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於建民
來源| 第一贏銷網
什麼叫大佬,就是你不知道的情況下,人家已經悄悄把錢賺了!
什麼叫厲害的大佬,就是外面那些企業天天在外面喊,可實際上,人家才是最賺錢的公司!
而你能想像嗎?中國國產品牌中,最賺錢的手機、平板、智慧型手機,竟都是一家的,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隱形冠軍,和財富大佬。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現在中國國產品牌中,最賺錢的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實際都處於同一家——步步高派系,一個中國商界的黑馬軍團!
1、國內最賺錢的手機一年零售額近3000億 淨利潤200億
目前,國內最賺錢的手機實際上是同一門派——步步高派系的「的雙子星」——OPPO和ViVO,2015年OPPO銷量突破5000萬部,ViVO銷量超過4200萬部,兩者之和超過9200萬部。
這兩個品牌手機均價在2000元左右,意味著總零售額近2000億,淨利潤超過120億,是國內最賺錢的手機。
在2016年,這兩個品牌依然在增長,保持著高增長,兩者總和有可能超過1.4億部、達到1.5億部,意味著2016年兩者零售額將遠超2000億,淨利潤近200億。
而2017年,兩者仍會繼續突破,極有可能突破2億部,零售業突破3000億,淨利潤超過240億。
(實際上,除了OPPO、ViVO,還有一加手機、以及最新剛出的首個針對學生的專用手機——imoo學習手機也是步步高派系的)
2、國內最賺錢的平板 一年利潤10億
上面說完步步高的兩個品牌——OPPO和ViVO是在中國手機領域的領先,一年遠超2000億的銷售額,淨利潤近200億。
中國最賺錢的平板,實際上還是他們家的,還是步步高公司!
如今,國產的平板電腦越賣越便宜,例如小米平板和他的手機一樣,在1000元左右,但步步高的教育平板卻能賣出高價,達到2000—3000元。
它的出貨量可能也排在小米它們之前。雖然經常能見到「步步高點讀機」的電視廣告,可是它到底有多厲害,也是非常令人吃驚。
一位國產晶片公司的高層向記者透露:「步步高在國產平板中出貨量達到第一,利潤將近10億元人民幣。」這個利潤值是讓國內多少平板廠家羨慕不已。
一個最直接的數據就是,國內普通平板出貨量最高的廠商大概在一年200萬臺左右,但步步高僅在教育平板的出貨量就已經達到了幾百萬臺。與此同時,步步高的硬體成本相較於普通平板而言會更加低廉,但產品基本都在2000-3000元的高價。
出貨量大、單價高,利潤空間大,這家低調的公司實際上已經早把國內平板的錢賺了。
3、國內最賺錢的智能手錶,國產銷量第一一個季度賣了70萬部
說完上面,還不算完,不僅是手機、平板,就是現在難做的智能手錶領域,它也是國內做的最好的、最賺錢的。
2015年12月,著名諮詢公司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發布了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銷量排報告。
第三季度數據顯示,步步高旗下的小天才兒童智能手錶已經以70萬的銷量排名世界可穿戴設備第五,僅次於Fitbit、蘋果、小米、Garmin。
世界銷售前五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排行榜中,其中國產可穿戴設備就佔了兩個名額,一個是賣手環的,而另一個是賣智能手錶的、神秘的「BBK」。
BBK是步步高集團的簡稱,而此榜單中統計的數據正式其旗下品牌小天才電話手錶的數據。
小天才是步步高旗下成立的一個子公司,其發布的小天才兒童電話手錶是專為兒童研發的一款集語音通話,GPS定位的兒童智能可穿戴設備,其產品本身光在國內的銷量僅一個季度就達到了驚人的70萬部。
這意味著在智能手錶領域,國內賣的最好的、最賺錢的,還是他們家的!
步步高公司創立至今已有21年歷史了,卻一直屹立中國商海,連續創造個多個產品的國內第一,而且至今仍在創造傳奇,這才叫厲害!
1、步步高掌門人:一個絕對的傳奇
步步高的掌門人段永平,是一個絕對的傳奇。
1989年,28歲的段永平去中山市怡華集團下屬的一間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當廠長,這家公司就是後來聞名商界的小霸王,它所推出的小霸王學習機、遊戲機在中國風靡一時,而在段永平擔任廠長5年後的1994年,小霸王也成了年產值10億的公司。
而1995年,34歲的段永平創立自己的公司——步步高,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開始了新的徵程,也掀起了中國一個黑馬軍團的開始,先後成為複讀機、電話機、VCD、學習機的中國市場第一。
2、連續進入多個品類,都取得巨大成績
除了上面提到的複讀機、電話機、VCD之外,步步高連續在業內不看好的情況下,進入了幾個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且最後成為市場老大!
例如,學習機領域,當時好記星和諾亞舟打的不亦樂乎,文曲星等昔日老牌子都被趕到了二三線是,步步高進入了。最後,步步高學習機成了冠軍,成為了目前國內最賺錢的平板。
還有手機領域,在功能機時代,當時國產手機一片低迷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沒法做的時候,它卻做了,又在國產手機前三裡佔據了2個位置,而到了智能機時代,它再次以兩個品牌成為了中國市場的佼佼者。
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步步高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營銷打法,從產品、到推廣、到渠道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1、注重產品品質——獨特的特色和檔次
作為一個有著20多年經驗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深知產品品質的重要性,否則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長期存活、發展。作為從電話機到VCD技術成長起來的企業,並且成為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企業,有著大量的行業技術積澱。
在做手機時,步步高派系注重自己的特色,在功能機時代,OPPO在產品上,對標頂級,在產品上借鑑了三星的外觀設計理念、注重時尚,引入頂級設計,與國內企業拉開了距離,構建起具有檔次的品牌形象。
步步高手機注重獨特個性品質打造,其音樂手機的音樂功能獨樹一幟,形成自己的特色。這些都與國內同行形成了有效區隔!
而到了智能機時代,OPPO和ViVO兩個品牌在產品上更加注重,被稱為輕奢風格,它們也是和華為三個僅有的、國產手機品牌能賣過3000元、而且賣的不錯的品牌。
2013年,羅永浩在做錘子時,對多個品牌進行了抨擊時,對VIVO和OPPO卻罕見地給出了讚譽,承認vivo和oppo的硬體確實不錯,並稱品牌的優秀不是偶然。
2、強勢的傳播推廣——形成密集高舉高打優勢
在商業運營中,傳播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產品再好、沒人知道也沒用。而在媒體傳播推廣上,步步高派系的運作堪稱典範。
(1)創造了多個經典廣告
在步步高的廣告運作中,留下了一系列從經典廣告,在被人們廣泛記住的同時,也成就了它驚人的銷售業績。
如步步高無繩電話的「餵、小麗嗎」、步步高VCD的李連杰超級真功夫(「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學習機的「so easy,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等
(2)搶佔了各大熱門綜藝欄目
這些年,作為收視率最高的綜藝欄目,也是廣告投放效果最好的電視媒體時段,OPPO和ViVO幾乎佔據了國內大多數收視率比較高的綜藝媒體,如《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偶像來了》、《奔跑吧、兄弟》、《非誠勿擾》、《中國達人秀》等眾多知名綜藝節目。
(3)精準的名人代言
不僅廣告做的好,極其精準有效,而且在傳播中的名人代言極其精準,和目標群實現有效對接,高效傳播。
如步步高VCD的李連杰、手機領域的宋慧喬、萊昂納多、李易峰等熱門明星,學習機領域的何炅、謝娜、維嘉,到現在的TFBOYS。
3、強大的渠道聯合體——三、四級市場的王者
步步高渠道和終端體系,也一直是為業內廣為讚譽的,被稱為業內的典範!
步步高派系和渠道經銷商建立穩固的關係,省代和公司都存在股份合作的關係,這個廠商合作體系不亞于格力、娃哈哈的聯合體,這批經銷商不僅戰鬥力強、而且忠誠度極高,這樣在傳統的渠道裡佔據很強的優勢。
步步高的經銷商團隊,可以說都是區域操作的高手,無論是區域的覆蓋度,還是單個終端的競爭力都極強。
特別是在三四級市場,OPPO手機和ViVO手機的渠道之強,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無論是覆蓋的廣度、密度,還是單點的競爭力,都極強,其它品牌基本上不是它的對手,堪稱三四級市場的王者。
步步高已經形成成熟、領先的打法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以說步步高,在運作過程中,已經形成了標準化的運作體系,只要有特色的產品,放入到這個體系中,形成強勢的媒體傳播、加上強大渠道,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今天,似乎是一個作秀的時代,似乎不作秀、不走秀,就無法立足一樣,但是真正的大佬,還是實打實運作的,而不是熱衷於走秀的那些企業。畢竟企業內功才是最重要的。
1、真正的大佬往往是低調的。
實際上真正的大佬,往往是低調的。喊得最厲害的,往往不是最厲害的。
正如中國通信巨頭華為是低調的,確實國內,遠比那些天天喊著第一、各種情懷的厲害多了去了!還有被稱為老乾媽,這個低調的公司,卻也是賺錢力驚人的企業!
2、商業的經典法則一直沒變,步步高從十幾年前一直稱雄到現在。
實際上,商業經典法則一直沒有變:
20年前,段永平操作小霸王學習機、遊戲機時,就這樣成功的。
15年前,步步高操作無繩電話、VCD、複讀機,也是這樣成功的。
10年前,步步高操作功能機時代的手機和學習機,也是這樣成功的。
最近5年來,OPPO和ViVO也是這樣在智能機時代取得成功的。
從20年前到今天,它一直都這樣成功,而且一直屹立潮頭,甚至還是國內目前最賺錢的手機、平板、智慧型手機公司。
未來,市場的贏家仍是把這幾個方面做得好的!
3、市場贏家屬於內功強大、紮實的而不是熱衷表演、說相聲的企業。
市場的競爭,終究是實力的競爭。
因此,市場贏家還是屬於內功強大、紮實的,有著成熟的營銷打法、成熟的體系,並且在幾個要素——產品、推廣、渠道、團隊上有著極強積澱的企業。
中國商界的黑馬軍團步步高派系,正是這樣一個企業,從產品、到策劃推廣、渠道,再到品牌都做得非常到位,這也是它能長期笑傲中國商界的重要原因。
無論時代怎樣變,市場贏家還是內功強大,積澱深厚的,而不是那些熱衷表演、說相聲的企業。
作者:於建民《中國營銷成功寶典·科學策略營銷》(修訂版)作者,產業觀察家、資深營銷管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