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VS「網易+」:在線音樂雙雄局

2021-02-09 IT老友記

公眾號 | itlaoyou-com

來源 | 地歌網

作者 | 韓志鵬

在線音樂賽道又起硝煙。

8月11日,騰訊音樂發布2020Q2財報,總營收69.3億元,同比增長17.5%;淨利潤9.39億元,同比增長1.29%。在線音樂的付費用戶達到4710萬,同比大增52%。

財報發布當天,騰訊音樂還宣布與環球音樂續籤2017年達成的版權合作協議,同時成立新的音樂廠牌。無獨有偶,騰訊音樂的「老冤家」網易雲音樂也宣布與環球音樂達成非獨家的版權戰略合作。

同步放出重要消息,兩家平臺火藥味漸濃。

攤開牌面看,騰訊音樂坐擁國內數位音樂版權的半壁江山,且相當穩固;但網易雲音樂也不甘示弱,以社區屬性打出差異化長板,再攜阿里之力衝擊騰訊的「老大哥」地位。

中國數位音樂走過20年的風風雨雨,到今天騰訊與網易兩家依然劍拔弩張,對版權的爭奪依舊是現在進行時,但戰火燃起之際,兩家平臺又將去向何方?

網易雲音樂最近的麻煩並不少。

「網抑雲」,這是最近網易雲音樂所興起的「梗」。每到凌晨十二點,用戶會在網易雲音樂的樂評區裡宣洩自己的負能量,包括失戀、考研失利,甚至是自殺失敗等等。

對此,網易雲音樂也迅速做出回應,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升級《雲村公約》,治理虛假內容並規範樂評環境;上線「抱抱」功能,用戶在樂評區通過捏合兩個手指,就能「抱抱」其他用戶的評論。

負能量湧向網易雲音樂,除卻社會因素,對網易雲音樂而言,這是社區形態不斷進化過程中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用戶因為音樂本身有感而發,這也對網易雲音樂的社區治理提出新挑戰。

而在音樂平臺的競爭中,社區化是網易雲音樂的長板。

早在2017年,網易雲音樂的個性化樂評就令人耳目一新;再到2019年,通過建設「雲村社區」、強化Mlog(音樂+Vlog)內容,網易雲音樂「內容社區」的屬性被進一步強化,其也和B站並列為Z世代最喜愛的內容社區應用。

社區屬性固然增強了平臺粘性,但本質上,網易雲音樂是一款音樂軟體,所謂社區也是建立在音樂內容之上,沒有充足的音樂版權供給,網易「雲村」也很難立足。

顯然,版權爭奪依舊是在線音樂的競爭本質。

優質版權能為平臺帶來實打實的流量,僅周杰倫一位歌手,就能為音樂平臺帶來15%的活躍用戶,而周杰倫只有一個,音樂版權是稀缺資源,各家為此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過去,網易雲音樂在版權競爭上不佔優勢;但到今年,網易雲音樂在版權領域「重裝上陣」,接連拿下吉卜力工作室、華納版權和滾石唱片的音樂版權,又將《歌手·當打之年》《身臨其境》等熱門音樂綜藝的作品版權收歸囊中。

為版權砸下重金,這源自網易雲音樂獲得了重要馳援。

去年,阿里在收購網易考拉後,又向網易雲音樂投入7億美元;當然,為優質版權一擲千金只是網易與阿里合作的觸點之一,在日前,阿里還宣布網易雲音樂的全年黑膠VIP會員,將併入88VIP體系。

資本與流量的雙向扶持,網易雲音樂與阿里走得越來越近,而早在2018年,網易雲音樂就獲得了百度投資,這或許意味著一股對抗騰訊音樂的新力量已經崛起。

曾經,巨頭們在音樂賽道各立山頭,那是屬於在線音樂的戰國時代;今時今日,騰訊音樂一騎絕塵、強者恆強,剩餘企業抱團對攻、減少資源消耗也不失為上上策。

況且,阿里音樂也在去年被併入創新事業群,原董事長高曉松也黯然下臺,這些調整信號更令人感到好奇:以阿里、網易構成的集團軍,將如何與騰訊音樂抗衡?

但毋庸置疑,網易雲音樂還會與騰訊音樂「針鋒相對」。

同天發布重要信息只是序曲,未來網易雲音樂必定會強化版權布局,搶食騰訊口中的版權市場蛋糕,與唱片公司達成非獨家合作,鞏固自家後花園。

長此以往,騰訊音樂將如何應對?

對於音樂版權,騰訊音樂底氣十足。

曾有數據顯示,騰訊音樂佔據了中國曲庫90%的資源,而即使失去了與環球音樂獨家合作的機會,其也和索尼、華納和英皇等主要唱片公司保持著戰略合作,自家曲庫坐擁超過3000萬首音樂資源。

馬太效應凸顯,但騰訊音樂擔憂的是未來,其直接競對網易雲音樂以社區屬性聚攏增量的95後人群,如今又在版權維度持續發力,意在騰訊的半壁江山下撕開一道口子。

這是騰訊音樂需要警惕的。

另外,即使佔據著版權規模優勢,但騰訊音樂想守江山同樣不易。一方面,年輕人更重視為興趣消費,音樂付費習慣得到廣泛普及,再結合市場監管的因素,正版音樂價格將漸趨理性。

另一方面,於唱片公司而言,非獨家協議有望成為常態。數位音樂雙雄競爭的格局之下,更多的音樂播放渠道,對唱片公司來說就是多了一份收入。

照此趨勢,騰訊音樂的版權江山也並非牢不可破。

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缺少社區屬性的騰訊音樂App矩陣,更像是充當了音樂播放器的角色,樂迷跟著歌星和歌曲走,播放平臺的體驗感是次要考慮因素。

曾經還有微博調研的數據顯示,「如果網易雲音樂與QQ音樂達成版權合作,你會選擇哪個?」,最終有接近75%的用戶都選擇了前者。

因此,騰訊音樂要甩掉「音樂播放器」的帽子。

此次與環球音樂續籤版權協議後,騰訊音樂還表示將與其共同成立音樂廠牌,效仿倫敦的知名錄音室Abbey Road Studios,力圖打造「中國版Abbey Road Studios」。

向音樂產業上遊布局,騰訊音樂早就開始行動,2018年其收購愛聽卓樂,入圍B端商用音樂市場;今年又投資了瑞迪歐公司,進軍線下公播音樂賽道。

多點開花,騰訊音樂的產業布局不斷深化,並且提出了「音樂新基建」的概念,簡單理解就是以AI技術為底層支撐,業務覆蓋線上平臺、音樂宣發、IP扶持等多維度,相互之間不斷融合。

在騰訊音樂給出的「新基建」宣傳海報中,網易雲音樂也赫然在列,其充當著行業中遊內容宣發平臺的角色。

顯然,騰訊音樂要做「平臺的平臺」。

不局限於正版音樂的播放渠道,騰訊音樂想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平臺生態,在不同維度都會迎接更多商機,騰訊也想以網際網路的方式來改造傳統音樂產業鏈路。

夢想足夠大,實現起來並不容易。

「平臺的平臺」,不止是騰訊音樂想做,網易、阿里都想,如今在音樂版權領域積累雄厚的騰訊音樂,自然更有底氣做,但在當下,騰訊音樂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

如果不成,這也許只是騰訊音樂講的另一個故事。

顯然,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同日發布重要消息,是給在線音樂戰局再添硝煙,而兩家平臺各有各的前路,前者繼續深化產業布局,鞏固護城河;後者蓄力待發,在版權端加速「搶地盤」。

在線音樂的雙雄故事遠未結束。

相關焦點

  • 在線音樂三足鼎立 網易雲音樂如何破局
    阿里收購天天動聽與多米音樂,百度收購千千靜聽更名百度音樂,騰訊擁有QQ音樂,BAT積極布局在線音樂。今日,網易雲音樂宣布用戶數突破一億,距離首次發布歷時兩年三個月,同時,還宣布將於8月11日舉辦音樂盛典「音樂大戰」,聚集中韓人氣組合,並在網易雲音樂進行直播。
  • 網易雲音樂牽手阿里,在線音樂行業的「聯吳抗魏」?
    這就意味著,持續兩年的版權大戰正式收官,如今國內音樂三巨頭頭阿里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網易雲音樂已經實現了兩兩交叉授權,後版權時代正式到來!早在去年9月,騰訊音樂和阿里音樂已經共同宣布完成版權轉授合作,至此國內在線音樂三巨頭阿里音樂、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已經實現了兩輛交叉的轉授合作。
  • 流媒盛世:騰訊音樂向左,網易雲音樂向右
    2017年1月騰訊音樂集團(TME)真正完成整合時,給自己定下的使命是通過發現、聽、唱、看、演出、社交的場景體驗帶來優質而多元化的數位音樂服務。在這個定位之下,騰訊音樂的主營業務被分拆為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兩個單元。前者以付費訂閱、銷售數位音樂為主要收入,還有內容再許可和在線廣告等等,同時也為汽車、智能音箱等外部設備提供音樂解決方案。
  • 百度聯姻網易雲音樂,在線音樂平臺步入BAT三國對壘?
    國內在線音樂的戰火從未停歇,前腳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娛)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上市招股書,緊跟著網易雲音樂就搭夥百度緊咬局勢。無論是騰訊音娛還是網易雲音樂,誰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 騰訊網易音樂版權之爭,拼的是什麼?
    很長時間以來,由於每款在線音樂播放器裡的歌曲都不全面,有時手機裡總會裝好幾款軟體,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百度音樂……用戶總要來回切換著聽,但功能上來講基本都大同小異。此次合作,無論是QQ用戶終於可以卸載「網易雲音樂」,還是網易用戶廢棄「QQ音樂」,似乎預示著焦慮近半年的數位音樂產業,有了新的轉機,而給予此次轉機的不是資本,卻是政府監管部門。
  • 在線音樂APP最新排名:網易雲音樂這次肯定不服,酷狗第一?
    據艾瑞最新顯示的國內在線音樂APP排名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與騰訊合併後的中國音樂集團,摘得前三寶座,酷狗第一,QQ音樂第二,酷我音樂第三,網易雲音樂緊隨其後排名第四。2017年1月中國在線音樂APP排名  此次排名是根據月度獨立設備使用數統計,月有效使用時長及日均獨立設備數2個指標上,網易雲音樂與酷狗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 網易雲音樂獲百度戰略投資,對抗騰訊音樂之舉?
    作者 / Casey前幾天娛sir剛說過在線音樂行業這一年來除了騰訊音樂
  • 從騰訊音樂看國內在線音樂發展路徑——數位音樂深度報告之一
    騰訊音樂已佔據在線音樂市場六成以上份額,版權眾多拓寬護城河       在線音樂APP用戶向頭部應用集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酷狗音樂和QQ音樂MAU超過2億,酷我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在1億左右,與其他APP逐步拉大差距。從MAU、下載量、視聽量和活躍設備多維度對比,騰訊音樂的市場份額均已大於六成,佔據行業主導地位。
  • 多米音樂正式停服 騰訊阿里網易三巨頭的日子也不好過!
    至此,二線音樂平臺停擺的停擺,收購的收購,算是涼了。而反觀頭部,騰訊音樂、阿里音樂、網易雲音樂三巨頭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至此,在線音樂三巨頭已經完成兩兩互授音樂版權。通過版權互授合作,網易雲音樂成功補足了在版權曲庫方面的短板。作為版權曲庫最豐富的騰訊音樂,互授版權對其影響不大。「相對來說,阿里音樂就弱了一些。」呂榮慧介紹說。
  • 騰訊推出全新音樂App,在線音樂平臺轉型第一步?
    據官方介紹,波點音樂是一款有強烈音樂氛圍的音樂視頻App,用戶可以在音樂中添加視頻背景。值得一提的是,波點音樂擁有3000萬的音樂曲庫,支持包括周杰倫等在內的眾多歌手的歌曲在線免費播放,以及免費下載。近期,蝦米音樂關停傳聞鬧的沸沸揚揚,不禁讓人懷疑,數字在線音樂平臺真的不行了嗎?
  • 因為周杰倫,騰訊、網易兩大音樂平臺「幹架」!法院:網易侵權,但騰訊要求「過分」了
    2018年3月9日,網易雲音樂曾向騰訊音樂發出續約郵件,請求內部溝通提供續約報價。但截至授權期限屆滿,雙方未達成續約協議。2018年3月31日17:23,也就是合作協議到期當天下午,騰訊音樂向網易雲音樂發出電子郵件,提醒網易雲音樂,若合約到期或合約終止,網易應該立即停止傳送授權內容並刪除在其伺服器上相關授權作品。
  • 網易雲音樂被夾擊,中國迎來阿里與騰訊的音樂雙寡頭時代
    同時,阿里音樂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相信、寰亞等音樂版權也轉授給了騰訊音樂娛樂。剛過去的8月,騰訊音樂和網易鬧僵了。8月8、17日,騰訊音樂分別起訴網易雲音樂涉嫌侵權吳亦凡的《6》專輯和侵權的其他相關多達9宗、涉及200多首華語樂壇知名歌手的暢銷歌曲。到了8月24日,網易雲音樂也因版權問題正式起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酷我音樂。
  • 因為周杰倫,網易雲音樂被騰訊音樂告了!
    據21世紀經濟報導,11月,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騰訊音樂娛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與杭州網易雲音樂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樂讀科技有限公司錄音錄像製作者權權屬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案件核心是,周杰倫音樂版權。
  • 網易雲心塞!在線音樂APP最新排名:第一竟是它...
    >網易雲音樂排第4,而前3名都是騰訊的。同時,該報告還對在線音樂典型APP用戶畫像進行了劃分,男性用戶喜歡使用網易雲音樂、百度音樂、多米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則受到女性用戶的青睞。男/女同胞們,是這樣的嗎?
  • 騰訊音樂IPO前網易百度聯手,音樂平臺變數仍存?
    以下為全文:近期中國在線音樂產業風起雲湧:關於未來我們可以有很多猜想。但在那之前,不妨先一同回顧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的陳年往事。1999年九天音樂等網站成立,標誌著中國數位音樂產業在PC時代開始起步。據易觀國際數據,到 2012 年,國內無線音樂市場 96%的份額歸屬三大運營商,剩下4%由騰訊佔據。儘管份額不多且同樣存在盜版問題,但騰訊在音樂付費化和正版化上的關鍵一步,為其日後豪取在線音樂市場多數份額埋下了伏筆。圖:中國特色的音樂付費
  • 網易雲音樂,離Spotify還差一個騰訊QQ音樂
    作為這一行裡的最大的巨頭,騰訊則是動了大手筆。同年7月15日,騰訊宣布與中國音樂集團(CMC)合併音樂業務,讓QQ音樂和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站到了一起,在音樂版權份額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在稍早時候的2月9日,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也在版權合作上達成一致,確認將相互授權音樂作品。但好景不長,騰訊音娛於同年4月發表聲明稱,因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就杰威爾音樂版權轉授權合作期間屢次發生侵權及超出授權範圍使用行為,2018年3月31日網易雲版權轉授權到期後,暫停與網易雲音樂的轉授權合作洽談。這次,網易雲音樂又失去了周杰倫音樂的版權。
  •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將互相授權99%音樂版權,你會卸載哪個?
    2月9日,國家版權局宣布在其積極協調推動下,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就網絡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相互授權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同時,雙方商定進行音樂版權長期合作,並積極向其他網絡音樂平臺開放音樂作品授權。
  • 為什麼我不看好網易雲的音樂社區,而看好騰訊的長音頻?
    那麼騰訊與網易雲兩家基於目前的版權狀況,各自的音頻娛樂生態有什麼特點,長期看哪家具有長線優勢?網易雲音樂代表在線音樂社區化方向豆瓣是國內小眾音樂最早的聚集地,專注個人生活記錄展示的文藝氣質,吸引了國內小眾亞文化愛好者的聚集。
  • 網易雲音樂獲騰訊音樂99%授權:變灰的歌單要回來了?!
    網易科技稱,繼從騰訊音樂獲得環球、華納、索尼等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以及王菲、王力宏等歌手曲庫的轉授權後,網易雲音樂此次又獲得騰訊音樂獨家代理的簡單快樂、夢想當然、燦星文化、種子音樂、華誼音樂、韓國CUBE娛樂等廠牌資源,以及蘇打綠
  • 網易雲音樂牽手華研,在線音樂市場走向多元化競爭
    毫無疑問的是,此次合作是網易雲音樂對音樂版權生態的又一次豐富,那麼此次合作又會給網易雲音樂帶來怎樣的影響? 網易雲音樂自身的變化:高豐富度、強競爭力一直以來,用戶們對在線音樂平臺們的最直觀感受就是歌曲數量,因為不同用戶的聽歌口味不同,所以在線音樂平臺們一直聚焦於歌曲的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