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12升級帶來的最大變化是「捷徑」功能,善用這個能力你會把自己的iPhone變為非常好用的「瑞士軍刀」,如果在此之前,iPhone已經成為你的生產力工具,那麼捷徑能力可以讓你的生產力加倍。今天結合自己的使用體會和大家談談「捷徑」。
捷徑(Shortcut)是Apple收購第三方生產力工具Workflow之後的集大成之作。捷徑的本意是提供動作的串聯,比如可以設置截屏之後自動把截屏分享。截屏和分享是兩個動作,以前需要你至少兩步完成,但是通過提前設置好的捷徑腳本,你可以把截屏和分享兩步串聯起來,在截屏事件發生之後,自動觸發分享動作。這就是所謂「捷徑」的含義。不要看剛才例子中僅僅減少了「一步」,但這種減少意味著「自動化」的可能,從理論上講,你可以把若干步驟都可以用一個捷徑串聯起來。比如截圖 —— 壓縮 —— 分享,或者截圖 —— 拼圖 —— 壓縮文件 —— 分享。
除了動作的自動串聯,還可以設置「觸發條件」,比如「到家提醒」捷徑,允許你設置一個提醒事項,而且觸發條件是「到家」。還有常用的觸發條件是「下車提醒」。你可以提前設置好提醒事項,在觸發條件滿足時,提醒消息會自動彈出。
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我們可以打開「到家提醒」捷徑的設置界面看一下,其實包含三部分:「要求輸入」、「街道地址」和「添加新提醒事項」。
「要求輸入」是錄製提醒時彈出的文本輸入框,「街道地址」是你家所在地址(系統一般會默認設置),「添加新提醒事項」顧名思義是把文本框輸入的內容結合「到家」作為觸發條件設置提醒。
其原理是極為簡單的,即通過簡單的「輸入」、「觸發條件」、「所觸發的動作」來設置自動的動作串聯。當條件(比如「到家」)滿足時,原先設置的提醒事項被自動觸發。
更為有趣的是,Apple把Siri語音助手和捷徑能力結合到一起,比如我可以錄製「到家喚醒」這個關鍵詞來觸發「在我到家時提醒某某事項」的捷徑設置,而不是進入捷徑App去手動喚起這個提醒設置。此外,你還可以為日常常用的功能錄製喚醒詞,通過Siri喚起直接進入相關功能,真正體現了捷徑(shortcut)的含義。
昨天我嘗試用捷徑功能把Siri和Ulysses(我的寫作工具)結合,錄製好關鍵詞「新建作品」之後,我只需要在手機上喚起Siri,說「新建作品」四個字,Ulysses便會自動打開我的「待寫文章」目錄,在其中新建一個文件,方便我快速記錄自己的想法。
今天早晨在等電梯時,我便用這種方法快速記錄了一個靈感,而這個靈感會在最近變成一篇文章。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這意味著我可以在任何碎片時間都能方便的記錄靈感,寫作效率會有大幅提升。
具體如何實現這條「捷徑」?錄製方法如下:打開iOS的「設置」,找到Ulysses設置界面,選擇「Siri與搜索」——「捷徑」,選擇近期使用的某個捷徑,比如「在待寫文章中新建文稿」 —— 這是我用Ulysses記錄自己日常靈感的方法,「待寫文章」是我的記錄靈感的目錄。點擊+,就進入了Siri指令的錄製界面。我自己錄製了「新建作品」作為上述捷徑的喚醒詞。錄好之後我就可以在任何界面一鍵喚醒Siri,通過語音「新建作品」進入Ulysses的「待寫文章」目錄,在自動生成的文檔中直接輸入自己的感悟 —— 是不是很快捷?
而一旦你明白了捷徑的工作原理,你可以在iPhone的設置中選擇任何你常用的App,通過捷徑功能,錄製常用功能的喚醒詞,以後可以用Siri喚起常用App的常用功能。這真是太棒了!完全符合「提速日常操作」的原則。
「捷徑」意味著iOS給普通用戶提供了一種「可編程」能力,當一種工具可編程,它就存在著無窮的潛力,我把目前系統提供的默認捷徑庫一一探索了一遍。找到幾個目前就會用起來的「捷徑」,比如照片拼圖,上周會議紀要中的拼圖就是用這個捷徑製作的。當然,系統默認的捷徑庫僅僅展示了一部分能力,後續還會有更多用戶製作並分享自己的捷徑,而我也會不斷定製更多的捷徑。
小結一下:捷徑的妙處不在於簡單的動作串聯,而在於更智能的「喚起」,並且這種串聯與喚醒設置可以與Siri無縫連結在一起。
請大家多多探索iPhone的捷徑能力,不斷提升你每日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ps:想知道輝哥的「知識星球」是怎樣的氛圍,請回復「輝友」看昨天(2018.10.1)的幾個真實片段。
參考文章:通過「打通工作流」全面提升效率
前一篇文章:能說「大白話」才是真厲害
365天,每天堅持寫作之275/365,愛上你的每一天!
發掘你的更多潛力,與2300位一見如故的「輝友」同行,來輝哥的知識星球。
即刻加入,請掃描如下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