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照片來了!愛因斯坦說對了!

2021-02-08 中國青年報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發布!


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聯合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現場直播畫面


看到照片

網友:怎麼看不清???




北京時間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在美國華盛頓、中國上海和臺北、智利聖地牙哥、比利時布魯塞爾、丹麥靈比和日本東京同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以英語、漢語、西班牙語、丹麥語和日語發布「事件視界望遠鏡」的第一項重大成果——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此前預期黑洞會形成一個類似陰影的黑暗區域,這正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


不少網友激動地表示:有生之年系列!





2017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啟動,這是一個由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員共同達成的重大國際合作計劃。


EHT通過「甚長基線幹涉技術」(VLBI) 和全球多個射電天文臺的協作,構建一個口徑等同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事件視界望遠鏡。


EHT的「八隻眼睛」位於美國、墨西哥、智利、法國、格陵蘭島和南極,這8個射電望遠鏡有單鏡、也有望遠鏡陣列。它們向選定的目標撒出一條大網,撈回海量數據,勾勒出黑洞的模樣。


據介紹,黑洞照片的「衝洗」用了約兩年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在內的一些國內機構也參與了此次國際合作。



今天白天,就有不少媒體表示:黑洞的照片可能看不清!



據科普中國解釋,首先,黑洞自身是不發光的,我們看到的發光實際都來自於事件視界外面的物質,並不來自於黑洞本身,但黑洞的存在會在照片上留下「陰影」。其次,由於黑洞強引力導致的相對論效應,如光線彎曲、引力紅移等,會導致黑洞周圍物質發光的不對稱和扭曲。


此外,事件視界外面的「環境」並不完全乾淨,塵埃、氣體、磁場、噴流等因素都會對事件視界外物質的發光產生影響。


而且,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解析度畢竟還是有限的,圖像的測量和重構過程也很複雜!


補充閱讀



理論上,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的一種天體。


它具有的超強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勢力範圍,該勢力範圍稱作黑洞的半徑或稱作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宇宙中,根據質量天文學家們將宇宙中的黑洞分成三類:恆星級質量黑洞(幾十倍-上百倍太陽質量)、超大質量黑洞(幾百萬倍太陽質量以上)和中等質量黑洞(介於兩者之間)。


緻密天體根據質量的分類,圖片來源:NASA



黑洞就在宇宙中,等著我們去研究。列舉幾個有意思的理由:


第一,在我們居住的銀河系中心就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的質量大約400多萬倍太陽質量。


第二,大家可能會問,這顆超大質量黑洞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第三,銀河系中除了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外,還有很多恆星級黑洞,它們和我們有關係嗎?


第四,黑洞和它所在的星系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這是我們非常關心的領域。黑洞自身有一堆秘密,讓人著迷。



黑洞的名字,乍一聽,黑的洞,那是不是表明沒法看見;如果沒法看見,那怎麼就知道它存在呢?


在這次拍照前,天文學家們是通過各種間接的證據來表明黑洞的存在,主要有三類代表性證據。


第一,恆星、氣體的運動透露了黑洞的蹤跡。黑洞有強引力,對周圍的恆星、氣體會產生影響,於是我們可以通過觀測這種影響來確認黑洞的存在。


第二,根據黑洞吸積物質(吃東西)發出的光來判斷黑洞的存在。


第三,通過看到黑洞成長的過程「看」見黑洞。


還有很多類似的證據,無不說明了黑洞真實存在。


但這還是間接的,我們想直接「看」到黑洞。



對黑洞陰影的成像將能提供黑洞存在的直接「視覺」證據。


黑洞是具有強引力的,因此給黑洞拍照,最重要的目的是在強引力場的極端環境下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同時細緻研究黑洞周圍的物質吸積和噴流的形成及傳播。




廣義相對論預言,由於黑洞的存在,我們將會看到中心區域存在一個由於黑洞視界而形成的陰影(shadow),其周圍環繞一個由吸積或噴流輻射造成的如新月狀的光環,由於黑洞的自旋及與觀測者視線方向的不同,光環的大小約為4.8-5.2倍史瓦西半徑(註:史瓦西半徑指沒有自旋的黑洞的事件視界半徑)。




黑洞陰影和周圍環繞的新月般光環是非常非常小的。在拍照設備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要想拍攝到黑洞的照片,毫無疑問,我們希望找到一個看起來角直徑足夠大的黑洞作為對象。


由於黑洞事件視界的大小與其質量成正比,這也就意味著質量越大,其事件視界越大,因此近鄰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完美的黑洞成像候選體。位於人馬座方向的銀河系中心黑洞SgrA* 和近鄰射電星系M87的中心黑洞M87* 是兩個目前已知最優的候選體。


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史瓦西半徑約為10微角秒,其黑洞陰影的角直徑大小相應為47-50微角秒,這相當於一個蘋果在月球上的角直徑大小(月球的角直徑是30角分)。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M87*)的黑洞陰影看起來要比銀心的黑洞陰影略小,約為37-40微角秒。




要對黑洞成像,必須要保證望遠鏡足夠靈敏,能分辨的細節足夠小,從而能保證看得到和看得清。滿足這些條件,最好的工具莫過於1967年出現的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技術(值得一提的是,該VLBI技術也成功應用於我國嫦娥探月工程的探測器的測定位)。假定在1毫米波長觀測,一個長度為1萬千米的基線能獲得約21微角秒的分辨本領。


但大家可千萬別以為,只要VLBI陣列的解析度足夠高,就一定能成功給黑洞拍照。因為,情況沒那麼簡單。如同觀看電視節目必須選對頻道一樣,對黑洞成像而言,能夠在合適的波段進行VLBI觀測至關重要。觀測黑洞視界的最佳波段在1毫米附近。


期待EHT項目帶來

更多偉大的成就!


黑洞真容和你想的一樣嗎?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記者:邱晨輝 整理:陳垠杉)綜合來點科學、科普中國、中國新聞網、中科院上海天文臺

相關焦點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圖來了!愛因斯坦說對了!
    補充閱讀理論上,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的一種天體。它具有的超強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勢力範圍,該勢力範圍稱作黑洞的半徑或稱作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黑洞的名字,乍一聽,黑的洞,那是不是表明沒法看見;如果沒法看見,那怎麼就知道它存在呢?在這次拍照前,天文學家們是通過各種間接的證據來表明黑洞的存在,主要有三類代表性證據。第一,恆星、氣體的運動透露了黑洞的蹤跡。黑洞有強引力,對周圍的恆星、氣體會產生影響,於是我們可以通過觀測這種影響來確認黑洞的存在。
  • 愛因斯坦對了嗎?
    如果說它是錯的,就需要有更加強的證據來說明這件事情。 愛因斯坦發現,狹義相對論與牛頓引力不相符,他想要解釋這個矛盾,這件事情並不被十分看好。 愛因斯坦在1916年自己算出了引力波,過了幾年他又反悔了,說沒有引力波,他算錯了。 愛因斯坦問,愛因斯坦對了嗎?
  • 人類首次拍到黑洞照片!全球合作 愛因斯坦預言成真 8個黑洞問題全揭秘
    百餘年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率先對黑洞作出預言。時至今日,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中方科學家、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路如森說。「看」得遠、「看」得清仍然不夠,給黑洞拍照還要「看」得準。「觀看電視節目要選對頻道,黑洞影像也必須在合適的波段才能觀測。」路如森說,最佳波段在1毫米附近,這一波段的黑洞光環最明亮,而背景「噪音」又最小。
  • 愛因斯坦是對的!人類首次「看見」了黑洞
    黑洞裡面到底藏著什麼?黑洞原來長這樣!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愛因斯坦是對的!人類首次「看見」了黑洞10日晚上全世界的目光被一張照片所吸引,神秘天體「黑洞」終於被人類「看到」了,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首張黑洞的真容。
  • 第一張黑洞照片來了!
    科技日報記者   李大慶黑洞,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名詞,一類真實的天文實體。北京時間4月10日晚21:07分,世界上第一幅黑洞的照片終於在中國上海天文臺306會議室揭開了面紗。第一張黑洞照片「我們捕獲到了黑洞的首張照片。」哈佛大學教授、EHT項目主任謝潑德·多爾曼說:「這是一項由200多位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完成的非凡的科研成果。」黑洞是一種具有超強引力的宇宙天體。這種天體的存在以極端的方式影響著周圍的環境,讓時空彎曲,並將周圍的氣體吸進來。在此過程中,氣體的引力能轉化成熱能,因此氣體的溫度變得很高,會發出強烈的輻射。
  • 你昨天看到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其實是 100 年前愛因斯坦埋下的彩蛋
    這個照片不僅幫助我們直接確認了黑洞的存在,同時也通過模擬觀測數據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做出了驗證。一個世紀過去了,科學家們發現,所觀測到的黑洞陰影和相對論所預言的幾乎完全一致,令人不禁再次感嘆愛因斯坦的偉大。
  • 愛因斯坦說對了!剛剛,人類首張黑洞照「面世」!快來看看長啥樣?
    它們向選定的目標撒出一條大網,撈回海量數據,勾勒出黑洞的模樣。據介紹,黑洞照片的「衝洗」用了約兩年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在內的一些國內機構也參與了此次國際合作。昨天白天,就有不少媒體表示:黑洞的照片可能看不清!
  • 來了!世界首張黑洞照片!
    該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65 億倍▽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圖片來源:事件視界望遠鏡國際合作組織 理論上,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的一種天體。  關於黑洞,法國天文學家盧米涅也說過一段話,他說:「黑洞是恆星死亡後的一種殘骸,它是引力收縮的極點,極端到近乎荒唐(指它的一些性質用現有的物理學知識無法解釋)。但它又是宇宙當中最精美的天體。了解黑洞並深感困惑之後,會使我們進入一個展示時間、空間、光和物質深刻本質的更加深邃的新視野。」
  • 凝視BSE企業家商學院: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正式公布!愛因斯坦與富勒博士的預言相差無幾!
    有 6 場國際新聞發布會安排在了這一天,在這些發布會上,我們見證了人類有史以來所拍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的公布。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袁峰在現場表示,現在看到的照片大體來說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中心區域不太發光的陰影,另一部分是圍繞這個陰影的發亮的圓環。圓環發的光就是從吸積盤上發出的,而黑色的陰影要比黑洞本身要大幾倍,這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 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發布
    黑洞具有的超強引力,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勢力範圍,這個勢力範圍稱作黑洞的半徑或稱作事件視界。連光都逃不出黑洞,那我們要如何觀測黑洞呢?其實該項目觀測的比起黑洞本身,確切說是黑洞的輪廓與邊緣。EHT的「八個鏡頭」位於美國、墨西哥、智利、南極等地,而「衝洗」這張照片就花費了兩年的時間。 EHT 把地球上的望遠鏡「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口徑如地球大小的「虛擬」望遠鏡,所達到的靈敏度和分辨本領都是前所未有的。百年之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得到了首次試驗驗證。
  •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hello,「甜甜圈」,有幸遇見
    在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整,全球六地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以及美國華盛頓),共同迎接黑洞照片的到來。經過全球200多位科學家的多年努力,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了。      我們作為第一批看到黑洞的人類,當然無比興奮。
  •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來了,全是高考考點!(看不懂也要看)
    愛因斯坦用廣義相對論預言它霍金用量子理論解釋它 放眼宇宙 它好像永遠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根據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計算,如果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奇點周圍會形成時空扭曲的「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連光子也無法逃逸。這個預測在1916年被提出來,不過,直到1967年,普林斯頓大學核物理學家約翰?
  • 人類史上 黑洞照片首曝光
    包括我國中央研究院團隊在內,由200多名跨國科學家組成的「事件視界望遠鏡」計劃昨晚在全球同步公開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解開百年宇宙謎團。專家認為,拍到黑洞照片是科學史上重大裡程碑,有助確認近百年來科學進展方向;中研院指臺灣已在本世紀重要的科學發現中佔有一席之地。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面世!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黑洞圖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 M87中心的黑洞,其距離地球 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 65 億倍。該圖像的許多特徵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完全相一致,在強引力極端環境下進一步驗證了廣義相對論。通過研究這個圖像,人類將揭示出黑洞這類天體更多本質。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來了!這件事為什麼那麼重要?
    ▲ 上海新聞發布會現場從照片可以看出,黑洞就像一個黑色球體,中心暗弱部分為「黑洞陰影」,而周圍的環狀不對稱結構是由於強引力透鏡效應和相對論性射束(beaming)效應造成的。因為黑洞不停在旋轉,讓它的圖片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不對稱的發光漩渦。而說到黑洞,你腦海裡可能出現的就是「幽暗不見底」和「萬物皆可吸」。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發布!
    這顆黑洞就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上面就是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攝的黑洞照片。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種質量極大的天體,它的引力極強,強到連光線都被吸引無法逃逸。
  • 什麼是愛因斯坦的蟲洞,蟲洞與黑洞如何區別?
    上面所說的是2014年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所講述的故事。不過在現實中,離開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其實非常困難。舉例來說,太空探測器旅行者1號在1977年升空,到現在它才抵達太陽系的邊緣。那麼有沒有便捷途徑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給了我們希望,其理論所預言的蟲洞就是通往星際空間的便捷通道,而該片中的太空人就是利用蟲洞來實現星際穿越的。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發布(圖)
    (Credit: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Collaboration)這張令人驚嘆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顯示了Messier 87(M87)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陰影,這是一個距地球約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發布,原來長這樣…
    理論上,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的一種天體,它具有的超強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勢力範圍,該勢力範圍稱作黑洞的半徑或稱作事件視界。澎湃新聞直播截圖此前,天文學家都是通過各種間接的證據來表明黑洞的存在,而EHT項目則是通過這個擁有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直接觀測到了黑洞邊緣的圖像。專家稱,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問世,對研究黑洞具有重要意義。
  • 在黑洞邊緣,愛因斯坦再一次擊敗牛頓!
    西媒稱,一顆恆星的光在通過銀河系中央的一個巨大黑洞附近時出現了愛因斯坦相對論所預測的那種彎曲,而牛頓的引力定律卻沒有做出這樣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