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近剛好用到了徵信,就隨機在網上搜了下徵信,沒想到挖出了一個專門做徵信類的自媒體,如下圖。
大家可以看到在徵信這樣一個比較小眾的領域中,這個知乎號的徵信博主也累計了九萬多的粉絲,也不算少了,而且粉絲的粘性也都比較高,從下圖中的付費諮詢中就可以看出來。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該博主進行了有九百多次的付費諮詢服務,而且都是清一色的五星,可想而知粉絲的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而且該博主的付費諮詢服務是100元一次,同樣不算低,儘管不排除博主的這個價格是後期才慢慢調上來的,但是既然能調到一百元,說明粉絲還是比較接受的,不然博主也不會提到100多的。
接下來乘著這個案例,就簡單來聊聊徵信類的自媒體。
我們但凡去做一個自媒體的領域時,並不是先做內容,而是首先要考慮這個定位有沒有受眾,也可以說是這個定位有沒有市場。另外就是這個定位對應的市場容量有多大,這直接決定了我們自媒體帳號粉絲數的天花板,如果我們選擇的定位本身受眾就不多,或者本身就沒有受眾,那麼無論我們做再好的內容,也是沒有什麼用的,至於變現就更不可能了,除了考慮受眾的多少外,我們還需要考慮該定位下人群的屬性,也就是該定位下粉絲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和收入結構等。受眾只能保證我們做這個定位可以獲得粉絲,而人群的屬性直接決定我們變現的效率,同樣的兩百多萬粉,一個是女性粉絲為主,一個是小學生為主,變現的效率和金錢多少肯定是不一樣的。至於如何判斷自己的定位是否有市場,可以利用百度指數、5118等數據分析工具,也可以參考競品帳號,通過自己分析來得到更為準確的判斷,詳細內容也可以查看我之前寫的一篇關於定位判斷的文章。(如何知道自己的自媒體定位是有「錢」景的?)從上面百度指數中,我們可以看出徵信這個詞在百度上每天的搜索量都在三千左右,說明這個需求還是很大的,所以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做徵信這個定位是可以的。另外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反推,人們一般搜索徵信是為了什麼,無非就是查自己的徵信或者用徵信來進行貸款。只要涉及到貸款的必然脫離不了徵信,所以自然而然的徵信跟貸款聯繫在了一起,而貸款本身就是一個剛需,尤其對於買房或者徵信有問題的人更是如此。而要想能夠獲得利率比較低的貸款除了需要自己的徵信良好之外,還需要一些特定的技巧,而如果獲得一個良好的徵信或如何將自己的不良徵信轉變為一個良好的徵信是有一定的知識門檻的。除了徵信,貸款這個領域同樣有很高的知識門檻,而且在貸款這樣一個大類目下,又有很多細分需求,比如如何養信用卡、如果用公積金貸款、如果得到更低的商業銀行貸款等等。這些無一例外都是有一定的知識門檻的。而對於知識類自媒體來說,有知識門檻就意味有變現的機會,無論是做課程,還是提供一對一的諮詢服務都是一種很好的知識變現。所以當我們沒有發現上面的案例之前,就可以這樣來判斷圍繞徵信去做自媒體是否是可行的。另外說個題外話,之前有在鹹魚和淘寶上看到幫人查徵信的,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徵信可以直接去銀行查,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查看自己的徵信,所以就有了徵信代查,這又是一個利用信息差賺錢的案例。但反過來想,很多人不懂如何查看徵信,那麼做一個教粉絲如何查看徵信的課程,肯定時候有人願意買的,而這種課程要比代查好的多,代查需要自己提供服務,自己花時間幫忙去查,但是課程只要做好了,標個價,不需要再有任何時間投入就可以持續的掙錢,這同樣是兩種不同的賺錢思維方式,但至於是哪種方式好,只能是因人而異。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在沒有太多金錢投入的情況下,要想獲得更多的粉絲,更多的只能是靠自己的內容,而對於知識類的自媒體來說,內容本身就兼具引流與轉化的雙重功能,如果自己的內容足夠專業,而且足夠通俗易懂,除了可以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自己之外,還可以增加粉絲對自己的信任,如果自己有付費的產品,粉絲可能就會直接選擇購買。是不需要我們去做轉化的,好的內容本身就是轉化最好的催化劑。而對於徵信這類自媒體的內容輸出,同樣我們可以圍繞徵信這一話題,輸出一些粉絲比較關注的內容,比如如何判斷自己的徵信是否是良好的,徵信有逾期如果進行改善等,直接純知識內容輸出就可以,後期內容輸出足夠多的時候,完全把同類型的內容歸類,做成一個個的系列內容。這樣可以更加方便粉絲查看,同時可以更好的體現自己的專業性。至於內容製作的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視頻,文字是基礎,視頻完全可以以文字內容為藍本去讀,做成口播的形式也是可以的。在內容確定後就需要選擇合適的渠道了,目前文字類的內容,建議知乎、今日頭條,公眾號可以作為內容沉澱,但是不推薦作為主要重心,儘管現在公眾號也加入了個性化推薦,但是量比起今日頭條還是比較少的。如果是視頻類內容,抖音、快手、B站都是可以的,視頻號也可以,但是對於新人來說,抖音和快手要更加好一些。這也是由平臺的推薦機制來決定的,抖音和快手即使沒有粉絲,發布了內容平臺也會推薦,但是視頻號儘管也會推薦,但是量同樣還是比較小的。在變現的方式我們所要考慮是如何能夠持續的賺錢,而不能只看短期的賺錢多少,廣告之所以不能多接也是這個道理,每一次廣告對粉絲都是一次損耗,軟廣植入場景深度契合的帳號除外。對於知識類自媒體來說,變現方式大都是以課程、個性化服務或者付費圈子為主。所以徵信類自媒體的變現方式同樣也差不多,對於徵信類自媒體來說,帶貨儘管也可以做,但是變現的效率會比較低,而且對於我們的個人形象會有損耗,所以不太建議做直播帶貨。倒是可以推薦一些金融相關的書籍。接第三方的廣告可以作為一個比教不錯的變現方式,但接的廣告最好跟金融相關,比如好一點的保險產品或者信用卡推廣等。跟用戶群體會比較契合一些。像課程、付費諮詢和付費圈子可以作為主要的變現方式。這裡是KOL研究室,專注於分享國內外知識類kol,帶你了解不一樣的自媒體變現方式,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果有幫助,歡迎大家點讚分享哦!在這裡特別感謝一下某位不知名的大佬,幾天沒登,發現前天莫名增了九十多個粉,查看了數據後,才發現是有人分享文章了。我這個號一共才幾百人,運營一直很佛系,寫文章也更多的是個人的一個總結。今後會在案例分析上多下功夫,爭取讓每一篇文章都對大家都所價值,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