就一定支持自己,此時A反對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所以M的提議會是M98,A0,B1,C1。
有人可能會想,ABC為什麼不聯合起來,把M幹掉,約定幹掉之後他們每人拿33個金幣了。的確,他們可以這樣做,但是當M被幹掉之後,就面臨一個問題:A會不會反悔呢?假如M死了,A反悔了,提議自己拿100個,B和C還是什麼也拿不到。當然B和C此時也可以聯合起來把A幹掉然後約定每人拿50個金幣。但是如果A死掉了,C又會不會反悔呢?如果C反悔了,B一定會死。因為每個人都是理性的,又是邪惡的,他們不會相信其他人的承諾,不敢冒這個風險,所以M的分配關係才會通過。
在現實生活、國際關係中,這樣的例子很多。M具有先手優勢,因此可以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A的位置很尷尬,既沒有先手優勢,也不屬於M拉攏的對象。A要獲得最大利益,就必須幹掉M,自己成為先手。所以歷史上臣弒君,君殺臣的現象屢見不鮮。
假設豬圈裡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頭有豬食槽,另一頭安裝著控制豬食供應的按鈕,按一下按鈕會有10個單位的豬食進槽,但是誰按按鈕就會首先付出2個單位的成本。按鈕和豬食槽在相反位置,按按鈕的豬要付出2個單位的成本,並且喪失了先到槽邊進食的機會。
若大豬先到槽邊,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時到槽邊,收益比是7∶3;小豬先到槽邊,收益比是6∶4。那麼,在兩頭豬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小豬選擇等待,大豬去按按鈕。
由下表分析可見,無論大豬如何選擇,小豬的最優解都是等待,由此可見在企業經營中,小企業一般不會主動進行市場開拓和產品研發,而是選擇搭便車。
知識競賽已來到風險題環節,A隊累計得210分,B隊累計得180分,C隊累計得160分,D隊累計得140分,E隊累計得120分,F隊累計得100分。風險題有三種:30分(33%答對率)、20分(50%答對率)、10分(100%答對率),答對加分,答錯扣分。比賽設立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ABCD四隊該如何選擇策略?
A隊應選擇10分題,這樣不管其他隊怎麼選都能穩保一等獎。同理,B爭一等獎無望,會穩保二等獎,如B選擇20分及以上題目,則有可能會被D超越掉到三等獎,所以B也應選擇10分題,這樣會穩保二等獎。
再看C和D,C的目標也是要穩保二等獎。
當C選擇10分題,D僅能選擇30分題才有可能戰平,進而進入加賽環節C戰勝D概率在1-33%*50%=83.5%以上;當C選擇20分題,則C戰勝D概率為50%-83.5%之間;如果當C選擇30分題,則C戰勝D的概率為22%-33%之間,所以,C的最優選擇是10分題,可以保持對D的勝率最高。對於D,由於考慮C的最優選擇為10分題,因而只能選30分題放手一搏,爭取勝出進入加賽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