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應是「普遍」現象?人類夢中所見與現實相似是不是真的?

2021-02-08 騰訊網

長時間以來,我們很多科學現象可能都無法進行解釋,好比如今的不明飛行物一樣,說來說去都是沒有一個結果的。而在我們生活之中有這樣的一種現象是我們熱議最多的,那就是「曼德拉效應」。這種現象可以說在科學界依然是保持沒有科學研究證明的說明,這一「效應」的真實性也沒有足夠的反對依據。只是在生活之中被普遍的傳播,但是具體存不存在這種效應,還得等待科學的研究吧,我們來看看這種「曼德拉效應」是什麼情況?

簡單的來說,那就是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的現象,偶爾可能你看到一些自然現象就如「似曾相識」的情況,所以說這就引發了大家的熱議,有些人說我們是存在於一個平行宇宙之中,所以存在這種情況,還有的時候科學家們也通常說是一種類似於「量子糾纏」的方式來進行潛意識綜合而來的。那這種現象到底是如何出現的呢?按照科學記錄來看,最初提出來的是一位研究超自然現象的「超能力研究者」——美國博客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在2010年提出來的。

她說出這種「曼德拉效應」就是根據自己的記憶來說明的,因為這個「曼德拉效應」不僅在她一個人身上發生,在很多人身上都體現出來了。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她的記憶之中南非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死亡了,但是到了時間的時候,不經沒有死亡反而還飛黃騰達,僅後不少人還因為她的演講而被感動,同時這個說法提出後,得到大量網民回應,表示有相同記憶,也就是說大家產生了同樣的「曼德拉效應」,難道真的存在「曼德拉效應」嗎?

但是對於不少的人來說,很多未知的事情可能在夢中也出現了這種景象,那就是未發現的事情在夢中出現的時候,然後在某一天的現實生活之中就像是發生過一次一樣,「似曾相識」的感覺非常明顯。那科學是如何解釋這種現象的呢?上面我們說了,是沒有科學依據證明的,但是懷疑的說法是很多。物理學,宇宙學,心理學等都有相關的說法。

物理學上來說,這種現象有一種解釋是稱「曼德拉效應」未必是巧合的錯誤,可能涉及不同的平行宇宙,並且在2009年的時候,大型強子對撞機及量子電腦的實驗也演變出了一段曼德拉效應的事件,但是至今還沒有被科學證實。而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認為是一種「捏造」的事實。

根據研究者菲安娜·布梅表示,當我們遇到一些事物的時候,我們會留存一些記憶碎片在大腦之中,通常會形成一些猜想問題,而這種情況之下就緩慢的變成了記憶錯誤,所以最終形成了「曼德拉效應」,其實呢,這種事件並沒有出現過,這相當於是記憶的一種篡改的模式,但是如果按照初期提問者來說,這種模式發生還是挺可怕的。

所以說,不同領域的解釋不一樣,甚至還有人說我們穿越時空論,單純記憶錯誤等等,都是無法論證的結果,雖然從時間上來說,2010年提出到2020年已經過了10年了,但是終究都沒有一個答案,而不少的人可能還是受到了這種「曼德拉效應」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曼德拉逝世五周年 | 我在非洲親歷曼德拉的葬禮
    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逝世,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發去唁電,在12月10日,親自參加曼德拉葬禮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多達91人,曼德拉的葬禮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為隆重的葬禮。
  • 揭露宇宙丨指導人類揚升 73
    那麼,這些能量現象在這一次有什麼不同嗎?科裡•古德: 藍色球體的外部呈漣漪狀。就像你將一堆石塊扔進池塘時會看到水面波紋蕩漾那樣,那裡有持續不斷的漣漪出現。但這種漣漪現象在各個球體之間並不同步。科裡•古德: 很顯然,在曼德拉效應的問題上也存在一些困惑。他更深入地闡述了曼德拉效應,並介紹了該效應屬於一種宇宙現象的原因。
  • 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錨定效應
    可見,知曉程度並不能幫助改善錨定效應。第五,獎勵的效果。如果對受試者能夠給出精確答案實施某種獎勵的話,是否會對錨定效應有一定的影響?實驗證明,不論是物質上的獎勵還是精神上的褒獎,都不會減少錨定現象,即便有減少也是相當的微弱。綜上所述,錨定效應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潛意識裡自然生成的,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正是由於這種天性的存在,導致人們在實際決策過程中容易形成偏差,從而影響最終的結果。
  • 書單1161-1170,推薦《現實不似你所見》《美之地圖》
    1161 人生算法: 內容簡介  · · · · · ·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AI技術不再是單一服務於人類的工具
  • 亞馬遜的飛輪效應到底是不是真的?
    二、亞馬遜的幾次發展轉型1.實體零售商業模式階段:做大客戶規模和流水規模2.虛擬商業模式階段:盈利3.虛實結合商業模式階段:原創、高科技、高毛利AWS業務似乎不遵守貝索斯所說的飛輪效應當然,AWS的IaaS、PaaS、生態商店,這本身又是一個閉環的飛輪效應了。三、AWS背後的飛輪效應有人說AWS的最起源是因為在第一次網際網路泡沫中融了不少錢,購買了不少昂貴的高性能的伺服器,後來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了,不需要這麼大的算力/存儲/帶寬了,於是對外銷售。
  • 美國出土2億年前化石,考古發現人類足跡,古猿進化論或被推翻?
    不過古猿進化為猿人的中間的過渡生物並沒有被發現,這讓古猿進化一直都受到質疑,古猿進化成為人類,不過只有5000萬年,人類的歷史更是只是短短數萬年,而地球誕生了40多億年,這幾十年億年當中,地球又產生了什麼樣的生命呢?由於有著太多的未解之謎,人類也開始質疑,人類到底是不是古猿進化而來的,還是說這幾十年億當中,人類的文明一直都在重複?
  • 貧富差距成普遍現象,「馬太效應」下的現狀,強調窮人勤奮有用嗎
    但在當今整個的世界範圍之內,就有經濟學家在相關的研究當中指出,人們之間的貧富差距是越來越大了,這種現象也已經是蔓延了全球了,似乎已經是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這種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的情景已經出現,但是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仍舊是充斥著一種學說,那就是還要強調我們應該勤奮刻苦,這兩者之間難道不就是矛盾嗎,這究竟又是怎麼回事呢?
  • 虹吸效應——被誤解了幾千年的自然現象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虹吸效應。
  • 內幕:曼德拉逝世兩年多,遺產怎麼分?
    2014年12月5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一名男子在曼德拉故居外展開一幅海報。曼德拉的遺孀格拉薩有權獲得一半遺產,但格拉薩於2014年3月宣布放棄這筆遺產的繼承權。  具體怎麼分?遺產分配儀式在位於約翰尼斯堡市的納爾遜·曼德拉基金會舉行。部分遺產受益人、曼德拉家庭成員以及媒體人士出席。
  • 曼德拉是如何搞垮南非的:全世界的聖人,一個國家的罪人!
    這個人就是曼德拉,曼德拉11日出獄後,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的巡演之路。人權、皿煮、自由是他演講的核心。而除了當時正在被肢解的蘇聯沒有參與之外,四大流氓均從不同的角度對曼德拉進行了支援。特別是曼德拉執政之後的經濟增長,那是非常值得全球各國學習的。
  • 我的「夢中情人」長這樣
    攝影/東哥我的「夢中情人」長這樣文丨張曙東大家好,我是東哥。昨天看到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先生的一段視頻,他提到騰訊最為看重的價值是:正直,尊重投資者,契約精神。很是贊同!這和我之前寫過的如何看待一個項目好不好的一篇短文很相似,今天分享給大家。
  • 分不清現實與虛幻,精神已死會真的死亡嗎
    那麼如果未來所有影視娛樂項目都普及了VR,面對極致的身臨其境感,大腦會不會把VR的內容當真,或者說,一旦在虛擬情境中「死亡」,大腦會不會真的下達死亡命令呢? 虛擬實境可以致幻 心理專家Angelica Ortiz de Gortari曾在研究中發現了「遊戲轉移現象」,簡稱GTP。即長時間玩遊戲後,大腦認知還會停留在遊戲中。
  • 現實中不存在魔法,但是每個人都有這個超能力!用精神幹預現實?
    現實生活中不存在魔法,也不存在超能力,但是安慰劑效應卻違反了這條規定,它像魔法和超能力一樣,好像我們真的可以用精神來幹預現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代智慧型手機有一個功能,就是你在使用虛擬打字可以選擇震動效果。不過你不知道的是,這個震動效果可以提高我們打字的準確率,它讓你覺得你按下了一個真的按鈕。
  • 研究院 | 恐怖谷效應
    解釋恐怖谷現象成因的角度各異,但是大致都可以劃歸入兩個陣營。第一個陣營認為恐怖谷效應是我們長期進化的產物,是對於從視覺上感知到的不正常個體的本能迴避反應,以此來保護自己。另一個陣營則認為恐怖谷源於我們基本的認知加工過程,是預期和現實之間不匹配所造成的一種認知和情緒的綜合反應,類似於認知失調(同一時間持有兩種矛盾的觀點從而引起不舒服的感覺),即當我們預期仿真機器人應該像機器人一樣但實際上卻像人類一樣做著各種表情時,我們就矛盾了、混亂了,認知上不能馬上解決這種矛盾,進而催生了不安,甚至是恐怖等負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