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 | 鳥睡覺的時候為什麼要單腿站立?

2021-02-08 知乎日報


題圖:yestone 正版圖庫


為什麼黑天鵝要一隻腳站著睡覺?它為什麼要用這麼高難度的姿勢?


知友:小葉叔叔(2100+ 贊同,北京林業大學鳥類學博士,鳥綱動物話題的優秀回答者,知乎編輯推薦)


大家如果去動物園玩,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鳥兒都是單腿站立理羽或者休息,特別是一些大型的鳥類更為明顯,比如鶴類,鸛類,鷺類,鴨類。


目前科學們沒有非常明確的答案,但是有以下幾個觀點:


最主流的觀點是:有利於保暖


鳥類的平均體溫為 40 到 43 度,基礎代謝率非常高,就是一個代謝的機器,為了能夠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鳥類的腿部是鳥兒與環境之間熱交換的重要部位在溫暖的環境,腿部可以散熱,在寒冷的條件下,腿部也最容易損失熱量。


鳥兒全身覆蓋羽毛,但是腿部是裸露的。鳥兒把另外一條腿藏在羽毛底下是不是為了減少散熱面積,而有利於保暖呢?


科學家用大紅鸛(6 種火烈鳥中的一種)進行研究。


通過觀察火烈鳥的行為,並記錄環境的溫度,發現隨著溫度降低,火烈鳥單腿站立的比例明顯增加,並且在溫度低的水裡單腿站立的比例尤為明顯。


溫度降低可以增加火烈鳥單腿站立的比例,支持了有利於保暖觀點。


大紅鸛單腳站立


後續又有研究發現一些鳥類,比如綠頭鴨,黑天鵝,白臉鷺, 黑尾滕鷸 ,澳洲琵鷺,黑翅長腳鷸等也有都有這種趨勢,就是溫度越低,單腿站立的比例越高,但是統計學差異性不明顯。


綠頭鴨單腿站立


黑翅長腳鷸單腿站立


第二個觀點是:保持平衡


雙腳走路多見於人類和鳥類,對於人類而言,人的身體是筆直的,人的重心和雙腿是同一條垂直線,雙腳站立很穩定(圖 A);單腳站立時候,身體要向站立的腳傾斜,才能保持重心和支撐腳在一條線上,保持平衡(圖 B)。



但是鳥類的重心在身體靠前,所以鳥類雙腳站立的時候,膝蓋是向前稍微彎曲的(圖 C,即趾間關節彎曲,鳥兒的趾間關節有點類似於我們的腳踝)。


而鳥兒單腳站立的時候,腿部是伸直(即趾間關節伸直),但是腿部和水平地面需要保持一定角度才能保持平衡(圖 D)



為了更明顯看到單腿站立的鳥兒,腿和垂直地面的夾角,看下圖。鳥兒單腳站立時候趾間關節伸直,也可以讓身體非常穩定,保持平衡。


鳥兒單腿站立和重心和平衡


鳥兒單腿站立的時候並不一定是保持靜止的,它可以進行一些活動,比如整理自己的羽毛,火烈鳥還可以單腳站立時候進行覓食和戰鬥。


火烈鳥單腿站立覓食


第三個觀點是:緩解肌肉疲勞


人長時間的站立會使腿部肌肉勞累,腿部僵硬,行動遲緩。人可以通過輪流抬腿來進行休息,緩解肌肉疲勞。那麼鳥兒單腳站立是不是可以防止腿部肌肉疲勞呢?


Clark 通過觀察一些鳥類發現埃及雁和白頸鸛在站立時候,會經常交替使用兩隻腳「獨立」。


其他研究還發現,很多鳥類單腿站立休息時候,左右腳站立的頻次並沒有差異,這個這些動作可能和緩解肌肉疲勞有關係。


白頸鸛經常交替使用兩隻腳「獨立」


也有科學家用火烈鳥進行驗證,對比雙腳和單腳站立休息的火烈鳥,等到其休息結束之後,觀察其運動行為。


如果「緩解疲勞」這個觀點成立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預測兩隻腳休息的鳥類休息結束之後比較疲勞,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調整之後才開始運動(腳麻了之後通常需要緩一緩再動)。


但是科學家們通過實驗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即單腳站立的鳥兒休息完之後反而需要更多的時間調整之後才開始運動。


也就是鳥兒做這個單腳站立高難度動作也是挺辛苦的,也會感到疲勞,不支持單腳站立緩解肌肉疲勞觀點。


關於鳥兒為啥單腳站立,還有一些觀點,但是缺少數據支持。


減少寄生蟲: 一些寄生蟲可能通過鳥的腳爬上去,只用一隻腳站立相比兩隻腿可以降低生病的概率,以此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


促進血液循環:有些鳥兒腿部較長,鳥類的血液從毛細血管輸送到腳的時候,需要消耗能量,如果抬起一條腿,保持腿在一定的高度,可以讓腿部更接近心臟,有利於血液輸送,減少能量消耗,促進血液循環。


目前來說,本文第一個觀點的認可度較高,但是通過觀察也發現,很多鳥兒單腿站立時候,並沒有把另外一條腿縮進羽毛裡面,而且在天氣非常暖和的時候,鳥兒也經常單腳站立。


所以鳥兒單腿站立的原因可能不是單一的因素,保持平衡,減緩肌肉疲勞等或許也是其單腳站立的原因,這些未知的秘密期待著科學家們繼續深入的研究。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 37 個回答:為什麼黑天鵝要一隻腳站著睡覺?它為什麼要用這麼高難度的姿勢?




關於祛痘,看完這篇,你不用再看其他文章了

你以為掌控了工資卡,他就不會出軌了嗎?

駝背聳肩讓人「猥瑣」,教你簡單 3 步解決它們

如果不是在相親上遇到,或許我就會喜歡上你

男生宿舍的關係能可怕到什麼程度?


相關焦點

  • 寶寶O型腿/X型腿?元兇是紙尿褲或過早站立? - 腿型的迷思與真相!
    有一次,常爸出差在高鐵站候車,聽到旁邊一個奶奶急赤白臉地講著電話:「我告訴你,千萬別再給孩子穿尿不溼了,萬一穿出個羅圈腿怎麼辦?!到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還有一次,一個媽媽向我抱怨,說家裡老人在孩子(6、7個月左右)睡覺的時候一定要給他綁腿,說是這樣腿才能直。這位媽媽提醒老人說,綁腿不好,現代的育兒理念是睡覺時要讓孩子舒展四肢。
  • 為什麼要睡覺1:晝夜節律
    你好,這是我們「睡眠專題」第一講,解讀的書是睡眠科學家 馬修·沃克 的著作《我們為什麼要睡覺?》。今天開始,就讓咱們系統地,開始了解關於睡眠的一切吧!首先,我想請問,你有沒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你的身體,到底是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睡覺的呢?
  • 個性十足的蝙蝠:為什麼倒著睡覺也不會腦充血呢?
    而鳥類已經失去了它們祖先的手指,與鳥翅膀上的骨頭融合了。聲波和回聲的應用蝙蝠為什麼喜歡倒著睡1、更好的捕食。蝙蝠的祖先生活在樹上,當小昆蟲沿著樹皮移動時,他們就會捕食它們。因為在樹上追逐昆蟲要困難得多,蝙蝠會面朝下等待獵物爬上樹幹。
  • 德國國鳥白鸛,為何被稱為「吉祥鳥」?
    其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成鳥具細長的紅腿和細長的紅喙。嘴長而粗壯,在高樹或巖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壽命26年左右。白鸛為食肉動物,食性廣,包括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小型哺乳動物和小鳥。覓食地大部分為具低矮植被的淺水區。一夫一妻制,但非終生。分布於歐洲,非洲西北部,亞洲西南部和非洲南部。
  • 6種引起豬腿瘸不敢站立的疾病,教你輕鬆鑑別好治療!
    在養豬生產過程中豬出現腿瘸不敢站立的情況很多,有人認為是豬鏈球菌病引起的,就會盲目的肌注磺胺類藥物,其實引起豬腿瘸站不起來的原因很多,如果搞不清楚就直接用藥,有的不但症狀沒有減輕,反而加重,耽誤豬病的最佳治療時間,總結豬腿瘸站不起來的常見原因及防治方案供大家共同交流學習。
  • 廣西女子夜晚床頭突現怪鳥,扶牆站立還戴個「頭巾」,打它都不走
    這種鳥看上去像雞但比雞瘦,像老鷹卻又不是老鷹,它站立的姿勢很直,就像人在站立那樣,羽毛顏色如同一件帶麻點的蓑衣,頭部後側有冠羽,有時會豎起來,特別是在受到驚嚇的時候,看上去就像戴了個帽子一樣。總之,這傢伙站在那裡都不像是只鳥,而且由於它站到了女士的枕頭上,枕頭又比較軟,它站立不穩,還伸出一隻翅膀支住了牆壁,造型擺得還很帥氣,這哪是鳥啊,都像個「妖精」了。
  • 中班科學課件《動物怎麼睡覺》PPT課件
    2.能夠分清不同動物的不同睡姿並嘗試用動作模仿動物睡覺的姿態。  3.加深對小動物的喜愛,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增強保護動物的責任感。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小豬睡覺》的音樂  2.有關動物睡覺的各種姿態的圖片PPT。
  • 蝙蝠為什麼喜歡倒掛著睡覺,腦袋不會充血嗎?
    有些猴子偶爾也會倒掛在樹枝上伸手夠吃的,但倒掛著睡覺的,還真只有蝙蝠這一家。人倒立幾分鐘就會頭疼難受,而蝙蝠卻倒掛著睡一整個白天,甚至整個冬天。那麼,蝙蝠為什麼要這樣睡覺呢,它們不怕睡著了掉下來嗎,不怕腦袋充血嗎?
  • 單腿深蹲和負重深蹲哪個好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鸚鵡養成經驗談,從選鳥說到價格說到飼養!
    比如我家在選擇餵養中型鸚鵡的時候,就面臨非洲灰鸚鵡和折衷鸚鵡的糾結。非洲灰相對安靜,基本上在家看著你幹活就行,不一定非要陪著它。不挑食,但是要有很多玩具,否則很容易因為抑鬱煩悶而患上啄羽症(北京動物園裡的鸚鵡就大多有啄羽症,好可憐)。折衷鸚鵡則比較黏人,然後食物要有大量蔬果,但相對來說沒有灰鸚鵡那麼容易抑鬱。
  • 為什麼要站立辦公?揭秘zgo顯示器支架
    為什麼明明可以坐著辦公,很多人卻選擇用顯示器支架站起來?1.站起來提升健康值坐著看似輕鬆,但是一直保持坐著的姿勢卻十分危害健康。除了容易造成腹部最直接的傷害就是對腰椎的傷害,很多人年紀輕輕腰就不好了,一定程度上和久坐時間長有關係,因為人在坐姿狀態下腰椎的受力面積成倍增加,時間一長腰椎就容易崩潰。
  • 小鵝出現大面積的腿軟腿癱,精神沉鬱,縮脖呆立什麼病?怎麼治療?
    、腿軟、癱瘓的時候,不少人不加深入分析就單純的說是什麼病,養鵝戶就信以為真,而有的養鵝戶卻不知道很多種原因,都會引起鵝腿瘸腿軟癱瘓的情況。現在分析怎樣的情況會出現鵝腿瘸腿軟癱瘓:疾病因素(1)病毒性因素:如鵝副粘病毒病、流感病毒、鵝細小病毒等,引起鵝腿麻痺、跛行或站立不穩、頭頸扭轉等神經症狀。當出現此病因時,防治常根據免疫程序及抗體水平而進行,發病後緊急免疫常有較好的效果,但是緊急接種還得考慮有病毒的混合感染,謹慎免疫!
  • 我們為什麼要睡覺?
    以下分享我們為什麼要睡覺書中的一些觀點,與大家商榷——睡眠裡面最重要的是NREM(不眨眼的深睡,主要功能是提高體質及免疫力)和REM(快速動眼的做夢睡眠,主要功能是提高大腦功能),這兩樣決定了睡眠質量。愛做夢的人睡眠質量高,而且夢做得越激烈,睡眠質量越好。
  • 貓頭鷹寶寶居然趴著睡覺?原因是腦袋大?這也可愛得太過分了!
    大家知道貓頭鷹寶寶是怎麼睡覺的嗎?前幾天,文化專欄作家Mark Rees驚奇地發現,小貓頭鷹竟然是臉朝下,埋頭大睡的。「我剛剛發現,因為小貓頭鷹的腦瓜太重,所以它們才這樣大頭朝下趴著睡!可印象中,似乎鳥類都是站著休息的,剛孵化的鳥寶寶也是團成糯米糰一樣睡覺,
  • 連呼吸都要浮出的鯨類,在海裡睡覺時怎麼不會被憋死?
    而這也帶來了一個鯨生難題——它們到底是怎麼睡覺?總不能像尿頻一樣,半夜總是起來換氣吧?我們先來看鯨類是怎麼在海裡創造憋氣極限的。很多人都知道,它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浮到水面呼吸。這就像是我們去遊泳一樣,時不時也得換氣。
  • 趁大家都睡了,找個沒人的地方看看鳥? | 雜·趣
    那個字念(chī)比較自閉的一鳥白天睡覺晚上捕食擅長把自己偽裝成一塊木頭所以白天的時候 神秘的魔法動物靜態顏值就不用說了 很多人至今還等著它們給自己送錄取通知書但你要知道也會非常努力的把椰子殼夾在腋下一步一踉蹌把珍貴的殼帶走這張動圖不夠感人甚至讓你們覺得我要說它這樣很沙雕我要說的是沒有椰子的時候這章魚會把自己的腿盤在腦袋上眾所周知這樣的話四捨五入我們就是個椰子了
  • 報告媽咪---你知道小孩子吃什麼會長高嗎?
    2、牽手走導致肘脫臼:寶寶開始學走路了,如果爸媽總是牽一側的手,或者太過用力,可能會導致孩子橈骨小頭半脫位。尤其兩歲以下孩子剛學會走路,爸媽長時間單側向上牽領走,孩子重心易發生偏移,這對骨骼發育不利。另外由於孩子肘部橈骨小頭的環狀韌帶薄弱,也易發生橈骨小頭半脫位,如果領的途中孩子突然跌倒還可能會脫臼。爸媽領著孩子走的時候,最好左右手交換、輕輕領著孩子的小手。
  • 為什麼只有恐龍和人用兩條腿走路 | 混亂博物館
    是的,恐龍、袋鼠、企鵝甚至穿山甲,它們兩條腿走路的理由都比人類「正當」多了。角足龍類中的腫頭龍類和鳥腳龍類一直保持著二足行走的步態,至少在奔跑時保留了二足步態;但角龍類的變化就劇烈一些,早白堊紀的鸚鵡嘴龍科是一群完全二足行走的小型恐龍,能相當靈活地奔跑,長著鸚鵡似的喙狀嘴,用來切斷植物,頭部沒有冠飾和角,但是有突出的圓錐狀顴骨,尾部有很長的鬃毛。
  • 人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給出進一步答案
    為什麼人類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動物為什麼要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