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周】這張特別的「上海地圖」,為何又被頻頻提起

2021-02-13 上觀新聞

「五一」小長假前一天,上海正式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到了周末——小長假後的首個工作日,市委書記李強就赴松江,專題調研「經濟發展情況」。

此行的重點議題,是產業發展。今年早些時候,李強赴青浦、金山調研,亦對產業予以重點關注。在反覆強調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幾個月來對產業問題頻頻予以特別關注,無疑耐人尋味。

李強在松江調研經濟發展情況。陳正寶 攝

上海需要怎樣的產業?一年多來,這是最令高層牽腸掛肚的問題之一,亦被視作上海提升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問題。而當前的經濟運行環境下,通過產業升級尋求突圍,更是當務之急。

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可謂有喜有憂。在外部環境趨緊、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現的背景下,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部分行業的增長有所加快,現代服務業相對較快的增長勢頭,都是向好因素。根據披露的數據,新能源汽車、生物行業總產值分別增長34.9%和10.2%,增速分別比去年全年加快29.5個和0.4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4.1%和11.7%。

但在簡單的增長數字之外,產業本身的能級和前景,以及各類產業在上海的結構、布局,這些事關經濟長期動力的問題,無疑更為值得關注。

李強曾在許多場合說過一句話:上海「不是什麼都要發展」。無論是所處的發展階段,還是自身的資源稟賦——特別是空間上顯而易見的「天花板」,都意味著上海需要更多基於投入產出效率來考慮問題。於是,「經濟密度」的概念自去年起被頻頻提及,成為產業規劃和發展中的一條重要的基準線。

有限空間,要謀求最高效率的產出,這是提升「經濟密度」的要義。而除了在土地高效利用方面努力挖潛,提升「密度」的另一個努力方向,正是產業的升級。

對上海而言,謀求產業升級,至少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在總體的產業發展取向上,著重瞄準前沿、高端產業發力,並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實現產業能級的高端化;一方面,在產業布局上,亦要找準不同區域的不同特色,因地制宜,用相當程度上的差異化,來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兩個方面,都蘊含著一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取捨之道。後者對於基層官員而言,意味著更深層次的考驗,甚至是陣痛——他們需要轉變過去多多少少習以為常、也曾經嘗到過甜頭的招商觀念,不僅要知道什麼是「好的」,還要知道什麼是「適合的」,並善於在眼前利益和長遠發展之間作出正確的抉擇。

李強曾經直言,「最難的是捨棄」,但上海必須學會適當的捨棄。而在他本人的要求下,上海的產業部門花了大半年時間,於去年下半年拿出了一張「產業地圖」。

幾年前,上海曾在全國率先出臺過一份頗為嚴格的「產業負面清單」,為落後產能劃出明確的禁入紅線。而如今這張有點類似「正面清單」的產業地圖,則兼為企業和政府提供指南乃至導引。

根據有關方面的介紹,這份地圖聚焦融合性數字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等,從空間和產業兩個維度,形成了上海產業布局的現狀圖和未來圖。現狀圖針對重點行業,為企業尋找技術、標準、人才服務和產業鏈合作提供指引;未來圖則明確上海各區及重點區域產業布局定位。

這張「未來圖」,所要針對的正是此前一定程度存在的同質化競爭,以及因此導致的產業定位不清問題。滬上產業部門負責人曾就此直言,各地區「看到好的項目都想要,導致上海整個產業特色不突出」,而產業缺乏特色,會導致經濟密度相對較低,在同一些兄弟省市的橫向競爭中也可能吃虧。

在已經「寸土寸金」的前提下,上海的突圍之道,正是著眼於「特色」二字。這也是一年多來,李強在各個場合、用各種語句反反覆覆強調的發展觀——產業規劃,要聚焦「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產業發力;各個地區的轉型升級,以及整座城市打響「四大品牌」,都是為了「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

人工智慧產業規劃圖

「對照產業地圖」,在李強近來的講話中常常出現。4月中旬召開的市委季度工作會議上,他就明確表示,上海要「大力發展、加快發展符合上海城市定位的產業」,各區則要「結合實際,對照產業地圖,做強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培育未來主導產業,打造區域發展支撐點、興奮點、新亮點」。

此番赴松江調研,他亦強調,「按照市委季度工作會議和市委財經工作委員會會議的要求」,充分發揮高端製造業主陣地作用,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構建更有活力和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確保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

顯然,找準定位並儘快凸顯定位,已是上海各區的重要任務。根據李強要求,在明確「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的方向之後,他們還需「集中引進一批龍頭企業、戰略項目,有意識地培育扶持一些潛力大、帶動性強的好企業、好項目」,從而增強企業集群和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優化產業布局,進而提升產出水平。

尋找定位的過程,相當程度上是由全市層面統籌的。但全市統籌,並不意味著讓各區放棄主動性。

在杜絕簡單哄搶和同質化競爭的前提下,「看到好項目都想要」作為一種招商引資時的進取態度,是被明確鼓勵的。李強更曾直接表示,上海的官員們需要學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出擊」,而上海最缺的「還不是土地,而是好項目」。

同時,「對照產業地圖」,也並不等於完全照搬產業地圖。作為一項導則,產業地圖本身並非蓋棺定論,未來也有優化提升的空間,而在一些地圖尚未覆蓋的前沿領域,或是未被明確界定的方面,各區更需要一些想像力。

一個月前,也是借調研郊區之機,李強曾向全市各區喊話:要善於「無中生有」。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朱珉迕

文中產業地圖均來自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產業地圖官網(http://map.sheitc.gov.cn/)

◢ 猜你想看↓↓↓

【上海一周】在轉型中,找準上海新的「時空維度」

【上海一周】上海為何需要一個「世界的會客廳」?

【上海一周】黑洞、F1和上海的「七連冠」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上觀新聞APP

「嗯,這篇正在看↓

相關焦點

  • 【WF2019上海】官方完整版場地圖
    WF2019上海官方完整版場地圖讓大家久等了!WF2019上海 完整版場地圖來了!是提前鎖定目標規劃好參觀路線,還是乾脆來一場隨機的邂逅?這都由你決定![WF2019上海]展會信息:Wonder Festival 2019上海[Shanghai]日期:2019年6月8日~6月9日時間:(VIP9
  • 面對如此巨大的爭議,澎湃新聞所在的東方報業,為何執意提起訴訟?
    但同樣令人十分不解和覺得反常的是,東方報業不但提出了上述指控,更是為此提起了相應的訴訟,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東方報業是誰?事實上,具體事情的最終出現與發生往往是數種因素綜合,而認知水平是基礎。這不好確定!,但根據東方報業的情況綜合,其實卻不難推理。 從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的顯示看,東方報業有限公司是上海報業集團(事業法人)等單位發起成立,註冊資本高達約2.70億元的國有控股特大型企業法人主體。
  • 又是上海!這一次80億!(附上海近期暴雷的公司)
    時間軸:(5月30日報導)80億規模上恆資產被曝提現困難 內部傳聞董事長已主動報案 5月30日,一位上恆資產的投資者向零壹財經求助,其所投資的上恆資產出現提現困難,該投資人透露,此前其作為客戶經理在上恆資產工作數年,而其工作時作為客戶經理所發展的投資人待還金額目前在2000萬元以上,截至5月30日,已延遲兌付一周時間以上。
  • 1周6圖 上海地鐵哪站強,這份地圖幫你忙
    剛過去的這周可能是本年度最漫長的一周,而且信息量還挺大:迪倫拿了諾貝爾文學獎,張靚穎一家撕個沒完,三星炸機兩個多月終於認栽,以及
  • 漢能投資CEO陳宏:為何上海網際網路創業氛圍不如北京
    投資人都是圍繞著項目轉,從我們這些投資人日常出行軌跡可看出,上海的網際網路交易氛圍不算濃厚。」陳宏對騰訊科技表示,之所以很多做投資或基金的人在上海,主要是上海生活環境舒適,特別小資,做基金的人很多是從美國歸來,更喜歡上海狹窄的街道,喜歡上海的咖啡廳。「但從VC的主流分布城市看,北京依然居於主導地位,依然有很大的優勢。
  • 深圳龍崗萬達廣場官宣開業時間、星巴克大陸首家貨櫃門店亮相上海、LVMH將對蒂芙尼提起反訴…
    從百度地圖上看,位於蜀山區金寨南路的原安糧國貿購物中心,已顯示為唯品會城市奧萊(合肥店)。公開信息顯示,唯品會的城市奧萊項目將採用「雙核心+雙支撐」的業態結構,即限時特賣+折扣百貨構成雙核心,豐富的綜合配套+新奇店鋪構成雙支撐。
  • 獨家|家樂福「Easy 便利店」為何走出上海首選無錫?
    2015年6月,家樂福在上海正式啟動了家樂福網上商城。在Easy便利店都有電腦連接家樂福網上商城,可以作為網上商城的線下自提點。隨著越來越多的便利店開業,家樂福希望達成一種線上下單+大賣場發貨+便利店自提的O2O購物模式。家樂福始終致力於創新發展與差異化經營,其「Easy家樂福」自上海落地以來便以成熟的經營業態與物流體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已成功開店29家。
  • 周知 | 上海科技大學校園地圖系統正式上線
    上海科技大學校園地圖系統於近期正式上線,該系統將給廣大用戶提供一個基於位置服務(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的信息化展示平臺
  • 高質量發展中的上海金山工業區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26日電(張亨偉 王理亞)近日,網紅「無人麵館」、無人機送餐等轟動全國的產業革命事件再次讓上海金山工業區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
  • 上海實習 | 上海國展展覽中心 上海樂器展實習生
    上海國展展覽中心 上海樂器展實習生職位誘惑:全球最大樂器展,可提供實習證明>MUSIC CHINA展會概況:由中國樂器協會、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及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自2002年首次亮相至今,展會規模已達138000m2,是亞洲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樂器展覽會。
  • 1939年,我生於上海
    索尼婭拿出這張明信片,正面寫著集中營有關通信的各種規定,包括必須清楚書寫、不能超過15行、只能看集中營管理人員審核的報紙雜誌等等。上面還寫著寄信人牢房號和收信人地址。在「德意志帝國」的郵票上,蓋著達豪的郵戳。
  • 1000張膠片和上海優秀歷史建築-第1期
    收錄於話題 #1000張膠片與上海優秀歷史建築       大概去年這個時候就開始打算,去找去拍在上海的優秀歷史建築並記下來,用一千張膠片記錄一千座喜愛的老房子。
  • 【iLady咖啡地圖-上海站】3大咖啡品牌開啟獨家福利!
    最暖心的地圖是什麼?是在忙碌的水泥森林中,帶你遇見那杯專屬自己的好咖啡。iLady優家畫報與你一道,開啟能量十足的咖啡地圖。上海站3大咖啡品牌獨家福利現在奉上,馬上點亮你對咖啡的別樣情懷!Step 1.
  • 蘇南人均GDP為何超過上海?
    同屬於江南地帶,蘇南和上海無疑是傑出的代表。不僅是因為地理上的毗鄰,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數量也非常接近,在我國工商業發展史上熠熠生輝。上海是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長三角區域的龍頭。而蘇南自改革開放以來,以其獨特的「蘇南模式」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脫穎而出,使得這一區域成為中國經濟最富庶的區域之一。
  • 風口浪尖之際,上海我在站張文宏
    竊以為,以張文宏為代表的專業的力量,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軟實力。這幾天,張文宏醫生又站在了風口浪尖。風浪之大規格之高,為去年年初疫情爆發以來之最。靶子是張文宏醫生於7月29日凌晨發布的一條微博。
  • 隱藏80年的「馬約拉納粒子」 為何現身上海
    其他研究團隊觀測到馬約拉納費米子的依據,主要是基於其能量為零這一特點。而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團隊不僅研究能量為零,還將注意力放在了馬約拉納費米子具有自旋特性這一關鍵點上,因而研究結論更有說服力。
  • 上海語境道客推出「逐向」路況導航地圖
    近日上海語鏡發布消息稱,該公司面向車聯網市場推出了道客FM"魚骨"逐向路況地圖,更方便快捷安全的為出行者提供路況信息。
  • 玩兒得忘乎所以的Organik音樂節: Timetable時間表+Map地圖 Barker& Baumecker的上海感動之夜
    地圖當然也是必備!要衷心感謝為了這一夜,辛勤付出的所有朋友,感謝大家一起努力, 讓這美好的一夜發生!經過上海一夜的感動,腳步現已經輾轉至臺灣花蓮的Organik現場。最精彩的陣容都集中在最後一天4月30日00:00以後。如果你還不知道被反覆提起的Organik到底是什麼, 那就請耐心看完下,惡補一下!
  • 嚴峻挑戰中,上海如何成為「開路先鋒」
    而對正在打造科創中心的上海來說,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的外部形勢,正在帶來更特別的考驗。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時,李強就強調,上海和長三角要「在更深層次推進深化改革、更高水平擴大開放上勇當開路先鋒,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封鎖、推動產業創新上勇當開路先鋒」。
  • 視頻:溫州母子殞命上海南京路
    這是8月18日清晨的上海。也是這兩個家庭逝去親人的「頭七」。 8月12日夜裡,南京東路132號店鋪的招牌脫落,導致3死6傷。死者是26歲的溫州女孩徐曉菁、她4歲的兒子陳心照,還有37歲的安徽蒙城人張易。 他們是遊客,是打工者,是這個城市的異鄉人。那個晚上走到此處,生命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