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璞玉和沙礫」中寫過,做人做事,要留有餘地,盈虧轉換,冷暖自知。人們常說,高手對決,一個變化到了窮盡的程度,就是沒有變化。寫文章也是一樣,揪著讀者的耳朵講道理,效果不一定好,人家也不愛聽。但是,你講一段故事,說一些經歷,留一些隱喻,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思考和感悟,並給出多種多樣的反饋。微信公眾號的文章現在可以放出100條留言,這些留言,本身已經成了文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上周寫過一篇「推薦幾款我最喜愛的 Mac 軟體(非技術)」,有讀者問,為什麼只推薦了三個軟體呢?我說,那是因為你沒看留言啊。有時候,留言比文章本身更有價值。我把放出來和沒放出來的留言整理了一下,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就得到了這些優秀軟體的列表:
HandShaker:哈,一點私心。這是我們團隊開發的,用來幫助 Mac 用戶管理 Android 手機。新的特性和新的版本,很快發布。性能和多樣性上都會有很大提升。
Bartender 2:頂部圖標收納,強迫症必選。
網易雲音樂:Mac 上優秀的音樂播放和管理軟體,可惜目前依然沒有適配 iPad Pro。
Paste:剪切板管理利器,可視化管理和富文本是其特性。
Evernote:無論如何,Evernote 是我使用最多的文檔管理工具,希望它好。
Breeze:窗口控制,其實 Alfre 的 workflow Layouts 也可以實現這個功能,並且做的更好。
1Password:密碼管理工具,推薦。
Reeder:優秀的 RSS 閱讀器,可惜現在國內很少寫博客的作者了,國外的寫作者們還在堅持,因為他們沒有微信公眾平臺。
PDF Expert:專業的 PDF 閱讀和處理軟體。
Slack:算了,這個後續單寫一篇文章吧,畢竟是網絡協作軟體。
Surge for Mac:大名鼎鼎的「網絡調試工具」,不多解釋了。
微信 for Mac:微信,不用解釋了,最近發布了 2.0。同樣
Kindle for Mac:Mac 上的 Kindle 閱讀軟體,比 Kindle 本身效果差一些。
CleanMyMac 3:清理和維護作業系統,徹底卸載軟體,保證 Mac 乾淨、健康。
Manico:高效 App 啟動和切換工具。
Noizio:可以模擬各種環境的白噪聲軟體,鳥鳴,流水,風聲雨聲,電閃雷鳴。
Mybase:知識庫管理,Evernote 同類型軟體
Airmail:另一款郵件管理軟體
Xmind:思維腦圖
Zotero:管理個人閱讀過的資料,構建個人知識庫
Karabiner:鍵盤映射神器
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款技術類的軟體,同樣的處理策略,主要的推薦由讀者完成吧。
早期寫過很多文章,都是推薦程式設計師用 Mac,主要是因為 macOS 是類 Unix 的作業系統。很多新人總是會問怎麼學習 Linux/Unix,用 macOS,日常使用就會接觸大量的 Unix 命令和知識。當年蘋果收購了 NeXT 之後,花費了整整4年的時間,對原有的 Mac OS 和收購的 NeXTSTEP 進行了技術整理和融合,打造了 macOS 的底層框架,命名為 Darwin。Cocoa、Mach、IOKit、Xcode Interface Builder 和開發語言、面向對象技術都來自 NeXTSTEP,而全新的 GUI(Aqua)、改進的文件系統、AppleScript 則繼承自經典的 Mac OS,兩套作業系統融合之後,形成了遵循 POSIX(可移植作業系統接口)標準的 macOS。
macOS 繼承了 UNIX 系統的優良傳統,如穩定、安全、腳本化、管道和強大的用戶及權限管理等,又提供了簡潔優雅的用戶界面,所以,macOS 是一個事實上的具備伺服器功能的個人作業系統,非常適合編程人員學習和工作。
談到 Unix,就離不開 Terminal(終端)。什麼是終端呢?早期的計算機網絡是以工作站的方式提供服務的,每個用戶只有一個終端設備,打開後黑漆漆的界面,只能輸入一些命令字符,比如 Shell,和主機發生交互,輸入輸出,是人機互動的唯一方式。後來個人計算機有了圖形界面,有了滑鼠這個偉大的發明,普通人終於可以點點滑鼠就和計算機打招呼了。但是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終端作為一個與主機/伺服器之間有效的交互工具,一直存在著。
談到了終端,就離不開 Shell。Shell 就是 Unix/Linux 的一個外殼,你理解成衣服也行。它負責外界與 OS 內核的交互,接收用戶或其他應用程式的命令,然後把這些命令轉化成內核能理解的語言,傳給內核,內核是真正幹活的,幹完之後再把結果返回用戶或應用程式。macOS 的 Shell,也是這種 Shell,Shell 在終端內運行。
macOS 提供了默認的終端工具 Terminal,但是不夠好用,所以今天第一個推薦的就是它的替代品:iTerm,這個軟體我每天都會打開使用。
iTerm 2
iTerm 2 是 macOS 下一款開源的終端工具,功能十分強大,可以作為原生終端工具的代替者。一些簡單的功能介紹如下:
1、分窗口操作:shift + command + d(橫切)command + d(豎切)
2、歷史信息查找和粘貼:command + f,呼出查找功能,找到後 tab 鍵可以選中找到的文本,通過option + 回車粘貼。
3、自動完成:command + ; ,呼出自動完成窗口,根據上下文提供內容選擇項
4、粘貼歷史:shift + command + h
5、回放功能:option + command + b
6、光標去哪了?command + /
7、Expose Tabs:option + command + e
實際功能遠強於此,誰用誰知道。
JetBrains
談了技術,就離不開編程,不會寫代碼的 CTO 不是好程式設計師,光寫 Shell 是沒有前途的:)
編程離不開編程工具,這個領域的優秀軟體數不勝數,比如 Vim、Emacs、Atom、Sublime Text、Eclipse、XCode 等,不過我今天要推薦的是集成開發環境(IDE)JetBrains 系列軟體。
JetBrains 是一家工具軟體開發商,他們做出了一系列驚豔的開發工具,比如 IntelliJ IDEA、PhpStorm、PyCharm、RubyMine、WebStorm、AppCode 等,涵蓋了各種主流語言:Java、Python、PHP、Ruby、JavaScript、Objective C、C# 等。
這些軟體的特點就兩個,一個是貴,另一個是好用。對各類語言特性的更新支持也特別快,當然,有了大版本,你還得掏一份錢,還不打折。用了這些軟體,我發現了一個真理:貴有貴的道理。
再推薦兩個,一個 Dash,一個是 Postman。
Dash 是一款強大的程式語言 API 瀏覽器和代碼片段管理工具。世上凡是程式語言,皆在其中,星羅萬象,無所不包,實乃程式設計師行走江湖打家劫舍之必備神器。
Postman 是一款 API 接口調試和自動化測試工具。由於前後端的分離,現在大部分服務是以 Restful 接口的形式提供的,微服務框架要解決的也是這種 API 的調用、監控、管理,所以現在 Restful API 越來越多。如果所有接口調試和測試都用 curl 來實現,繁瑣,調試也困難。Postman 提供了簡單易用的圖形界面和功能豐富的參數控制去模擬 API 請求,如果你在開發這樣的 API,這款工具不可錯過。
到此為止吧,下面的時間交給讀者,你在 macOS 上用過哪些優秀的開發工具呢?
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測試,網際網路從業者都應該來試下,我得了 89 分,看看你能不能超過我!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或者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