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方法,融入教會活動

2022-02-06 摩門教

我年輕時上教會對我來說並不是很重要。我並沒有不喜歡去教會,但是我比較喜歡待在家裡或是睡到自然醒,或打電動。我沒有持續地去教會,我想你可以說我是「不積極成員」。我逃避去教會這件事,而且我記得我的朋友提起時,我還強烈地否認我有去教會。

 

直到我18歲以後,我決定要對去教會這件事付出更多心力。我想要去傳教,所以我努力的重新整頓我的生活,讓我自己能夠去傳教。我19歲生日後幾個月我去傳教了,而且我很喜歡在阿根廷雷西斯騰傳道部服務的時光。但我返鄉以後,我回到以前的舊習,而且慢慢的越來越不積極,而且又再次地成為不積極成員。

 

有一天我現在的未婚妻搬到我家隔壁,她激勵我重新振作起來。我覺得自己重新站穩腳步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是件很困難的事。星期天待在家裡比去教會冗長的3個小時舒適多了。我會打一整天電動,或是做完平日無法完成的事。但是我很喜歡這個女生,我想:「如果我想和她約會,我必須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所以我開始整頓自己,並且回到了我現在的樣子。我分享這個故事是想要讓你們知道你們並不孤單。回到教會並不簡單,就像你剛受洗時必須融入摩爾門教會的文化一樣困難。我整理了五件簡單的事物幫助我重返積極,我相信這五件事也能幫助你。

 

1. 每天讀一段經文

應用程式「福音圖書館」是我們最棒的祝福之一。我們比以前的人還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福音知識。想想,我的手指點進手機主畫面寶可夢GO的次數比點進福音圖書館還要頻繁許多。當我奮力在教會變得積極時,我設了一個目標,要每天讀一節經文。所以當我要睡覺時我打開福音圖書館,隨興地選讀某段經文。透過經文裡寫的先知的話,每天讀一節經文幫助我保持和神的聯繫。有些日子難以記得自己讀了什麼,但有時我也發現自己讀到和生活面對的處境完全相關的經文。

 

最後,原本一天讀一段經文的習慣變成每天讀兩段,然後每天一頁,甚至每天一章。我並不完美,但是我很感謝我能夠每天至少從經文裡讀到些什麼。

 

2. 從小事做起

這對某些人來說當困難,但接著讀下去吧!

 

你不需要一次全部完成。

 

聽起來很瘋狂對吧?就我的經驗來說,我覺得參加聖職聚會和主日學是很困難的。感覺從中學習不到任何事,但我錯了。就像我上面說的,因為如此我不再參加任何主日活動。

 

我設了另一個目標,要參加完整的聖餐,完整的聖餐不是全部的聖餐聚會,只是聖餐儀式而已。前幾次對我來說相當困難,因為我知道自己並沒有在選擇去做正確的事。我對於自己沒有離開並拋棄我的聖約感到罪惡。然而最後,參與聖餐變得越來越容易,直到我參與了全部的聖餐聚會。我從這裡開始設立目標,而今天我可以驕傲的說我參加了3個小時的教會聚會。有些人也許會想:「若我不能領受聖餐那我為什麼還要來?」因為你還是來參與聖餐了。沒有一個來教會的人是完美的,而且人們的生活出乎意料地充滿許多繁瑣的事。但是當你參與教會聚會,聖靈會用你從前都不知道的方式感動你。

 

3. 每天晚上祈禱一分鐘

禱告有時是很困難的。有些日子我覺得自己不配稱祈禱,有些日子我覺得祈禱是件愚蠢的事。但是,禱告是鞏固我們和我們的見證非常重要的過程。

 

和天父保持一個持續的關係幫助我在跌跌撞撞的信心道路上持續向前進。設立這個每天晚上祈禱的目標成為我回到教會的很重要的關鍵。

 

我設立目標,每天晚上都要祈禱。有時候感覺很奇怪,有時候我忘記禱告,但是在考驗和錯誤下我堅持了這個習慣,我持續禱告,而且從神那裡獲得了一些有意義的答案。我可以誠實地說,禱告改變了我的生命。

 

對於那些剛剛歸信教會的人,要記得你在向一位愛你的父親說話。祂曾向你說話,而且祂想繼續和你溝通。我可以向你保證,只要你禱告,你會感覺越來越接近天父。

 

4. 每天花五分鐘寫日記

寫下你自己生命的故事是相當具療愈性的。而且看著自己的筆跡寫下的見證,比腦中的記憶還更具說服力。日記的意義就是讓人寫下,閱讀再閱讀。神吩咐我們每天寫日記是有原因的。

 

將你的靈魂傾訴於紙頁上是一個發現和閱讀你的見證非常美麗的方式。在經文中我們看到先知們將他們的靈魂傾訴於頁片中,而這對他們並不容易。

 

你的日記不需要是公開的形式,也許只是一些寫給自己的東西,當你走完這一生,留下摧毀這些紀錄的指示。寫日記最重要的事,是寫完以後翻閱看看自己完成了什麼。我覺得我自己似乎解說得太透徹了,但是當我讀到那些自己寫下的東西時所獲得的美好感受,是怎樣都說不膩的。

 

5. 尋找微小的方式為人服務

服務是和他人聯繫最好的方式。那些新歸信和回到教會的人都說他們需要和他人建立關係。當我試著回到教會,服務幫助我打破和支會的人的距離,也幫助我和他們的關係更好。

 

當我們為他人服務時,我們邀請了特別的靈。我知道當我為人服務,我不只和那些一起做服務的人更接近,我也與我的服務對象和為我服務的人更親近。而且服務也不需要是什麼很大的服務計劃。可以是一些簡單的事,象是幫別人提菜,或是告訴別人他們忘記把車頭燈關起來。

 

你的故事呢?什麼事情幫助你適應洗禮後的新摩爾門生活?那些回到教會或是正在回來教會的人,是什麼幫助你繼續往前走?有什麼是你想要讓別人知道或是別人可以做的事來幫助你的過渡期更容易?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

 

 

相關焦點

  • 信徒們須知的教會論(17)聚集的教會和分散的教會3(林前11:23-26)
    總之,我們要清楚知道教會的屬性是什麼,不要和世上人為的組織混為一潭。如果你把這兩者混為一潭的話,那麼你的教會生活必然失敗。因為你會覺得在教會生活中各種不適應,各種難受,各種牴觸,各種矛盾,所以在教會裡無法融入其中,無法成為屬於這個教會的人。你在教會裡生活的話,即使有忍耐力,那也如坐針氈。
  • 五餅二魚對當今教會的深層啟示
    當今的教會生存在這 樣的時代,世界有著世界的聲音而且這個聲音越來越響亮,教會雖然有著自己永恆不變的聲音卻顯得那麼微弱,  固守著勸導天主的子女重視精神的力量和追求天國的財富。教會的本質決定了我們基督徒的嚮往的力量不是世界的力量,而是一種從天而來的戰勝世界的神聖力量;我們渴望的財富同樣不是這個世界看得見的物質財富,而是真福八端中順應天意實踐生命真理帶來的精神財富。
  • 教會領袖應具備的四個特質
    一些教會對於教會領袖要求的不高,感覺有些人有文憑,有聖職,有一些老資格,根本不考慮所要推薦候選人具備不具備領袖的特質,比較盲目的推薦選舉,其結果把不合適的人推選為教會領袖。這些不具備領袖特質的同工,不但帶領不好教會,還會把教會領的矛盾百出,天怒人怨,教會荒涼,信徒冷淡。給教會發展帶來致命的打擊,教會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領袖,這些不夠格的領袖不是教會的柱石,卻成了教會發展的絆腳石。
  • 完全個人與完全教會(下)
    聖經上說,主耶穌因所受的苦難學會順從、得以完全,並且為順從祂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來五8-9)。從主耶穌的身上,不但可以更深切地領悟到得救選民必經苦難的意義所在,也能夠更清楚地明白末後真教會必遇大患難的根本原因(徒十四22;帖前三3)。
  • 教會醫療事業與基督教在近代中國的傳播
    2、教會醫、護學校的宗教活動。宗教教育在教會醫、護學校中佔有重要地位。起初,教會醫學校都進行宗教教育。漢口倫敦會醫學館專門規定:來學者必須早晚禮拜,還要同牧師讀聖書([15],pp.86-87)。有的醫、護學校還要求學生參加醫院的傳教活動。後來,隨著教會醫學院、校的正規化,其宗教活動基本上是在學校裡進行的,它們一般都將宗教教育定為必修課。
  • 于建嶸:為基督教家庭教會脫敏!(關乎6000萬人的生活)
    第一是傳統家庭教會,有五個方面的特點:(1)與「三自」教會沒有組織聯繫、並相互牴觸,沒有得到政曱府認可;(2)聚會地點一般在信徒的家裡,規模一般比較小;(3)最關鍵的一點是對外不開放,有較為固定的人群,這是一個典型的熟人社會,只有通過內部人才能進入其中,外界很少能知道其中的人員和組織結構;(4)這些人湊到一起進行各種宗教活動,也不需要特別的神職人員
  • 直銷之風,危害教會
    它是一種無零售店,產品銷售通過傳銷員們組成的金字塔式網絡進行的一種銷售方式。每個傳銷員經由上線介紹,交納入門費並認購一定數量的產品,從而獲得資格可以招募新傳銷員作為下線,並從他們和他們的下線的銷售額中獲取佣金。
  • 提高幼兒自控力的五個方法
    在這個實驗裡,Kidd把28個小朋友分成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14人;然後在做棉花糖實驗前,讓研究人員分別與兩組小朋友做遊戲。在做遊戲時,研究員給了兩次承諾;A組的研究員兩次都信守承諾,而B組的則兩次都食言。結果在棉花糖實驗中,A組的小朋友有9個等了15分鐘,拿到了第二塊棉花糖;而B組的小朋友只有1個等了15分鐘。
  • 當教會遇到直銷和傳銷
    羅傳道告訴基督時報同工,她走遍中國大大小小的教會,見過各種「亂象」,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直銷,因為不少教會從牧者到信徒都被影響,一提起這個問題,她便加快語速帶著幾分焦急,一個一個地把她所看見的分享出來,「直銷已經在很多教會泛濫,並且他們採用的是類似建立教會的模式推銷產品,發展下線,一個傳一個,運用的是聖經傳福音的方法,很多基督徒都被迷惑參與進去。」
  • 教會之教會的圖象--王春彥神父教理系列(十.下)
    收錄於話題 #教理講授 31個
  • 教會領袖對於職場基督徒應承擔什麼角色?
    奧斯還提到,如果教會領袖很少在教會教導職場基督徒在工作中蒙召的使命,這種缺失會讓很多職場人士覺得他們是信仰領域的二等公民。在奧斯的《朝九晚五之窗:信仰如何改變職場》(The 9 to 5 Window: How Faith Transforms the Workplace)這本書中曾談到過上述內容,他在與本地一位牧師分享時,那位牧師當時承認自己並沒有幫助會眾做好他們的工作。與所期待的正相反,這位牧師說,自己還讓會眾來幫助他完成教會事工。之後,他轉而開始幫助會眾,隨即而來的就是其教會面貌大為改觀。
  • 《直銷之風,危害教會》
    目前傳銷生意的一般運作方法是:傳銷員在各種場合(如家中、私人聚會、工作場所、教會、學校等)利用各種機會(如聊天、電話、聚餐、工休、課餘、教會聚會之餘等)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宣傳演示產品,進而以高額收入、快速致富、提前退休等為廣告宣傳所謂的「生意機會」,以達到發展下線,組成金字塔式銷售網,進而從中取利的目的。美國是傳銷的發源地。
  • 繼數百間諜落網後,臺灣一 「邪惡教會」浮出水面!
    就在2015年基督長老教會紀念抵臺宣教150年之時,現在已經歸西的「臺獨」頭子李登輝在當時還出席了活動,並在會上誇讚教會引進了西方的醫療與教育,開創了自己的媒體,積極融入臺灣社會,用「以焚而不毀的宣教精神」,建立了一個新臺灣的宣教價值
  • 異端【摩門教(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辨識
    其實,摩門教與回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創立、發展和教義也有許多雷同之處。雖然,摩門教有一些基督教的成分,但事實上,它不能算是基督教。 摩門教的歷史背景 摩門教所以不能算是基督教,因為這由史密斯.約瑟(1805-1844年)所創立的教會,是一個脫離了歷史的教會異端。
  • 事工講章:從腓立比教會探討教會興旺的要素
    這「眾聖徒」見證了教會的人數絕不稀少,同時。他們是歐洲的第一間教會,是保羅旅行布道的鼎力支持者。在使徒保羅所建立的眾多地方教會中,他們的錯誤是最少的,是一間令保羅使徒深感喜樂的教會。今日,特意以腓立比教會為案例,期待透過對腓立比教會的觀察,發掘其興旺的內在因素,並追問這些要素是否也適用於現今的教會。好與大家一同探討,在紛雜與不斷變化的教會表顯下,什麼是復興的不變原則。
  • 透視中國教會遭遇的直銷與傳銷危害
    羅傳道說,她走遍中國大大小小的教會,見過各種「亂象」,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直銷,因為不少教會從牧者到信徒都被影響,一提起這個問題,她便加快語速帶著幾分焦急,一個一個地把她所看見的分享出來,「直銷已經在很多教會泛濫,並且他們採用的是類似建立教會的模式推銷產品,發展下線,一個傳一個,運用的是聖經傳福音的方法,很多基督徒都被迷惑參與進去。」
  • 認識新興教會
    下面給出一個大眾通常看待這一運動的方法:一般來說,「新興教會」這個詞是指那些年輕人主導的、高調的、高速成長的、善於吸引20多歲人群的年輕教會,他們的敬拜往往使用流行音樂和舞臺效果,並且透過網站和口碑來獲得大眾的認可。[1]這個定義的重點是落在敬拜方式和教會成員的年齡構成上。我太太最近告訴別人說我要做一個有關新興教會的講座。
  • 直銷之風,危害教會!!
    目前傳銷生意的一般運作方法是:傳銷員在各種場合(如家中、私人聚會、工作場所、教會、學校等)利用各種機會(如聊天、電話、聚餐、工休、課餘、教會聚會之餘等)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宣傳演示產品,進而以高額收入、快速致富、提前退休等為廣告宣傳所謂的「生意機會」,以達到發展下線,組成金字塔式銷售網,進而從中取利的目的。美國是傳銷的發源地。
  • 綜觀2000年教會歷史
    因而他希望他的工作能「成為一張地圖、或是鳥瞰圖,使初次進行歷史之旅的學生,手上不致於缺少旅遊手冊或是羅盤。」不過岡薩雷斯也提醒讀者「不要只是知道教會歷史的大綱,卻不去研讀教會歷史」。畢竟一張地圖是要「真正領你進入教會史迷人的風景之中,這歷史就是那些信仰前輩的生活、失望以及盼望。」
  • 教會的禱告(1)
    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把教會每個月的分區禱告分成了十五個分組,主要的用意就是希望能夠引進全教會的禱告,因為我們越過越感覺到,教會的禱告實在是非常的重要!我想讀聖經的人都知道,神是非常注重禱告的。祂賜下禱告的權柄給人,就是希望人能夠禱告。當然我們曉得在聖徒們的禱告中,有個人的禱告,也有團體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