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駐華記者工作環境惡化?華姐現場搞民調

2022-01-18 觀察者網

外交部網站1月30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30日例行記者會。

以下是發布會實錄:

問:據報導,「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剛發布關於外國記者在華工作環境的年度報告,稱中國政府通過籤證續籤手續對發表令其不悅報導的外國記者施壓,禁止或限制這些記者到中國大部分地區採訪。你是否看到這個報告?中方是否計劃採取措施改善外國記者在華工作境況?(註:該問題原來位於實錄倒數第二個)

答:我沒有看到你提到的這個所謂報告,也不知道誰能代表這個所謂的組織。你們在場的外國記者朋友都是它的會員嗎?都認可它的報告嗎?我認為你提到的這個報告中的指責是無理的。我想請問在座的各位,你們認為在中國採訪工作環境怎麼樣?外交部新聞司作為常駐外國新聞機構和記者的主管部門,是不是為大家儘可能提供了在中國採訪工作的各種必要便利和協助?如果你們誰認為FCCC代表了你們的觀點,或者贊同這個報告的內容,可以舉手告訴我。(沒有一個人舉手)

沒有。

所以,你可以告訴FCCC,今天在場的外國記者朋友不認可他們報告中的觀點,所以它並不能代表常駐中國的近600名外國記者的真實觀點。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外國記者在中國的採訪和報導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和便利。如果大家在中國採訪工作過程中有任何問題或困難,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問:明天,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正式開始訪華。我們注意到,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舉行吹風會表示,英方對英中關係黃金時代的承諾會保持一致、堅定和穩固。英國看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巨大潛力,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天然夥伴,英中將就此保持密切合作。我們知道,英國是首個加入亞投行的西方大國和歐洲國家,在對華合作方面起到過「表率」作用。中方是否希望中英合作繼續引領潮流?

答:從明天開始到2月2日,應李克強總理邀請,英國首相梅將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舉行新一輪中英總理年度會晤。中方高度重視中英關係和梅首相即將對中國進行的正式訪問。希望梅首相此訪取得積極成果。

我上周和昨天已經就此訪作了些介紹。當前中英關係良好,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我們注意到吳百納大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英國是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天然合作夥伴,英中將就此保持密切合作。的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已成為廣受歡迎的最重要的國際合作平臺。英國政府和梅首相多次表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去年5月專門派特使哈蒙德財政大臣來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應該說,「一帶一路」是中英雙方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開展合作、而且可以實現互利共贏的一個重點領域,中英雙方政府和市場機構都有意願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發掘更多合作機遇、拓展更廣闊發展前景。我們認為,中英加強「一帶一路」框架下務實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不僅對兩國和兩國人民有利,也有助於世界經濟的持續復甦。

目前,中英雙方正就梅首相此訪有關安排和成果做最後的積極準備和密切的溝通協調,相信梅首相此訪將有助於推動中英關係「黃金時代」持續深入發展,也有助於推動中國與歐洲和西方的合作再上新臺階。

問:據報導,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2375號決議,如同朝鮮駐華企業撤離中國境內一樣,中方企業1月中旬已從朝鮮撤離。該報導是否屬實?

答:你問執行安理會決議的具體情況和細節,我不是每一項都特別清楚。但我願強調,中方一直在全面、認真執行安理會決議,履行我們承擔的國際責任。

問: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東協和中國今年最優先的任務是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新加坡對RCEP抱有很高期望,希望它能夠給全球經濟體系建立一個更高的標準。中國是能夠做得很好的國家之一,因為中國有很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可以確保收益更平均地被分配到不同區域。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中方注意到陳振聲部長有關表態,對此表示歡迎。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自由貿易談判之一,達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多元、發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貿易區。早日達成協定有利於提振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信心,也有助於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中方一貫高度重視RCEP談判,堅定支持東協發揮核心引領作用,願與包括新方在內的各方加強溝通與協調,落實好去年11月RCEP首次領導人會議共識,力爭儘快結束談判,為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貢獻力量。

問:據報導,歐盟今天對香港特區禁止周庭參選表示關切,稱這一舉動有可能損害香港作為自由開放社會的國際聲譽。你對此有何回應?

答:我只想重申,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政府、機構和個人幹涉香港事務。

問:據報導,29日,中國軍用飛機進入日本防空識別區。日方認為,該行為是在為改善中日關係潑冷水,希望儘快啟動中日海空聯絡機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不掌握你提到的具體情況,可以向有關主管部門了解。但我想,一國飛機不進入他國領空,根據國際法在有關空域正常飛行不存在問題。

關於中日海空聯絡機制,我們此前也說過,此次河野外相訪華期間,中日雙方對兩國建立海空聯絡機制達成原則一致表示歡迎,願儘早籤署實施。

我們希望日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採取實際行動增進互信,管控分歧,維護中日關係改善勢頭。

華春瑩 本文圖片來自外交部網站

問:據法國《世界報》上周末報導,中方在非盟會議中心內安裝竊聽設備,並進行監控。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關於你提到的問題,中國駐非盟大使已經做出嚴正回應。你提到的法國《世界報》的這種說法毫無根據,純屬無稽之談。

非盟會議中心是中國政府應非盟方要求援建的,是中國支持非洲聯合自強和一體化進程的重要舉措,建成後受到非盟和非洲國家的高度評價和普遍讚譽。

中非合作好不好,非洲人民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中方將繼續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開展對非合作,推動中非合作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我們從不幹涉非洲內政,從不做任何損害非方利益的事情。中非合作不會受《世界報》這種無稽之談的任何幹擾。

問:中國美國商會今天發布報告稱,多數美國企業看好中國經濟增長,但也有一些企業表示受到不公平待遇。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涉及商會和經貿投資的問題,建議你向主管部門商務部了解。但是既然你提到了,我想原則性地說幾句。我注意到報導稱,美國企業對未來幾年中國進一步對外商投資開放更有信心,更多企業在擴大對華投資,他們對未來美中關係改善持積極態度。我想這樣的看法是客觀和符合事實的。

事實上,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經擁有4億人左右而且還在快速增長的中等收入群體,這是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形成了巨大的國內市場,為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和空間。我想,這樣的前景不僅是潛在的,更是實實在在的,任何明智、理性和有長遠戰略眼光的企業和企業家都會看到這一點。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多次說過,中國開放的大門既然開了就不會再關上,而且只會越開越大。吸引外資是中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我們將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保護產權特別是智慧財產權,鼓勵競爭、反對壟斷。我們將繼續推動全面對外開放,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對外開放。總之,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歡迎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並繼續為他們營造更加公平、更為透明、更可預期的投資營商環境。我們希望,其他國家同樣能為中國企業赴他們國家投資興業提供公平、公正、透明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問:今天,中方發布了荷蘭國王即將對中國進行訪問的消息。你能否介紹此次訪問的相關安排?

答:今天上午,我們已經發布了有關消息。應習近平主席邀請,荷蘭王國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將於2月7日至8日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將分別同威廉—亞歷山大國王會見。兩國領導人將就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荷蘭是中國在歐盟的重要合作夥伴。2014年以來,兩國元首實現歷史性互訪,開啟了開放務實的中荷全面合作夥伴關係。當前,中荷關係發展勢頭強勁。雙方在貿易投資、創新、現代農業、水利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和人文交流深入發展,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方興未艾。

威廉—亞歷山大國王對華友好,這是他登基以來第二次訪華。相信此訪將進一步增進兩國政治互信,提升雙方各領域合作水平,為新時期中荷關係發展增添新動力。

問:據報導,昨天,前港督彭定康致函特英國首相梅,對1997年香港回歸時承諾的基本自由、人權和自治面臨不斷上升的威脅表示擔憂,敦促梅首相在訪華期間解決。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得到切實貫徹落實,中國政府依照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對香港實行管治。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屬於中國內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政府、機構和個人幹預香港事務。中國政府這一立場非常明確。

商務合作:market@guancha.cn

QQ :2920915625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華春瑩三問外媒,現場一片沉默
    一名記者的問題,是關於「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發布的一個報告。華春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而讓現場的外國記者來回答。問:據報導,「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剛發布關於外國記者在華工作環境的年度報告,稱中國政府通過籤證續籤手續對發表令其不悅報導的外國記者施壓,禁止或限制這些記者到中國大部分地區採訪。
  • 銳參考 | 「華姐」歸隊,日本網友紛紛發來「賀電」——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微信公眾號截圖)向現場中外記者打招呼時,她的臉上帶著招牌式的「華氏笑容」。 這「消失」5個月後重新「歸隊」的會心一笑,幾乎瞬間讓媒體和網友沸騰了。事實上,有關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工作變動消息,幾天前即已發布。
  • 美國駐華使館這次「闢謠」,至少說明了三個問題
    美方去掉「中國」兩字迅速引發境內外媒體關注,其動機引發外界揣測。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ID: ckxxwx),原文首發於2020年8月13日,標題為《參考快評 | 美國駐華使館這次「闢謠」,至少說明了三個問題!》。
  • 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可能有點鬱悶
    木叔注意到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包括新加坡駐華大使館,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伊朗駐華大使館,瑞典駐華大使館等多個外國駐華使領館的大使和官員,通過社交媒體給中國人發送了牛年新春祝福。當然大家說的都是拜年話,但是收到的反應卻不盡相同。這其中能看出中國網民的喜好,同時也能體現出中國和這些國家關係的底色。
  • 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 英國人自己說出了真相
    「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這是英國駐華大使卡羅蘭-威爾遜3月2日在中國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出的靈魂拷問,面對這一問題,中國的網民們迅速給出了各種答案,而最有力的回答永遠是事實。首先是BBC,3月2日晚間,BBC著名的假新聞生產者「駐華記者」沙磊把央視記者幾年前採訪的新疆貧困地區女青年出外務工的調查報導的前半段拿出來,進行重新解構,並更換解說詞,以此充當中國政府對新疆民眾進行「強迫勞動」和「強迫遷徙」的證據。當總臺記者第一時間予以揭露,並且其他中國媒體也紛紛予以報導後,英國衛報又發出長文,宣稱「智庫發現,中國共產黨正在攻擊BBC的公信力」。
  • 韓國駐華大使:請讓樂天瑪特恢復營業!
    韓國駐華大使金章洙韓國外交部相關人士說明稱,「這是為轉達韓國政府的堅決立場」。身為「總統特命全權大使」的駐華大使發送直接寫有特定企業名的外交公函相當罕見。關於金章洙大使的公函,樂天相關人員表示,「在駐華大使館發送公函之前,我們未聽說任何消息。
  • 這是記者在現場看到的真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再度重申中央政府立場,並強調:「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幹預香港內部事務,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香港《大公報》22日稱,前一天示威者離去後,中聯辦立即進行清潔工作,於晚上11時許更換受汙損的國徽,並及時更換被損毀的大門標牌。另有媒體稱,有清潔人員通宵工作,遮蓋及清理門外塗鴉。
  • 外國記者眼中的中國,是這個樣子!
    外國媒體關注的重點都有哪些呢?韓國媒體:中國正以超出想像的速度快速發展韓國廣播公司的記者姜旼秀,是第一次報導中國黨代會。他表示不願錯過任何一個新聞現場和新聞線索。我們很早就已經提出了採訪申請,而且對這次大會之前的活動也非常關心。最近,他們把關注重點放在中國的創新能力上,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領域。
  • 這是我們記者在現場看到的真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再度重申中央政府立場,並強調:「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幹預香港內部事務,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香港《大公報》22日稱,前一天示威者離去後,中聯辦立即進行清潔工作,於晚上11時許更換受汙損的國徽,並及時更換被損毀的大門標牌。另有媒體稱,有清潔人員通宵工作,遮蓋及清理門外塗鴉。
  • 「楓姐」來了!
    用秦楓自己的話講,記者工作是她生命的延伸。她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新聞嗅覺與視角,採訪風格獨具特色,客觀有力。不美化、不歪曲,是其信守的新聞理想。秦楓的文字被譽為輿論場上的風向標,有個《兩會「楓」向標》的欄目,曾經由秦楓擔任出鏡記者,負責兩會的現場報導和評論。
  • 美國駐華大使館一發微博,評論區就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事實證明,中國輿論場上之所以一直沒有對外國形成有效的反擊,不是人民群眾的問題,是某些人的自信心和屁股坐在哪裡的問題。總之,無論駐華大使館發啥,都有許多人追捧。要麼就是一片歲月靜好,全方位舔一遍,什麼「知識豐富」、「環境優美」:
  • 「民調」如意,卻掩飾不了他們的潰敗...
    林卓廷則對質疑民調結果不達標、作出留守決定是不尊重民意,以及如何向不支持留任者交代的港媒記者呲牙咧嘴,聲稱「不做(民調)你們又會質疑我們閉門做車」。是的,「民調」只是參考,「留任」的結論是早就定好了的!
  • 澳大利亞對華間諜活動曝光!在中國大使館裝竊聽器!外交部:披露出來的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從工作掌握的情況看,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至今仍未停止對中國駐外使領館的技術監控和竊密。想來也很怪異,澳洲國內一直鼓吹中國對澳洲的滲透,甚至前外交部長畢曉普曾經警告稱中國留學生中就隱藏了眾多間諜。澳情報安全部門對華間諜情報活動的一個主要方式是:通過向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派遣間諜人員,進行策反發展和情報搜集活動。澳情報安全部門在駐華大使館設立了北京情報站,這個情報站是東亞地區最高級別的中心站,不但負責管理在華情報活動,還管轄澳在日本、韓國、蒙古國等地的情報活動。
  • 原來華姐才是大「預言家」?
    隔了兩個月,佩洛西又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支持「港獨」分子,華春瑩再次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質問。「不知道佩洛西等人還想讓香港警察流多少血、讓香港市民流多少淚、受多少害,才能找回他們的良知?(原標題:原來華姐才是大"預言家"?)
  • 拜登民調領先15個百分點,拉開歷史性差距;川普:假的!
    隨著美國的冠狀病毒危機惡化,拜登在該問題上以20個百分點——即54%比34%的優勢領先於川普。與三個半月前相比,這是一個明顯的變化,那時,兩個候選人在應對新冠大流行的信任度上幾乎相同,川普以45%-43%領先。
  • 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真的不可信了嗎?
    目前的投票結果與此前的民調結果呈現出一致性。截止到11月3日全國民調支持結果(來源:538網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尚未一錘定音之時,類似「民調不可信」的觀點便已頻繁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提到「民調不可信」,就一定繞不開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的那場「失敗」。當時的民調機構無一例外認為希拉蕊·柯林頓將贏得總統大選,但最後卻是川普成為贏家。
  • 紐約治安惡化,富人紛紛跑路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疫情外加治安急劇惡化,富裕階層用腳投票,離開紐約,惹不起躲得起。紐約市最富的1%交了50%的稅收,他們的離去導致紐約用高福利養懶漢、換取底層選票的自由派策略無以為繼。只要是正常人,無論貧富,無論種族、膚色,最基本的需求無非是一個安定、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調查顯示:81%的美國黑人希望警察出現在他們的社區。
  • 關於古巴駐華大使館Facebook帳號被刪除的神秘事件
    ↓↓↓↓↓ 點擊文尾「閱讀原文」查看更多關於古巴駐華大使館 古巴駐華大使館的頁面從社交網絡Facebook上消失了。 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總部僅點擊了一次,便刪除了這家位於亞洲大國的古巴機構自2019年11月以來所發布的數百條內容。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爆發並已蔓延至世界各地成為大流行病以來,帳戶消失之謎進一步加深了。
  • 2020瑞典公司在中國的臉部表情——關於瑞典公司對中國營商環境看法的調查
    2020年9月10日,瑞典駐華大使館、瑞典駐上海總領事館、瑞典貿易投資委員會、中國瑞典商會共同發布了《營商環境調查》(以下簡稱《調查》)。今年是瑞中建交70周年,今年也標誌著於2000年啟動的在華瑞典公司營商環境調查的第三個十年的開始。
  • 美國民調到底準不準?
    很多人的直觀反應可能是「不準」,因為2016年美國民調紛紛預測希拉蕊將當選,最後卻是川普意外上臺。我們在談論民調時,要注意三個概念:第一個概念是「民調」(poll)。這是由各個民調公司做出的調查,每家公司的採樣方式、問卷設計不同,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