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筆記本廠商似乎已經把輕薄當成炫耀的資本,無論是蘋果的新一代12寸MacBook、惠普的Spectre幽靈本,還是華碩近日最新推出的靈耀3超輕薄筆記本電腦,都向世人叫囂著「我輕薄、我酷炫、我牛X」口號,輕薄仿佛成為了黑科技、技術革新的代名詞,伴隨著現今PC廠商的成長和創造;而曾經幾乎所有人幾乎都曾推崇的一個概念「輕薄和性能無法兼得」,現今已經無數次被筆記本廠商打臉。
那麼筆記本廠商所帶來的輕薄背後究竟擁有怎樣的技術革新?同時身為普通用戶的我們究竟會因此得到哪些便利?我們在一味追求輕薄的同時到底會做哪些犧牲呢?今天我們便通過華碩靈耀3超輕薄筆記本評測來為大家展示輕薄筆記本的利與弊,一款超輕薄、高顏值的時尚便攜本到底適不適合你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揭開謎底。
在開啟今天正式的評測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你需要的輕薄到底是什麼樣?通過試用,小編先為大家總結幾點試用過程中的感受,以及這款12.6寸機身僅重910g的超輕薄筆記本華碩靈耀3的特點。
試用感受:
1、首先便是十分方便的單手開合:在沒拿到機器之前還曾擔心因為輕薄而不能單手開合,畢竟單手開合可以說是現今用戶日常最常用的點;
2、其次便是比A4紙還小的超輕薄機身:該機的機身不光輕薄,而且還比小巧,大小還不如一張A4紙,隨手插入公文包是十分簡單的事情;
3、比12寸MacBook好用太多的鍵程設計:本款筆記本的對比產品莫過於12寸的新MacBook,體驗過MacBook的朋友都會發出「這尼瑪能用麼?」的感慨,相比之下,這款12.5英寸的超輕薄筆記本還是好用太多了。鍵程較深,回彈性也還可以,作為一款910g的全金屬筆記本,華碩靈耀3不失為一款鍵盤體驗較好的便攜本。
4、i5-7200U下的7小時以上超長續航:輕薄兼備性能可以說是現今輕薄本所追求的共同特徵,從實際體驗感受上看,整體續航時間大概在7小時以上,而從具體的測試中我們也得到了相同的結論;
5、快速啟動的指紋識別模塊:華碩靈耀3本次採用的指紋識別模塊位於觸控板右上角,掀開頂蓋後便可以看到,解鎖起來也是十分方便,同時不得不說的是,該指紋模塊在設計上立體感十足,看起來是凸起實際觸感確實向下凹陷的;
6、微邊框鍵盤設計:相比微邊框的屏幕設計,微邊框的鍵盤設計是另一個養眼點,提升鍵帽大小的同時又大大提升了顏值;
7、四大揚聲單元模塊:為了提供更好的音效,華碩靈耀3採用了四大揚聲單元組合,分別位於鍵盤正上方和D面左右下角;
眾所周知,在臺北電腦展上,華碩靈耀3、靈煥3和靈煥3Pro這三款新品便已經亮相於世人,然而當時卻不叫這個名字,彼時的名字仍是延續了華碩ZEN系列筆記本產品的命名方式,分別是:ZenBook 3、ZenPad 3、以及ZenPad 3 Pro,那麼為什麼此次中國發布會上華碩會以全新的中文命名來展現給中國消費者呢?
為此,華碩方面表示:「更名的原因是市場反應給我們的,過去我們一直用英文名字,但渠道給我反饋,用戶很難有所共鳴,這也是我們要用中文來命名的原因,這是市場端的反饋。華碩在每個產品線都有自己的布局,每一款產品都擁有自己的定位,像是靈耀就講求靈動,秀美,閃耀,代表的是一種品味,是對高品質的追求;而靈煥系列不斷追求極致,不斷打破並尋求新的契機與新的價值。」
事實上,不光是華碩,其它的一些PC廠商近期的新品也增加全新的中文名,這樣的命名方式不光是為了令中國用戶能夠更好的辨識,更是以最精簡的詞語概括了該系列筆記本的精華所在,靈耀和靈煥這兩個詞語想想便覺得靈氣十足吧。
經典同心圓:三種配色 質感十足
不知從何時開始,華碩便愛上了同心圓設計,每一款經典旗艦總是少不了這個設計,華碩靈耀3便是如此。華碩靈耀3擁有三種配色,分別是皇家藍、玫瑰金及石英灰,本次我們測試的是該機的玫瑰金版本,也是大多數女生、甚至男生都偏愛的配色。
華碩靈耀3的A面可以說是質感十足,略帶向下坡度的四種令該機整體看上去十分精緻。
華碩靈耀3的機身十分小巧,一張A4白紙便能能夠將其蓋上,這種小巧相信每一個見到真機的人都會愛上它,隨手放近公文包是一件相當輕鬆的事情。
910g重量:比12寸蘋果還輕的機身重量
▲從側面看,我們幾乎感受不到華碩靈耀3的厚度,薄得像兩張紙交錯。
華碩靈耀3採用了12.5英寸的1080P全高清屏幕,比12寸新MacBook整機的尺寸要略大一些,然而整機重量卻是前者更輕一些,華碩靈耀3輕至910g,比12寸新MacBook還要輕上10g,拿在手中相當輕便,即使是女生也可以輕鬆用兩個手指拿住。
屏幕佔比82%:超越XPS的微邊框屏幕
打開A面,我們能看到是一塊採用窄邊框設計的12.5英寸1080P全高清顯示屏,視覺效果較為突出,不過看慣了微邊框設計的小夥伴便不會覺得過於驚豔,但是精緻是一定的。華碩靈耀3屏幕佔比高達82%,甚至要高於採用微邊框設計的鼻祖戴爾——XPS 13 屏幕佔比81.3%,不過這點差別在肉眼上還是無法分辨的。
相比微邊框設計屏幕,更加吸引人的便是這款同樣採用微邊框設計的鍵盤,該鍵盤配色同樣採用和A面相同的玫瑰金配色,鍵盤兩側邊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令顏值大大增加;同時,採用微邊框鍵盤設計令該機鍵盤鍵帽大小大大提升,令12.5英寸的機身擁有14寸左右的鍵盤大小,大大降低了手指誤觸等現象的發生。
鍵程深度方面,華碩靈耀3擁有了0.8mm的鍵程大小,而12寸新MacBook僅擁有0.4mm的鍵程大小,這令後者按鍵回彈幾乎感覺不到,這就仿佛聯想最新推出的Yoga Book沒有了壓感一樣,整體敲擊體驗全無,稍微長時間的打字便會感到手掌酸痛;
相比12寸新MacBook,華碩靈耀3的鍵程手感便相對舒適很多,0.8mm的鍵程令該機整體使用體驗甩了好幾條街,你別看只相差0.4mm的鍵程大小,但這至關重要,0.8mm的鍵程足夠滿足輕辦公等基本打字需求,
四大揚聲單元:聲效真地贊!
▲位於鍵盤正上方左右兩側揚聲單元
▲位於D面正下方左右兩側的揚聲單元
為了提供給用戶優異的聲音效果,華碩靈耀3與HarmanKardon進行深度合作,採用了四組揚聲單元模塊,分別位於鍵盤正上方左右兩側和D面正下方左右兩側,四揚聲單元令該機音效十分逼真,具有相當不錯的立體聲效環繞效果,仿佛置身於音樂或遊戲當中。
哈曼卡頓是世界一流的頂級音響製造專家,旗下有著名的JBL、Becker、AKG、Infinity、Mark Levinson、Lexicon、 Revel和Studer這幾個品牌,無論在家用、車用還是專業音響方面,哈曼卡頓都走在時代的最前沿。
指紋識別模塊:立體感十足的設計
我們可以看到,華碩靈耀3的指紋識別模塊位於觸控板右上角位置,打開機身A面頂蓋後便可輕鬆按住開啟,該指紋識別模塊靈敏度較高,可以快速瞬間開啟筆記本。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該指紋模塊採用了十分獨特的外觀設計,看起來凸起的視覺效果摸起來卻是向下凹陷的。
▲首選我們利用CPU-Z來測試i5-6200U處理器,我們可以看到該處理器依然秒殺i7-4558U。
接下來,我們利用CineBench R15版本對該機CPU性能進行測試,CineBench是很有說服力的一套CPU和顯卡測試系統,最新的是R15版。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個核心來說,R15版本最多能夠支持256個邏輯核心,此外該版本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
我們主要通過CineBench R15來對比i5-7200U處理器和HD 620核顯的性能。
▲我們利用CineBench R15測試了兩次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正確性:上圖為第一次。
▲第二次CPU測試結果
從CPU的對比結果來看,i5-7200U處理器性能要高於i7-6500U,這表明了第七代kabylake核心架構性能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毫無提升,整體處理性能提升還是十分明顯的。
HD 620:超過GTX 960M的核顯
從OpenGL的對比結果來看,HD 620核顯竟然超過了GTX 960M,這種性能提升是我們曾經無法想像的,也是上一代HD 520性能望塵莫及的,超過GTX 960M的性能表明未來入門級遊戲本根本不需要搭載NVDIA的獨立顯卡,只需要核顯就夠了,這令小編不得不猜測這是Intel和NVDIA的「聯手陰謀」,HD 620、GTX 1050、GTX 1060、GTX 1070、GTX 1080是未來一段時間霸佔PC行業主流的顯卡配置。
512G SSD:300M/S的高速傳輸
512G SSD可以說是截止目前市面上最大的固態硬碟容量了,儘管無數廠商已經曝光或者開售了搭載1TB SSD的筆記本產品,但是這種筆記本整體出貨量還是很小,由於製作成本和工藝的限制,未來一段時間內512G SSD仍是主流,畢竟無論是容量還是速度都已經足夠。
▲最後自然是PC mark壓軸:5352的分數對於這種輕薄本來說已經相當高了,i5-7200U+HD 620的性能還是十分強勁的。
散熱設計:如此輕薄這樣的散熱已經不錯了
由於像華碩靈耀3這樣輕薄本在溫度壓力測試下必然會出現CPU和顯卡降頻等現象的產生,因此溫度壓力測試,或者說烤機測試毫無意義,本次散熱測試是小編試用7天來感受到的散熱性能,儘管會有人覺得主觀,但是小編會盡最大可能客觀描述該機散熱表現。
▲首選我們先開看看該機的散熱進風口,位於D面左右兩側正中間位置。
▲而散熱出風口則位於轉軸處,這是現今很多輕薄本共同的設計風格。
散熱描述:在我們用測試軟體的測試硬體性能同時,我們感受華碩靈耀3的具體散熱情況,D面正上方靠近轉軸位置和鍵盤正上方正中間還是十分燙手的,這就令我們更加確認這是該機的散熱出風口;但是這其中我們不得不說的是該機鍵盤正上方的圓口並不是散熱出風口,只是用來裝飾揚聲單元的圓孔,形成了一個較為養眼的整體;同時該機鍵盤和掌託位置還是沒有任何熱量的,放在桌子上使用時,如果你不刻意的去觸摸出風口位置,便絲毫感受不到發熱。
▲厚度僅約0.3mm的液晶聚合物風扇扇葉,以及管壁厚度僅約0.1mm的銅合金散熱管。
看完以上評測,你是不是想入手了,請聯繫18153697451 09318896296
◆分享很簡單:
點擊文章右上方的或分享圖標→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更方便:
◆方法一:點擊文章右上方的或分享圖標→查看官方帳號→關注→
◆方法二:添加朋友→搜號→yhl4385→查找→
◆方法三:添加朋友→查找公眾微信號→輸入:yhl4385→
◆方法四: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