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你電腦的所有接口,世界最快的雷電3了解一下

2021-02-15 太平洋電腦網

自2017年起,我們可以看到,除了蘋果的MacBook系列的筆記本電腦配了雷電3接口外,越來越多的Windows筆記本電腦也開始使用雷電3接口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電腦接口有沒有這樣的,是一個type-C接口,旁邊有個閃電的標誌。

這種接口一般只是出現在高端的筆記本電腦中,相對低端的筆記本電腦我們根本看不到它,那麼這個雷電3接口到底是什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吧。

/雷電3的由來/

雷電即是雷電接口的意思,其英文名為Thunderbolt,而蘋果的中文官網將其譯為雷劈。這是一種由Intel發布的連接器標準,目的在於作為PC與其他設備連接的通用總線。雷電標準早期是由因特爾獨立研發的,當時的技術名稱是Light Peak(光峰),使用光導纖維傳輸。與USB標準相比,它除了可以傳輸文件外,還能夠傳輸視頻信號以及網絡信號,這些都需要藉助Intel研發的功能晶片。

由於希望Light Peak技術是以一種統一標準的技術規範使用,Intel需要與眾多的工業廠商合作,以此來推進Light Peak技術的行業標準化進程,而這個過程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另一方面,由於當時USB的有關標準沒有完成,某種程度上也拖延了Light Peak技術產品的上市。

而在手機、播放器、顯示器和攝像機等領域,廠商們通常會更加傾向於選擇工業化更加成熟的標準,因為這會帶來更低的設備故障率、穩定的產品口碑、更好的成本控制等等因素。所以新技術就必然是高成本的的,加上專利的限制,所以難以儘快下放到普通設備。

雷電接口前身Light Peak的首次登場就是在Intel自己2009年的IDF上,IDF中文名為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是Intel每年都會舉辦的研發技術討論會。當時,Intel以蘋果的Mac OSX系統演示了Light Peak設備的運行情況,從Intel過去嚴謹地選擇演示平臺的行為來看,蘋果必然也是這項技術的支持者之一。

/雷電1接口亮相/


▲2011 MacBook Pro

果不其然,在2011年發布的MacBook Pro上,就出現了基於Light Peak技術的雷電接口(Thunderbolt)。與展會上不同的是,這次Thunderbolt使用了銅線傳輸以及Mini DisplayPort接口外形(圖上那個小正方形)。

雷電接口融合了PCI Express數據傳輸技術和DisplayPort顯示技術,目的在於取代現有的其他連接設備接口,如DVI、DiskplayPort、SCSI、SATA、USB、PCI Express和HDMI等,讓計算機使用一種標準就能完成所有類型的數據傳輸。它為數據傳輸與視頻傳輸提供了足夠大的帶寬,每條通道都能夠提供雙向10Gbps的總線帶寬。

而蘋果因為與Intel合作開發出Thunderbolt,為這個項目提供了支持,獲得了這項技術的獨享專利權一年時間。蘋果也因此為自家的iMac、MacBook Pro等Mac系列產品都配上了Thunderbolt。

/雷電2和雷電3相繼登場/

隨後在2013年,我們迎來了Thunderbolt 2(雷電2接口)。由於1代接口在物理層面上就擁有四條速度為10Gbps的信號,所以2代接口只需要在邏輯層面上將兩條信道合併,就獲得了20Gbps的傳輸速度。相比1代的蘋果獨佔,2代能夠在其他產品上開始授權使用了。最先引入的就是在13年8月華碩推出的Z87-Deluxe/Quad主板,但也僅限於PPT公布,真正第一個用上的仍然是蘋果。它在13年推出新款的MacBook Pro,帶有兩個雷電2接口,單個接口能夠連接一個顯示器,輸出4K解析度的視頻。

2015年臺北電腦展,雷電3問世,這一代的雷電接口的物理外形改為使用USB Type-C接口,傳輸速度提升到了40Gbps,能夠連接兩個4K顯示器或者1個5K顯示器,並且相比上代更加省電,能夠提供100W的電力輸送。這就是為什麼新款的MacBook整機只有一個接口——雷電3,因為這接口已經能勝任一般電腦任何接口做的事。(哈哈結果要你買一堆拓展塢配件

相比之前兩代接口的「曲高和寡」,新一代的雷電3接口有更多的廠商參與進來。除了新一代的2016款MacBook Pro外,戴爾XPS、聯想ThinkPad、雷蛇等筆記本電腦也用上了雷電3接口,並且還很多不錯的雷電3拓展塢也隨之跟進。

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就是為輕薄本接上顯卡拓展塢,得益於雷電3接口極速的傳輸功能,可以傳輸圖像到顯卡拓展塢,然後顯卡處理好再傳輸回電腦,就等於外接一個顯卡。如果外接一個GTX 1070以上顯卡,輕薄本都能輕鬆吃雞 這就為輕薄本延展更多可能性,保證輕薄便捷的同時擁有強大的性能表現。雷電3相比前兩代之所以能夠如此熱門,關鍵就在於採用了USB Type-C接口。


▲ThinkPad 雷電 3 擴展塢

▲技嘉 顯卡擴展塢

▲Blackmagic eGPU

看到這裡,或許有的朋友已經一臉懵逼了,又說是Type-C接口,又說是雷電 3接口,所以到底是什麼接口?其實這兩個詞說的不是同一個東西,它們是屬於不同分類的一個標準。

Type-C是一種數據傳輸線的硬體接口形式,屬於物理外形,發布於2014年。接口外觀非常薄,長度只有8.3mm,厚2.6mm,接口兩面相同,不分正反,無論是外觀還是使用體驗都非常的不錯。就是現在很多安卓手機充電口那個。而雷電3則是一種數據傳輸協議,是一種計算機內部所遵循的準則,屬於軟體層面,從Intel的Light Peak發展而來。

所以說Type-C是屬於接口的外觀描述,雷電3是指接口所支持的虛擬層面的傳輸協議。因為Intel從第三代的雷電接口開始放棄了Mini DisplayPort接口外形(小正方形),改用了Type-C接口外形(現在的橢圓形),所以只要是雷電3接口則必定是Type-C接口,並且它能夠兼容其他Type-C接口的所有功能。

但是Type-C接口則不一定能用上雷電3,畢竟雷電3是更高規格的技術,要配備這項技術肯定是需要成本的,而單從Type-C接口來說成本卻沒有這麼高,所以能否在Type-C接口上用雷電3全看廠商投入了多少成本。

就像Type-C是個人,雷電3就是翅膀,插上去就能飛。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翅膀。

那麼我們如何分辨哪些Type-C才是使用雷電3協議的呢?其實這個很簡單,只要在數據線上或者設備Type-C接口周圍看到一個小閃電的標誌,那麼就表明這個接口可能支持雷電3協議,具有最高雙向40Gbps的傳輸速度。

但求真君發現,有些筆記本的Type-C接口旁邊也有閃電的標誌,但並不支持雷電協議,這怎麼辦?不急,求真君為大家總結了一份帶有雷電 3接口的筆記本電腦的完整列表,大家可以去查詢自己的筆記本是否在列表內,在的話就確定你的電腦支持雷電3協議了。

到本公眾號後臺回復【雷電】即可。

/雷電3的未來/


從雷電接口之前的發展,我們可以了解到它已經擁有7年的歷史了。但是知道近幾年,雷電3這個詞才逐漸流行起來。雖然前兩代的雷電接口也是非常的強大,能夠將多種線材的功能合一,擁有著非常高速的傳輸速度,但是了解它的人卻不是很多。其中原因,就是蘋果的獨佔以及昂貴的成本。雖然蘋果只是擁有它一年的獨享專利權,但是在使用Mini DisplayPort接口和付給Intel的專利費的這兩個原因共同作用下,它也將自己的發展之路限死了。

而當轉用了USB Type-C接口後,問題迎刃而解,它從蘋果接口的怪圈跳了出來,融入了普及大眾的USB接口,這也讓眾多廠商開始將雷電3接口用在自家的設備上了。但是Intel的技術授權費仍然阻礙它發展的一個問題,雖然這阻礙的只是它進入中低端市場產品的步伐,畢竟高端產品都能夠承受這部分的成本。

好在從今年開始,Intel將免費提供雷電3的授權技術許可,並且會將雷電3控制器內置於處理器中。免費授權加上內置控制將會很大程度降低這些設備的成本,我們也就能夠在中低端的產品上看到這種接口了,而且它的成本也將於變得與普通的USB Type-C沒有差別。

目前雷電3的問世已有3年了,從16年廠商們的小試牛刀,再到17年的高端產品覆蓋,現在18年已經開始在更多的領域用上了這種接口。從Light Peak變成了Thunderbolt,速度也從10Gbps提升到了40Gbps。它不僅是為我們帶來了更快更高速的數據傳輸,還會帶來接口統一的未來,從數據傳輸到視頻信號,從網絡信號到電力供應。它的性能之強大,功能之全面,再配合上廣泛應用的Type-C接口,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讓便攜產品更加強大,也將成為設備連接的「標配」。

希望大家以後的設備都帶有這個小閃電

掃描二維碼關注求真君

回復【雷電】即可查看自己設備

是否支持雷電3協議

相關焦點

  • 接口的更新換代——帶你了解雷電3接口
    ,越來越精簡,傳輸速度越來越快。所以說為什麼現在買電腦滿足功能需求了,要優先選擇帶有雷電3接口的筆記本。什麼是雷電3接口?首先得從他的前身說起,雷電接口(Thunderbolt)是英特爾與蘋果合作開發的硬體接口標準(技術),主要功能用於拓展外圍設備。最初的名字是Light Peak。
  • 什麼是雷電3接口?雷電3接口的作用介紹
    什麼是雷電3接口?現在有些筆記本電腦上會有一種接口叫做雷電3接口,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其實和USB Type-C一樣,那麼為什麼要叫做雷電3接口呢?請看下文介紹。首先,先來了解一下USB Type C。USB Type C是USB接口的其中一種接口類型(外形),還有其他好幾種大家應該都清楚,Type C的優點在於正反兩面都一樣,可以隨便插,並且體積小,最高可達到10Gbps的傳輸速度,同時還能承載100W電力傳輸,當然視頻傳輸也可以,反正就是很強大,以後USB接口也是Type C的天下,不過現在普及程度還不高。
  • 為什麼說買筆記本一定要帶雷電3接口?了解這5點你就明白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主流筆記本電腦都開始採用雷電3接口,很多人在購買筆記本的時候也會選擇購買帶雷電3接口的筆記本,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簡單了解一下雷電3接口雷電接口(Thunderbolt)是英特爾與蘋果合作開發的硬體接口標準,主要功能用於拓展外圍設備,發展到了三代時,雷電3接口開始使用USB-C接口形態
  • 陣列接口USB3.0塊還是雷電快?
    按照木桶原理,瓶頸在於慢的那個部分。大容量的移動硬碟只是機械硬碟,機械硬碟本來速度就不快,還沒有200M,所以瓶頸還是機械硬碟。也就是說同樣的一個機械硬碟,譬如速度是150M,無論用USB3.0還是雷電接口,接到MAC上面速度都是差不多。但是什麼時候USB3.0接口不夠用呢? 當裡面的硬碟超過640MB/s的時候就會出現瓶頸了。
  • 科普時間:雷電3接口什麼意思?和Type C接口有什麼區別?
    現在的部分筆記本電腦上,用上了一種「新」的接口,叫做「雷電3」,但其實你仔細看的話,這不就是USB-Type C接口嗎?為什麼叫做雷電3接口呢?USB Type C接口和雷電3接口一樣嗎?現在我就給大家一步一步的介紹一下它倆到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很多筆記本電腦都用雷電3接口!
  • 值得買 | 蘋果電腦雷電3擴展外設清單
    新一代蘋果電腦上已經開始使用雷電4接口,速度與雷電3相同,接口相同。具體描述可以參考前文:iPhone 13的新接口?M1新Mac上的USB4接口是什麼高科技蘋果電腦走向越來越封閉的路線,一體化固態硬碟,一體化內存,能夠在核心部件上增加產品性能的手段未來基本不存在。內存是沒有辦法,外置存儲還是有機會擴展。
  • 值得買|蘋果電腦雷電3擴展外設清單
    新一代蘋果電腦上已經開始使用雷電4接口,速度與雷電3相同,接口相同。具體描述可以參考前文:iPhone 13的新接口?M1新Mac上的USB4接口是什麼高科技蘋果電腦走向越來越封閉的路線,一體化固態硬碟,一體化內存,能夠在核心部件上增加產品性能的手段未來基本不存在。內存是沒有辦法,外置存儲還是有機會擴展。
  • USB接口和雷電接口的關係
    和Tpye-C的普及,可能在一些地方會說雷電接口,但是很多人還是模糊不清,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USB和雷電接口。---來自:百度百科雷電3接口是將數據傳輸、視頻輸出和充電集合至一個小巧的接口中。雷電接口有多個版本,接口類型也有差異。早期由英特爾獨立研發,使用光纖傳輸;後來蘋果公司參與研發,致使正式發表的第一代從光纖改用銅線和蘋果的Mini DisplayPort外形。
  • 無法修復,雷電接口漏洞威脅數百萬臺電腦|雷電接口|電腦|卡爾斯滕...
    最新研究表明,除了少數最新型號的電腦外,幾乎所有配備了英特爾雷電接口的設備都容易受到「邪惡女僕」攻擊,而且無法軟體修復。自從6年前BadUSB漏洞曝光以來,安全專家一直警告說,讓黑客與任何筆記本電腦「獨處」數分鐘,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 極速科普:雷電3接口什麼意思?
    很多剛剛接觸筆記本的朋友也許不知道,筆記本上有一個接口既可以傳數據,又可以外接顯示器,甚至還可以給筆記本充電,它就是雷電3接口,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USB接口和雷電接口有什麼關係?
    將來可能取代現行的其他總線設備,如DVI、DisplayPort、SCSI、SATA、USB、PCI Express、Firewire(IEEE 1394)與 HDMI等,成為電腦對外的單一總線。可以透過菊花鏈(Daisy-chain)方式連接最多六個周邊設備(其中首兩鏈可包含兩個Apple Thunderbolt Display),透過總線可供應10W的電力給周邊。
  • 對攝影師來說,雷電3接口有什麼用?
    目前,採用mini DP物理接口的雷電1、雷電2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正在使用的雷電3與即將普及的雷電4都採用USB-C型接口。雷電接口的開發與推廣也得到了蘋果的大力支持。在Mac系列電腦上,雷電3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甚至成為一些產品僅有的數據接口。
  • 雷電三接口小科普,看完再說你是否需要雷電三!
    上期我為大家介紹了關於筆記本常用接口方面的一些小知識,這一期繼續和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對雷電三接口的看法。雷電三接口最近一直比較熱,網絡上的傳言也很「邪乎」,甚至許多不明真相的小夥伴挑選機器時已經要求必須配備雷電三接口了。但是你真的了解雷電三接口的用途嗎?它真的適合你嗎?
  • Type-C接口≠雷電3接口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何傳說中的雷電三接口長得和Type-C接口一毛一樣?二者有何不同呢?功能上是否有區別呢?一起來探討一下吧。來說說Type-C接口的來歷。說到Type-C,就得先給大家介紹一下USB接口家族了,USB接口可分為USB Type-A,USB Type-B,USB Type-C三大類,這三類不同的是接口的形狀。
  • 「雷電」接口的「邪惡女僕」攻擊丨專欄
    大東:這是基於一種虛構情節:當你把加密筆記本留在飯店內離開去辦事後,女僕可以偷偷地進來修改bootloader引導程序以獲取加密密鑰,第二天她再來抹掉痕跡。小白:哈哈,怪不得叫「邪惡女僕攻擊」呢!大東:沒錯,所以2009年波蘭安全研究人員Joanna Ruthowska給這種攻擊起了這個形象的名字。
  • 拆解報告:綠聯雷電3多功能10接口擴展塢
    、顯示器等硬體設備的性能要求也很高,比如顯示器必須要4K解析度,電腦必須配備雷電接口等。        機身一側從左至右依次為電源指示燈、耳機接口、SD和TF卡槽、USB-A(USB 3.0)口以及兩個雷電3接口,其中一個雷電3下面還可以看到電腦的標誌,意為需要使用此接口連接至電腦。
  • 同為 USB3.x 為何速度差三倍?商家套路了解一下
    我們的USB接口出現3.0標準時,藍色接口讓人第一眼就能將新接口與之前的接口分開來,不過雖然USB3.0標準推出十年了,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電腦上也不是所有的USB接口都是USB3.0我們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並不是所有的藍色接口有有10Gbps,USB3.0十分混雜,也不是所有的Type-C接口都是USB3.2標準。自USB3.0標準實施開始,就呈現出非常混亂的一種場面,而混亂正是商家套路得以成功的原因。
  • 英特爾的「雷電4」讓Type-C成為了目前最佳的快充接口標準
    ,雷電4搭載英特爾推出的Tiger Lake移動處理器出現在部分筆記本電腦上,其中包括英特爾計劃Athena項目的筆記本電腦,2021年小米也相繼跟進。因此英特爾對雷電3做了些改變,如接口從Mini DisplayPort連接器切換為Type-C(USB-C)型連接,與Type-C電纜和設備兼容,同時放寬對雷電技術的許可。雖然雷電自「誕生」以來就滿足人們高速傳輸的需求,但明顯地在Windows PC領域敵不過USB,因此英特爾將雷電3整合到USB4.0中。
  • 推薦 擁有這些裝備 可讓你的雷電3接口更好用
    好吧,看來大家還是被這款高逼格的MacBook Pro給打敗了,既然如此,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只能研究一下如何讓USB Type C接口變得更好用,這當然少不了一些特殊的USB Type C/雷電3配件啦,下面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吧。
  • 小白電腦科普:接口中的雷電4,USB4,雷電3和USB3之間的差異
    它結合了Thunderbolt 3技術,這意味著一些USB4產品可能能夠通過Thunderbolt 3提供的所有功能,包括使用單一線纜為PC供電、將視頻輸出到顯示器以及傳輸數據的能力。這是USB 3和早期技術的一大進步。但設備和配件製造商在如何使用USB4方面有一定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