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玩了48小時clubhouse後,我沉迷了:新鮮出爐的個人使用感想

2021-02-17 蘇菲的日本

玩了幾天clubhouse,身邊的人基本都沉迷了。引用朋友的話說,是「直擊社交的本質」。

我在知乎上搜索到不少對於clubhouse的評價,大多是表示早就有類似的服務了。但在我看來,把YY語音和clubhouse相比較,就好像十年前說「知乎有啥新鮮的?不是早有百度知道了嗎?」

今天知乎什麼樣,百度知道什麼樣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了。實際上clubhouse真的讓我想起將近十年前的知乎。雖然這兩個APP的功能和形式完全不同,但最重要的是兩點:

調性:YY語音最初是為了遊戲,因此玩家多;一些語音匹配軟體是為了交友,所以yp達人多。

而clubhouse至少現在,整體的調性是偏嚴肅討論+知識分享的。這是與早期知乎的第一個共同點。

用戶:很多人詬病clubhouse沒有安卓版。也許真相會令你有些令人不快,但開發團隊確實有表示過,不發布安卓版是有故意為之的成分在——為了設置較高的註冊門檻。

clubhouse目前的邀請制和知乎早期如出一轍,而且並不是使用可以在網上隨意散布的邀請碼方式,而是必須由邀請人把被邀請人登錄到通訊錄中直接選取。

再加上初期嚴格限制可邀請的人數,這就意味著,為了不浪費邀請名額,你基本上只能邀請自己最信任和親密的人。

通過這個方式,clubhouse較大程度地杜絕了胡亂邀請的情況。

整體使用感想

clubhouse給我最大的印象有兩個,第一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即【矽谷大佬在線嘮嗑】,可以輕鬆地接觸到很多大佬實時的、針對世界最新動向的發言。

第二個,很多人都沒提到的,是【半熟人社交】。

你的時間線基本上完全基於邀請你的人和你粉的人生成。

因為上面我說的邀請註冊限制的原因,導致每個人一開始緊密聯繫的都是真正關係好的朋友。這樣的熟人圈子擴展到二度、三度,就會產生一個結果:

我在clubhouse裡面,可以大量接觸到教育程度、價值觀、圈子相近,大概率有共同好友的同類。

這同樣也是初期知乎的最大特點。也是讓很多老用戶魂牽夢繞,久久不能忘懷這個社區最大的理由。

不過,知乎本質上是陌生人社交,clubhouse是半熟人社交。所以遇到陌生人的概率會比知乎低一些,但也具有了另一個功能:敘舊。

這兩個印象,讓我同時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來玩這個APP。

第一個是獲取信息&人脈。我會尋找一些有趣的房間進去聽別人分享,也會定期自己找朋友開一個固定主題的room。

昨天和一位小姐姐一起開了一個討論戀愛婚姻與日本生活的room,在一個多小時的分享中,我們的很多熟人,以及一些陌生人都進入了這個房間,比例大概是1:1,而且漲粉也很快。熟人進來後更樂意上麥一起討論,使得話題越來越豐富,整個過程體驗很好。(直到11點伺服器開始卡之後)

第二個是敘舊以及擴展二度人脈。

我會在空閒的時候隨便一個人開個room。然後就發現有一些許久不聯繫的朋友進來,兩個人開始聊聊近況,然後就相約找時間一起開主題room做分享。如果沒有clubhouse,可能我們真的好幾年也想不起來聯繫。

擴展二度人脈則通常是,我和A聊天的時候,A的好友B進入房間,於是順理成章的與B認識。如果是在現實中,我和A約飯又恰好叫上B的概率就低很多了。clubhouse這種隨意進出房間隨意聊天的方式則大大加速&促進了這個過程。

所以就像我下載clubhouse後跟朋友分享的第一感受:這簡直就是一個披著正經外皮的,真正的交友軟體啊!!!!

估計以後會有很多很多因為clubhouse相識並且在一起的人吧。

人們都在clubhouse上討論什麼?

至少就我觀察到的,在不同的語言圈裡,形成了不同的使用習慣。這一點超級有趣。

英語圈裡可能是因為APP發布已久,大概形成了一些比較成熟的使用習慣。其中以各種分享會居多。可以說英語圈裡的乾貨是目前最多的。

而東亞人則更熱衷於社交和擴展人脈。中文的房間很多都是閒聊、交友為主,人數少,而且關係更加緊密(多為熟人邀請熟人),氣氛更加輕鬆。

今天圍觀了一個討論b站的房間,很多b站up主親身說法,可以了解到這個社區最新最真實的情況。

鑑於這個東西在日本特別火,所以日語社區也發展出了一些獨特的、帶有強烈日本文化色彩的使用方式。比如【無音部屋】,通常會有某個主題(多為某行業),然後大家進去後不說話,互相看資料然後互加好友。

在clubhouse上居然發明不說話的玩法,我估摸著也只有日本人了(笑

另外還有大量的教你如何在clubhouse上迅速加滿1000粉、5000粉甚至1萬粉的房間。最開始我很疑惑為啥要搞那麼多粉,後來猜想可能是為了賣邀請碼。

這樣的房間氣味都比較可疑,還有的人你fo了他之後就會大量的給你推送疑似chuan xiao的內容。我建議這種房間大家保持警惕,不要為了粉絲數進去隨便粉不知根知底的人,因為clubhouse上你粉的人對你的時間線和使用體驗影響超級大的。

那麼該如何找到在日華人的圈子呢?當然是來加我啦!

我計劃每天晚上有時間的話都找個主題聊它一兩個小時。白天會不定期掛著,和進入房間的朋友一起掛機工作,或隨便聊聊。

更新:東京時間早上9:00-9:30會不定期和一位中文母語水平,在自己創業的日本小哥開Morning Talk聊日本和中國的business,有時候日語有時候中文。歡迎早起黨觀摩!

最後的最後吐槽一句,現在對這個APP唯一的不滿,就是邀請朋友一起組織活動時,總是不得不說「一起開房」……

求趕緊發明專用的黑話消除這個尷尬!!

相關焦點

  • 我在clubhouse上和3000人一起聽了馬斯克說話
    大概是我的社交圈真的太low,接觸不到多少clubhouse的主要用戶:所以鄙人還沒能有幸註冊clubhouse。我想著沒人邀請我我買個碼總行了吧,於是我查了一下鹹魚:少喝兩三杯奶茶換來一個和扎克伯格在同一個聊天室「高談闊論」的機會其實也算不錯。不過當我註冊了軟體以後發現,太內卷了。
  • Clubhouse到底是什麼?Clubhouse為什麼這麼火?我的24小時體驗
    先說一下我這幾天體驗後並沉浸得出的結論:Clubhouse 的產品設計水平非常高,技術、運營能力也是一流;如果一直按照現在的門檻不去降低標準,我認為 Clubhouse 會大成。Clubhouse 的成功不會是孤立的,而是一個風潮,還會帶來更大的行業變化。
  • ClubHouse入手24小時日記
    瞬間,慢慢發展接近一年的語音社交新秀clubhouse紅遍美國。昨天晚上,朋友圈裡有人在瘋轉36Kr的文章《現在看不懂Clubhouse的人,當年也看不懂B站》。就隨手搜索下載了這個軟體,只支持蘋果IOS軟體市場,美國市場可以下載(中國市場搜索不到)。需要邀請碼昨天晚上安裝完軟體,就按照提示signup。
  • 全世界都在求Clubhouse邀請碼,這個APP到底在紅什麼?
    「邀請碼」這個詞好像一夜之間刷屏了,朋友圈裡全是,「有人有clubhouse邀請碼嗎?求帶求拉」!加入聊天室後,就可以聽裡面的人聊天了。如果你想發言的話,只要舉手,發言者就可以選擇邀請你開麥。當然你也可以創建一個自己的房間。
  • 《半衰期:愛莉克斯》個人通關感想分享
    玩家「Euhayuu」分享了自己通關之後的感想,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就來看看吧。《半衰期:愛莉克斯》個人通關感想分享:用了十多個小時終於把半條命:alyx通關了。wdnm這根本不是什么半條命1.5而是正統續作啊!
  • 沉迷遊戲是種病!每天玩20個小時遊戲的日本阿宅是這樣生活的……
    他的日常就是窩在房間一角玩遊戲,從初中開始迷上網路遊戲後,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玩膩,反而更是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甚至一步都離不開電腦……看電腦的配備,大家應該猜得到櫻井慎太郎玩遊戲的時間不會太短,跟預料的一樣,節目中提到櫻井慎太郎一天中玩遊戲的時間在20個小時以上!!!
  • 人生苦短,家裡小朋友沉迷遊戲怎麼辦?我用python這樣解決
    他在我畢業前半年就整天用媽媽的手機發簡訊給我,問我什麼時候把學校裡的臺式機寄回家給他用。雖然從小就一直因為玩電腦的問題跟爸媽時不時有點小彆扭,可是我還是非常鼓勵弟弟接觸電腦和網絡的。可能有人會說小孩子就只會玩遊戲,玩遊戲怎麼了?小孩子的天性不就是玩嘛,在娛樂的過程中其實是可以潛移默化地學會許多計算機日常使用的知識,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跟已經認識、尚未認識的朋友進行溝通交流,好處多多的是。
  • Clubhouse (2)
    這兩天research以外的所有時間都花在了clubhouse上,抖音也不刷了小紅書也不看了,遂繼續分享一下。
  • Clubhouse 這款社交軟體為什麼忽然這麼火?
    今天知乎什麼樣,百度知道什麼樣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了。實際上clubhouse真的讓我想起將近十年前的知乎。clubhouse目前的邀請制和知乎早期如出一轍,而且並不是使用可以在網上隨意散布的邀請碼方式,而是必須由邀請人把被邀請人登錄到通訊錄中直接選取。再加上初期嚴格限制可邀請的人數,這就意味著,為了不浪費邀請名額,你基本上只能邀請自己最信任和親密的人。通過這個方式,clubhouse較大程度地杜絕了胡亂邀請的情況。
  • 「我用 72 小時復刻了一個 ClubHouse」
    不過,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都還沒玩上這款應用,因為「註冊邀請碼」一碼難求。於是,72 小時前,一位開發者自告奮勇,模仿 ClubHouse 開發一個 NESHouse ,並且將代碼開源了出來。白宦成:我自己本身是很喜歡研究新創的產品的,ClubHouse 在這幾天爆火的時候,我自己也是早早的拿到了邀請碼開始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覺得 ClubHouse 似乎也就這樣子。而這幾天的爆火給 ClubHouse 帶來的問題是,總是登不上去。既然登不上去,那乾脆自己做一個好了!
  • 日本「網遊廢人」:每天玩20小時 房間像便利店
    某家日本網站就親自去探訪了一位「網路遊戲廢人」,他除了睡覺以外就是一直坐在電腦前玩遊戲,一天會玩20個小時以上!基本會使用四臺顯示器,中間兩臺玩不同的遊戲。節目再拿這些人的意見去問網遊廢人櫻井先生……「我同意像這樣沉迷遊戲不會留下任何東西。」
  • 停用微信48小時,我們專心玩了iMessage兩天
    #想和對方玩第三方App遊戲和不少從 6 月蘋果開發者大會就關注 iOS 10 的人一樣,我對 iMessage 的新特性早已有所期待,然而當我迫不及待地試用起來,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小障礙出現了,那就是不少第三方 App 都需要雙方同時下載才能使用。
  • Clubhouse深度探討:語音社交會成為社交網絡的未來嗎?
    (圖片來自網絡)最近大家都在玩clubhouse,自從Elon Musk來做客以後,CH迎來了一大波增長,朋友圈到處都是
  • 擔憂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已故「蘋果教主」賈伯斯家中限制用iPad和玩手機
    許多孩童日日夜夜捧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對著個人電腦,已故「蘋果教主」賈伯斯等美國知名科網界行政人員卻反其道而行,嚴格規限子女使用這些科技玩意的時間和所接觸的內容
  • 48小時書房:48小時折騰大全
    2016年,「48小時書房」首次出現在南山區華僑城OCT創意園;2019年,它將重現在寶安區創邑031文創園。「48小時書房」的圖書,從切·格瓦拉到米蘭·昆德拉,從《中國在梁莊》到《人類簡史》,從文學到藝術,從歷史、當下到未來,6000本好書安置其中。
  • 《地牢獵手5》遊戲攻略新鮮出爐!
    Gameloft 大作《地牢獵手5》安卓版今日首發登陸miniStation,假期沒有出行計劃的小夥伴可以在家玩起來嘍!來自MS社區的油蓋童鞋已搶先體驗,送上新鮮攻略,請查收!4月1日,Gameloft 熱門大作《地牢獵手5》安卓版終於登錄中國,目前只在miniStation上首發,所以如果安卓手機如果想玩地牢獵手5又不想翻牆的話,只能購買一臺miniStation了……我個人是對暗黑風格的遊戲沒有抵抗力的,安裝好遊戲後,沉迷了兩天,才肯出來透透氣。
  • 為什麼我的兒子不沉迷遊戲?
    最開始玩植物大戰殭屍和我的世界,去年開始玩王者榮耀,不過給他買了switch後,開始玩塞爾達了,而現在在玩奧德賽。為什麼他不和同齡人一起玩王者榮耀?好比作為一個成年人,錢對我的樂趣比玩遊戲可帶勁多了,馬雲卻認為錢對他沒有意義。親戚家的娃兒在被壓抑了一個月後就徹底爆發了,在LOL賽季結束前跑出去通宵了三天,被抓回來就一頓毒打。
  • TikTok公域流量通過clubhouse做會銷轉化怎麼樣?(附CH教程)
    可以旁聽,也可以舉手,管理員同意後也可以發言。如果沒有感興趣的話題,也可以自己創建一個房間,邀請自己的粉絲來聽。個人的角度看,最大的價值,是可以把TikTok公域的陌生流量,引導到clubhouse上,通過語聊的方式,加深連結,建立信任,促進成交,甚至復購。嗯,就是用clubhouse開一場在線會銷。除了直接導獨立站或平臺電商,現在我們都是怎麼承接TikTok的公域流量的呢?
  • 《王者榮耀》最嚴防沉迷措施,這三板斧砍下來,你還能愉快的玩嗎?
    盛名之下,這款被調侃為「王者農藥」的國民遊戲由於大量未成年玩家沉迷其中也被批評「有毒」,負面新聞頻發:小學生用媽媽手機玩王者花費4萬多;尖子生因手機被沒收從4樓跳下,甦醒後第一件事是要求打王者;小學生們玩的「牙籤弩」殺傷力極強,而其流行全賴王者。
  • 離島斷網48小時後, 他們的真實想法竟然是這樣的……
    每天的日常「從手機中開始,在手機中結束」的年輕交警高樂明,下定決心放下工作,和女友像孩童時代玩遊戲、圍坐一起分享故事、變身「主角」演戲。時鐘的指針一格一格向前,「離島」的48小時已經過去。洪家姐妹倆說,短短48小時的記憶足以珍藏,因為沒有保留,有的只是互相關懷。陸家父子感慨,這48小時裡的互動值得紀念,因為沒有阻隔,有的只是坦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