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關停後,音樂流媒體的最大「敵人」是誰?| 周末談

2021-02-25 新京報傳媒研究

 

2月5日0點,蝦米音樂正式停止服務,這個曾經靠情懷奮力一搏的平臺停止了腳步。眼下我們或許該思考蝦米走後,未來的音樂渠道還將面臨哪些新挑戰?算法下音樂人會越來越「打工人」化嗎?短視頻平臺的入局會否改變產業格局?聽眾對音樂的仰望感如何續存?

過去的一年對於音樂行業來說,一半是災難,一半又是轉型的機遇。線下演出遭遇「滅頂之災」,但線上直播和流媒體內容的付費卻迎來了受眾觀念的成熟。2020年4月底,各家音樂平臺共同發起的「相信未來」義演一度成為年度最大的音樂話題。但去年年底,曾在這次活動中起到了核心統籌作用的蝦米音樂,卻黯然地宣布於2月5日正式關閉。

蝦米的關閉自去年11月29日的一條微博初露端倪,此後關於「蝦米為何會倒掉」的討論已經成了所有音樂媒體的「必答題」。這家音樂網站/APP在2006年創業之初所喊出的那句「EARN MUSIC & MONEY(既賺音樂也賺錢)」的口號終究也成了一句「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遺憾。然而在蝦米即將正式關停的今天,我們或許更該思考的是「蝦米走後會怎樣?」



蝦米的前CEO王皓在與「壞蛋調頻」連線時表示:「如果有幸活了下來,跟騰訊、網易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在蝦米消失後的流媒體音樂平臺格局中,TME的一統天下似乎已經是早晚的事情。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早在2019年12月,騰訊旗下的QQ、酷狗和酷我三個APP就已經牢牢地佔據了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月活用戶數量的前三位,體量分別在3億、2億和1億級別。跟隨其後的網易雲音樂則在8000萬左右。而蝦米彼時的月活用戶僅在2800萬左右。所以當許多人對於流媒體APP的印象還徘徊在「QQ、網易、蝦米三足鼎立」的時候,其實這個市場幾乎就是大局已定。很多如今在懷念蝦米音樂的用戶,其實早已經用腳投了票。

△2019年中國主流手機音樂客戶端月活躍用戶數(萬)。數據來源:艾媒諮詢。製圖/新京報田偲妮

仍在擔當第二極角色的網易雲音樂在獲得了阿里戰略投資後,正準備抓住TME與三大唱片的獨家協議到期的節點,重新介入重量級版權的爭奪。而同時網易與TME也不約而同地開始進行ABC端統合的布局。網易雲獨自統籌藝人和作品推出《不僅_自己可見》的合輯,TME則乾脆收購唱片公司和長音頻APP的股份,大家都在發展自己的上下遊形成完整產業鏈。這都是蝦米曾經想做卻操之過急沒有做到的事。

但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TME的優勢地位並非源於他們購買了更多音樂版權,或是發掘出了更優秀的音樂內容,而更多是依仗他們在社交領域的壟斷性優勢。即使在2020年Q3財報顯示TME用戶達到5170萬,在線音樂服務付費率達到8%的情況下,其單純依靠音樂付費產生的收入依然無法覆蓋版權採購和產品開發產生的支出。

△TME、網易雲音樂如今都針對音樂人開闢了線上獨家欄目或專欄。

執著於「用音樂本身賺錢」的蝦米已經出局,這也再次凸顯出一個事實:無論在唱片、彩鈴、還是網際網路的音樂時代,內容都在被渠道牽制。在流媒體進入TME和網易雲的兩強時代後,網易雲要如何彌補在渠道方面的劣勢,它們決定了這種抗衡還能持續多久。如果阿里和網易不能充分統合目前還握有的微博、電商等渠道,那麼流媒體進入「三分歸一統」的時代恐怕也不會太久。

但說到底,流媒體平臺內部的競爭其實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在短視頻的衝擊下,需要3-5分鐘時間來展開一首歌,而且主要以音頻形式呈現的流媒體本身就顯得陳舊。蝦米的消失,其實是這個媒介本身的體量已經容不下一個第三名的寫照。

無論是網易雲還是TME最終其實要面對的問題是:再過個三五年,那種一分鐘以內,配有畫面的音樂有可能才是標準格式。那樣的話,誰是流媒體的老大意義又在哪裡呢?



在面對短視頻平臺對人們注意力的擠佔時,即使是TME也無法想出除了主動擁抱以外的辦法。

在剛剛過去的TMEA音樂盛典中,早期被戲稱為「QQ音樂三巨頭」之一的某歌手獲得了年度創作男歌手的獎盃,但令他和他的團隊感到茫然的是,同一晚的年度創作女歌手獎項頒給了創作出抖音年度熱單《少年》的夢然。事後他在錯愕中把獎盃留在了場館的前臺離去。

這個場景生動地說明了一種體系在面對一個更新更強力的體系時所產生的本能抗拒,以及TME之所以能在產業中屹立的理由。將一個同等量級的獎項分別頒給從平臺初創就一直是平臺內頂流的和一個在資歷、音樂素養上都不及前者,卻做出了流量爆款的短視頻音樂人。這看似關公戰秦瓊,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

2020年,抖音日活用戶達到了6億。如果說三年前短視頻的崛起還屬於「新事物」的話,那麼現在大量用戶已經對短視頻信息繭房產生依賴才是常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2021年字節跳動和快手分別推出了「飛樂」和「小森唱片」進入流媒體生態,在蝦米離開後,這些來自異次元的挑戰者會帶來的究竟是不痛不癢的叮咬還是雷霆萬鈞的降維打擊,值得拭目以待。

△用戶手機裡跟音樂有關的APP應用越來越多,若短視頻平臺入局,平臺競爭將更為激烈。圖/IC

在流行音樂作為單獨產業始終沒能從2000年代的蕭條中恢復,而又緊接著迎來了新媒介的挑戰的時代,它已經在過去幾年中悄悄完成了異化。如今這個產業的兩大支柱是粉絲經濟和作品版權。

一邊是極致的偶像化:打造作為商品的偶像,歌曲本質上只作為追星周邊而存在。另一方面則是短視頻音樂作品無需依附於歌手就可以大量傳播,其版權成為交易主體。對於資本來說,這兩者都是能夠更快獲得回報的路徑,而對於用戶來說,這兩者則能更精準地滿足他們的具體需求。

TME和抖音目前正是這兩大方向上最強的踐行者。一個用層出不窮的偶像不斷刷新著數字唱片銷量,一個用堅定的群眾路線打造一浪接一浪的熱單。但正如今年TME對短視頻音樂的青睞以及字節推出「飛樂」,在未來,兩種媒介,兩種路線,必然會在對抗中交融,直至達成某種平衡,形成音樂產業的「新常態」。



無論是TME還是抖音,無論走新路線中的哪一條,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將「音樂人」從產業的中心位上拿走了。像過去港臺樂壇那樣,音樂人作為創作者和演繹者,佔據舞臺聚光燈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

一個反映當下的場景是:一個音樂人去年發布了一首新作品,公司為他在抖音上做推廣,花錢找了一個紅人翻唱了這首歌。此後的一兩周裡,其結果令這位歌手感到十分矛盾。

「那首歌在他(網紅)那裡挺受歡迎的,我覺得這首作品收到了認可很開心,很多人也順勢找到了網易雲上的原曲頁面,提升了收聽和評論量。可是他們的留言都是『從XXX那裡來的』,『你要感謝XXX』。感覺怪怪的。」他說。

同樣是這個音樂人,在5年前參加蝦米尋光計劃獲得成績後,與非常不錯的製作團隊合作推出了單曲,這個單曲被放在蝦米的首頁,發布後還有配套的巡演,儘管不多,但單曲的播放給他帶來了透明的收入,整個過程令他感到十分舒適。

△蝦米的「尋光計劃」會挑選最具用戶辨識度與潛力的音樂人,幫助他們出專輯、拍MV、推廣、辦演唱會。當年程璧的專輯《我想和你虛度時光》就是尋光計劃的作品。

但在如今的網際網路中。我們的注意力正在被所有人虎視眈眈地想要分一杯羹。在這個扁平化的世界,面對如此海量來自不同維度的競爭。音樂人想要得到過去在蝦米獲得的那種尊嚴感,已變得不太現實。除了蝦米的離開,同樣以傳統歌手為聚焦點的《歌手》節目也在2020年徐徐地落下帷幕。

在抖音上推出了《世界這麼大還是遇見你》、《四季予你》等熱門單曲的程響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在2018年進入短視頻創作之後,自己在演唱上做了很多的減法,把豐富的技巧和表達去掉,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歌手在作品裡儘量歸零,聽眾才有空間把自己代入進去。」她說。

目前,短視頻音樂人們的工作強度非常之大,每天都要保持輸出。無論是工作形式、工作量還是收入,和上班沒有什麼區別。對於水準不佳的藝人,「找個班上吧」也成了聽眾們日常的嘲諷。

換個角度想,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樂壇中所使用的「音樂人」或者「歌手」這些概念本身就仿佛是「作品」和「用戶」之間的一個中間商。而消除或替代中間商正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典型思維。

當下,音樂行業正在回歸其服務性質。目前,經過音樂學校的培訓,進入一個MCN公司,從事創作、製作、表演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大家都是流水上的打工人。這其中也包括那些擁有大量粉絲,在合約裡卻只拿每月幾千塊工資的流量偶像們。



△2020中國在線音樂演出用戶音樂平臺偏好調查(%)。數據來源:艾媒諮詢。製圖/新京報田偲妮

好消息是,蛋糕確實變大了一點。

在回顧蝦米的消亡時,我們發現它的一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嘗試,例如用「尋光計劃」等活動發掘音樂人,在行業的更上遊布局,阿里星球時期整合ABC(藝術家、公司和用戶)端,建立商業循環的構想等等。其實是TME和網易雲乃至其他新入局者這幾年在做的事情。

這些超前的設想和執行時的粗糙令蝦米或者說整個阿里音樂部門看上去像是一個王莽一般的疑似穿越者。它似乎拿著一套未來的答案在答一卷過去的考題。在線上音樂付費率極低的5年前,這樣的嘗試迎來失敗絲毫不值得奇怪。

據蝦米前員工透露,2018年底以來,蝦米已經幾乎停止了所有進取性的活動,僅僅是維持著日常運營,等待終將到來的結束。多少有些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在線上的音樂付費率正是從那時候開始高速地提高。

筆者每年會在北京大學的「中國流行音樂流變」課程中分享一次對於產業的體會和觀察,從2018年開始,我會調查全班同學中至少購買了一家流媒體平臺VIP用戶的人數。2018年只有零星的同學舉手,2019年這個比例則超過了30%,2020年則有80%以上的同學開始為音樂付費。這當然只是一個高等學府裡對流行音樂感興趣的年輕人中的調查,但趨勢是不會騙人的,「喜歡音樂就要付費」正在重新成為一種普遍的觀念。

2020年,數字專輯的銷量迎來爆發,儘管大部分唱片本身只是粉絲追星的標的物,但也不乏萬能青年旅店《冀西南林路行》銷售額破千萬這樣的驚喜。聽眾們對於音樂產業並不再有過去的仰望感,但在更實際的層面,音樂在他們生活中的必要性正在增強。

這些年來,音樂的傳播媒介,在中國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都發生了潛移默化卻影響深遠的改變。這需要從業者們從根本認知上調整自己對於流行音樂的信念。在蝦米對流行音樂的情懷可以令他們拼盡最後力量去組織「相信未來」,但這份情懷也早已絆住了他們自己通往未來的腳步。

但在蝦米走後,音樂正在成為一個更普通,但更堅實的服務產業。

本文轉自新京報APP 作者:優作

本文編輯:劉穎

-閱讀推薦-

2020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公布,郭敬明、於正因抄襲被抵制入選

重磅揭曉!93件作品榮獲新京報2020年度新聞報導獎

來新京報電商平臺「小鯨鋪子」屯年貨啦!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關停,成也音樂,敗也音樂
    ,但有去年11月末消息的鋪墊,蝦米粉絲此時反而冷靜下來,關停已經是確定的事情,此時如何將蝦米音樂的歌單進行轉移才是正事,祈禱和跪求並不會改變蝦米音樂關停的結果。日前,蝦米音樂發布公告稱,蝦米將於2021年1月5日10點開啟用戶個人資料及資產處理通道;2021年2月5日0點後,蝦米音樂App從應用商店下架。停止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
  • 蝦米音樂關停 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坐不住了!
    根據官方公告,蝦米將於2021年1月5日10點開啟用戶個人資料及資產處理通道。2021年2月5日0點後,蝦米音樂App從應用商店下架。停止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2021年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其他運營均停止並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
  • 蝦米音樂正式宣布關停,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蝦米音樂當初憑著出色的軟體界面,合口味的日推歌單,以及不會「致鬱」的評論區,成為了 QQ 音樂以及網易雲最大的競爭對手。蝦米音樂在今天正式宣布,2 月 5 日正式關停音樂服務。爆料消息發出後,一直冷清的蝦米音樂官博,突然多了不少粉絲留言,希望蝦米音樂能繼續「活下去」。
  • 蝦米音樂正式關停
    2月5日0點,蝦米音樂正式關停,目前進入蝦米音樂APP,頁面只剩停服公告、資產處理及退款申請等選項。此前,蝦米音樂於1月5日發布公告稱,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其他運營均停止並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
  • 蝦米音樂宣布2月5日關停,網友感傷:再見了,我的青春
    蝦米音樂團隊成員在一封告別信中表示,12年來,產品的每一次迭代和更新,蝦米都希望做得更加純粹——回歸音樂本身,讓每一位用戶都能發現屬於他們的音樂新世界。「但不可迴避的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曾錯失了一些關鍵機會。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
  • 蝦米音樂APP將於2月5日關停,一代人的音樂回憶落幕
    繼此前的關停傳聞後,蝦米音樂APP無奈迎來了告別時刻。
  • 蝦米音樂關停,新平臺已經註冊「音螺」新商標!
    蝦米音樂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最早的數位音樂平臺之一,擁有3000萬首海量曲庫,至今已吸引了4萬多原創音樂人入駐,擁有1000多個曲風流派、5億多個優質歌單。  曾經和QQ音樂二分天下的蝦米,怎麼忽然就宣布關停呢?
  • 匯源果汁退市,蝦米音樂關停:這一個危機,被很多人都忽視了
    昨天,「蝦米音樂關停」的話題上了熱搜。2021年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了《致所有用戶的一封信》,宣布2月5日正式關停。蝦米音樂是PC時代中國最早、最受歡迎的音樂網站之一,於2008年11月上線。2013年阿里用8000萬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蝦米,又跟天天動聽組成阿里音樂集團。
  • 阿里為何不是賣掉蝦米而是關停蝦米音樂?
    阿里為何不是賣掉蝦米而是關停蝦米音樂?  由於長期、獨家版權的存在,所以阿里賣不掉蝦米。
  • 蝦米音樂宣布關停:停止所有歌曲試聽、下載
    官方公告表示,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蝦米音樂團隊成員在一封告別信中表示,12年來,產品的每一次迭代和更新,蝦米都希望做得更加純粹——回歸音樂本身,讓每一位用戶都能發現屬於他們的音樂新世界。「但不可迴避的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曾錯失了一些關鍵機會。
  • 蝦米音樂即將關停,蝦米導入QQ 網易雲全教程來了
    趁著蝦米音樂留給用戶的緩衝期(關停時間2021年2月5日)(比起某筆記軟體那突然的關停讓用戶連資料都無法備份的情況算良心了),我們來看看如何把蝦米音樂中的歌單轉移到QQ音樂、酷狗音樂、酷狗音樂、咪咕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吧。
  • 蝦米音樂關停!12年的陪伴……
    蝦米音樂關停!蝦米音樂團隊成員在一封告別信中表示,12年來,產品的每一次迭代和更新,蝦米都希望做得更加純粹——回歸音樂本身,讓每一位用戶都能發現屬於他們的音樂新世界。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把目光看向未來,我們相信也期待著,將有更加豐富的音樂內容服務形式出現。」
  • 蝦米音樂宣布2月5日關停,趕緊把「我的歌單」導入QQ、網易雲!
    也就是在大家分享自己年度歌單的時候,一個誕生了12年,期間也陪伴了無數網友的音樂App蝦米音樂要關閉了。昨天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 徹底關停,12歲的蝦米音樂沒了!網友爆哭……
    ——相徵,就曾發微博表示:蝦米音樂或將於明年關閉。就在大家都以為蝦米音樂還能「起死回生」,之前的一切只是虛妄的傳言的時候……蝦米音樂的官方帳號,真的發布了最後的關停通知。2021年2月5日0點後,停止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
  • 謝謝,蝦米音樂,再見!
    「最喜歡蝦米音樂的磁帶界面」「只有蝦米音樂最懂我」……蝦米音樂還是關停了,這個很多人心中有預料,但不願相信的事實,在今天敲下定音錘。  1月5日上午10點15分,蝦米音樂於微博發布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 再見了,親愛的蝦米!蝦米音樂正式關停,網友:青春結束了!
    當幾乎所有播放器都在以「免費」為噱頭圈地跑馬時,蝦米卻選擇了一種混合了「P2P、電子購物、虛擬貨幣、社區」的模式入局,把音樂與網際網路更深度融合起來,引來投資人的青眼有加。2月5日早間消息,昨天0點,蝦米音樂今日正式關停,目前進入蝦米音樂APP,頁面只剩停服公告、資產處理及退款申請等選項,無法進行歌曲試聽、下載和評論。
  • 蝦米音樂遭關停?哦,2021得和你說再見,便是再也不見!
    百度放棄了,不代表其他人沒看到新的機會,於是,一些聽音樂的軟體和網站及APP不斷冒出,其中我接觸較早的,就是蝦米。甫一接觸,我就喜歡上這個網站。不止是因為其良好的UI界面,還因為音樂類型豐富,曲目多,音質高,聽歌也不要錢(這或許就是蝦米最終要關停的一個原由吧)。先說說音樂類型豐富、曲目多這件事。
  • 蝦米音樂關停:商業帝國下小眾音樂的自留地該如何存在?
    「音樂難民」們被迫直面這場突然的告別,紛紛在蝦米音樂官博下方留言感慨,表達驚訝與惋惜:「爺青結」「至少在我心中還有個尚未崩壞的地方,現在連這個地方都沒有了」「這麼有態度的平臺,怎麼能關停」「曾經最懂我的陪伴啊……」蝦米音樂APP甚至還推出了一個叫「蝦米留言簿」的新區域,專門提供給用戶來追念緬懷與蝦米音樂的點滴。
  • 蝦米音樂今日關停 最後一次推送歌單所有人都相同
    無論你相不相信或接不接受,蝦米音樂在今天終將與你告別了。2021年2月5日0點,蝦米音樂正式關閉,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爺的青春它突然就不見了。現在進入蝦米音樂App,頁面只剩停服公告、資產處理及退款申請等選項。
  • 風靡一時的蝦米音樂,正式宣布關停!又一個PC時代產物的落幕
    就在前不久,蝦米音樂的粉絲們聽到了一個重大噩耗。一名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微博用戶 @相徵,在微博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雖然蝦米早就淡出了大多數人的視線,但對於許多音樂愛好者來說,這個消息依然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