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玻璃化冷凍後儲存時間對復甦周期胚胎移植臨床結局的影響

2021-02-12 金西盟幹細胞

在輔助生殖技術(ART)中,胚胎的低溫保存使得周期治療中多餘的胚胎可以得到較好的使用。在胚胎冷凍保存的步驟中,存在各種類型的損傷風險,主要包括冰晶形成的機械性損傷、冷凍保護劑的滲透性損傷和降溫導致的冷休克損傷等。1985年,Rall等應用了「玻璃化」的創新方法,通過使用非常高濃度的冷凍保護劑和快速溫度變化來最小化與冰晶形成有關的損傷。

玻璃化冷凍的定義是通過使用高冷卻速率增加粘度,在低溫下固溶而不形成冰晶從而起到保護的作用。近幾年隨著冷凍液配方的改進和冷凍技術的優化,玻璃化冷凍保存技術已經替代慢速冷凍技術成為最適合冷凍保存細胞和組織的方法。與慢速冷凍相比,玻璃化冷凍減少了冰晶的形成,提高了胚胎冷凍存活率、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

凍融胚胎移植(FET)在臨床上主要用於以下方面:預防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生育二孩的夫婦;不適宜新鮮周期胚胎移植的夫婦;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夫婦;需要生育力保存的女性。FET周期的生理性子宮環境可能更有利於胚胎植入和胎盤形成。有研究表明,與新鮮胚胎移植相比,FET周期提高了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且凍融胚胎新生兒的出生缺陷和健康風險並無增加。

研究表明短期玻璃化冷凍保存胚胎,復甦後不影響胚胎著床潛力或圍產期結局。但隨著胚胎凍存時間的延長,是否會影響胚胎後續發育潛力及其圍產期結局和遠期嬰兒健康狀況如何尚不清楚。而且對於長期冷凍保存胚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的文獻報導並沒有得到一致的結論,值得進一步探討。

                             資料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中心行玻璃化冷凍胚胎復甦移植的周期共計19574個。通過臨床生殖醫學管理系統(CCRM)獲取相關臨床數據。

按照解凍時胚胎在液氮中的凍存時間分為6組:1~6個月組(15443個周期),7~12個月組(2321個周期);13~24個月組(903個周期),25~36個月組(327個周期),37~48個月組(224個周期)和≥49個月組(356個周期)。收集患者的基本資料、治療方案、胚胎發育情況以及治療結局。收集的信息包括:女方年齡、體重指數(BMI)、不孕年限、周期數、決定移植日內膜厚度、移植胚胎數、移植胚胎天數以及妊娠隨訪情況。新生兒分娩結局包括平均出生體重、出生性別比、低出生體重比例、死胎死產比例和畸形例數比例。胚胎復甦後各組比較胚胎復甦率、種植率、HCG陽性率、臨床妊娠率、流產率、單卵雙胎率等數據。

二、研究方法

1.試劑和耗材:採用COOK公司玻璃化冷凍(COOK K-SIBV-5000,COOK,美國)、解凍試劑盒(COOK K-SIBW-5000,COOK,美國),根據說明書使用。

2.胚胎冷凍步驟:(1)使用前平衡至37℃;(2)各個冷凍液滴準確放置,每滴150μl左右,一管胚胎一個冷凍滴;(3)將冷凍胚胎放入平衡液中,最多放3個胚胎;(4)胚胎移至平衡液(ES),卵裂期胚胎放置4min,囊胚放置3min,卵子6min。在此過程中觀察胚胎的恢復狀態,若胚胎未恢復可適當延長時間;(5)將胚胎移至冷凍液(VS),吹打2~3下即吸取1.5μl含胚胎的VS,避免產生氣泡。此步在20~30s內完成。將含胚胎的微滴放入載杆,投入液氮。

3.胚胎復甦及序貫囊胚培養:(1)準備使用前,將4種解凍溶液平衡至37℃,囊胚培養滴提前準備;(2)準備解凍滴:在3652皿底部標記好解凍滴號碼;(3)將裝有胚胎或卵子的載杆從液氮盒中取出並立即放入1mol/L蔗糖,觀察胚胎或囊胚的形態變化,放置約1min;(4)將胚胎移至稀釋液(DS)中,放置5min至胚胎或囊胚完全萎縮塌陷;(5)將胚胎或卵子移至Wash2中放置5min,充分洗滌胚胎;(6)將胚胎或卵子移至Wash3中放置5min,充分洗滌胚胎;(7)將胚胎或囊胚移至之前平衡好的囊胚培養液中孵育。

4.卵裂期胚胎和囊胚評分標準:(1)卵裂期胚胎評分:400倍鏡下觀察分為4級。Ⅰ級:胚胎發育速度正常,卵裂球均勻、數目均等,細胞質均一、無空泡,碎片不超過5%;Ⅱ級:胚胎發育速度正常,卵裂球均勻或大致均勻、數目均等或大致均等,細胞質均一、無空泡,碎片5%~10%之間;Ⅲ級:胚胎發育速度大致正常,卵裂球不均勻/均勻、數目不均等/均等,細胞質中有少量空泡,少於15%碎片;Ⅳ級:胚胎發育速度異常,卵裂球不均勻、數目不均等,細胞質不均一、有大量空泡,10%~50%碎片。Ⅰ級和Ⅱ級為優質胚胎;I~Ⅲ級為可移植胚胎。(2)囊胚期胚胎評分:本中心囊胚評分採用Gardner評分系統,評分級別高於CC(不含CC)的囊胚可以移植或冷凍,評分等於或低於CC的囊胚,其胚胎發育潛能低下,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移植或者冷凍。

5.子宮內膜準備:採用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或人工周期方案準備子宮內膜,優先選擇高評分胚胎行移植術。

6.妊娠及分娩後情況的判斷:胚胎移植14d後測血清β-HCG。胚胎移植4~6周后陰道超聲檢查,觀察到宮內孕囊和胎心搏動為臨床妊娠。活產定義為孕周滿28周,至少有1個存活新生兒分娩。新生兒體重<2500g定義為低出生體重,新生兒體重<1500g定義為極低出生體重。先天異常是指排除染色體疾病導致的其他異常。

三、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20.0統計軟體中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對試驗結果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計量資料使用(均值±標準差)表示,對於正態或非正態分布資料分別採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採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一、患者一般情況

本研究共納入19574個FET周期,根據胚胎凍存時長分為6組。女方取卵時平均年齡為(30.83±4.75)歲,移植時平均年齡為(31.06±4.75)歲。胚胎凍存時間為1~116個月。各組的基礎參數分布包括取卵年齡、移植年齡、BMI、決定移植日內膜厚度、不孕年限、平均移植胚胎數、解凍囊胚移植比例均有統計學差異(P<0.01)。其中≥49個月組取卵年齡最小、移植年齡最大(P<0.01);37~48個月組和≥49個月組BMI顯著低於其它組(P<0.01),其他各組之間BMI無統計學差異(P>0.05);7~12個月組平均移植胚胎數最多(P<0.05);7~12個月組和13~24個月組決定移植日內膜厚度最低(P<0.01),其他各組之間內膜厚度無統計學差異(P>0.05);≥49個月組不孕年限最長(P<0.05);解凍囊胚移植比例隨著凍存時間的增加而降低,≥49個月組解凍囊胚移植比例最低(P<0.01)(表1)。

二、胚胎解凍後移植結局

1.FET周期妊娠結局:不同凍存時間組胚胎解凍後的胚胎復甦率、種植率、HCG陽性率、臨床妊娠率、流產率均有顯著差異(P<0.01)。1~6個月組胚胎復甦率、HCG陽性率和臨床妊娠率均最高,而流產率最低(P<0.01))(表2)

2.FET周期新生兒結局:不同凍存時長胚胎解凍移植後單卵雙胎率、新生兒出生體重、出生性別比、畸形比例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25~36個月組低出生體重比例最高為12.50%(P=0.011),7~12個月組極低出生體重比例最高為2.29%(P=0.011)(表3)。

3.囊胚亞組FET周期妊娠結局:不同凍存時長囊胚解凍後復甦率、單卵雙胎率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1~6個月組囊胚解凍後的種植率、HCG陽性率、臨床妊娠率最高,而≥49個月組囊胚解凍後的種植率、HCG陽性率、臨床妊娠率和流產率最低(表4)。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冷凍時間的延長,胚胎存活率顯著降低。早期研究認為,慢速冷凍保存6~15個月後胚胎存活率下降,長期存儲後妊娠率有降低的趨勢。但也有研究發現,低溫保存時間對復甦後胚胎的質量、存活情況、植入能力和活產潛力的影響差異並不顯著。2016年針對786個卵裂期胚胎FET周期的研究發現,低溫儲存時間不影響復甦周期的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現在胚胎冷凍保存技術已經從慢速冷凍發展到常規使用玻璃化冷凍,仔細評估其對IVF和胚胎的潛在影響以及圍產期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液氮低溫貯存時間是否會影響胚胎復甦及其相關臨床結局尚需要評估。隨著胚胎存放在液氮中時間的增加,人們越來越擔心胚胎長期低溫儲存的安全性。本研究對在我中心行FET的19574個周期進行研究,比較胚胎經歷不同凍存時間後胚胎復甦率、臨床妊娠率和新生兒情況。結果顯示,1~6個月組胚胎復甦率最高,其他各組胚胎復甦率依次降低(P<0.01)。

由於本研究納入的周期包含卵裂期胚胎解凍移植和囊胚解凍移植。因此,本研究又進一步統計分析了不同凍存時間組囊胚解凍後胚胎復甦的情況,發現37~48個月組和≥49個月組解凍囊胚復甦率最高,但各組之間並無統計學差異(P>0.05),並不會隨凍存時間增加而影響胚胎復甦率。

本研究中各組臨床妊娠率和流產率在不同凍存時間組均有差異。由於患者一般情況中取卵年齡、BMI和決定移植日內膜厚度均都有差異,所以並不能直接判斷是否是玻璃化冷凍保存時長的差異導致了各組妊娠率和流產率的差異。本文中取卵年齡雖有差異,≥49個月組取卵年齡最小,冷凍保存時間最長,復甦率、種植率、臨床妊娠率都不是最高;1~6個月組冷凍保存時間最短,復甦率、HCG陽性率、臨床妊娠率都是最高的,取卵年齡卻不是最小的,從側面表明與取卵年齡無關。

2020年文獻結果顯示取卵年齡、移植年齡和冷凍保存時長對妊娠率沒有顯著影響。本研究各組BMI有統計學差異,平均BMI為(22.37±2.91)kg/m2。Schliep等報導肥胖對於IVF/ICSI治療結局無顯著負面影響,且沒有降低患者妊娠率和活產率。Insogna等研究發現超重和肥胖並不降低凍融囊胚移植周期患者的妊娠率、種植率以及活產率。本研究各組的平均BMI均在正常範圍內,不會干擾凍存時間對妊娠率等結果的影響。

FET所有患者採用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或人工周期方案準備子宮內膜,以創造最佳的子宮環境,並使用統一的標準化移植方法。雖然子宮內膜厚度有差異,但均在移植的容受窗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可能的混淆因素。我中心2010的一篇回顧性分析比較了1372個FET周期的臨床治療結局,認為子宮內膜厚度並非評價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可靠指標,不會影響妊娠結果。2017年的研究報導認為內膜厚度≥6mm即可達到較好的種植率和臨床妊娠率,同時不增加流產率。本文數據顯示子宮內膜厚度平均為(9.66±1.70)mm,根據相關文獻報導,並不會影響凍存時間對妊娠結果的影響。本研究認為移植囊胚的臨床妊娠率更高。

有研究對解凍囊胚與卵裂期胚胎的移植進行比較,發現囊胚的妊娠率顯著高於卵裂期胚胎。自然生理狀態下早期卵裂期胚胎應在輸卵管中發育,到近囊胚期才進入子宮腔,復甦周期囊胚移植更符合生殖生理,並且降低了異位妊娠率。本研究表明不同凍存時間組的單卵雙胎率、新生兒出生體重、出生性別比、畸形胎兒比例等新生兒結局均無統計學差異。但新生兒低出生體重比例和極低出生體重比例,均在7~12個月時長組比重較大,有統計學差異(P<0.05),這與2016年發表的一篇報導不一致。

由於影響新生兒結局的因素很多,需要進一步挖掘數據分析。在玻璃化過程中,胚胎暴露於冷凍保護劑並且在開放式玻璃化系統中直接與液氮接觸,其中一個或多個環節暴露可能會改變早期胚胎發育並影響其植入和生長潛力。

據推測,玻璃化冷凍過程可能會對滋養層細胞產生損傷而影響隨後胎盤的發育。也可能是玻璃化冷凍和復甦過程中的環境變化和實驗室處理導致表觀遺傳變化過於微妙,所以無法獲得明確的證據來證實玻璃化冷凍過程對IVF和胚胎移植或圍產期結局以及後代的發育和健康的明確影響。隨著胚胎冷凍技術及其復甦技術的更新,也許會有更新的技術和方法出現。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掌握適當的移植時機,對提高患者的臨床結局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隨著冷凍保存時間的延長,胚胎復甦率會下降。短期的保存(不大於6個月)可以獲得較高的臨床妊娠率。因此,如果條件允許,冷凍保存的胚胎應儘早進行胚胎復甦。但長期冷凍保存的胚胎,其出生嬰兒的健康狀況並未發現顯著異常。本文數據提示冷凍保存時間對單卵雙胎、初生兒體重、男女比例並無顯著影響。

但考慮胚胎冷凍保存過程中可能受到保存條件細微變化的影響,導致胚胎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致出生嬰兒遠期腫瘤等疾病發病率增高,為確保胚胎玻璃化冷凍保存和復甦的安全性,未來的研究應該評估嬰兒的長期健康狀況與玻璃化冷凍和長期低溫保存的相關性。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分享,文章、圖片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繫本篇作者(或平臺客服),我們會及時處理。

                                

        人工智慧-196度氣相液氮樣本資源庫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玻璃化冷凍胚胎和新鮮胚胎移植的臨床結局比較
    愛丁醫生胚胎的冷凍保存是輔助生育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重大進步,尤其是玻璃化冷凍技術,大大提高了解凍時胚胎的存活率,已被越來越多的生殖中心接受和運用。玻
  • 初生嬰兒28歲,冷凍胚胎創造生命奇蹟
    這個故事,要從1992年說起,一對美國夫婦接受試管嬰兒助孕成功後,便將其餘胚胎冷凍。在2020年,這幾個胚胎被捐贈給了另外一對年輕夫婦(目前我國法律法規仍不允許胚胎捐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這個胚胎得以復甦並健康發育,最終順利出生。作為能夠出生的,世界上凍存時間最長的胚胎,這個小Baby和普通小Baby一樣健康可愛。
  • 冷凍胚胎移植成功率竟高於新鮮胚胎!
    李蓉解釋說,主要是在冷凍胚胎和復甦胚胎過程中,胚胎有可能不耐受冷凍出現損傷,至於胚胎冷凍在液氮裡對胚胎質量的影響與時間無關。「只要復甦後胚胎存活,對胚胎質量是沒有太大影響的。」有意思的是,目前冷凍胚胎移植的成功率甚至還略高於新鮮胚胎移植成功率,沒錯!這是90%的備孕男女都不知道的真相!
  • 從1072例玻璃化冷凍胚胎移植案例分析新生兒先天性畸形風險Hum Reprod. 2016 Jul;
    研究問題:在第三天或者第五天移植,新鮮胚移植或移植玻璃化冷凍復甦的胚胎,是否對單胎或雙胎出生的胎兒有不良影響?總結答案:新生兒健康參考範圍包括先天畸形的患病率;玻璃化冷凍解凍胚組與鮮胚移植組,單胎或雙胞胎嬰兒畸形率差別不大;凍胚似乎比鮮胚移植要好一點。
  • 專家揭秘冷凍胚胎技術
    2019年7月,36歲的趙女士想使用冷凍的胚胎再生育,她再次來到醫院。醫生將趙女士儲存的冷凍胚胎「復甦」,成功移植到她的子宮內。今年5月,趙女士足月順產下一個7斤的男嬰。這個男嬰和哥哥是同一時間取卵、受精的,獲得生命的時間也一樣。
  • 帶「沉睡天使」回家——試管嬰兒之冷凍胚胎移植
    不孕不育夫婦在做試管嬰兒期間,移植後剩餘胚胎或因為某種原因不能移植的胚胎,會被冷凍後放置在零下196℃的液氮中保存起來,變成凍胚——也就是「沉睡的小天使」。在我們中心的胚胎保存室裡,有超13萬個冷凍胚胎寶寶沉睡在液氮罐中。在爸爸媽媽(尤其是媽媽)做好準備的時候,由胚胎學家呼喚沉睡的小天使們甦醒。
  • 胚胎能冷凍保存多久?
    然而由於促排卵治療後,一個試管周期往往會取多個卵子,形成多枚胚胎,而一次胚胎移植,最多可以移植2枚胚胎進入子宮,而剩餘優質胚胎則建議冷凍保存。那很多人就有疑惑了:胚胎是怎麼冷凍的呢?有什麼作用呢?可以冷凍保存多久呢?會不會降低妊娠成功率?會增加出生缺陷嗎?……今天小編邀請四川省人民醫院生殖中心實驗室負責人張小建醫生給大家解惑。
  • 美月時光:用冷凍後的胚胎,生出的孩子健康嗎?
    胚胎冷凍技術是目前保存生育功能較為成熟的方法,其通過將胚胎和凍存液一同裝入冷凍管中,採用程序化冷凍或者玻璃化冷凍技使胚胎處於「冬眠」狀態,在零下196℃液氮環境中長期保存。從科學角度分析,冷凍的胚胎在零下196℃的情況下,其代謝幾乎完全處於靜止狀態,不會衰老,存儲時間長短對其發育潛能及健康狀況沒有顯著影響。
  • 冷凍胚胎技術會有風險嗎?
    凍胚移植,就是將體外受精的胚胎先冷凍起來,等到條件合適時,再將胚胎解凍後移植到宮腔內。1984年首例凍融胚胎移植的新生兒在澳大利亞出生,自此凍融胚胎移植技術成為輔助生殖技術的又一個裡程碑。冷凍的胚胎,最終將被保存在液態氮中(-196℃),在液氮極低的溫度條件下,保存在裡面的細胞酶的活性幾乎完全被抑制,分子活動靜止下來,也就是說細胞進程處於「停滯」狀態。
  • 寶寶一出生就「27歲」,冷凍胚胎技術是如何做到的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帥領介紹,冷凍胚胎是試管嬰兒技術的衍生技術,一般來說,將1—2枚胚胎移植回人體子宮後,多餘的胚胎就會被冷凍起來。「冷凍後的胚胎目前都是保存在液氮中,液氮的溫度為-196℃,在液氮中細胞酶的活力幾乎完全受到抑制,也就是說細胞進程處於停滯狀態。
  • 冷凍胚胎到底可以最長保存多久?
    該技術是將胚胎和冷凍液裝入冷凍管中,在-196℃的液氮中保存的一種方法。患者若有剩餘的質量較好的胚胎,可以冷凍保存,待以後胚胎解凍後植入子宮腔內,將增加受孕的機會。     實際上,從1978年試管嬰兒技術成功後,1980年人們就用促排卵技術得到更多的卵子,1983年第一例冷凍胚胎移植的嬰兒誕生。從此,冷凍胚胎移植就用於輔助生殖技術中,目前已經成為一項非常成熟、高成功率的技術。
  • 「沉睡」18年的胚胎被「喚醒」 中國最「抗凍」寶寶出世啦!
    據悉,這是目前中國保存時間最久經復甦成功的胚胎,醫生們形象地把這個寶寶稱為中國最「抗凍」寶寶。一般而言,國際上各個國家冷凍胚胎保存期限在5-10年。冷凍十八年而復甦並成功出生的胚胎此前並無報導。這一次,黃瓊倒是很堅決:「18年前醫生建議我切除,我猶豫不決,也許這就是三次移植失敗的原因。」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任醫師陳曉軍親自主刀,在腹腔鏡下切除了大量積水的輸卵管,剔除了子宮肌瘤,同時用宮腔鏡排除了宮腔問題。手術成功後,黃瓊開始了近一年的冷凍胚胎復甦移植周期,在陳華醫生的個性化治療方案,與B超室、胚胎實驗室的積極配合下順利移植。
  • 冷凍胚胎的技術風險大嗎,會不會凍死?
    為了提高成功率,逐漸發展起了超排卵技術,讓女方在一個月經周期中有多個卵泡同時發育成熟,這樣可以可以大大增加一次取卵的獲卵數目,增加成功的機率。但是,胚胎形成後我們只能移植1-2枚胚胎,那剩餘的胚胎怎麼辦呢?於是,產生了胚胎冷凍技術。把多餘的胚胎冷凍起來,如果這個周期沒有成功,可以下次移植冷凍的胚胎,避免了再次經歷超排卵用藥和取卵手術的過程,減少病人的痛苦,同時增加患者成功的機率。
  • 冷凍了十幾年的胚胎,成功孕育出生了!
    一個從2003年8月到2015年6月,冷凍了近12年的胚胎,前不久在西安某三甲醫院順利誕生了。據悉,這是我國冷凍時間最長的胚胎,剛好經過了「一輪」,在「本命年」出生。寶寶剛出生豈不就12歲了?目前,世界上冷凍時間最長的胚胎,冷凍時間是13年,是一位40歲的西班牙女性孕育的。不過這個胚胎不是她的,而是另一對夫婦做試管時多餘的胚胎捐贈的。
  •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篩查技術專家共識(2018版)
    夫婦在選擇PGD/PGS周期治療前,需充分知曉整個過程中的各類風險,涉及常規體外受精的治療過程、PGD/PGS技術造成的胚胎活檢、冷凍復甦損傷、個別胚胎可能診斷不明、檢測後無可移植胚胎、染色體嵌合型胚胎發育潛能的不確定性、無法常規鑑別染色體結構異常的攜帶者、由於胚胎自身的生物學特性以及檢測技術的局限性可能導致誤診的風險、以及若獲得持續妊娠,需行產前診斷確診等。
  • 【實驗研究】玻璃化冷凍和程序化冷凍方法保存獼猴卵巢組織的存活效果比較
    五、復融後卵巢組織內卵泡計數    將新鮮組的卵巢組織和玻璃化冷凍、程序化冷凍復甦後的卵巢組織置於有Liberase DH酶的皿中進行消化,機械分離法分離卵泡,將挑出的各級卵泡置於有胚胎培養液的皿中,放置37 ℃、5%CO2培養箱中培養45 min,然後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原始卵泡、初級卵泡的活性及形態並計算卵泡的正常形態率。
  • 我的胚胎最長可以冷凍保存多少年?
    胚胎的冷凍保存技術是將新鮮周期未移植的胚胎冷凍保存的技術。
  • 花生君丨關於冷凍胚胎保存的常見問答
    答:目前研究顯示,與新鮮胚胎移植相比,胚胎冷凍保存(6年內)不影響胚胎復甦後存活率、著床率、妊娠率、活產率以及子代出生缺陷率,並且對胚胎冷凍時間長的有限的調查記錄表明,對這些指標也無明顯影響。答:隨著二胎政策實施,長期凍存剩餘的胚胎以備再用成為許多助孕夫婦的選擇。然而,有些胚胎成了長期保存而不用的「無主胚胎」、「欠費胚胎」。
  • 數十萬個冷凍胚胎無人問津,醫院急尋父母認領
    「目前的輔助生殖技術發展迅猛,成功率也在不斷攀升,每一個治療周期的成功率在60%以上。」管一春說,每個患者因為自身條件不一樣,在治療時,形成胚胎數量也不一樣,多的有十來枚,少的有1枚,平均下來,每個做試管的患者會有四五枚,以備移植失敗時下次移植所需。根據我省物價局的審批,在鄭大三附院生殖科內,每個患者不管保存多少個冷凍胚胎,每年的費用都是10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