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DxOMark發布了索尼A7R IV傳感器評測,該索尼傳感器取得了極好的成績(99分),在我們的傳感器排行榜中穩坐前10名的寶座。在本文中,DxOMark使用索尼A7R IV傳感器的測試數據重新計算了25款與該索尼相機兼容的E卡口鏡頭的成績,因此,現在您瀏覽我們的鏡頭資料庫時,可以選擇索尼A7R IV作為相機選項作為結果比對的依據。該鏡頭清單包括索尼和卡爾蔡司的定焦和變焦鏡頭,其焦距介於21到400mm之間。在以下各節中,我們將鏡頭分類為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然後再將其細分為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希望這可以讓您更好地了解A7RIV搭配哪種鏡頭可以獲得最好的效果,並幫助您找到適合於您的特定攝影風格或項目的合適型號。
定焦鏡頭
DxOMark根據索尼A7RIV傳感器測試結果更新了15款定焦鏡頭的評測。其中表現最佳的鏡頭是索尼FE卡爾蔡司Sonnar T* 55mm F1.8 ZA,和索尼FE 85mm F1.4 GM,兩者均獲得了49分,表現非常優異。不過,其他鏡頭也表現出色,都是搭配A7R IV的理想選擇。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各種鏡頭的測試結果。
廣角定焦鏡頭
DxOMark在這個類別提供了5個鏡頭,其價格從450美元到1600美元不等,包括21mm卡爾蔡司洛夏鏡頭。可以理解的是,該鏡頭不在我們將在本文中深入探討的最佳三大型號之列;不過它的峰值清晰度與這些鏡頭幾乎不相上下,因此也是一款值得考慮的鏡頭。此外,雖然索尼蔡司35mm F2.8在本對比中敬陪末坐,但仍然是一款表現出色的鏡頭,不過對於一款F2.8鏡頭而言,其價格並不便宜(800美元)。
最佳全能型鏡頭——1299美元的卡爾蔡司Batis 25mm F2在DXOMARK測試中得分最高,以一分之差險勝1600美元的索尼蔡司Distagon FE 35mm F1.4,兩者性能相去不遠。第三名是索尼FE 28mm F2,價格僅450美元,就此價格而言,該鏡頭的表現算是非常不錯。但一如既往,DxOMark要在不同光圈下研究一下它的性能。
光圈全開時,索尼蔡司Distagon FE 35mm F1.4的清晰度並不十分出色,至少在畫面中央(以像場位置0%表示)就是如此。從好的方面來說,它的整個像場的清晰度一致,直到角落都是如此,但對於這樣的現代鏡頭而言,我們會期待它拍出更清晰的圖像。在F2(如上面的銳度資料所示)上,索尼蔡司Distagon FE 35mm F1.4的中央清晰度非常高,但仍比不上視角較寬的25mm Batis。該鏡頭在其初始光圈下所拍出的中央清晰度和角落清晰度也都很高。而令人驚訝的是,索尼28 mm在F2上的中央清晰度幾乎和35mm鏡頭的中央清晰度一樣,不過,它在角落處的清晰度就有點下降了。在F5.6-F8的整體清晰度最好,但該35mm鏡頭在F5.6上拍出了一些像散,這在圖像中也許會很明顯。不過它在F8時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此時這三款鏡頭的清晰度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除了清晰度之外,該蔡司Batis鏡頭在其他方面也表現出色,因此在這類別中取得最高的DXOMARK得分。儘管在這五款鏡頭中,它的暈影最明顯,在最大光圈下,在角落處最多可測到-2.5個檔位,但畸變卻不多。實際上,在我們的測試中,它的暈影與索尼蔡司35mm差不多,並且明顯少於索尼FE 28mm。
Batis的橫向色差也是最小的,就連索尼蔡司35mm F1.4的橫向色差也比它更大(測得的最大值為8微米),光圈也更大(但非常好),但這仍然比我們預期的要大。索尼28mm F2在我們的測試中表現堅實,但它的峰值橫向色差非常大(17微米)。幸好,這一問題實際上只出現在角落處,並且可以在相機上或在軟體中以輪廓校正的方式輕鬆移除。
標準定焦鏡頭
索尼提供了很多標準定焦鏡頭,其範圍涵蓋250美元的索尼FE 50mm F1.8到1500美元的索尼蔡司50mm F1.4。在這些鏡頭中有一款不同品牌的鏡頭——蔡司洛夏2/50,其價格為950美元,其成績位居第二,但這款鏡頭僅能手動對焦,從而降低了該鏡頭的吸引力。位居第四和第五名的索尼FE 50mm F2.8 Macro和索尼FE 50mm F1.8在價格上是相當親民的,性能也非常好,不過後者在A7R IV上的峰值清晰度比我們期望的要低了些。
如果一直以來,您都在關注DxOMark的索尼FE卡口鏡頭評測,那麼在本節中看到索尼蔡司55mm F1.8 ZA的表現領先其他鏡頭,您並不會感到意外,因為這是一款極為出色的鏡頭。排在第二位的是蔡司洛夏2/50。除了僅能手動對焦之外,此鏡頭在性能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其總體清晰度比索尼蔡司55mm F1.8稍微遜色些。儘管索尼蔡司50mm F1.4具有出色的清晰度,其總體得分在DXOMARK中排名第三,但其T1.8的透射率和極嚴重的暈影效果令人失望。一如往常,DxOMark將仔細研究整個像場的清晰度(銳度分布)。
打開光圈時,蔡司洛夏2/50在整個像場中的表現最佳,不過索尼蔡司55mm F1.8 ZA的表現最為穩定,直到角落都是如此。索尼蔡司50mm F1.4在F2的中央清晰度極高,高於洛夏2/50和索尼蔡司55mm F1.8 ZA(如上所示)在F2時的清晰度,但角落處的清晰度下降到類似於55mm的水平。
在F2.8時,整個畫面都具有出色的清晰度,這也是您花錢買來的質量。儘管索尼蔡司55mm F1.8 ZA的表現與其最為接近,但這兩款鏡頭都無法與之匹敵。在F2.8時,洛夏鏡頭的畫面中間到角落處出現了明顯的像散,不過有時這一問題反而會展現迷人的效果。兩臺索尼蔡司鏡頭在F5.6時的整體性能最好,而洛夏向下調一個檔位後(F8)即可展現最佳效果,不過像散問題仍然存在。
這三款鏡頭都可以很好地控制橫向色差,特別是索尼蔡司50mm F1.4,因為它的光圈更快。不過,索尼蔡司50mm F1.4的圖像中心和畫面中間幾乎不存在橫向色差,而且不出所料的是,在光圈全開時,它的表現確實比其他鏡頭要好一些。因此您會預期,越往角落,它的橫向色差就會越糟,但事實上它將角落的橫向色差控制得與其他兩臺鏡頭一樣好。不過,該鏡頭的透射率比不上其他鏡頭,其速度與55mm幾乎相同(分別為T1.8與T1.9),在光圈全開時也出現了更多暈影。平心而論,它的暈影較多是預料之中的事,當然,隨著光圈檔位逐漸降低,暈影也會逐漸減少。即使如此,暈影在它的光圈範圍內總是持續存在,並沒有完全消失。
遠攝定焦鏡頭
作為首先在市場上推出全畫幅無反光鏡相機的品牌,索尼也開發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短焦定焦鏡頭,非常適合於拍攝人像和室內運動。它還推出了卓然出色的微距鏡頭,可以兼作人像鏡頭,在需要拍攝特寫鏡頭時尤其如此。索尼還有一些創新的超級遠攝鏡頭,不過DxOMark尚未在A7R IV上對其進行評鑑。在這個類別中,我們提供了五款鏡頭,除了平價親民的索尼FE 85mm F1.8之外,其餘鏡頭都非常昂貴,價格都在1000美元以上——的確,FE 85mm F1.4的定價為1800美元(上市價格)。
這樣的價格應該會讓您對它的表現期望很高,而事實上,它的表現確實很好。在這五款鏡頭中,它的DXOMARK得分是最高的,並且它將畸變校正得很好,幾乎難以察覺,暈影不多,而橫向色差也得到了很好的校正,清晰度也非常好。但令人驚訝的是,平價的索尼FE 85mm F1.8的峰值清晰度竟然比F1.4略高(分別為55與47 P-Mpix),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較快的鏡頭的像散造成的。儘管如此,索尼FE 85mm F1.8的清晰度也比第三名蔡司Batis 85mm F1.8略高一些。
平心而論,這三款鏡頭的清晰度特徵都非常相似,僅有一些細微的差異。在F1.4全開光圈下,索尼FE 85mm F1.4 GM的中央清晰度比兩款F1.8鏡頭在F1.8時略低,而Batis畫面外緣區域的清晰度則比索尼FE 85mm F1.8稍微更低。
將光圈檔位稍微調低到F1.8後,索尼FE 85mm F1.4的表現就很接近其他兩款F1.8鏡頭了,但是在F5.6上,兩個F1.8型號的表現就超前了,至少在畫面中間就是如此。而索尼FE 85mm F1.8在外緣區域和角落處的表現甚至超過了Batis。考慮到索尼FE 85mm F1.8的價格,就可以了解該鏡頭的表現究竟有多麼出色了。
儘管在光圈全開時,索尼FE 85mm F1.8的畸變和暈影看起來是「最嚴重」的,但事實上Batis的畸變度是三者中最高的,測得的暈影水平也最高。三款鏡頭在光圈全開時的橫向色差都很低,而兩款F1.8鏡頭在逐漸調低光圈檔位時的表現也會逐漸變得比F1.4鏡頭更好。索尼FE 85mm F1.4也許所費不貲,不過它的GM美名可說當之無愧。如果您不太願意花那麼多錢買鏡頭,那麼索尼的F1.8鏡頭也是一款出色的全方位鏡頭。
變焦鏡頭
廣角變焦鏡頭
全畫幅定焦鏡頭在其他品牌的相機上的表現不錯,但變焦就不是如此了,因為變焦鏡頭過去通常集中在APS-C上,不過適馬和騰龍等公司努力爭取索尼無反光鏡全畫幅相機的市場後,這種情況將會有所改變。的確,雖然我們還打算測試索尼潛力極大而價格昂貴(1,800美元)的FE 12-24mm F4G,不過我們資料庫中目前只有兩個型號而已。但我們已經測試了索尼的兩款16-35mm變焦鏡頭:帶有圖像穩定器F4蔡司(1,350美元)和F2.8 GM版本(2,200美元)。
在這兩款鏡頭中,索尼FE 16-35mm F2.8 GM是較新的型號,它在鏡頭焦距範圍內的表現出色,從初始光圈開始就可以拍出非常清晰的照片。在我們的測試中,它在F2.8時,在每個焦距上的清晰度都比索尼蔡司16-35mm F4在F4上的清晰度都高,特別是在較長的焦距上更是如此。但這並不意味著索尼蔡司16-35mm F4表現不佳。誠然,F4版本在35mm端的表現有點弱,但是在16mm時,它的中心和角落處都有很好的清晰度,但有些像散(如上圖實線和虛線之間的偏差所示)。雖然這也許會讓圖像看起來更討喜,但會對總體清晰度產生負面影響。
儘管如此,F4型號在24和28mm上的中心到角落處仍保持了良好的清晰度,但是在整個焦距範圍內清晰度會逐漸下降。在光圈全開下,它在35mm上的表現不如索尼FE 16-35mm F2.8 GM在F2.8上的表現(如上圖所示),更別提在F4上了。而且即使它在F11時的表現確實與這款更貴的型號非常接近,它的性能絕對比不上後者。
索尼蔡司F4在16mm時的橫向色差也很大,但是其橫向色差在整個變焦範圍內會逐漸變小,在35mm時降到了更易於控制的水平。總體而言,它根本無法媲美索尼FE 16-35mm F2.8 GM的出色性能,但如果您預算有限,它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標準變焦鏡頭
標準變焦鏡頭註定是廣受公眾歡迎的鏡頭。在索尼推出了2,200美元的專業級FE 24-70mm F2.8 GM之前,在三年左右的時間內,帶有圖像穩定器的索尼蔡司24-70mm F4 ZA OSS(1200美元),以及價格更親民的索尼FE 28-70mm F3.5-5.6 OSS型號(500美元)是當時唯一的選擇——至少那是索尼產品的唯一選擇。目前我們尚未測試適馬和騰龍的最新產品。FE 24-70mm F2.8是首款一級GM型號,DXOMARK得分為32分,它甚至以極小的分數差異險勝索尼蔡司Vario-Tessar 24-70mm F4 ZA OSS(32分對30分)。排在第三位的是FE 28-70mm F3.5-5.6 OSS,得分為27分。
不出所料的是,最昂貴的型號果然也是性能最好的產品。但一如往常,深入研究一下測試結果也是很值得的。大多數變焦鏡頭在變焦範圍的中間或近端的拍攝效果最佳,而這款鏡頭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FE 24-70mm F2.8 GM的清晰度很高,但我們的測試表明,使用較大的光圈拍攝時,該鏡頭在整個焦距範圍內均會出現像散問題。此外,索尼蔡司24-70mm F4 ZA OSS和帶有可變光圈的索尼FE 28-70mm F3.5-5.6 OSS也沒有對它造成威脅。
不過,儘管這三者均表現出較高的中央清晰度,但FE 24-70mm F2.8 GM和索尼蔡司24-70mm F4在其各自的初始光圈處全開時,在24-50mm端上,兩者的外緣區域仍然清晰;在70mm端,外緣和角落的清晰度明顯低於中心。反觀索尼FE 28-70mm F3.5-5.6畫面中心的清晰度在整個對焦範圍內(除了50mm以外)都很高,一如其他兩款鏡頭,但其餘區域的清晰度則明顯較低。
僅調低一個擋位時,三個鏡頭的整個像場直到外緣區域的清晰度都有所改進,不過這三個鏡頭在70mm時的清晰度都較低,邊緣的清晰度也相對更低。在這裡,從較大的光圈開始對FE 24-70mm F2.8 GM而言是一大優勢,不過在F5.6時,它在整個焦距範圍內的角對角清晰度都非常高。繼續調低檔位時,其清晰度仍然很高,反觀索尼蔡司的表現則仍然起伏不定,返回到70mm/F11時,外部區域的清晰度變得稍低。
FE 24-70mm F2.8 GM在其他領域的表現也遠遠勝過索尼蔡司24-70mm F4 ZA OSS和FE 28-70mm F3.5-5.6 OSS。兩者都出現了較嚴重的筒形和枕形畸變,而使用索尼蔡司24-70mm F4的所有光圈在24mm端拍攝時,均出現了較大的橫向色差,光圈全開時的暈影也更嚴重。在這三款產品中,GM型號無疑是光學質量方面的贏家,但這並不是說索尼蔡司就一文不值,事實上它的性能很好,而FE 28-70mm也有很多值得讚揚的地方。
遠攝變焦鏡頭
我們在這一類別內提供五種鏡頭,都是索尼鏡頭,其對焦範圍介於24-400mm,而價格則介於1,000和2,600美元。70-200mm和100-400mm F4.6-5.6 G是嚴肅的發燒友和專業人士的主要選擇,而尋找較一般用途的發燒友則會對70-300mm和24-240mm比較感興趣。
正如我們在其他類別中看到的那樣,索尼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對GM版本投入了最多精力。2,600美元的FE 70-200mm F2.8 GM OSS在DXOMARK中排名第一,其得分為37分,而1,498美元的70-200 F4 G OSS則位居第二,獲得33分。FE 100-400mm F4.5-5.6 GM OSS排在第三位,價格為2,500美元,其體積與重量均與70-200mm F2.8相當。
從F4開始,兩個70-200mm鏡頭在整個焦距範圍內的清晰度特徵都大致相似,但是70-200 F2.8版本有非常鮮明的特徵,非常吸引人。但是該鏡頭在F2.8光圈全開時,在200mm端的清晰度比在70mm端要高。這在變焦鏡頭中相當不尋常,但並非沒有潛在的弊端。在光圈全開時,它有明顯的像散現象,不過將光圈逐漸縮小時,這一問題也會逐漸變小。
光圈全開時,F2.8版本在200mm端的清晰度也比70-200 F4 G OS還要高,在最大光圈(F5.6)下,在200mm端的表現與100-400mm大致相當。從F4開始,這兩款70-200mm鏡頭都非常清晰,但是光圈全開時,F2.8在70mm端的表現有些弱。不過,考慮到它在其他焦距上所拍出的清晰度,這樣的表現並不會太令人失望。100-400mm F4.5-5.6在100mm端比在400mm端清晰一些,不過其始終如一的優異表現令人驚豔。
FE 70-200mm F2.8 GM OSS在200mm端的清晰度很高,但它也有其他缺點:它在200mm端的暈影比F4版本更多,在70mm端的畸變度則更高。它在200mm端的橫向色差也比F4型號和FE 100-400mm F4.5-5.6 GM OSS更大。不過,如果您需要F4的速度,它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否則70-200 F4 G OSS仍然是絕佳的選擇。如果需要更大的覆蓋範圍,FE 100-400mm F4.5-5.6 GM OSS也是出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