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到底是不是傳銷?

2021-02-14 中國搜索

    

網絡推幣機化身賭場,返利模式疑似「傳銷」,是否已觸碰法律紅線?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遊戲規則簡單、單筆投入低廉、感官刺激強烈,這些因素使得推幣機成為電玩城裡經久不衰的一個項目。在這個遊戲項目裡,人們往往抱有「以小博大」的心理,期望用小額的投入換取大量代幣的掉落。很難說,這類遊戲不帶有些許「賭」的成分。然而,隨著手機端的發展,以往需要在電玩城玩的推幣機,現在通過APP也能操作。

與以往電玩城裡的推幣機相比,這類線上推幣APP不僅有著各種不同倍率的遊戲房間,而且賺取的虛擬貨幣還可以用來兌換成現實中的物品。與此同時,用戶還能通過邀請碼發展下線,一旦受邀人發生儲值行為,邀請人就能得到現金返利。那麼,以這樣的方式來賺取現實物品究竟是否合法?如此發展用戶的模式又是否涉嫌傳銷呢?

推幣機線上「變身」手遊 開發公司:中獎機率可調

投幣、滾動、堆積、推動、等待掉落……這便是一個遊戲代幣的一生。人們樂此不疲地循環這些操作,為的就是能夠擊中關鍵按鈕,把前人堆積的代幣收入囊中,同時收穫旁人豔羨的目光和兌換價值不菲的獎品。而這些操作現在只需要通過手機APP就能遠程控制線下的推幣機。

記者在蘋果應用商店中搜索「推幣機」,隨即顯示出了一批包含「推幣」關鍵詞、軟體類型為遊戲的應用軟體。隨後,記者下載了一款名為「來推幣」的遊戲後進行試玩。

進入遊戲後,記者發現,遊戲界面分布著不同價碼的房間,同時系統會給首次註冊用戶小額的免費代幣。據遊戲客服人員介紹,房間價碼對應著你贏得代幣的倍率,倍率越高,中獎後賺取的代幣也就越多。

記者進入遊戲房間投幣,贈送的代幣很快就消耗完了,想要繼續玩只能充值代幣,價格從6元至698元不等,比率約為1比10。遊戲大廳裡持續提醒著某某用戶獲得大額代幣的消息。

記者以項目投資人的身份聯繫到了一家名為東方啟智的手機APP開發公司,公司的市場經理向記者透露,他們做過很多推幣機的項目,中獎機率都是可以調的,一個月賺幾萬塊錢都沒問題。

「這個是可以調的,後臺可以調的,你們自己可以調的。他賺的就是充值,賺充值的錢。控制掉率,因為它那個不單只是掉幣而獲得幣的,而且還有一個像老虎機一樣的模式,它那個也可以獲得到幣的,它一個月賺幾萬塊錢都沒問題。」

對於市場經理的說法,遊戲業內人士張女士也表示認同,玩家進入遊戲後的一切操作都已經提前被設計好了。「就是玩家充多少錢會獲得多少錢這都是算好的,一個人他從裡邊註冊,註冊完之後它會送你一個新手金幣,這個新手金幣可以讓你試玩幾局,幾局裡面你會產生多少收益,然後你什麼時候該充值了,這都是算好的,然後這個金幣你是要花錢買,產出永遠比消耗少的多,它每一局的概率都是算好的,不可能讓你真的隨機去抽。」

張女士還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的娃娃機、口紅機等和推幣機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玩家以小搏大的心理賺取利益。

「微信小程序最近有一個口紅機特別火,它的付費行為就是跟推幣機有點像,就是會讓你去充值,就是基本上讓你充個5塊錢、6塊錢,你就有一次玩遊戲的機會,只要你連闖3關成功了,就會獲得一個價值多少錢的口紅。它們第一天上線流水就將近跑了10萬(人民幣),然後上線3天不到就被微信給封了,因為定義為賭博性質。」

遊戲代幣可兌換實物、話費 律師:涉嫌開設賭場犯罪

記者還發現,遊戲內有商城的選項,在裡邊可以用代幣兌換手機話費、購物券、電子產品以及一些日常用品。

記者多次嘗試,用積累的代幣兌換了一張30元的話費充值卡,隨後手機簡訊提示話費到帳。

原文化部(現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曾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網路遊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虛擬貨幣表現為網路遊戲的預付充值卡、預付金額或點數等形式。其中《通知》第八條有明確規定,網路遊戲虛擬貨幣的使用範圍僅限於兌換發行企業自身所提供的虛擬服務,不得用以支付、購買實物產品或兌換其他企業的任何產品和服務。

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付建律師分析,如果玩家使用的金幣能在平臺上交易提現,獲取法定貨幣,或者用貨幣購買實物,那麼該遊戲平臺將違法。「正常的遊戲網站只發行虛擬貨幣,讓玩家利用虛擬貨幣進行娛樂,一旦它回收虛擬貨幣,虛擬貨幣可以跟人民幣、現實商品自由兌換,變成了籌碼,就涉嫌開設賭場犯罪。因此是賭資。」

邀請碼註冊返利 律師:是否涉嫌傳銷存在爭議

除了虛擬代幣兌換實體商品外,記者還發現,用戶可以分享自己的邀請碼邀請別的用戶註冊,受邀人如果產生儲值行為,邀請人就會獲得現金返利。

記者通過兩部手機進行了邀請和儲值的操作後,邀請人獲得5%的現金返利,如此發展用戶的模式是否涉嫌傳銷?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這樣的拉用戶返利模式是否涉嫌傳銷,目前還存在爭議:「首先要看,層級是否達到了3級以上。如果涉及到了3級以上,就有可能涉嫌傳銷。但他與傳統的傳銷方式還有不同,傳統的傳銷主要靠拉人頭,從下線及下線的下線去進行計酬。但這些遊戲的層級代理,他們銷售虛擬貨幣,並從下線中進行抽成,這畢竟是有相關的商品在銷售。這種商品雖然是虛擬商品,但這種商品本身也是有市場價值的。如果是從銷售的商品中進行抽成,算不算傳銷,目前確實存在一定的爭議。」

 推薦閱讀 

來源:中國之聲

編輯:牛   昊

相關焦點

  • TST到底是不是傳銷?
    一部分人會覺得發展下線就是傳銷,那麼TST到底是不是傳銷呢?下面我們來深度剖析一下。之所以微商不被一部分人認可,本人認為主要有4大因素造成了一些人不能接受微商的原因。對傳銷人員集中的窩點和落腳點----出租屋,鎮政府對症下藥,採取各種措加強出租屋管理,從源頭上卡住傳銷的軟肋,使出租屋主不想租、不敢租、不能租屋給傳銷人員,徹底剷除此了傳銷和變相傳銷的土壤。四、多管齊下,及時端掉傳銷和變相傳銷窩點。一是深入調查摸底,嚴密組織布控,有的放矢地組織打擊窩點。二是培養線人,端窩打點。三是加強巡查,露頭就打,把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消滅在萌芽狀態。
  • 真相 「微商」到底是不是「網絡傳銷」?
    報導稱,近年來,網絡傳銷違法活動日益突出,打著所謂「微商」「電商」「多層分銷」「消費投資」「愛心互助」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屢見不鮮。(圖片來源:東方IC)為提高群眾抵制和防範網絡傳銷的意識和能力,通知特別提出要採取多種形式,充分宣傳網絡傳銷的危害、特點和騙人伎倆,揭露其違法本質。因此,「微商」並不等於傳銷,但有人會借著「微商」的名義搞傳銷。那麼,如何辨別它們是正經生意還是傳銷呢?
  • 「努力3個月,日賺3000元」,這到底是不是傳銷?
    這種營銷模式讓「環球捕手」迅速走紅,也引來人們對其涉嫌傳銷的質疑。對此,一些媒體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三級分銷」模式《長沙晚報》6月11日刊登題為《「環球捕手」火遍朋友圈 到底是營銷還是傳銷?》的深度調查。
  • 關注 「微商」到底是不是「網絡傳銷」?工商總局發話了
    工商總局:打著「微商」名義搞網絡傳銷的情況,屢見不鮮據新華社7月1日報導,為加強網絡傳銷打擊力度,工商總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做好查處網絡傳銷工作。報導稱,近年來,網絡傳銷違法活動日益突出,打著所謂「微商」「電商」「多層分銷」「消費投資」「愛心互助」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屢見不鮮。網絡傳銷因其主體和標的虛擬性、行為跨地域性等特點,與傳統傳銷相比更具隱蔽性、欺騙性和社會危害性。網絡傳銷案件往往蔓延速度快、涉及人員多、波及地域廣、涉案金額大,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 專論|傳銷的每一個陷阱,你是不是都能挺過去?
    打擊傳銷人人有責。傳銷組織人員對於你的吹捧,是不是極大地滿足了你的虛榮心;不斷地激發你對於財富分配不公和社會地位不平等的強烈不滿情緒,激發你內心的怨恨,嫉妒和憤怒心理,讓衝動佔據你的大腦運轉。每一個人都有弱點,都有可能被激化成失控情緒的可能性。第三個陷阱:從眾心理,這或許是你妥協的開始。
  • MBI、MFC虛擬幣是不是傳銷?法院判決告訴你
    近年來網際網路出現越來越多的傳銷理財龐氏騙局,都是換湯不換藥,使得很多受害者自身和朋友傾家蕩產,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呼籲更多的反傳銷人士加入反傳隊列
  • 綠葉愛生活是傳銷嗎?
    這些天很多網友關注了我們的公眾號並向小編提問:綠葉愛生活到底是不是傳銷?他們的產品是不是正規的?             小編在這邊先回復第一個問題。在回答前,我們先區分下直銷與傳銷的區別。
  • 專訪kisslink張兆龍:創業者是不是都得有點傳銷氣質?
    業界傳說,想要打動徐小平,要麼你是史丹福大學畢業或者肄業的,要麼你把徐小平弄哭了,猜猜,kisslink的張兆龍是哪一種?這個打動了徐小平,並且讓王強為他站臺的創業者,今天,黑問要和他聊點別致的話題。黑問:關於創業者必須有點傳銷氣質,這個,你怎麼看?張兆龍:首先我們要想清楚,創業和傳銷的本質。
  • 什麼是傳銷?揭開傳銷的真面目!
    近日,趣步APP因涉嫌傳銷被查,再次引發人們對傳銷的關注,那麼,什麼是傳銷?找法網小編整理了一些資料,來看看吧!  根據《禁止傳銷條例》,所謂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 央視曝光,全國大量女性被捲入微商傳銷!工商總局發話了…
    「微商」傳銷套路深,戳穿那些「月收入10萬」的真相1、微信對話框生成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做微商的朋友發一些轉帳的截圖▼是不是覺得朋友的生意火爆了,產品也是良心出品?>「微商」到底是不是「網絡傳銷」?工商總局:打著「微商」名義搞網絡傳銷的情況,屢見不鮮據新華社7月1日報導,近年來,網絡傳銷違法活動日益突出,打著所謂「微商」「電商」「多層分銷」「消費投資」「愛心互助」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屢見不鮮。「做微商」並不代表是傳銷,但有人會借著「微商」的名義搞傳銷。
  • 【揭秘】披著網際網路外衣幹著網絡傳銷勾當的小懶豬APP...
    打擊傳銷人人有責。(您身邊的防傳管家:添加【反傳聯盟】微信公眾號fcx114-com)        反傳銷網5月26日訊最近網絡上有一款APP比較火,它可以不限地域,通過閒暇時間轉發、分享,輕鬆點擊就可以輕鬆賺取高額佣金。今天,將帶大家來看這一款可以賺錢的APP,具體怎麼「賺錢」。
  • 揭秘北海「廣東體系」傳銷組織騙人細節(一)
    阿信納悶他哥哥到底是不是在做傳銷呢?正是有了這樣的想法,時隔半年後,阿信瞞著家裡人孤身一人去了北海。他去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一個就是了解清楚他哥哥是不是在做傳銷,另一個就是確定他哥哥做傳銷後,就帶他離開。7天洗腦流程知道阿信要來找他,阿明早早地在車站等他,下車後,阿明帶著弟弟在廣州路附近逛一圈,讓阿信感受下當地環境!
  • 警惕打著分享經濟旗號的傳銷騙局
    ,都是換湯不換藥,使得很多受害者自身和朋友傾家蕩產,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呼籲更多的反傳銷人士加入反傳隊列,幫助更多受害者,儘自己一份力量。甚至有人說這樣討論的話,分享經濟都是傳銷。那麼,到底什麼是分享經濟,什麼是打著分享經濟旗號做著傳銷勾當的呢?近期很多營銷行為打著分享經濟的旗號,實際上卻走偏了,最終變成傳銷。那什麼是分享經濟呢?分享經濟簡單的說就是將你閒置的資源共享給別人,提高資源利用率,並從中獲得回報。分享經濟的理念就是:「使用而不佔有」和「不使用即浪費」。
  • 非法傳銷 重磅盤點:傳銷組織慣用的二十三大洗腦說辭(純屬乾貨)
    這是內參大叔為您分享的第546期內容請記住一點:沒有任何傳銷會告知它就是傳銷,它們一定會用各種方式技巧來掩飾自己的傳銷本質,只有這樣才能拉到更多的人搞到更多的錢 說辭十四:國家在融資這玩笑開得是不是很大?說這種話的人要麼徹底不懂宏觀經濟形態,要麼就是睜眼說瞎話。 關於國家在行業融資拿去運作,收益後返還老總,補足1040萬的說法。很簡單,廣西有多少人在做,這些人上平臺都,都用這個錢來補足老總收益,一共需要多少錢?
  • 傻小子誤入傳銷,結果...
    今天突然看到這個視頻,那伴隨著這個視頻,咱們一起回顧一下傳銷的發展史。傳銷起源於美國,發展於日本,成熟於東南亞,尤其是我國的臺灣地區,在1990年從國外引進大陸,當時由工商總局與美國雅芳公司為首的十家公司籤訂了為期五十年的合同,如安利、完美、玫琳凱等,允許以傳銷的模式在中國運行,其實在國外它不叫傳銷,它是叫多層次分銷。
  • 是不是傳銷?
    是不是傳銷?以下是我們的調查結果及最終分析。       據企業信用查詢,芬香社交電商的隸屬運營公司是北京芬香科技有限公司,芬香一直聲稱自己是京東推出的全新社交電商,但是從股權結構來看,芬香和京東的關係是真是「微妙」。
  • 如何識別傳銷及騙子公司?陷入傳銷、騙子公司如何自救?
    如果公司大言不慚無底線的說謊話,拉大旗作虎皮,不誠信,過渡包裝,我肯定會把它拉入黑名單,起碼的道德都沒有,我們還能指望它們什麼。      鑑別公司是否是騙子公司先從誠信查起。      先說規模較大的、善於包裝自己的傳銷組織驗證誠信的方法:
  • 李朔:美樂家是不是所謂的傳直銷公司?
    說實話,別說你了,就連我第一次接觸美樂家我就把它當成了直銷公司看待太TMD像了所以就和絕大多數人一樣,產品我可以用,但是打死我都不做為什麼?直銷的壞印象已經深入骨髓,從小就聽家人經常講,誰誰誰做直銷了,雖然懵懂的年紀,但是我也知道,直銷不好,人人喊打。
  • 圖文詳解:直銷與傳銷的區別
    首先澄清一點:直銷像傳銷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按中國人的說法傳銷就是山寨版的直銷)。從這點看,傳統公司/單位是部分授權,直銷和傳銷是充分授權,這點能說明是否違法嗎?顯然也是站不住腳跟的。可能有人說:「還有一點不同,直銷和傳銷是要介紹人才能加入的,並且要經常開會,而且都說你們多好多好。」
  • 划得來被警方查處,到底是詐騙還是傳銷
    圖片來源德陽公安微博一條警情通報讓眾多受害人心涼了半截,怎麼會按照傳銷定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