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到的硬碟容量比實際標註要小

2021-02-13 弱電工程師的圈子

為什麼買到的硬碟總是比標的容量要小,這個確實是個實際問題,因為我們在做監控項目時,在計算硬碟時,往往會按照硬碟的標的容量來計算,而不是深究它的實際容量,一個4TB的硬碟,它的實際容量往往只有3.7TB這樣,為什麼呢?今天我們來看下。

我們購買硬碟時會發現,硬碟實際的容量會比參數標註的小,例如購買4TB硬碟使用時,點擊電腦屬性查看硬碟容量,發現容量僅3.72TB,與4TB容量相差0.28TB之多,如果我們在監控項目中,使用的硬碟數量較多的話,那麼這個差距就很明顯了,這不是騙人麼?

硬碟容量涉及十進位和二進位算法之間的換算。其中硬碟廠商為了便於計算採用十進位算法,而電腦則採用二進位算法,它們之間需要進行轉換計算。

4TGB=4000,000MB=4000,000,000KB=4000,000,000,000Byte

4000GB=4096,000MB=4194304000KB=4294,967,296000Byte

1GB=1024MB*1024KB*1024Byte=1,073,741,824Byte

4000,000,000,000Byte/(1024MB*1024KB*1024Byte)=3725.29GB=3.72TB

所以,4TB的硬碟容量,我們實際上只能算上3.7TB,這個在監控項目中我們務必要注意。

根據硬碟的主要性能指標可以衡量一塊硬碟質量的優劣。因此,了解一下硬碟的主要性能指標十分必要。

硬碟的容量大小是衡量一塊硬碟最重要的技術指標,是用戶購買時最為關心的參數。硬碟的容量是由盤面數(磁頭數)、柱面數和扇區數所決定的,其計算公式為:硬碟容量=盤面數×柱面數×扇區數×512B。在硬碟內部往往有多個疊起來的磁碟片,因此,硬碟容量還可以這樣計算:硬碟容量=單碟容量×碟片數。

硬碟的單碟容量對硬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單碟容量越大,硬碟的密度就越高,磁頭在相同時間內可以讀取到的信息就越多。因此,在硬碟總容量相同的情況下,要優先選購碟片少的硬碟。

很多用戶經常會對硬碟容量的大小感到迷惑,為什麼標稱的容量與計算機中實際顯示的大小不同呢?這主要是由於換算單位不標準、不統一造成的。目前有以1MB=1024KB來標稱的,也有以1MB=1000KB來標稱的,因此就出現了容量不一致的情況。

硬碟轉速(Rotation Speed)對硬碟的數據傳輸率有直接的影響,轉速是硬碟內部傳輸率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區別硬碟檔次的重要標誌。從理論上說,轉速越快越好,因為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從而可以提高在硬碟上的讀/寫速度。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在轉速提高的同時,硬碟的發熱量也會增加,它的穩定性就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如今主流硬碟的轉速多為5400rpm(轉/分鐘)、7200rpm和10000rpm。7200rpm的硬碟已經成為主流。

緩存(Cache)是硬碟與外部總線交換數據的場所。簡單地說,硬碟上的緩存容量是越大越好,大容量的緩存對提高硬碟速度很有好處,目前市面上的硬碟緩存容量通常為2MB~8MB。

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指的是硬碟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軌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平均尋道時間越短硬碟速度越快。平均尋道時間一般在5ms~13ms之間,大於10ms的硬碟不宜購買。

硬碟的數據傳輸率(Data Transfer Rate)又稱吞吐率,表示在磁頭定位後,硬碟讀或寫數據的速度。

連續無故障時間(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BF)是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萬小時或4萬小時。這項指標在一般的產品廣告或常見的技術特性表中並不提供,需要時可專門到具體生產該款硬碟的公司網站中查詢。

點擊下方圖片加入弱電同行們都在使用的交流平臺

聲明:優質內容貴在與大家共享,部分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合作交流請加微信號:18821279660。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買到的硬碟容量與實際標註要小
    我們購買硬碟時會發現,硬碟實際的容量會比參數標註的小,例如購買3TB硬碟使用時,點擊電腦屬性查看硬碟容量,發現容量僅2.72TB,與3TB容量相差0.28TB之多,等於不見一半多的500GB硬碟。這不是騙人麼?    硬碟容量涉及十進位和二進位算法之間的換算。其中硬碟廠商為了便於計算採用十進位算法,而電腦則採用二進位算法,它們之間需要進行轉換計算。
  • 為什麼買到的硬碟容量比實際標註要小,監控硬碟如何計算?
    前天有朋友問到為什麼買到的硬碟總是比標的容量要小,這個確實是個實際問題,因為我們在做監控項目時,在計算硬碟時,往往會按照硬碟的標的容量來計算,而不是深究它的實際容量
  • 【巨峰科技.安防百科】為什麼買到的硬碟容量與實際標註要小
    我們購買硬碟時會發現,硬碟實際的容量會比參數標註的小,例如購買3TB硬碟使用時,點擊電腦屬性查看硬碟容量,發現容量僅2.72TB,與3TB容量相差0.28TB之多,等於不見一半多的500GB硬碟。這不是騙人麼?  硬碟容量涉及十進位和二進位算法之間的換算。其中硬碟廠商為了便於計算採用十進位算法,而電腦則採用二進位算法,它們之間需要進行轉換計算。
  • 【智諾科技.安防百科】為什麼買到的硬碟容量與實際標註要小
    我們購買硬碟時會發現,硬碟實際的容量會比參數標註的小,例如購買3TB硬碟使用時,點擊電腦屬性查看硬碟容量,發現容量僅2.72TB,與3TB容量相差0.28TB之多,等於不見一半多的500GB硬碟。這不是騙人麼?  硬碟容量涉及十進位和二進位算法之間的換算。其中硬碟廠商為了便於計算採用十進位算法,而電腦則採用二進位算法,它們之間需要進行轉換計算。
  • 為什麼U盤的實際容量要比標註容量小?
    使用過U盤的朋友一定都會知道,U盤的實際容量往往是達不到它標稱容量的。例如一個16G的U盤,其實際容量一般只有14.7G左右。
  • 為什麼硬碟標註的容量與實際容量不一樣?監控硬碟如何計算?
    前言:前天有朋友問,為什麼買到的硬碟總是比標的容量要小,這個確實是個實際問題,因為我們在做監控項目時,在計算硬碟時
  • 存儲知識:U盤的實際容量要比標註容量小,你知道原因嗎?
    用過U盤的朋友一定都會知道,U盤的實際容量往往是達不到它標註的容量。比如一個16G的U盤,其實際容量一般只有14.7G左右。
  • 為什麼監控硬碟容量與實際容量不一樣?監控硬碟容量如何計算?
    前天有朋友問,為什麼買到的硬碟總是比標的容量要小,這個確實是個實際問題,因為我們在做監控項目時,在計算硬碟時,往往會按照硬碟的標的容量來計算,而不是深究它的實際容量,一個4TB的硬碟,它的實際容量往往只有3.7TB這樣,為什麼呢?今天我們來看下。
  • 你的硬碟容量被「縮水」了嗎?
    誠信數碼廣場某移動硬碟代理商向記者透露,這是由於一般硬碟廠商通常是以1000進位來計算,不同於計算機的1024進位換算所致。不少人都遇到過硬碟「縮水」「剛買的硬碟,連接到電腦上卻發現實際容量和標註的不一樣。」張磊告訴記者,他購買的硬碟原本是1T的,然而連接上電腦後卻顯示只有970G。「這差距也太大了,商家這樣欺騙消費者,有點過分。」
  • 今日科普 | 購買的U盤等存儲設備為什麼比標稱容量小?(硬碟容量換算詳解)
    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購買一個8GB的U盤,實際容量只有7.4GB左右;購買一個16GB的U盤,實際容量只有不到15GB;電腦安裝1TB的機械硬碟,開機後顯示容量只有931GB;容量越大,差異越大,此時的你是不是懷疑買到了縮水硬碟?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SSD小講堂丨實力科普固態硬碟實際容量為何比標稱小
    星粉為什麼我新買的1TB SSD可識別的總容量只有932GB呢?
  • U盤容量大小為何總比標註的小?竟然是這個原因!
    小白系統(xiaobaixitong.com)U盤是USB盤的簡稱,它是一種快閃記憶體容量盤,也稱之為優盤。最大的特點就是即插即用,外觀小巧也便於攜帶。容量從最早的幾十M到後來的幾十G,很多新手會發現U盤的容量和實際查看到的容量大小並不一致,而且是實際的比標準的要小很多。
  • 【曝光】容量16G的手機 實際容量不到8G!
  • 【科普】為什麼16G的iPhone,實際容量只有12G,看完秒懂
    雖然很多時候無言以對,不過今天還是得來講講最常被人問的問題:為什麼我買的16G的iPhone,實際卻只有12G呢?這裡要先理清兩個概念性的東西:標註容量和實際容量。所謂標註容量,只是手機廠商在發布會宣傳,產品包裝和手機本身標註的容量;而實際容量指手機本身使用時可以使用的容量!
  • 為什麼SSD格式化後容量會縮水
    同時我們也知道,硬體廠商在容量標稱上是10進位,1000進一位。例如1MB=1000K,1KB=1000B。因此,當我們在包裝上標註240GB時,是用十進位為單位計算的;當硬碟插進電腦後則以用二進位為單位計算;而這會發生什麼呢?
  • SSD為什麼電腦中顯示的容量和標稱不一樣?
    點擊 藍字「臺電固態硬碟」關注我 我們都知道電腦是採用二進位的,因此作業系統對硬碟容量的計算是以每1024為一進的。
  • 為什麼硬碟容量總是「虛標」的?帶你了解真正的原因!
    「為什麼我的硬碟容量有縮水??」小獅子相信很多懂得DIY的朋友身邊兒也總是有這樣一群朋友;而為他們解釋原因往往也成為了一個新的「世界難題」』;因為大家往往是明白道理但是無法合理給出對方一個滿意的解答。而小獅子身邊兒都還有一些朋友認為這是硬體廠商「串通好」坑害消費者的舉措→_→,是時候來給大家來一期關於存儲設備容量上的科普了。小獅子幾個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大約十多年前)其實就早有「萌新」因為發現手上硬碟有類似問題而鬧上了法庭;最後投訴的消費者贏了→_→;從此以後存儲廠商們紛紛加上了一條解釋容量的聲明;後來就再也沒有消費者去告狀了
  • 為什麼硬碟容量比實際的少?帶你了解真正的原因!
    蘋果的1TB就是1TB別著急,其實只不過是微軟這麼多年以來一直有一個小的錯誤而已,這個問題出在單位上,我們平常說的KB、MB、GB、TB,其實全稱應該是Kilobyte、Megabyte、Gigabyte、Terabyte,中文名字分別叫千字節,兆字節,吉字節,太字節,之後其實還有其他的更大的單位,但咱們這裡先不考慮了,都一樣。
  • 為什麼機械硬碟性價比最高的容量是3TB?
    那麼對於硬碟來說,甜品容量到底應該是多大呢? 用價格除以容量,我們就得到了單位存儲空間的擁有成本。對於機械硬碟而言,3TB一直是最近幾年容量最划算的型號。大家可知道為什麼臺式機械硬碟甜點是3TB,而不是其他容量嗎?
  • 固態硬碟要不要分區?不同容量的SSD固態硬碟分區方案建議
    固態硬碟最大的優勢在於讀寫速度明顯優於機械硬碟,能夠顯著提升電腦開關機速度、系統流暢度,而缺點就是固態容量偏小,目前裝機或者升級固態硬碟,容量多數120G-512G之間,目前240G左右的容量屬於主流選擇。不少用戶認為固態硬碟不用分區,那麼固態硬碟要不要分區?下面裝機之家再來講解下不同容量的SSD固態硬碟分區方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