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評測突然調整:四核酷睿i3竟然秒殺了八核銳龍7

2022-01-31 硬體世界

我們知道,任何測試都不可能完全精準地衡量產品性能,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信服,特別是產品本身也在不斷變化。比如說處理器,這兩年核心數量不斷猛漲,單線程、多線程性能到底哪個更重要?該如何平衡測試?

UserBenchmark並不是一個特別常見的基準測試軟體,但權威性也一直得到普遍認可。現在,UserBenchmark突然調整了處理器測試標準,大大降低多核心成績的比重,結果出現了很怪異的變化。

UserBenchmark的處理器測試成績有三個子項,分別是單核心、四核心、多核心,此前三者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分別為30%、60%、10%,看起來很合理,同時以酷睿i7-7700K作為基準線(100%)。

調整之後,基準線升級為酷睿i9-9900K,這個很正常,但是單核心比重提高到了40%,四核心略微降至58%,而多核心僅僅佔2%!

這無疑與如今的大趨勢截然相反,因為不單是AMD,Intel也在不斷增加核心數,桌面主流平臺接下來極有可能增加到10核心。

UserBenchmark解釋說,如此調整是對成千上萬次測試進行分析後作出的,是對典型遊戲性能的最好反映,因為遊戲性能在多核心上提升並不好,更多核心只適用於伺服器和工作站應用。

調整之後結果如何呢?舉一個例子,4核心4線程、4.0GHz的酷睿i3-8350K綜合成績為83.5%,8核心16線程、3.7-4.3GHz的銳龍7 2700X綜合成績為81.7%。

核心數量少但頻率更高的低端型號,滅掉了對手核心數量多但頻率略低的旗艦型號!

另外,調整前銳龍9 3900X領先酷睿i9-9900K 1-3%,調整後落後了5%。

附調整後的遊戲CPU 20強:

這件事是是非非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就不評價了。順便說個讓Intel很難受的新聞……

如今在半導體工藝上,臺積電一直十分激進,7nm EUV工藝已經量產,5nm馬上就來,3nm也不遠了。

臺積電CEO兼聯席主席蔡力行(C.C. Wei)在投資者與分析師會議上透露,臺積電的N3 3nm工藝技術研發非常順利,已經有早期客戶參與進來,與臺積電一起進行技術定義,3nm將在未來進一步深化臺積電的領導地位。

目前,3nm工藝仍在早期研發階段,臺積電也沒有給出任何技術細節,以及性能、功耗指標,比如相比5nm工藝能提升多少,只是說3nm將是一個全新的工藝節點,而不是5nm的改進版。

臺積電只是說,已經評估了3nm工藝所有可能的電晶體結構設計,並與客戶一起得到了非常好的解決方案,具體規範正在進一步開發中,公司有信心滿足大客戶們的所有要求。

三星此前曾披露,將在3nm工藝上採用基於納米片(nano-sheet)的環繞式柵極(Gate-All-Around) MBCFET電晶體結構,工藝節點簡稱3GAAE。

考慮到臺積電必須在新工藝上保持足夠的競爭力,而且強調過3nm是全新的,所以必然也會有新的架構、技術、材料等。

另外,臺積電5nm工藝使用了14個EUV極紫外光刻層,3nm上應該會使用更多,但仍可能繼續保留DUV深紫外光刻技術,混合使用。

臺積電此前曾披露,計劃在2022年就量產3nm工藝。

相關焦點

  • AMD銳龍3 3300X/3100天梯榜評測:Zen 2四核到來 備戰十代酷睿i3
    ,但CPU內核依然是Zen+的,拿來對付對手的F系列處理器並不是很適合,再加上Intel的第十代酷睿i3支持超線程,AMD是時候要強化一下四核處理器了,所以銳龍3 3300X和銳龍3 3100應運而生。
  • A/I主流級CPU PK:銳龍3 1300X VS 酷睿i3 6100
    曾經有如「一灘死水」般的CPU市場能夠在今年重獲生機,多虧了AMD在今年推出的「銳龍」系列CPU。正是因為AMD銳龍的到來,並在半年內迅速完成從千元內入門級到數千元骨灰級的布局,我們才能看到數年來一直主導CPU市場的Intel,迫於壓力拿出了四核起步、6核封頂的第八代酷睿。
  • 八代酷睿每天爆料⑤:連i3都升級成四核了
    【PConline 資訊】昨天Intel解禁了八代酷睿相關的部分內容,當然6核12線程的i7-8700K評測我們也第一時間跟進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信息,例如這兩款4核4線程的酷睿i3,它是歷史上是首款4核心的i3。
  • 八代酷睿每天爆料①:導熱介質依舊是矽脂
    【PConline 資訊】八月底Intel發布了U後綴的第八代酷睿CPU,i5和i7都得到了質的提升,核心數和睿頻峰值都提升不不少,非常爽。而最近桌面級八代酷睿CPU的資料也被傳得風風火火了,想必大家都很期待這Intel用以反擊AMD銳龍的強力一拳吧?
  • 性價比PK測試 速龍II四核對決新酷睿i3_AMD 速龍II X4 645(盒)_CPU...
    那麼速龍II X4 645和酷睿i3 3100到底誰的性價比更高呢?至於這一問題,恐怕就只有靠對比的數據才能一決高下了。  好吧,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就幫助讀者朋友們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各種各樣的評測數據來為您給出答案。當然了,在評測開始之前。
  • 銳龍3 2200G和i3 8100哪個好?i3核顯uhd630被銳龍VEGA8甩八條街
    amd的翻身大作銳龍3 2200G上市以後,把intel的7代處理器,簡直逼上了絕路,新一代銳龍apu內置AMD Radeon Vega 8 Graphics核心顯卡,銳龍3 2200G核顯性能經過眾多玩家使用檢測,可以說完爆intel,那麼這個Vega 8到底有多厲害?
  • AMD銳龍3 3200G評測核顯性能可戰入門獨顯
    銳龍3 3200G是一顆四核四線程的處理器,默認頻率3.6GHz,Boost頻率4.0GHz,L2緩存是512KB*4,相比較其上代產品銳龍3 2200G提高了0.3GHz,L3緩存是共享的4MB,配備Vega 8核顯,有8組NCU單元,512個SP流處理器,32個紋理單元,16個ROP,GPU最高工作頻率1250MHz,較銳龍3 2200G提升了150MHz,TDP 65W,附贈有額定散熱功率
  • 英特爾酷睿i3-10100四核處理器曝光:Comet Lake或普及超線程技術
    以近日被 TUM_APISAK 曝光、出現在 Sisoftware 資料庫、面向桌面平臺的酷睿 i3-10100 處理器為例,信息表明該晶片屬於面向主流市場的英特爾第 10 代 Comet Lake-S 系列產品的一部分。
  • 核顯也能流暢玩網遊!AMD銳龍3200G評測
    筆者目前已經拿到了銳龍3 3200G,下面就將通過評測來測試下它的性能表現。產品解析:銳龍3 3200G的在包裝風格上與其他型號的銳龍桌面處理器基本相同。作為銳龍3 3200G的直接競品,酷睿i3-9100F也是一款4核心4線程的處理器,基礎頻率3.6GHz、最大睿頻4.2GHz,售價569元,但沒有集成核顯,需要搭配獨顯使用。
  • Intel八代酷睿散片全面漲價:超高性價比四核、六核CPU再見
    不過在八代酷睿處理器上,英特爾之前還真的是超高性價比的——散片的Core i3-8100四核處理器做到了600塊左右,六核的Core i5-8400散片之前做到了900多塊,堪稱性價比最高的6核處理器。不過這段時間以來,英特爾的散片處理器全面漲價,Core i5-8400都要1300多塊了,跟盒裝價格沒多大差距了,性價比真的沒有了。
  • AMD銳龍APU全球首發評測-AMD,APU,銳龍,銳龍5...
    銳龍AMD Ryzen 7 1800X/1700全球首發評測》- 《Ryzen+Vega雙劍合璧!AMD全新第八代APU深度揭秘》- 《GTX 1070/1080殺手來襲!↑↑↑CPU-Z成績對比在最新版CPU-Z 1.8.3測試中,銳龍3 2200G單核性能為424.5,多核性能為1694.9,單/多核分別高出同樣四核心四線程的酷睿i3-8100 1.9%、4.7%;
  • 內置HD4000核顯:酷睿i3-3225火熱評測
    2酷睿i3-3225 CPU-Z截圖    下面是酷睿i3-3225處理器CPU-Z截圖,雖然命名上被誤認為酷睿i5-3550處理器但是其TDP55W,雙核心雙核心四線程以及默認主頻3.3GHz足矣證明這是一顆酷睿i3-3225處理器。
  • AMD銳龍APU全球首發評測
    在最新版CPU-Z 1.8.3測試中,銳龍3 2200G單核性能為424.5,多核性能為1694.9,單/多核分別高出同樣四核心四線程的酷睿i3-8100 1.9%、4.7%;銳龍5 2400G單核性能為441.1
  • 【瞎機八說】四核還能用嘛?找點四核給舊電腦升升級
    牙膏廠的主流處理器堆上了6核,如今甚至要堆到8核,而AMD終於拿出了實打實的「真八核」。旗艦平臺也一下子從8核跳到了16核,甚至18核。而伺服器平臺更加不用說了,常年的20核左右一下子打上了32核,明年甚至要到64核。    如果你是一個很關心舊硬體市場的玩家,最擔心的莫過於舊硬體還能不能用了。這麼說來,目前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核心數,估計就是四核了。這也倒不奇怪了。
  • Intel酷睿i3-9350K評測 :5.3GHz輕而易舉-英特爾,i3...
    銳龍7 3800X/3700X處理器也是類似的情況,Die面積太小熱量無法迅速導出,換任何散熱器都沒有明顯的降溫效果。3、功耗測試分別測試默頻與超頻環境下待機、烤機的功耗。使用的電源為酷冷至尊V850鉑金牌電源。以下數據是平臺整機功耗。
  • 最強核顯的英特爾八代酷睿NUC售價確定:Core i3版299美元起
    英特爾的八代酷睿處理器NUC中還有代號Bean Canyon,升級到了28W TDP的Coffee Lake-U處理器,雖然沒有AMD的高性能獨顯,但依然配備了最強核顯Iris Plus,現在價格也確定了,最低配的Core i3版售價299美元,i5、i7版售價則是399、499美元。
  • 八代酷睿i7-8565U評測
    本文評測的主角,就是U系列八代酷睿家族中的「老么」,也是同宗兄弟中能耗比最為傑出的存在——Whiskey Lake平臺。新增定位更低的酷睿i3-8130U。第四世:Whiskey Lake2018年8月底,英特爾突然宣布了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家族的新一代U系列成員。需要注意的是,新U系列不再隸屬於Kaby Lake Refresh平臺,而是升級到了最新的Whiskey Lake平臺,首發成員包括i7-8565U、i5-8265U和i3-8145U。
  • 感謝AMD,十代i3性能終於大爆發
    在那時的i3一直是雙核四線程設計,i5也是四核四線程設計等等。AMD開始崛起自從AMD的銳龍處理器發布之後,Intel開始大躍進式的升級CPU性能。首先將CPU核心數開始全面升級,八代i3已經升級為四核,八代i5已經升級為六核等,更是下放了發燒級的i9到普通消費市場中。
  • AMD銳龍3 3200G與i3-9100F詳盡對比分析
    三、銳龍3 3200G並非只是簡單的馬甲在去掉了核顯之後,i3-9100F是9代酷睿中價格最為便宜的四核處理器。在AMD銳龍3000處理器這邊能夠與之對位的就只有銳龍3 3200G處理器了。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是怎樣的一顆處理器。
  • 銳龍7 1700移動版測試(全文)_華碩 ROG STRIX S7ZC...
    銳龍家族首發的三款R7系列處理器全部為八核十六線程型號,其中銳龍7 1700頻率略低,TDP僅有65瓦,定位稍低;銳龍7 1700X和R7 1800X 支持XFR 擴展頻率技術,自身頻率比較高,超頻體質也比較好。全系列R7 系列處理器都支持雙通道DDR4 內存,擁有16MB三級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