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發憤的草莓 從2015年8月開通公眾號至今
送給你的第213篇原創文
原創|發憤的草莓
你有沒有試過:
一邊用瀏覽器搜索信息,一邊還想看點電影?
一邊開著思維導圖,一邊照著框架寫文章?
一邊對著龐大的數據表,一邊用這些數據做ppt?
可是,電腦的屏幕太小,總在不同的窗口間切換,麻煩!
為什麼不把電腦屏幕變大呢?——用一臺電腦主機, 配上兩個顯示器。
這是傳說中的雙聯屏,簡稱「雙屏」。
1.
以前用筆記本電腦時,曾經試過用筆記本電腦連接一個額外的顯示器實現「雙屏」。但一大一小兩屏幕,實現的效果並不是非常完美。
前陣子搬家之後,換了桌上型電腦才想起「要不嘗試用桌上型電腦做成雙屏的效果?」
一開始提出這個想法,家人是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家要有家的模樣,不要搞得像辦公室。
正當猶豫之時,我算了一筆帳,簡直要一跳三尺高:「雙屏」的做法對我來說,太划算不過了!
01 效率晉級顯示屏面積是原來的2倍,足以容納多個任務窗口,不需在多個窗口間頻繁切換, 完勝開篇的那些問題。
一邊搜信息,一邊看電影;
一邊查數據,一邊寫文章;
一邊開著文件夾,一邊調用其中的文件;
..
只要你想得出的「一邊...一邊...」,輕鬆提速實現。
對於那些經常專業看盤、比對數據的股市投資人士,他們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有「雙屏」是一件好爽的事。
對我畫說,以後再也不討厭那些碩大的Excel表格和巨型的思維導圖了,可以將它們撐得大大的,一眼看到更多內容。對於知識管理的狂熱愛好者來說,效率提高的倍速絕對是槓槓的。而且家裡有現成多餘的顯示器,正好可以變廢為寶,老刀上陣。
人的精力如手機上的電量,任務窗口的切換動作就像手機後臺那些不起眼的軟體,別看不起眼,但在不知不覺中就把電量吸走。手機電量低了,尚有充電寶頂上,繼續工作無障礙。可是人呢?哪裡來的人體充電寶?
一旦精力下降得快,自控力減弱,很容易不自覺地刷微信kill time。所以,有的夥伴會停不下刷微信的手指,往往是那時候處於精力低谷,根本沒辦法使喚大腦聽話。如果切換動作減,有限精力得以最大化的保存,可用來決策更重要的事情。同時,心情也不會因多次雷同的操作而煩躁。
03 時間節約假設每一次窗口切換的時間是1秒,一天下來少說也有10分鐘,一年大約是61小時。相當於,從北京飛往紐約5次!從北京飛到東京24次趟!從北京坐高鐵到天津100次!時間量在日積月累後,會變成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寧願去買視頻網站的會員,不看廣告的原因。而時間是最寶貴的限量版資源。
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家人被說通了。過關!
2
接下來,要對付電腦方面的「小怪獸」了。
我的電腦最初界定為普通辦公使用,沒有玩大型遊戲等各類特別需求,配置上走的是常規路線,顯卡集成在主板之中。集成顯卡能不能讓「雙屏」成功,我心裡沒有十足把握。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之前先百度。我先搜索網絡上關於桌上型電腦實現雙屏的教案,介紹的內容多是簡明扼要。還好,大概有幾個步驟是知道的。
我先看了一下主機後方,發現有兩個顯示器的插口。一個是VGA,一個是HDMI。主機存在兩個不同類型的顯示器接口,是不是能夠同時使用,不清楚;如果它們不能同時使用,那意味著沒辦法實現「雙屏」。買電腦那會兒一時疏忽,沒有預見未來會有這樣的需求,所以當時並未向店家證實兩個接口是否可同時使用。在微軟的編程大神老同學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說是不能同時使用的情況極少。
正要鬆一口氣時,我又看了兩個顯示器的背面。咦,怎麼接口都是VGA的!而主機的兩接口分別是VGA和HDMI,這就說,有一個接口是對不上號的?咋辦?難道要把一個顯示器換了,換成和主機有相同的接口的?這成本太大了,是否可以有一個更小的改變成本呢?
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網上正好有賣VGA轉HDMI接口的線,二十幾塊錢火速拿下。不用重新買接口匹配的顯示器了。感謝網際網路時代,資源獲取容易,讓很多事情得以辦成。
第二關,Pass!
3.
就剩下最後1公裡的活了。
從快遞小哥手中接過VGA轉HDMI接口的線,我立馬動手。
沒想到開機之後,右擊桌面選擇「屏幕解析度」後,電腦卻沒有識別出B顯示器。難道這麼不巧?主機後部的顯示屏接口,只能夠使用其中的一個?我不甘心。
以往遇到電腦問題,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將電腦主機重啟,簡單粗暴直接!
這次我也照辦!重啟之後竟然奇蹟出現:兩個顯示器都被識別出來了!右擊桌面選擇「屏幕解析度」後,能看到「1」和「2」兩個標識的方塊圖形。
後來才知道這哪裡是什麼奇蹟,分明是瞎貓撞上死老鼠。因為我第一次,先開電腦主機,再把顯示器2的電源接上,所以主機沒有識別出來,而第二次開主機前,顯示器2已接上電源。很小的細節差異,得到不同的結果。
一陣興奮之後,又發現第二個問題。作為副屏的顯示器2(用了VGA轉HDMI線的那臺)沒信號,黑屏!又怎麼回事?
只能開始不斷假設,不斷驗證結果。心想,如果幾個驗證都無法成功,那麼也可以把這些經驗寫出來,分享給更多需要的朋友,幫助需要實現「雙屏」的夥伴少走彎路。我會說:看,前面有坑,別跳!
當時,總共在紙上寫了5個假設:
第1假設:由於很長時間未使用,顯示器2是壞的。
第2假設:需要「雙屏」驅動,而我的驅動不對路。
第3假設:主屏必須用VGA轉HDMI線的那臺顯示器,而我現在把這臺作為副屏了。
第4假設:有關的接口鬆動或接觸不良。
第5假設:VGA轉HDM這條線有問題。那就得找店家換貨了。
關於第1假設「由於很長時間未使用,顯示器2是壞的」這個,通過交換兩個顯示器的線證實,顯示器2能正常顯示。這個假設錯了。
關於第2假設「需要重裝驅動,而我的驅動不對路」,這是我在搜索時看到最多的說法。查過我電腦硬體的所有驅動,都是最新的,在網上折騰了很久,也沒有找到相關驅動。這個假設也錯。
驗證到第2假設這時,將近中午,要累趴了,只能先解決溫飽問題。飯後讓老公幫忙把後面的假設做了。
驗證還沒正式開始呢,只見老公把顯示器抬起來看背後一眼,顯示器就瞬間亮起來!!!
好吧,這麼看來,問題是很簡單:有關的接口接觸不良。猜想是老公拿起顯示器時扯到線,陰差陽錯地改變了原來接觸不良的狀況。
再將屏幕從「複製模式」設置成「擴展模式」(Win7系統直接同時按Win+P),至此,桌上型電腦一主機帶兩個顯示器的「雙屏」小夢想達成!
如果您的情況和我的相似,可以照著我上面的步驟去嘗試。相關硬體與準備材料主要是下面這樣——
電腦系統為Win7
主板集成顯卡
主機兩個接口分別為VGA和HDMI
兩臺顯示器的接口分別都為VGA
顯示器自帶VGA數據線
網購「VGA轉HDMI」數據線
4.
給桌上型電腦接兩個顯示器,這事本可以交給別人完成,只是心裡始終有一股嘗鮮的精神,決意親自玩玩。不僅收穫知識,還學到技能。現在對著自己弄好的雙屏,一邊屏幕開著書稿,一邊屏幕撰寫修改意見,感覺倍爽!
不斷嘗試新事,才有機會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這些新事不一定非得轟轟烈烈,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事。
所謂成長,就是去挑戰以前不敢、不想、不會的任務。這樣的生活有趣多了,不是嗎?
文章最後,送出7點收穫和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01 確認你的主機機箱後面有沒有視頻雙輸出埠,視頻接口類型可能是VGA、DVI、HDMI、DP等。而且要和兩臺顯示器的接口對應。如果有的話就不用再安裝獨立顯卡。如果主板只有一個視頻輸出口,那需要準備一個有雙輸出的獨立顯卡,涉及到拆開主機箱找到顯卡插槽安裝、獨立顯卡驅動安裝,以及在BIOS中設置的問題。這一塊可以上網於搜搜相關的方法。
02 主機機箱後的接口和顯示器不對應的,可以上網找線(網上有人說用這類線後,顯示器輸出的效果不好,我用得還算正常,要購買時多和店家了解一下);另外,像「VGA轉HDMI線」和「HDMI轉VGA線」是不同的,轉接頭存在公針和母針的區別,並且同類接口還有大小不同的款式,這些都要注意一下。
光是HDMI接口就有三種大小版本
03 VGA轉HDMI線,有的有供電接口,有的沒有。我買的是有供電接口的,據說安卓數據線 + 充電器 連接後,可預防黑屏閃屏,穩定畫面用的。但我沒使用。這樣,開機後電壓尚不穩定時,會出現偶爾的一兩下黑屏,開機時間長之後就不會。
04 如果數據線接好,並且沒什麼驅動程序上的問題,在桌面右擊設置屏幕解析度,選擇擴展的模式即可。當然,還要注意調好兩臺顯示器解析度,這項操作多弄幾下就明白了。
05 關於顯示器主要涉及到的4類接口:
VGA(Video Graphics Array)接口,也叫D-Sub接口,是常見的一種接口,從CRT時代到現在一直都在被採用。它是一種色差模擬傳輸接口,D型口,上面有15個孔,分別傳輸著不同的信號。
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是適合影像傳輸的專用型數位化接口,可同時傳送音頻和影像信號。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數位視訊接口,設計的目標是透過數位化的傳送來強化個人電腦顯示器的畫面品質。目前廣泛應用於LCD、數位投影機等顯示設備上。DVI接口比較的複雜,主要分為三種:DVI-A,DVI-D以及DVI-I。而DVI-D和DVI-I又有單通道和雙通道之分。
DP(DisplayPort),是DVI的潛在繼任者,一種高清數字顯示接口標準,可以連接電腦和顯示器,也可以連接電腦和家庭影院。
06 兩個顯示器最好是解析度和縱橫比相同。如果不同,網上還有一些專門用來管理雙屏的軟體,可以讓同一張牆紙在解析度和縱橫比都各不相同的兩個顯示器上,獲得最完美的顯示方式。如果兩顯示器一致,還能搜到雙屏壁紙直接用上,讓桌面更震撼。
07 「雙屏」並不驚豔,因為聯屏電腦是三、四、六、八、九、十二塊顯示器的都有,太震撼!而且可橫向著聯,也可往縱向聯。
最後做個小調查:你願意把屏幕變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