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590)| 流光溢彩的海洋生物-大硨磲

2021-02-17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

本文來自 動物世界(ID:iltawcom)



大硨磲又稱巨蚌、庫氏硨磲,是最大型的雙殼貝類動物,棲息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珊瑚礁。野生大硨磲的壽命可達100歲以上。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 雙殼綱 Bivalvia

目: 簾蛤目 Veneroida

科: 烏蛤科 Cardiidae

屬: 硨磲屬Tridacna

種: 大硨磲T. gigas

大硨磲,殼最寬處大約1.2米,重量大約200公斤。

已知最大的大硨磲標本寬度達到137釐米,於1817年在蘇門答臘島的西北海岸被發現。

最大的重量記錄為340公斤,於1956年,在日本石垣島附近發現。

大硨磲與人的比例

大硨磲的殼很厚,略呈三角形,兩殼相同,殼表面白色,十分粗糙,具有5條粗大的覆瓦狀放射肋,生長輪脈明顯,在貝殼表面形成彎曲重疊的皺褶。表面經常被厚重的海洋碎屑覆蓋。

殼內面也為白色,但富有光澤,有與放射肋相應的肋間溝,鉸合部狹長,兩殼都有主齒和後齒各一個,主齒短,後側齒弱。

大硨磲的外貌並不漂亮,但在海裡張開貝殼時,體內色彩豔麗,不但有孔雀藍、粉紅、翠綠、棕紅等鮮豔的顏色,而且還有形形色色的花紋

大硨磲殼頂前方有一足絲孔。幼體時,其殼頂前方凹入的部分有強壯的足絲伸出,成體時足絲孔封閉。外韌帶狹長,為棕褐色,幾乎與貝殼後部等長。背緣較平,腹緣為波浪式的波紋,雙殼不能完全閉合

大硨磲棲息在熱帶海洋中珊瑚礁間的淺水環境裡,以堅硬的足絲固著在珊瑚礁上,依靠海水把浮遊生物帶進體內,作為食料消化吸收。

硨磲與一種蟲黃藻有共生關係,它的外套膜邊緣有一種特殊的叫玻璃體的結構,能夠聚合光線,使蟲黃藻大量繁殖,而蟲黃藻則可為硨磲提供一部分養料。

大硨磲在夏季繁殖,它們是雌雄同體,大個體一個季度可產超過1億粒卵。幼時生長較快,每年大約長5釐米,大硨磲壽命很長,壽命在一百年以上。

大硨磲棲息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淺水區。泰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密克羅尼西亞均有發現。在中國分布於南部的海南島以及南海諸島海域。

大硨磲兩扇貝殼的閉合力量大得驚人,在傳說中,大硨磲常被誤解為「殺人蚌」或「食人蚌」。《美國海軍潛水手冊》甚至曾經詳述如果被巨蚌所夾住要如何切斷其內收肌脫困。

然而事實上它們非侵略性肉食性貝類,大硨磲的確有能力合起雙殼,但此為防禦性行為,而且閉合速度慢,不會造成嚴重威脅。因受刺激關閉雙殼,它必須先噴水,排出濾食中的海水再閉合,非陷阱式的迅速夾合。

大硨磲生長緩慢,種群數量少。導致易危的原因主要是環境惡化,棲息地破壞,海區環境汙染嚴重,嚴重破壞了硨磲的生存條件。

另外,因食用、裝飾、展覽等原因的捕撈,也是大硨磲長久以來所存在的威脅。

菲律賓北部波利諾附近的大硨磲保護區,成立於2004年,這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硨磲保護區之一

硨磲一名始於漢代,因外殼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狀之溝槽,其狀如古代車轍,故稱車渠。後人因其堅硬如石,在車渠旁加石字。

推薦閱讀:

海洋科普(589)| 玩海時碰到這些「用毒高手」,趕緊逃!

海洋科普(588)| 你們兩個!不要到處放電!

海洋科普(587)| 幽靈蛸與吸血鬼魚

動物世界 原文地址請點擊閱讀原文。

若發現侵犯您版權的內容,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

編輯:木拉提·哈力克

相關焦點

  • 流光溢彩的海洋生物-大硨磲
    野生大硨磲的壽命可達100歲以上。界: 動物界 Animalia門: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綱: 雙殼綱 Bivalvia目: 簾蛤目 Veneroida科: 烏蛤科 Cardiidae屬: 硨磲屬 Tridacna種: 大硨磲 T. gigas
  • 海洋科普(781)| 南極挖出巨型海洋生物化石 是傳說中尼斯湖水怪?
    本文來自 海洋網(ID: zghaiyangwang)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南極挖出了一種具有蛇狀頭部、長頸、類似於海牛的巨型海洋生物化石。研究人員估計,必須花費約數十年的時間,才能重新建構出這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生物。甚至有人相信,這個重達15噸的巨型恐龍,就是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
  • 硨磲潛力股,了解一下~
    它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共有1科2屬9種,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最大體長可達1米以上,重量達到300千克以上。殼質厚重,殼緣如齒,兩殼大小相當,內殼潔白光潤,白皙如玉。外韌帶,通常有一個大的足絲孔。鉸合部有一個主齒和 1~2 個後側齒。外套痕完整,前閉殼肌消失,後閉殼肌近中央。 全部為熱帶種,通常以足絲附著在珊瑚礁上生活。
  • 原來硨磲才是真正的「靈丹妙藥」
    硨磲經過千百年的蘊育生長,能散發出的能量磁場非常大,配戴具有增進身心調和、啟發自在智慧、摧毀眾生煩惱的功能。                                                                       硨磲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
  • 【每日一物種】——大硨磲
    ▲大硨磲體內色彩豔麗大硨磲,又稱巨蚌、庫氏硨磲,是最大型的雙殼貝類動物,重可達300公斤,殼寬可達1.3米。大硨磲的外貌並不漂亮,但在海裡張開貝殼時,體內色彩豔麗,不但有孔雀藍、粉紅、翠綠、棕紅等鮮豔的顏色,而且還有形形色色的花紋。 大硨磲殼頂前方有一足絲孔。幼體時,其殼頂前方凹入的部分有強壯的足絲伸出,成體時足絲孔封閉。外韌帶狹長,為棕褐色,幾乎與貝殼後部等長。背緣較平,腹緣為波浪式的波紋,雙殼不能完全閉合。
  • 何謂硨磲
    硨磲是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物種。特別在印尼、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的低潮區附近的珊瑚礁間或較淺的礁內較多。我國的海南省和南海諸島也有分布。貝殼略呈三角形,殼頂彎曲,殼緣呈波形屈曲。表面灰色,上有數條像被車輪輾壓過的深溝道。外套膜大,顏色鮮豔。硨磲常與大量蟲黃藻(Zooxanthellae)共生。這種單胞藻可在硨磲體內循環,並可進行光合作用,供硨磲豐富的營養。
  • 硨磲
    硨磲(chē qú ),是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世特別在印尼、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的低潮區附近的珊瑚礁間或較淺的礁內較多。我國的海南省和南海諸島也有分布。貝殼略呈三角形,殼頂彎曲,殼緣呈波形屈曲。表面灰色,上有數條像被車輪輾壓過的深溝道。外套膜大,顏色鮮豔。硨磲常與大量蟲黃藻(Zooxanthellae)共生。這種單胞藻可在硨磲體內循環,並可進行光合作用,供硨磲豐富的營養。
  • 海洋科普課堂|深海動物的特點&環保手袋DIY活動
    2020年10月16日上午10點,上海浦東一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辦、南匯新城鎮海音幼兒園組織的海洋科普課堂活動——「深海動物的特點&環保手袋DIY活動」,在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古棕路438弄41-42號海音北園部如期舉辦。
  • 你還以為最大的海洋生物是藍鯨?out了!
  • 海洋生物 | 喪鐘為誰而鳴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網站
    別讓滅絕成為人們認識動物的途徑。保護海洋生物所要面臨的艱難境地從不是空穴來風,而物種滅絕這份強壓也從來不應當加諸於瀕危動物的頭上。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些現在正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們。得到尊重,得到每個人的認識與保護才是這些海洋生物們現在應當擁有的東西。首先讓我們從哺乳類海洋生物開始說起。1.小頭鼠海豚
  • 動物森友會》海洋生物捕捉技巧
    玩家們終於可以下海戲水了,同時還可以捕捉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雖然大家已經學會了遊泳以及捕捉海洋生物的基本操作,但是博士知道其中還有一些小技巧。這些技巧總有你不知道的,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知道:角色穿戴好裝備後,可以在沙灘上按「A」按鈕進入海裡。其實進入大海還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在岸邊的地方(碼頭、機場以及島嶼上的岬角),讓角色面對大海按下「A」按鈕是可以跳進水裡的!
  • 硨磲最美是原貝
  • 至寶電子商務公司參與公益捐贈 助力海洋環保事業
    「硨磲貝保育項目人工育苗與繁殖獲得成功」新聞發布會現場2016年6月7日下午,河北至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應邀參加海南省中青公益環保志願者協會聯合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在海南大學邵逸夫學術交流中心舉行的「硨磲貝保育項目人工育苗與繁殖獲得成功」新聞發布會暨硨磲保護倡議發起活動。
  • 女性必備的聖潔寶石——硨磲
    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全部為熱帶種,為雙殼類中個體最大的貝類,大硨磲的殼長可達 1 米。
  • 海洋物種大揭秘 十種最恐怖的海洋生物
    在漆黑的海洋深處,生活著數以萬計的已知的或未知的海洋生物,今天就讓我向大家介紹地球上最可怕的10種深海生物。10、勃氏新熱䲁。    這是一種生活在北美西海岸的深海生物。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奇怪生物的體型那麼大,人們硬骨會經常遇到它們,但事實上,巨型烏賊是一種高度神秘的動物。迄今為止科學家們能夠研究的大多數標本都被海水衝上了岸,而且是漁民們發現的。儘管它們體型龐大,但它們是高效敏捷的獵手,能夠從10米以外的地方射出兩根「捕食觸鬚」來捕捉獵物。它們的眼睛也有餐盤那麼大,這種動物有沒有讓你想起科幻片裡那些可怕的機器章魚。
  • 國家重點保護海洋生物名錄大全!
    法律是保護海洋生物的一種手段,從根本上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更需要每一個人的自覺。於是,我們參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整理出以下所有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海洋生物。希望藉此,能提高大家對涉保生物的認知,並提升我們的保護意識。
  • 小貝殼,大世界,來青島貝殼博物館,圓孩子一個海洋夢!
    青島貝殼博物館(試驗館)於2014年8月正式建成運營,是以貝殼為主題,集貝殼文化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海洋特色博物館。館藏世界貝殼標本12000餘種,貝殼化石2000餘枚,世界貝殼藝術品1000餘件,這裡有長達1米的大硨磲,也有1.8毫米的小沙貝,這裡有沉睡 4.5億年的菊化石,也有超過百歲的標本海龜。展藏數量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綜合展出內容屬國內首創。
  • 硨磲硨磲,到底什麼是硨磲?
    ,故名「硨磲」。、黃金硨磲、木色老硨磲、透明硨磲,當然還有少見的紫色、粉色、紫紅色乃至更為少見的血硨磲。;而假的硨磲沒有天然紋路,或者是人造的呆板均一的紋路。【玉化硨磲是什麼】前一階段有朋友留言問到玉化硨磲,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北半球七月全海洋生物圖鑑匯總
    動物森友會海洋生物有哪些?遊戲中七月份的北半球新增了不少新的海洋生物,大家可以收集後賣錢,這裡給大家帶來了動物森友會北半球七月全海洋生物圖鑑匯總,一起來看下吧。動物森友會北半球七月全海洋生物圖鑑匯總  海洋生物與昆蟲和魚類近似,每個月都會有新增品種供人捕撈。但由於海洋生物是本月(20年7月)添加的全新生物種類,本文會列出本月可捕捉的所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