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級性能與大容量並存,12T東芝企業級硬碟詳細評測

2021-02-13 科技視說新語

21世紀是一個科技發展的時代。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也意味著大量數據的存儲。自從機械硬碟問世以來,人們已經可以將大量數據進行方便的存儲。曾經我們都在預測過,一個標準3.5英寸的硬碟腔體內,到底能容納多大的容量。而現在各個廠商的硬碟都已經刷新了各種記錄。

時下主流個人電腦的硬碟容量,還在2-4TB這個範圍區間。而一般用戶購買的硬碟也基本在8TB左右,難道這是容量的上限嗎?完全不是,根據分析,一般8TB這個容量不管是在容量還是價格上都基本達到了一個平衡,也就是性價比止於此,容量再繼續提升的話每TB的價格也是成倍上升。

那更大容量的硬碟就沒有意義了麼?當然不是,如果說8TB以內是民用級的天下,那8TB以上就是企業級的天下了。企業往往需要大容量硬碟用來組存儲陣列或者搭建伺服器等各方面的用途,所以對價格往往不是特別敏感。他們更加追求硬碟的穩定性、安全性和TCO(總擁有成本),而大容量的機械硬碟則成為最佳的選擇。

東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公司創立於1875年7月,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年由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製作所合併而成。東芝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芝從一個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90年代,東芝在數位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成功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

當我真正擁有第一臺電腦的時候,裡面內置的硬碟便是東芝的一塊1TB的機械硬碟,至今也有八年的時間。而我的電腦也已經更新了兩次,但是這塊硬碟還一直服役著。東芝的硬碟產品一直很高的質量在DIY圈深受歡迎。而細節的產品線業根據不同的使用對象分為各種不同的系列,應對不同層次的用戶需求。

在多年後的今天,東芝在技術和質量上又有更多的提升。那麼東芝的全新技術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產品和體驗呢?這款東芝MG07ACA系列可以給我們最好的解釋。東芝的MG07ACA系列採用充氦密封機械設計,比之前的空氣設計模式,可提供更節能的大容量3.5英寸SATA HDD。另外,14 TB型號採用創新的9盤技術實現了大存儲容量。MG07ACA系列憑藉7200rpm的轉速、256MiB的緩存和2,500,000小時MTTF,滿足了企業級存儲和外部存儲應用所需的可靠性和性能。今天我們要來體驗的就是12TB版本的MG07ACA。

對於存儲容量,性能及穩定性都有極高要求的用戶,東芝給出的是各方面均衡的MN系列產品;而針對要求更高的數據中心、雲存儲等企業級用戶,東芝則有MG系列硬碟。

東芝MG07ACA12T為標準3.5英寸硬碟產品,生產地為菲律賓。為了達到如此巨大的容量,MG07ACA自然採用了充氦技術,以保證可容納更多的碟片。東芝官方並未給出這款硬碟單碟容量,但是以其標註的14TB具有創新的9盤技術可以得出,每片磁碟的容量約為1.5TB。

MG07ACA採用了經過驗證的CMR/PMR記錄技術,已可實現高達14TB和12TB型號容量,提供更佳的兼容性和數據可靠性。同時配備了普及的SATA 6.0GB/s接口,可方便的集成至標準3.5英寸SATA驅動器託架,從而減少雲級別存儲基礎設施、關鍵業務型伺服器和存儲系統的佔用空間並減輕運營負擔。

無論是作為企業還是個人使用,東芝MG07ACA硬碟都足夠傲視群雄,亦是我們現在能買到為數不多的大容量的3.5英寸企業級硬碟。對於一般用戶來說,12TB可能是個龐大到無法理解需求的數字,而對於許多中小型企業,專業用戶來說,容量的需求是無盡的。同時可擴充性與數據安全性都極為重要。而傳統機械硬碟仍舊能提供最佳的價格容量比,硬碟容量越大越是如此。

那麼同樣是外觀看起來差不多的3.5英寸企業級硬碟,同樣為7200轉,256MB大容量緩存,東芝MG07ACA和普通硬碟有什麼區別呢?除了我們上述所說的各種硬碟製造方面的新技術應用,更大的容量之外,作為高端企業級存儲應用,東芝又為其增添了許多專有的技術與應用。

MG07ACA系列可實現低耗能優化TCO,這得益於東芝精密雷射焊接技術,將氦氣密封在9磁碟機械硬碟內。氦氣密封可降低氣動阻力,從而降低運行功耗,幫助雲級別和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實現TCO目標。應該說即便具備更高性能與容量,需要驅動這臺巨獸也不需要更多的能源。畢竟用戶會採購大量類似硬碟使用,而功耗,電費乃至環保都是運營關注的問題。

同時我們通過東芝官方提供的參數與特性列表中可以看到,這款12T容量的企業級硬碟,其MTTF(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達到了驚人的2,500,000小時。硬碟再貴也有價格可循,數據肉眼無法識別卻是無價之寶。

接下來,我們將對這款硬碟進行一次標準測試。

本次性能測試採用英特酷睿i9-10980XE+華碩Prime X299 Edition 30主板的組合。測試平臺詳情如下:

處理器:英特爾 Core™ i9-10980XE至尊版處理器

散熱器:貓頭鷹NH-D15

主板:華碩Prime X299 Edition 30

內存:HyperX Predator DDR4-3000 8GBx4

主硬碟:N/A

顯卡:華碩ROG STRIX GTX1080TI O11G GAMING

顯示器:宏碁 ACR03F0 B326HUL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東芝MG07ACA仍舊為標準SATA數據接口,因此我們使用傳統個人電腦測試平臺進行測試。所以事實上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大容量存儲的個人用戶,亦可選擇這款產品。曾經我們認為企業級硬碟更追求穩定性,安全性,持續工作能力,性能可能要打個問號。那麼東芝這款硬碟又如何呢?

從測試軟體獲得信息,東芝MG07ACA的實際容量為10.91TB,這是因為一般硬碟廠商在計算容量時都是以每1000KB為一進位的,所以我們可以計算出它的實際容量是符合情理的。CrystalDiskInfo顯示三星970 EVO Plus溫度為32度(室溫約15度),溫度處於正常區間範圍內,在高負載讀寫中溫度將上升。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簡單易用的磁碟傳輸速率檢測軟體,可以用來檢測硬碟,優盤,存儲卡及其它可移動磁碟的讀取及寫入速率。採用分級測試模式,讓測試結果更加精準可靠。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東芝MG07ACA的讀取速度達到了246MB/s,而寫入速度竟然也能高達244MB/s,讀寫速度在同樣高速的同時還能接近一致水平,並且保持極高的穩定性。而我們經常使用的機械硬碟的速度僅為150MB/s左右。

HD Tune Pro 是一款功能全面的硬碟測試及診斷工具,是基於數據包拷貝的測試軟體,默認使用的是64KB數據包以測試硬碟的連續讀寫性能。通過測試曲線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硬碟從外圈到內圈的性能表現,以及隨機存取和突發速率性能的情況。表上的數據可以得出東芝MG07ACA的讀取速度相當穩定平均並平均為在186MB/s,而存儲時間也平均達到了0.28ms,連續讀寫能力相當優秀。

Crystal DiskMark是一款測試硬碟或者其他存儲設備速度的小巧工具,簡單易於操作的界面讓你隨時可以測試你的存儲設備,測試存儲設備大小和測試數字都可以選擇,還可測試讀和寫的速度。從這款軟體我們可以看出東芝MG07ACA的高性能所在,它的讀寫速度都達到了250MB/s左右,超快的讀寫速度可以幫你輕鬆應付各種大型數據。

TxBENCH軟體主要可用來測量SSD,HDD和其他驅動器的存儲性能以及讀寫速度。可以看出在這輪測試中東芝MG07ACA依然保持了高水準的成績,順序讀取速度達到208MB/s,順序寫入速度達到了258MB/s。

東芝MG07ACA硬碟在我們的所有測試工作中都表現出了良好的工作狀態,其穩定性和持續工作能力都可圈可點。對於東芝MG07ACA的單體評測暫告一段落,可以說在3.5英寸傳統硬碟(不包括混合硬碟)中,這款12T的海量巨獸無論性能或是穩定性都值得稱道,並不會因為其巨大的容量而顯得步態遲緩。

那麼接下來我們必須好好探討下,為什麼會有人需要這樣一款12TB的大容量硬碟呢?首先便是伺服器了,很多伺服器需要大容量的數據存儲作為支撐。我非常推薦需要大容量存儲的企業購買東芝MG07ACA這款硬碟,最主要的便是其厚道的價格和其先進的技術和過硬的質量。

熟悉製造業的朋友可能會經常接觸各類設計與製作,亦或是流程圖紙。以汽車中液壓轉向機為例,其高精度設計圖紙往往需要幾十張才能解決,且容量巨大,每個版本的迭代都需要保留以及備份。而整車的圖紙量隨著長年累月的積累,其所需存儲量更是驚人。類似這樣的需求,傳統桌面級硬碟自然無法滿足需求,企業級硬碟才能保證更大的容量與安全性。對於這些企業來說,足夠大的容量才方便存儲與調用更為重要。而不是在多個存儲設備或硬碟中尋找。

而另外一個人群,以我正在製作4K高清高碼率視頻的同事為例。他們需要一臺性能強勁的個人電腦處理這些4K解析度,高幀率,高碼率的素材。在製作剪輯過程中,原素材、分段成品、各類不同時長(例如30秒與1分鐘)、不同特效或應對不同需求的半成品或成片會嚴重考驗著存儲設備的性能與容量。而對於這些平時動輒拍攝視頻RAW格式,以GB為最小技術單位的影音工作室來說,大容量且高速的存儲陣列或者NAS亦是必須的。而且為了方便管理,他們也需要類似「一塊硬碟容量能解決的問題,絕不買第二塊」的解決方案。

我們舉了兩個相對專業的例子,事實上包括製造業,影音後期,圖形圖像製作,3D渲染乃至於音樂製作等專業或行業用戶,他們都有類似的需求。同樣我們還要考慮到金融和政府方面的用戶。同樣的,他們對配件的價格並不是特別在意,而對於其易用性,安全性更為關注。

另外,東芝MG07ACA硬碟還可被用於存儲陣列,NAS,數據中心以及雲計算。且不說存儲陣列,NAS等都需要容量大的硬碟作為支持。雲計算也是需要大量數據運算,所以存儲更多的被視為基礎平臺,需求之大非你我可以想像的,而性價比突出的東芝MG07ACA則為這些使用場景提供了相對優質且價格實惠的選擇,達至有效降低TCO (總擁有成本)的運營方針。

對於許多中小型企業及個性用戶來說,這是一款值得推薦的產品。首先無論是性能還是穩定性都值得信任,其次東芝為其提供了大量的安全技術與應用。其中包括三年有限責任質保,相信如此優質的使用體驗和服務足夠大家進行選購。

京東購買地址:點擊這裡

天貓購買地址:點擊這裡

相關焦點

  • 【評測】增量、提速、更穩定!詳測東芝MG05系列8TB企業級硬碟
    差不多在半年前,MC曾詳細測試過來自東芝的企業級硬碟MG04ACA600E,其較為出色的性能、搭載多項保護數據安全的技術以及高強度的工作負載量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6TB布局謀發展,東芝企業級硬碟這次搶了個先
    我記得在2018年2月7日,東芝HDD在北京正式針對中國市場發布了兩款氦氣企業級硬碟,包括MG07 12TB\MG07 14TB氦氣硬碟,這也是東芝全球首推CMR的14TB企業級HDD硬碟。時間很快就到了2019年,先後有業界消息傳出,希捷採用HAMR熱磁輔助記錄技術已經出樣了16TB容量企業級硬碟,預計2019年正式商業化。
  • 東芝企業級6TB硬碟評測
    但在企業級市場方面,鑑於數據資料的重要性,以及企業級SSD的較高價格,許多用戶仍願意選擇相對容量更大,數據易恢復的企業級HDD來存儲數據資料,今天我們帶來的就是一款東芝企業級硬碟MG04ACA600E。
  • 海量存儲,為企業用戶而生——東芝 MG08ACA14TE 企業級充氦硬碟評測
    而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視頻監控以及5G等新技術的產生,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對於存儲容量的需求都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趨勢。在設備的自身存儲容量不夠的情況下,採購更大容量的硬碟是提升存儲容量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 東芝CANVIO系列V9移動硬碟:4T大容量,裝得下全世界!
    【不滿格評測原創】"裝得下,世界都是你的",這是某品牌旅行箱的廣告詞,用來形容箱子體積大,裝得多。
  • 護航新時代數據中心丨Marvell助力東芝打造行業領先的16TB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基礎設施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 Marvell®近日宣布與日本東芝電子設備和存儲產品公司(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HDD大容量硬碟為什麼未衰反興了?
    隨著雲計算應用的廣泛,以及5G、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帶來的全新發展,全球正在形成一個以數據為核心的生態圈,企業級用戶對於數據存儲的大容量需求愈加明顯。這樣的數據發展趨勢,也將HDD在企業級領域的發展推向了另一個高度。
  • QSAN和東芝共同開發兼容企業級MG系列硬碟的高性能存儲解決方案
    MG系列硬碟具有與QSAN XCubeNXT系列出色的兼容性能。東芝評測了QSAN XCubeNXT 8000D系列,這是一款針對中小型企業和企業客戶的高可用性、高擴展性統一存儲。在實驗室報告中,XN8024D配載了東芝的MG系列硬碟,這是一款非常適合企業存儲陣列以及工業伺服器和存儲系統的硬碟。
  • 蜂鳥之速 東芝RC100 固態硬碟詳細評測
    ,高速讀寫,功能強大的同時價格也很合適,接下來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評測。東芝RC100 固態硬碟擁有120GB、240GB、480GB三種規格供用戶選擇,適用於臺式機、筆記本電腦等,本次評測產品為東芝RC100 固態硬碟240GB,售價589元,東芝存儲官網有售。
  • 東芝發布三款NVMe固態硬碟 擁有企業級性能
    騰訊數碼訊(肖恩)在目前的固態硬碟技術領域,NVMe被認為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接口標準。和ACHI和PCIe相比,NVMe擁有低延遲、低功耗和高性能等特點。日前,東芝就一口氣發布了三款全新的NVMe接口硬碟。據悉,東芝的這三款硬碟分別是XG3、BG1和PX04P,它們都充分發揮了NVMe接口高性能和低延遲的特點,可同時滿足家庭和商務環境的使用。
  • 海量數據時代,為什麼大容量硬碟倍受青睞?
    同時IDC指出,即使到了2025年,未來企業級數據存儲的主要介質依舊是機械硬碟。這是因為對數據中心數據存儲來講,經濟高效的企業級硬碟也在不斷的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其數據存儲容量和電源效率。實現整個數據中心TCO降低的核心需求。2019年1月技術系統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3年期間,數據中心的企業級HDD總容量預計將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
  • 硬碟也玩「家居風」?東芝CANVIO手機硬碟評測
    這款CANVIO智慧型手機硬碟,顯而易見,是一款專為手機而生的硬碟,東芝在以往已經推出過有線移動硬碟、無線移動硬碟,但專為手機而生的硬碟是一種的產品呢?  當手機還在iphone4s的時代時,就開始有了這個慘痛的教訓:
  • 優質辦公之選 東芝CANVIO BASICS 移動硬碟評測
    如果你目前也正好有一款高性價的移動硬碟需求,不妨一起來看下今天帶給大家的東芝CANVIO BASICS 系列移動硬碟,東芝存儲有著50年的豐富技術經驗,這也是眾多忠實用戶對其十分信賴與喜愛的原因之一,接下來請看完整評測。
  • 不忘初心 東芝:與中國企業合作大力拓展企業級存儲市場
    就在全球多個地區陷入勒索病毒恐慌之時,記者作為企業級存儲領域的觀察者,將關注點轉至東芝2017年的企業級存儲戰略發布會上。其實對於今年東芝戰略發布會的內容記者並沒有感到驚訝,作為業界知名企業,東芝在企業級存儲業務上一直不忘初心,將繼續拓展中國市場並發力於大容量企業級硬碟。
  • 東芝TR200 960GB硬碟評測,大了才夠爽
    東芝TR200系列硬碟為2.5寸規格,SATA 6Gbps接口的,容量有240GB、480GB及960GB,未來有可能還有1920GB的,測試的這款是960GB大容量的。  由於SATA 6Gbps接口的限制,東芝TR200系列硬碟主打的也不是性能,550MB/s、525MB/s的讀取、寫入速度以及87K、80K的隨機寫入、讀取性能在SATA硬碟中屬於常規水平,但是功耗會是這款硬碟的一個亮點,休眠功耗為10mW,典型活動功耗為1.6W,這要比其他常見大容量SSD的3-5W功耗的活動功耗低得多,這一點尤其適合筆記本電腦用戶。
  • 依然是倉儲盤的優質選擇,東芝P300硬碟4TB評測
    時下主流的個人電腦的硬碟容量,依然還在2-8TB這個範圍區間,對於一般的消費者,用作辦公或者用作遊戲,4TB左右容量的硬碟是最佳選擇,既不會有容量不足的苦惱,也不會有太多的冗餘容量。所以放眼整個電商,4TB左右的硬碟銷量是最好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評測一款來自東芝的P300硬碟4TB版本。
  • 東芝Canvio Gaming遊戲移動硬碟評測:大容量 高速 有誰不喜歡?
    以最近幾年發售的遊戲為例,一款3A遊戲大作的容量普遍在30-50GB之間,而《荒野大鏢客2》、《最終幻想7重製版》等遊戲的容量已經接近甚至突破100GB。如此龐大的遊戲數據容量,對於玩家的電腦和主機的硬碟空間都是不小的壓力,而隨著《賽博朋克2077》的發售,我們又到了該考慮要刪硬碟裡的哪個遊戲的時候了。
  • 容量大、性能好的2.5寸硬碟了解一下
    對方說,這款移動硬碟不是SMR,能下手。我就奇了,現在還有非SMR的大容量的移動硬碟?我問道,誰告訴你的?對方說,張大媽上說的,建議下手。我只能桀桀怪笑一聲,要麼就是故意把你帶坑裡,要麼就是翻老黃曆。對方不做聲了。對於SMR硬碟,相信大多數用戶都恨的咬牙切齒。
  • 【內附動畫】東芝14TB氦氣硬碟
    但是另一方面,隨著數據量的暴增,在視頻監控領域以及企業級市場的份額其實是增長的。而冬瓜哥認為個人消費類市場的數據備份這個細分市場也是增長的,因為目前大量的個人照片視頻等數據備份需求也是空前暴增。之前買過的一個4TB的移動硬碟,馬上就要滿了。如果只看容量的話,整個硬碟市場對容量需求是逐年增加的。眾所周知,機械硬碟產品的性能基本上已經到頂了,但是容量和密度仍然在緩慢增長過程中。
  • 東芝QLC快閃記憶體P/E壽命可達1500次,85TB容量的SSD硬碟來了
    東芝公司也在FMS 2018會議上公布了他們在96層堆棧BiCS 4快閃記憶體技術的情況,指出其QLC快閃記憶體在1500次P/E循環之後依然沒有變化,憑藉1.33Tb的核心容量,QLC快閃記憶體可以輕鬆作出85TB容量的U.2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