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空調、印表機下班從來不關,
複印、列印從來都是單面,
開會分發的瓶裝水只喝幾口就扔
……
其實,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
都是一種浪費呢~
日前,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與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圍繞辦公室浪費現象開展問卷調查。數據顯示:65.49%受訪者反映自己所在單位「經常發生」浪費;近70%受訪者坦陳自己有過浪費行為。
64%受訪者坦言有辦公室浪費行為
45%認同「必須堅決制止」
「你在辦公室是否遇到過浪費現象?」面對這樣的提問,數據顯示,65.49%的受訪者反映自己所在單位「經常發生」辦公室浪費,31.76%表示「偶爾遇到」。其中,紙張是最容易被浪費的物品,水電能源、辦公文具等浪費也比較突出。
在北京某文化單位工作的劉女士說,「列印報告、資料時,往往都是單面列印。」
河南網民「清風」表示,「單位空調溫度過低且門窗大開,夏天冷得要穿外套、冬天熱得只穿短袖。晚上辦公室都空了,電燈、空調、印表機等設備卻都不關。」
還有相當一部分受訪者表示,單位在辦公耗材管理方面也存在漏洞,對領用辦公用品無限制,使用時易造成浪費。
湖北讀者謝女士說,一些單位經常掛橫幅、貼海報、擺易拉寶,每次都是用完即扔,「現在是信息化時代,完全可以替換成電子公告欄和電子宣傳冊」。
而在「你在辦公室浪費過物品或資源嗎?」這個問題上,有約七成的受訪者坦陳自己有過浪費行為。
某國企就職的肖先生表示,「有次下班忘關電腦,第二天部門負責人向我提出了嚴肅批評。」
浙江網民何女士反映,「我用完了一支籤字筆,到部門辦公室拿筆芯,對方直接拿給我幾支筆,還說『用完扔了就是』。我觀察了周圍同事,都是這樣。辦公用筆都是可循環用的,但大家都當一次性用品,日積月累,浪費不少。」
節約和環保意識淡薄、單位缺乏
相應規範和管理等成浪費主因
辦公室浪費的背後,都有哪些原因?調查顯示,節約和環保意識淡薄、資源使用無法準確量化、單位缺乏相應規範、監督管理不到位等都是具體原因。
據科學統計:
節約1500張紙,相當於保留一棵樹木,如果一個單位能節約6噸紙,就相當於拯救了120棵樹。
一個水龍頭的「滴水」在1個月內就會浪費掉2.6噸水。
一臺電腦顯示器的待機功耗約為5瓦,下班後不及時關閉,按待機10小時來算,一年將浪費36.5度電。
辦公室浪費行為不僅會造成不可再生資源的損耗,也會帶來不必要的環境汙染。社長特別整理了一些辦公室節約小貼士,@所有職場人,一起來爭做節約小超人!
①及時關閉印表機、空氣淨化器、飲水機等辦公室用電設備,減少待機耗能;
②重複使用牛皮紙袋、文件夾、回形針等辦公用品;
③多使用抹布,減少衛生紙品消耗;
④白天儘可能利用太陽光,必要時開燈照明,人走燈滅;
⑤控制空調溫度在合適範圍,開空調時不開窗;
⑥文件、材料儘量雙面列印,不能雙面列印的,可再利用背面做便條紙或草稿紙,並儘量使用電子文件,減少印刷紙的用量;
⑦工作電腦設置為計時自動休眠,下班時將電腦關機斷電;
⑧使用會議室結束後,及時關閉各項設備;
⑨洗手洗杯子間隙要隨手關閉水龍頭,控制水量和時間,及時報修漏水設備。
【來源:環境問題觀察、人民網、上海總工會等 轉自:福建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