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6 edge評測:宛如初見

2021-02-11 騰訊數碼

筆者語: 當我在今年的MWC上看到了三星GALAXY S6和S6 edge兩款產品的時候,我認為屬於三星的時代或許要回來了。S6 edge讓我有了當初見到Note 2的時候想要主動體驗產品的衝動。

騰訊數碼訊 三星智慧型手機這幾年在中國市場的的興衰成為了國際手機品牌在國內發展的一個縮影。隨著蘋果的強勢擴張以及丟失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市場近半的份額,三星手機近兩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事實上,在三星去年推出Alpha之前,你的確很難從它的產品中找到任何一款手機讓人有當年看到S2或者是Note 2時的興奮。同化的產品設計在如今已經無法討好消費者,加上國際品牌的手機廠商如今在國內只能依靠硬體賺錢的現狀下,使得三星手機本身的價格又要比國產同級別產品貴了不少,在更加成熟的消費市場,自然走下坡路。

牢騷止於此。

設計

從功能機時代我就開始接觸三星、不得不承認,智慧型手機觸屏化的路線這幾年根深蒂固的影響了整個手機行業,其中設計無疑是遭受迫害最嚴重的一個環節。想想當年諾基亞、三星手機設計上的百花齊放,再看看如今千機一面,不免有些悲涼。

在S6發布會之前我就知道三星這次將改變設計材料,但看到S6 edge的時候還是有相當大的新鮮感。如今用雙面玻璃+金屬中框的手機多如牛毛,但就好像所有人手裡都有一支筆,有人能成為畢卡索,有人卻流於平凡。在我看來,三星這次用好了手中的筆。

和S5相比,三星將兩樣設計保留了下來,一樣是手機正面的大體輪廓和元素,這讓三星保留了最起碼的產品辨識度。至於你認為這樣的正面設計是美是醜就看個人的喜好了。另一項被保留下來的是屏幕尺寸,謝天謝地三星讓這一代S的屏幕維持在5.1英寸,實話實說,這樣尺寸的屏幕已經很難用單手操作了,為了兼顧顯示面積和操作,5.1英寸的屏幕顯然是個好的選擇。

S6 edge的弧面屏幕讓這款手機有了一個奇怪的中框。它是不規則的,四個角和上下邊的厚度達到7毫米,而側面的厚度只有不到3.5毫米。在我採訪三星S6 edge的產品經理時,他對這樣的設計做了兩點解釋,一是屏幕的四個角是最脆弱的部分,為了減少S6 edge碎屏的機率,因此金屬中框對四個角進行了包裹;其次是曲面屏無法直接對接後面板,需要一個中框來支撐,而為了不影響手機的設計效果,故採用了四周不對稱的設計。

不過就握持感而言,我認為S6 edge的側面中框太窄,導致手感上欠佳,相比S6要欠缺很多。追求顏值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很顯然,握持感是第一犧牲品。而也是因為曲面屏,S6 edge的側面無法承載更多的元素,因此相比S6,S6 edge將SIM卡槽上移到了手機的頂部。

攝像頭將成為眾矢之的,這是我在看過S6 edge真機之後的第一個想法,果不其然,儘管S6 edge的設計驚豔到贏得了很多人的讚許,但對於背後鏡頭的抨擊也從未停止過。就好像鋰電池技術的停滯和手機耗電兇猛一樣,鏡頭的厚度和機身的薄度成為了旗艦智慧型手機上新的矛盾點,目前沒有任何的技術可以改進這件事。

不過我拍了一張從手機頂部垂直看下去的照片,你會發現,實際上這個鏡頭凸出的幅度並不大,我用千分尺量了一下,鏡頭的凸起在1.1毫米左右,而iPhone 6 Plus的鏡頭凸起為0.9毫米,兩者相差不大。如果不是鏡頭故意做這麼大。我相信這樣的凸起也不會引起這麼多的關注。

說一個大家很關心的問題。手機正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的時候,鏡頭會不會磨損?在拿到手機後我仔細觀察過S6 edge的這顆鏡頭,實際上鏡頭外的鍍鉻外框是要比鏡頭本身要高一點的,因此嚴格意義上講鏡頭外面的玻璃蓋片是不會接觸桌面的,接觸桌面的實際上是鍍鉻條。


曲面屏幕

S6 edge的曲面屏幕無疑是提升這款手機顏值和科技感最為重要的部分,從去年9月的Note edge引入曲面屏科技以來,三星一直在梳理這塊屏幕「正確的打開方式」,在我看來S6 edge的曲面屏操作要比Note edge上好很多。

根本的變化在於S6 edge的屏幕變成了一個整體,而之前Note edge上屏幕被邏輯的分成了兩塊,分別被兩個IC晶片控制,後者更像是將手機頂部的提示欄挪到了側面,而S6 edge將曲面屏幕真正融入到了實際的操作中來。從視覺感官和操作的意義上來講,S6 edge無疑都要比Note edge好很多。

很多人介意曲面屏幕會對人眼正常的視覺產生障礙,我拍了兩張看電影時候的圖,電影的解析度接近21:9的寬熒幕比例,在放大到全屏的時候,人正常的視覺是感受不到你是在一塊曲面屏幕上看電影的,同樣的例子在網頁或者電子書上也適用,因此之前的擔心是不必要的。

雙曲面屏還帶來了一個操作體驗上的好處,用戶不用再擔心你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曲面屏幕的顯示方向可以在系統內任意調整,Note edge上的尷尬在S6 edge的雙曲面屏上得以避免。

曲面屏幕的功能在S6發布會後的體驗文章中我有過介紹,大概的功能有四個:

1.五個常用聯繫人的快速撥號、發送簡訊和郵件;

2.常用聯繫人來電時側屏閃光;

3.和Note edge類似的側面提示欄;

4.夜間時鐘;

其中前兩項是S6 edge側面屏幕的主要功能,三星將這塊曲面屏幕用於手機最基礎的通訊功能上,無疑增加了曲面屏幕的使用頻率,讓這塊屏幕真正的被利用起來,而並不像Note edge上那塊側屏「花瓶」的意味更濃。

很多人關心曲面屏幕誤操作的問題,很顯然三星想到了。在測試中我發現S6 edge左右兩邊的側屏加入了和iPad一樣的邊緣防誤觸,當單手持握手機的時候,側面屏幕不會受到手掌貼合的影響。

另一個事情需要說下,S6 edge怎麼貼膜?很顯然你可以把這塊屏幕簡單的看作是放大版的2.5D玻璃屏,因此左右兩側的弧面肯定是無法使用正常的玻璃膜進行全覆蓋的。不過三星想到了解決辦法,這次他們推出了一個可以全包裹屏幕的保護套,有了這個東西可能會解決很多人對於貼膜擔心。

S6和S6 edge都標配了2K解析度的屏幕,屏幕像素密度達到576,雖說還是super AMOLED屏幕,但別再關心什麼邊緣鋸齒的問題,真看不出來,那都是WVGA時代的事情了。

Note 4顯微鏡下屏幕像素點圖(S6 edge屏幕像素排列和其相同)

同時由於AMOLED的廣色域特性,三星也在逐年修正屏幕像素點的排列方式。這次S6 edge用的super AMOLED屏幕的像素排列和Note 4是一樣的,我借用外媒的一張顯微鏡圖片為例,紅藍綠像素點成相間排列。其中為了修正之前AMOLED屏幕綠色像素點過亮導致整體屏幕偏綠的問題,三星將紅色和藍色像素點的面積擴大,以達到修正偏色的目的。

我做了一組S6 edge和iPhone 6屏幕實拍的對比,從色階圖來看,兩者屏幕的顯示效果幾乎相差無幾,而且S6 edge在紅色和綠色上相比後者更準,藍色則稍有偏差,但肉眼觀感差距非常小。

實際的圖片對比來看,S6 edge的屏幕在顯示紅色和綠色的時候,整體的效果要比iPhone 6更好,藍色的部分顯得稍冷。

super AMOLED的特性在黑色部分的顯示和可視角度上比較吃香,在「死亡對角線」上,iPhone 6的可視角度和偏色情況都要輸S6 edge一大截。

但iPhone 6勝在屏幕的亮度上,IPS屏幕發光依靠背光源,外加iPhone 6的解析度只有1334x750像素,1000500個像素點擠在4.7英寸的屏幕上,單位面積內沒有太多的像素點阻擋光線的透過,因此亮度可以通過調整背光源實現。而AMOLED的屏幕靠像素點自發光,為了控制屏幕的能耗,在AMOLED上越多的像素點亮起來的時候,屏幕整體的亮度會相應的下降。因此在發布會上三星表示S6 edge這塊屏幕可以達到600尼特是指在整塊屏幕只有一個像素點亮起來的理想狀態下,而當實際顯示圖片的時候,整體的亮度則沒有理論亮度在相同級別的IPS屏幕亮。

硬體

三星在S6 edge上做出的一件讓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是棄用了高通處理器,這在幾個月前的Note 4上還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隨著三星Exynos 7420的到來,三星手機去高通化有了足夠的資本。

Exynos 7420創造了三星移動晶片上的多個第一,首先它是三星首個64位晶片,Exynos 7420基於ARM A57+A53的big.LITTLE架構;其次Exynos 7420是移動晶片領域首個採用14nm FinFET工藝的產品,迄今為止只有三星和英特爾在量產FinFET工藝的14nm晶片;Exynos 7420集成了最高內存帶寬可達25.6GB/s的Mali-T760 MP8圖形處理器,這也是目前為止最強的移動圖形處理器晶片。

不過受制於專利以及全球推廣的問題,三星在SoC的基帶方面還是用了高通的解決方案,這一點和之前媒體猜測的集成基帶或者是外掛Intel基帶有出入。而用於測試的這款型號為G9250支持雙4G網絡,這也是拜高通的基帶所賜。

不過我拿到的這款測試機很明顯被官方限制了測試軟體的安裝,系統會自動檢測軟體籤名,我測試了大部分的跑分軟體,都無法安裝,對於Exynos 7420的解析只能待正式版到來再議了。

當然,S6 edge硬體部分的亮點不止於此,用於內存部分的LPDDR4 RAM和UFS2.0存儲技術也成為這一代S系列的亮點。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LPDDR 4已經確認會在今年成為標配,相比之前被廣泛使用的LPDDR 3內存,DDR4在帶寬(25.6GB/s)、主頻(1.6GHz)和電壓方面有明顯的優勢。更大的帶寬意味著內存數據交換的速度會加快,這將幫助S6 edge獲得更快的任務加載速度。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UFS 2.0也是來自三星自家的產品。相比於目前市面上被廣泛使用的eMMC 5.1,UFS 2.0被看作是下一代的存儲產品,其不僅速度更快,而且還支持讀寫數據同步進行,滿足了行動裝置對數據交換的更高要求。從理論數值來看,UFS2.0的連續讀取速度是35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到150MB/s,即便是現在最頂尖的eMMC 5.1在這兩項上也和UFS 2.0存在不小的差距。

我內存測試軟體簡單測試了一下三星S6 edge(UFS 2.0)和HTC One M8(eMMC 4.5)兩款手機的內存處理速度,從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到,UFS 2.0在讀寫速度上相比eMMC 4.5有著相當明顯的優勢,這無疑將對手機存儲性能有著質的提升。

軟體

系統部分的升級對於三星老用戶來說肯定不陌生。伴隨著每一年三星旗艦手機的發布,韓國人都會將Touchwiz升級到最新的系統版本,今年也不例外。

基於Android 5.0.2打造的Touchwiz從設計語言上做了一次「減法」,整體的界面相比Note 4時代清爽了不少。儘管和幾乎所有的第三方手機廠商定製UI一樣,三星對原有系統做了大幅度的修改,但從目前的體驗來看,5.0標誌性的材料化設計還是貫穿了整個系統的始終。

豐富的色彩和動態化的視覺效果是這代Touchwiz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藉由材料化為設計語言基礎,三星將更多的動態效果加入了操作中來,比如點擊菜單的時候,會有一個圓點從手指點擊的位置像兩邊擴散,再比如聯繫人或者簡訊界面左右滑動快速撥打電話回簡訊的時候,增加了邊緣的水波效果等等。

色彩方面,包括之前提到的側面曲屏快速聯繫人、文件夾、設定圖標等內容都可以通過顏色來識別。

系統開機預裝的程序不多,除了三星自有的應用以外,只有新郎微博、淘寶、微信、百度地圖和支付寶五個應用,而32GB的內存空間開機也有26GB可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S6 edge並不再提供對存儲卡的擴展支持,因此用戶需要酌情購買不同的內存版本。

當然,系統內新的功能也不少。從S6 edge這一代產品開始,三星為手機預置了垃圾文件清理和內存優化功能,並且將knox安全應用集成在系統內。本地化方面,三星推出了全新的S助手功能,和之前的語音助手不同,新的S助手結合了國內很多知名的服務提供商,無需安裝任何的第三方應用,你就可以通過S助手實現話費充值、叫計程車、買電影票,查違章、掛號、定酒店等功能。

同時S助手還具備了類似Moto助手的手機自動場景轉換功能。用戶可以將自己每天睡眠、工作時間或者是家庭地址、交通方式輸入到手機中,S助手可以通過時間和場景的識別來切換手機的功能,比如你在睡眠時,手機會主動調整為靜音模式等等。

指紋

指紋模塊從之前的滑動式被更換成了按壓式,這在發布會後的體驗中我已經做了說明。實話實說,S5/Note 4上那個滑動式的指紋識別確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手機比較大,傳感器集成在Home鍵上位置考下,單手操作的時候很難很平滑的完成指紋識別的操作,尤其是滑動式的必須讓手指滑動的方向垂直於指紋傳感器,這無形中又增加了很大的負擔。

而S6 edge上的按壓式指紋模塊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無論從操作的體驗還是設計的理念上來講,按壓式的傳感器無疑都比滑動式的更適合手機,這已經被很多搭載指紋傳感器的手機印證過了。

從多次的指紋識別體驗來看,S6 edge指紋解鎖的過程相比iPhone 6要有短暫的延遲,但是識別率更高,我在同一時間測試了S6 egde和iPhone 6的指紋識別30次,S6 edge的成功識別是25次,而iPhone 6隻有21次。

三星在發布會是發布了全新的samsung pay功能,通過指紋和NFC實現支付,不過在我拿到的這款行貨的測試機裡,支付功能暫時沒有提供任何的可操作項,因此需要等到這項功能正式在國內推出後才能加以評論。

拍照

三星此次在S6和S6 edge上沿用了Note 4的鏡頭,1600萬像素f1.9光圈配合索尼IMX 240感光元件,並加入了主動式防抖和實時HDR功能。三星S6 edge繼續使用了行程更長的對焦馬達,使得這款手機的對焦速度相當快。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鏡頭模組太厚,顯然在拍照性能和外觀的權衡中,三星選擇了前者。

拍攝的功能上三星也做了一些簡化的操作,比如在任意界面下雙擊Home鍵開啟相機、在開啟自拍模式時手指按壓背部心率傳感器完成拍照,使用音量-鍵替代快門等等。

樣張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S6 edge在弱光環境下對於噪點的處理以及對光線的把控,可以說像S6 edge這個級別的手機產品,在拍照時廠商在調教階段都會主動規避使用大ISO,以換取照片的乾淨。但小ISO對於曝光時間和進光量的要求就更加的嚴苛。而S6 edge基本上都會將夜景照片的ISO維持在250-400左右,因此在照片中鮮有紅綠噪點的存在,而1.9的大光圈保證了更大的進光量,主動式的防抖也在夜拍穩定性方面給出了強有力的支持。

得益於1600萬像素鏡頭,S6 edge的樣張在細節捕捉方面要更好,除此以外,S6 edge這顆鏡頭的背景虛化效果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小場景下這種效果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發布會上三星將S6的鏡頭和iPhone 6做了一個對比,尤其是在暗光環境下的樣張表現大相逕庭,而我們騰訊手機頻道也會在之後的評測中為您帶來兩者的對比內容。從目前的體驗來看,三星S6 edge上這顆鏡頭的素質算得上是目前手機中頂級的了,尤其是在軟硬體的綜合優化方面,三星顯然要做得更好。

電池

在發布會之後看到真機時,我曾經為S6 edge配備了2600毫安時的電池容量過小而擔心。要知道去年的S5電池容量還要達到2800毫安時,相比S5,S6 edge增加了2K屏幕這個耗電大戶,續航的問題會不會成為這款手機最大的短板?

不過在實際的體驗中,S6 edge續航的問題沒有想像中那樣不堪一擊。5小時的壓力測試完成後,手機的剩餘電量27%,和去年的S5類似,但正常使用還是需要一天一充。

由於測試機沒有配備標配的充電頭和數據線,因此S6 edge所擁有的快速充電技術我暫時沒法測試。三星在S6 edge上使用的快速充電技術是自主研發的,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高通Quick Charge 2.0和OPPO的VOOC有所區別,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充電10分鐘可以播放2小時的視頻,但實際的效果還需要後續測試加以驗證。

總結

在真實的使用過三星GALAXY S6 edge之後,我更加堅定了當初我對這款手機的評價,這是三星近些年來最出色的一款手機,無論是產品的設計還是硬體的水準,乃至系統的優化,拍照的效果等等方面,S6 edge都有資格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智慧型手機之一。

這就好比當年我見到Note 2一樣,我認為它會帶動整個大屏手機行業快速發展,果不其然,在未來的兩年時間內,大屏幕手機成為了市場上的主角。我不敢肯定S6 edge的出現能不能帶給Android陣營一次新的提振,但材料設計多元化、硬體更快更強、系統更簡單勢必都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Android手機發展的趨勢。

相關焦點

  • 十大亮點解讀 三星Galaxy S6 edge+評測
    雖然三星並未公布相關的銷量數據,但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三星Galaxy S6和S6 edge在今年底的預計出貨量將達到4500萬部,而其中S6 edge的銷量佔比將超越S6,我們從三星緊急調整生產線的思路也驗證到了這點。顯然大家已經在這兩者中做出了選擇,擁有曲面屏的s6 edge更受歡迎。而全新的三星GALAXY S6 edge+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大屏因素,無疑是目前最強的大屏安卓機。
  • 案例:三星S6/S6 Edge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和所有其他智慧型手機用戶一樣,三星 S6 用戶也會碰到各種問題。下面我們總結了幾個三星 S6 手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並提供了解決方案。如何延長三星 S6 的電池續航時間三星 S6 用戶反映,自己剛買 S6 新手機反而電池消耗更快。這並不奇怪,因為電池續航時間是智慧型手機最常見的問題。
  • 漂亮、多金的實力派,三星Galaxy S6 edge+國行版開箱圖賞
    在國內市場上,三星手機的份額不斷被國產廠商集體衝擊,只不過三星作為安卓手機廠商中的老大哥,綜合實力還是最強的,高端市場上能跟蘋果iPhone手機比拼的依然至少有三星
  • 三星s6 edge摔了不能開機UFS2.0硬碟數據恢復很完美
    三星s6 edge摔了不能開機UFS2.0硬碟數據恢復很完美
  • 能玩一年的旗艦:三星Galaxy S6 edge+上手評測
    相信你首先會想到三星Galaxy S6 edge這款手機。早在今年年初,三星在MWC2015的產品發布會中正式推出了這款採用雙曲面屏幕的安卓智慧型手機,打破了「手機屏幕不能曲」的傳言,並且瞬間得到業內不少友商和媒體人士關注。然而今天我們並不是來評測三星Galaxy S6 edge的,半年前我們就已經對Galaxy S6 edge進行了詳盡的上手體驗。
  • 萬人矚目之美 三星S6 edge詳細評測
    三星這幾年在手機市場翻天覆雨的衝洗下,可算是受到發展以來最大的重創,不再擁有以往的霸主風採,手機市場的佔有也逐漸被其他手機廠商拉近了距離,產品策略以及市場環境這些都是三星市場地位遭到挑戰的其中因素
  • 曬機評測|不止於大 三星Galaxy S6 edge+全面評測
    相對於單曲面屏的Galaxy Note edge,雙曲面屏一方面在設計上要顯得更為震撼搶眼,另一方面在功能體驗上也更為優秀全面。那麼在雙曲面屏的S6之後,三星還有拿出什麼樣的產品呢?我想這是大多人數所期待的。8月13日,三星在美國紐約發布了下半年的全新旗艦S6 edge+。
  • 三星「曲」線救國,GALAXY S6 edge曲面屏手機評測
    GALAXY S6/GALAXY S6 edge還取消了GALAXY S5的IP67防塵防水特性,取消了USB 3.0接口,SIM卡類型從microSIM改為Nano-SIM。和GALAXY S6相比,GALAXY S6 edge的雙曲面屏幕屬於技術創新,新鮮的科技更受關注,我們本次評測選擇的GALAXY S6 edge 32GB土豪金購買於京東,價格6088元。
  • 三星GALAXY S6 Edge評測
    S6 Edge;或許感受到壓力的三星試圖藉助同時推出兩款機型的互相配合來挽留市場,這樣的壓力也確實帶來了好事,金屬中框+玻璃後殼的組合讓它們成了顏值最高的三星手機,雙曲面側屏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定製可能性。
  • 三星S7 Edge掘墓S6 Edge,多少人這麼認為?
    自2010年三星Galaxy S系列的初代旗艦i9000發表之後,今年的Galaxy S7與Galaxy S7 edge已經邁入了第七個世代,對於三星電子來說
  • 三星 Galaxy S6 edge上手體驗
    三星 Galaxy S6 edge上手體驗S6和S6
  • 三星S6 edge+評測:以為僅屏幕變大就錯了
    三星,這位手機巨頭,重量級的產品更是一個接一個。尤其是以Galaxy S6 edge+為代表的旗艦產品,做到了將工業設計與性能配置完美融合,極具鮮明個性,,標誌著三星已經完成對中國市場的「重兵」布局,開啟「大edge說」的三星手機時代。三星S6 edge+ 8月27日開啟首銷,眾星粉躍躍欲試,S6 edge+的性能有何突破?
  • 三星S6/S6 edge獲工信部入網
    最近,三星在MWC上推出的兩款旗艦Galaxy S6和Galaxy S6 edge備受業界關注。
  • 三星GALAXY S6 /S6Edge
  • 最美的三星旗艦 S6/S6 edge正式發布
    萬眾期待,終於迎來了三星超前科技雙曲面屏神機Galaxy S6 edge,三星這次能為大夥們帶來什麼高新技術,且讓機哥與你一同探個究竟。
  • 三星Galaxy S7 edge 輕評測
    今天我們給大家送上三星Galaxy S7 edge 的輕評測,希望可以讓大家對 S7  edge 有一個更深的了解。Galaxy S7 edge 這次最大的賣點除了雙曲面屏之外,防水功能也非常贊,它採用了 IP68 級別的防水防塵設計。
  • 三星 Galaxy S6 和 S6 edge:當時尚在靠近
    有做功能上的精進的,比如國產品牌玩得不亦樂乎虛虛實實的手機 HiFi 概念,也有在工藝材質上大做文章的,比如玄之又玄的奧氏體 304、航空鋁合金、3D 曲面玻璃。作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翹楚,三星在過去的一年裡日子並不好過,產品策略上的不如人意,外觀和 UI 設計上的建樹寥寥,一時間看衰之聲四起。
  • 曬機評測|S6 edge+之用戶體驗升級
    從S6開始,三星和獵豹大師合作將自身的系統精簡化,並且自己也將TouchWiz進行了重新設計,使得整個TouchWiz猶如獲得新生一樣。當然,三星並沒有止步於此,在本次的S6 edge+上又進行了一些手術,不過比起S6的那次顯然要小了不少,不過小編覺得,或許大手術要好做一些,微創手術要難得多吧?
  • 三星S6真假籤別教程
    三星的旗艦機S6自上市一年多以來,火爆程序可見一斑,有不少用戶已經入手了。但是市面上山寨機、水貨、克隆機、翻新機很多,完全無法確定自己買三星S6手機是不是真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星S6鑑定方法。一、專業評測軟體入手一部三星s6之後,可以先下載一些專業評測軟體,如安兔兔,3Dmark等等,先跑個分,一般一些手機的硬體配置就出來了,無處遁形,像這種山寨的機子由於成本的考慮,不管它外觀多麼相似,它的硬體配置也不可能像正品那麼彪悍,所以,一評測,上面那個山寨機即立馬現出了原形,如圖所示:
  • 難以逾越的三星Galaxy S6 edge+
    發布會現場沒有公布Note5的售價, Galaxy S6 Edge+32GB售價為5888元,而64GB則為6288元。這價格看上去不低,但消費者花這些錢買來的,是一款無可替代的產品。Galaxy S6 edge+是之前S6 edge的升級產品,三星在大屏手機方面確實經驗豐富,S6 edge是5.1英寸,而S6 edge+則為5.7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