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來源 | IC photo
36氪獲悉,5月11日,電腦硬體生產商技嘉科技被發現在其官網中發布「不同於其他品牌選擇低成本、降低質量的方式請中國代工製造」等文字,引發爭議。隨後,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快速下架技嘉品牌相關的全部產品。@共青團中央也下場表態,在微博發聲追問:「技嘉,誰給你這麼大勇氣?」
技嘉科技此後通過旗下電競品牌AORUS兩次發布致歉聲明。技嘉方面稱,其官網發布的部分文字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系公司內部管理不善所致,並表示,「技嘉一直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行為和言論,對於此次的不當言論會深刻檢討並進行全面整改以符合中國國家原則。」
技嘉科技1986年成立於中國臺灣,產品包括板卡、筆記本電腦、電腦周邊配件等。據了解,技嘉科技在寧波和東莞都設有工廠,其在聲明中表示,技嘉方面來自中國大陸的產能佔比高於90%。
主板作為技嘉的主營業務,技嘉也與華碩、微星並稱「主板三大廠」。1998年,技嘉科技在TWSE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最近五年來,技嘉股價表現亮眼,從40新臺幣漲至120新臺幣以上。
去年以來,由於全球供應緊缺,以及板卡需求走高,技嘉科技不久前發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去年營業收入約846億元新臺幣(約合195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約42億元新臺幣(約合10億元人民幣),均為多年最高水平。
不過,此次的風波對於技嘉的衝擊也是巨大的。
根據技嘉科技此前的財報顯示,技嘉方面的三大主要銷售地區是歐洲、美加和中國大陸。三大地區分別佔其營收的33.1%、24.3%、19.8%。其中,技嘉方面2020年來自中國大陸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67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9億元。
儘管已經做出道歉表態,不難預測的是,技嘉後續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或將難以為繼。
二級市場對此也很快做出反饋。受此消息影響疊加科技股大盤走低的趨勢,技嘉昨日在臺灣股市股價暴跌,昨日收盤股價跌9.77%,報115.5新臺幣,相比高峰期時,市值蒸發近820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