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老黃嫻熟的「刀法」,NVIDIA率先完成主流顯卡市場布局,同時通過GeForce GTX Super系列顯卡給玩家們帶來具有較高性價比的選擇。而AMD雖然在推出RX 5700系列顯卡時就有消息傳出會推出面向主流市場的顯卡產品,但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卻遲遲未見動靜,這也讓不少玩家對AMD和NIDIA在主流顯卡市場的競爭充滿期待。
終於,基於Navi架構,面向主流市場的AMD Radeon RX 5500 XT顯卡於今晚解禁。這款讓主流玩家們期盼已久的顯卡都有哪些技術亮點,面對NVIDIA搶灘主流顯卡市場,AMD是否能夠憑藉RX 5500 XT顯卡後來居上呢?今天MC就為大家奉上這款顯卡的技術解析和性能測試,感興趣的玩家可千萬不要錯過。
AMD Radeon RX 5500 XT顯卡深度解析
AMD Radeon RX 5500 XT(下文簡稱RX 5500 XT)基於和RX 5700系列顯卡相同的RDNA架構,新架構具備比上一代GCN架構更高的運算效率,同時RDNA架構的多級緩存結構還具備具備更低延遲、更低功耗和更高帶寬。不僅如此,RDNA架構還提升了圖形流水線的效率,如通過架構的改進來提升性能,通過使用時鐘門控技術來達成更高的能耗比,減少邏輯電平來達到更高的工作頻率。最終在相同功耗、相同規模(如相同流處理器數量)配置的環境下,RDNA架構能獲得50%的性能提升。
和RX 5700系列顯卡一樣,RX 5500 XT也支持多種最新推出的新技術。其中就包括我們在RX 5700系列顯卡首發測試中提到的可降低鍵盤、滑鼠相應時間的ANTI-LAG,可改善在開啟抗鋸齒環境下圖像清晰度的RIS Radeon圖形銳化功能,以及可為玩家帶來比RIS更高清晰度的CAS對比度適應銳化功能。不僅如此,在RX 5500 XT顯卡解禁的同時,AMD還推出了兩項新的顯卡技術——Radeon Boost和Integer Scaling。
Radeon Boost是一種可通過實時調整遊戲解析度來降低顯卡負載的技術。簡單來說,Radeon Boost可以在遊戲鏡頭運動時自動降低遊戲解析度,從而提高遊戲幀率和畫面流暢度。而當遊戲鏡頭停止,Radeon Boost則讓遊戲幀率恢復到預設水準。這項技術目前支持RX 400系列或更新的桌面級顯卡,並首批支持《守望先鋒》、《絕地求生:大逃殺》、《無主之地3》、《古墓麗影:暗影》在內的8款遊戲。那麼Radeon Boost到底能夠讓遊戲幀率提高多少呢?從AMD公布的資料來看,Radeon Boost可讓《守望先鋒》的遊戲幀率提升38%,《絕地求生:大逃殺》《古墓麗影:暗影》這兩款遊戲的遊戲幀率也能在Radeon Boost開啟之後分別提升22%和10%。
▲通過實時調整遊戲解析度,Radeon Boost可讓遊戲幀率平均提升約23%。
Integer Scaling的中文名為「整數縮放」,它的原理是將屏幕上的圖像從一個像素縮放至4個或更多像素,從而讓玩家在重溫復古遊戲或嘗試運行20年前的流行遊戲時也能體驗到較為清晰的遊戲畫面。此外,如果玩家使用的是4K顯示器,這項功能還可以讓遊戲在1080p解析度下運行時獲得更清晰的遊戲畫面,所以這項功能對於那些使用4K解析度的遊戲玩家來說也比較實用。
▲整數縮放可讓玩家在重溫復古遊戲或嘗試使用20年前的流行遊戲時也能體驗到較為清晰的遊戲畫面
近日,AMD發布了年度重磅顯卡驅動,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20 Edition。這版驅動帶來最直觀地升級就是Radeon Software完全改頭換面。其UI設計變得更加簡潔、直觀、易於使用,玩家可以在全新的Radeon Software中輕鬆查看遊戲統計信息、性能報告和驅動程序更新等。Radeon Software的另外一個重大改進是它成為了一個通用的遊戲啟動器——玩家還可以直接通過Radeon Software打開PC上安裝的遊戲,而不需要在運行遊戲之前先打開其所屬的平臺軟體。
不僅如此,Radeon Software還大幅提升了玩家和軟體的交互體驗。在遊戲過程中,玩家可按下Alt+R組合鍵直接調出Radeon Software,而不需要切換遊戲畫面,並且還能夠體驗到Radeon Software的完整功能。例如,玩家可在遊戲過程中方便地調整圖形設置,或使用軟體內置的瀏覽器查找遊戲教程和攻略。當然,Radeon Software中包含的功能也不止於此。除了前文中提到的Radeon Boost和整數縮放這兩項新增功能,以及ANTI-LAG、RIS和CAS之外,Radeon Software之外,它還升級了性能調優功能的界面,其自動視圖對入門級或新手用戶來說更加友好。
▲Radeon Software可作為通用的遊戲啟動中心,玩家在這款軟體的首頁就能打開PC上安裝的遊戲。
▲在遊戲中可使用Alt+R組合鍵打開Radeon Software,並查看遊戲的實時幀率。
▲Radeon Software升級了性能調優功能的界面,其自動視圖對入門級或新手用戶來說更加友好。
通過前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對RX 5500 XT的核心架構、技術亮點,以及全新的Radeon Software有了更清楚地認識,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RX 5500 XT的核心規格。
得益於7nm生產工藝的採用,RX 5500 XT的核心面積僅為158平方毫米,比採用12nm生產工藝的GTX 1660的核心面積小了不少。不過在不少核心的規格上,RX 5500 XT和GTX 1660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它們的CU/SM單元數量均為22個,流處理器/CUDA核心數量同樣是1408個,並且兩者的電晶體數量也非常接近,分別為64億個和66億個。
核心頻率方面,RX 5500 XT的核心基礎頻率為1717MHz,核心Boost頻率為1845MHz,這兩項參數均要高於競品GTX 1660。不僅如此,RX 5500 XT還搭載的是容量為8GB或4GB的GDDR6顯存,相比GTX 1660的6GB GDDR5顯存,前者的顯存帶寬和顯存Data Rate速率都要領先不少。因此從以上規格參數對比的結果來看,RX 5500 XT的紙面性能的確要比GTX 1660更勝一籌。那麼前者的實際性能表現是否會像紙面數據體現的那樣呢,這還需要我們通過性能實測來進行驗證。
▲RX 5500 XT採用7nm生產工藝,基於RDNA架構,並且同樣支持PCIe 4.0。
▲RX 5700系列顯卡可在2.5K解析度下提供流暢的遊戲畫面,而RX 5500 XT的定位則是1080p遊戲顯卡。
率先抵達MC評測室的RX 5500 XT顯卡是來自藍寶石的RX 5500 XT 8G D6白金版OC,這款顯卡的外觀設計和我們此前評測的藍寶石RX5700XT 8G D6白金版OC顯卡基本相同,其正面裝甲、散熱風扇、一體式金屬背板都較為沉穩的黑色為主,並且也不支持當下流行的RGB燈效,所以在目前市售的顯卡中,藍寶石RX 5500 XT 8G D6白金版OC可謂長了一張「大眾臉」。
▲藍寶石RX 5500 XT 8G D6白金版OC配備了一體式金屬背板,它不僅可以提升顯卡強度,而且還能起到輔助散熱的作用。
▲這款RX 5500 XT顯卡的視頻輸出面板上配備了3個DP接口和1個HDMI接口
▲這款顯卡採用的是8Pin供電設計
▲藍寶石RX 5500 XT 8G D6白金版OC採用雙BIOS設計,玩家可通過這個BIOS開關在遊戲和靜音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這款顯卡採用直觸式純銅散熱底座,並且還配備了3根導熱管和大量散熱鰭片相連,散熱設計比較紮實。
▲PCB板正面全貌
▲RX 5500 XT顯卡核心面積僅為158平方毫米,和成年人食指的指甲蓋面積相近。
▲本次評測的這款RX 5500 XT顯卡配備了4顆美光GDDR6顯存,單顆容量為2GB。
▲這款顯卡採用6+2相供電設計,圖中為核心供電部分。
RX 5500 XT顯卡擁有8GB顯存和4GB顯存兩個版本,我們本次測試的是顯存容量為8GB的藍寶石RX 5500 XT 8G D6白金版OC。這款顯卡的核心Boost頻率為1845MHz,顯存實際頻率為14000MHz。在本次測試中,我們使用了以AMD銳龍9 3900X處理器、X570主板、DDR4 3600 16GB雙通道內存為核心的平臺對RX 5500 XT的性能進行考察。為了讓大家對這款顯卡的性能有更直觀地認識,我們還使用其競品GTX 1660作為對比顯卡參與到本次測試中來。
▲RX 5500 XT顯卡GPU-Z截圖
處理器:AMD銳龍9 3900X
主板:X570
內存:芝奇幻光戟DDR4 3600 8GB×2
顯卡:藍寶石RX 5500 XT 8G D6白金版OC
GeForce GTX 1660
硬碟:閃迪Extreme Ⅱ 240GB SSD+希捷1TB HDD
我們首先使用3DMark對這款顯卡的理論性能進行了考察。從測試結果來看,藍寶石RX 5500 XT 8G D6白金版OC在3個考察顯卡DX 11性能的3DMark Fire Strike測試場景中獲得全勝。特別是在對顯存容量和顯存性能要求更高的3DMark Fire Strike Ultra中,RX 5500 XT的測試成績領先GTX 1660達15%之多。不過在考察顯卡DX 12性能的3DMark Time Spy中,RX 5500 XT則要大幅落後於GTX 1660。
在遊戲實測環節,我們使用了時下比較火熱的6款遊戲大作對這款顯卡的性能進行了考察。測試成績顯示,RX 5500 XT和GTX 1660在本環節的較量中各有勝負。其中,RX 5500 XT在1080p和最高畫質下運行《無主之地3》《戰地5》時的平均幀率均領先GTX 1660約4fps。此外,在1080p解析度下運行《地鐵:離去》和《怪物獵人:世界》時,兩款參測顯卡的平均幀率則處於同一水平。而在上述設定下運行剩下的兩款遊戲時,RX 5500 XT的遊戲性能則在不同程度上落後於競品。
在此前RX 5700系列顯卡的評測中我們看到,只要採用了合理的散熱設計,RX 5700系列顯卡在滿載狀態下的核心溫度並不算高。而從我們前文的拆解部分來看,本次測試的藍寶石RX 5500 XT 8G D6白金版OC採用了比較紮實的散熱設計,所以我們對它的散熱性能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我們的測試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這款顯卡在使用Furmark(1080p解析度,關閉抗鋸齒)烤機半個小時之後,其最高核心溫度為71℃,可見這款顯卡的散熱性能是合格的。此外在功耗方面,雖然RX 5700 XT採用了7nm生產工藝,但由於它的核心頻率更高,並且顯存容量更大,致使它在測試中的功耗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優勢。
在今年主流顯卡市場的競爭中,NVIDIA採取的是先發制人戰術,通過GTX 16系列顯卡搶先攻佔主流顯卡市場,並在不久前再次出招,推出GTX Super系列顯卡,力圖通過更高性價比來繼續鞏固自己在主流顯卡市場的主導地位。作為競爭對手的AMD並沒有在NVIDIA連續出招之後匆忙應戰,而是選擇了更為穩妥的見招拆招戰術。在清楚認識到競爭對手產品的性能和定位之後,推出更有針對性的產品,從而達到一招致勝的效果。目前,AMD已經明確表示,RX 5500 XT的定位能在1080p解析度下能夠為玩家提供非常流暢的遊戲體驗。從我們的測試成績來看,AMD見招拆招的戰術和明確的產品定位還算是比較成功的。
再從產品的競爭層面上來看,按照AMD的預想目標,8GB顯存版的RX 5500 XT對標的應該是NVIDIA的GTX 1660。而從我們本次實際的測試成績來看,得益於8GB大容量GDDR6顯存,RX 5500 XT的確在3DMark FireStrike測試中從理論性能上領先於GTX 1660,可以說是幫助AMD在1500元級顯卡市場上扳回了一城。不過在DX12性能的TimeSpy測試中卻有著較大幅度的落後,整體在理論性能方面也只是與GTX 1660基本持平。
而在實際的遊戲性測試中可以明顯地看出,GDDR6顯存的優勢以及更高的頻率設置,使得RX 5500 XT的實際遊戲性能也表現頗為不錯,在我們選擇的6款遊戲測試中,RX 5500 XT與GTX 1660神奇地形成了2勝2平2負的勢均力敵的局面,也說明AMD為RX 5500 XT 8GB設定的競爭目標還算是比較準確的。而我們也認為,RX 5500 XT在整體綜合性能上的確沒有達到超越GTX 1660的程度,但與GTX 1660基本持平,我想應該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結論。
再從價格上來看,AMD針對雙12上市的RX 5500 XT給出的促銷價格是1399元,可以說這個定價是非常「狡猾」的,因為它剛好卡在了大多在1299元的GTX 1650 Super與1499元的GTX 1660的中間,綜合性能基本持平GTX 1660,但價格卻要少100元,這也讓AMD一貫的「性價比」傳統得以繼承。不過隨著1399元的RX 5500 XT的上市,或許RX 590會不開心了,這個定價可以說直接把目前價位在1329元~1399元的RX 590打入了冷宮,不出意外的話,RX 590即將會逐漸退出市場。
曾經在這個價位段的遊戲顯卡市場上,AMD的RX 580和RX 590被NVIDIA的GTX 1650 Super以及GTX 1660壓得有些透不過氣來,這次RX 5500 XT的發布算是為AMD在這一市場注入了強心劑,在1500元級的遊戲顯卡市場上,RX 5500 XT可以說是一個很不錯的新選擇,必然會對NVIDIA的GeForce GTX 1660顯卡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而對大眾玩家們來說,則是在RX 590之外多了一個RDNA架構的Navi好選擇,或者說是更好的進化選擇。
AMD選擇在雙12之夜上市RX 5500 XT,顯然也是想要憑藉不錯的性價比在主流遊戲顯卡市場上有一番亮眼的作為,今晚22點這款顯卡就將在電商平臺上架預售,如果你想要購買一款1080p高清解析度下的全特效遊戲顯卡,除了GTX 1660之外,RX 5500 XT也的確是值得關注的。另外,從AMD官方消息來看,4GB顯存版的RX 5500 XT的價格大概會在1299元左右,這也剛好和GTX 1650 Super形成正面的戰爭,相信到4GB顯存版的RX 5500 XT上市時,還會有一場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