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市值縮水超2500億,富士康的工業網際網路咋樣了?

2021-02-15 王吉偉

富士康是不是在做工業網際網路?工業富聯BEACON平臺咋樣了?

近日,由於iPhone XS 銷量大大低於預期,蘋果已對富士康砍單10%。這使得對蘋果依賴較強的富士康受到很大影響,以致其旗下的工業富聯也受到牽連,走勢不穩。

當然,工業富聯不只是因為蘋果砍單關聯下跌,這支創造了36天A股最快過會紀錄於6月8日登陸A股的股票,自上市3個漲停板之後及一直在下跌。

到10月8日,工業富聯在A股交易四個月的檔口,其股價一度跌至13.75元,市值回落至2710億元,較高點(5193億元)縮水超過47%,市值蒸發2480億元。其後,股價仍舊小幅震蕩,至11月6日,工業富聯開盤價12.79元,市值2519億。

為什麼工業富聯會縮水如此之快呢?

工業富聯,是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簡稱。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從成立時間來看,無愧於其高管經常提起的「3年前就開始研究工業網際網路」這個說法。

工業富聯公司的主要經營範圍是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研發、通訊系統研發、企業管理服務、從事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的進出口及相關配套業務等。從其業務內容來看,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研發放在首位,當是是其重要部分;而通訊系統研發部分,其一再提到的5G技術在製造流程中的應用,應該佔很大的比重;至於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的進出口,當是跟富士康的基礎製造業相關。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管理服務,此業務意味著工業富聯可以將其研發的先進位造等整體解決方案以輸出給其他公司,以幫助企業實現更優質的生產經營管理。也就是說,在工業富聯成立之際,富士康已經想好了未來的盈利模式。即通過搭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關聯一眾合作夥伴形成資源整合優勢,然後整體輸出給其他有需要的企業。

工業富聯推出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BEACON,是從2015年就開始搭建的平臺。BEACON 平臺由 B(行業應用價值)、E(服務型製造)、A(智慧應用)、C(工業雲和大數據)、O(智慧工廠)、N(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裝備)六大環節組成,於 2016 年 1 月正式應用到了自身的生產流程當中,並陸續引入到了其各個製造基地。

BEACON 平臺以數據採集為基礎,可為客戶提供四大子平臺(物聯網平臺、智能數據平臺、智能製造平臺、影像大數據平臺)與多個服務應用(產品技術管理應用、生產製造應用、安全管理應用等)。同時,BEACON 平臺打造跨邊緣層、IaaS 層、PaaS 層和 SaaS 層的應用體系,連通設備層、車間層、企業層,智能輔助生產者、管理者與決策者。

可以說,BEACON 平臺應用範圍相當廣泛,是一個集設計、製造、銷售以及全產業鏈解決方案於一體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自設計與零組件、SMT、智能製造、智能測試及出貨至終端客戶的一整套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智能化工廠的快速部署。通過平臺開放共享,打造生態鏈,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效率、安全可靠的智能製造服務。

BEACON平臺獲贊頗多,頻頻入選各種試點單位與示範項目,擁有國家工信部2018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中國工業網際網路10強等很多頭銜。雖然收穫很多讚譽,但是其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始終差強人意,很多機構都不不看好,自上市以後股價一再下跌。

究其原因,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點:

1、當前的工業富聯概念太多,落地項目太少。現在工業富聯給人的感覺是,尚停留在不斷向外界擴散BEACON平臺概念的階段,BEACON平臺的進展如何,落地程度怎樣,有哪些合作客戶,這類內容很少,以致於很多人感覺工業富聯的忽悠成分更多,甚至開始懷疑其能力。

2、仍將工業富聯看作代工廠。因為當前BEACON平臺還不具備以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到多行業的能力,當前的營收報表仍舊以通訊網絡設備、雲計算設備的代工為主,而工業網際網路部分BEACON平臺本該有的強勁企業服務營收,至少沒有在營收報表中體現出來。

3、股民對工業網際網路了解不夠,看不到工業網際網路的未來價值。雖說現在很多媒體都在渲染工業網際網路未來的萬億級市場,但到底哪個企業有能力去分羹,哪個企業能在未來獨佔鰲頭,現在而言仍是未知數,工業富聯的能力價值又在哪裡?

以上三點,其中任何一點都能導致工業富聯股價下跌。

事實上,工業富聯在二級市場上市的最大初衷,在於當前一級市場難以融資,所以才會以最短的時間在A股上市。到二級市場去融資。要在未來實現工業富聯BEACON平臺的宏偉夙願,需要長期的投入。而在中國資本市場不喜歡長線價值投資的情況下,在資本機構不願投錢到製造業的前提下,不只是富士康,多半製造型企業要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估計都得考慮二級市場。

對於「工業富聯是不是真的在做工業網際網路」這個問題,現在尚無法給予明確回答。畢竟,工業富聯的很多戰略規劃尚未落地,且其很多規劃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實施。但對於工業網際網路這個超級市場,就連網際網路企業都不想放棄,更不用說以製造起家的富士康。因此,打造自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絕對不是富士康一拍腦袋就決定的策略,這個決策足以關乎其未來發展。所以,以後定會重點經營。

短期來看,不管工業富聯自搭雲計算平臺與深研人工智慧,還是借用第三方資源來打造自身能力,只要能夠將其先進位造的整體解決方案輸出,能以BEACON平臺的模式、經驗、技術及方案助力更多的製造型企業實現升級轉型,也就能夠展現工業富聯是在真正盡力做工業網際網路了。

待工業富聯能夠為更多的製造型企業提供方案,待BEACON平臺能有營收之時,也就意味著其在今後更多元化的盈利能力,自然也就能夠有更好的股市表現。

【關注TMT與IOT,專注網際網路+及企業轉型研究。公號ID:jiwei1122】

相關焦點

  • 工業富聯股價連續兩日上漲,市值飆升613億元
    鴻騰精密漲超5%,雲智匯科技漲15.96%。A股工業富聯漲7.59%,市值達3819億元。相較於16日收盤,工業富聯市值目前增加了613億。工業富聯分時圖 來源:Wind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17日正式宣布,將投入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初選。
  • 富士康的工業網際網路轉型之路
    此後兩年,富士康在選定示範產線上進行工業網際網路系統開發。在自身龐大的製造基礎上,支持海量數據採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製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網際網路逐漸發展成形。2015年,富士康將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相關業務單獨拆分,組成工業網際網路業務公司——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工業富聯。
  • 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的轉型之路
    2015年,富士康將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相關業務單獨拆分,組成工業網際網路業務公司——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工業富聯。 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曾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是發展中國製造2025的最佳途徑之一,富士康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實力,所以將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相關業務拆分出來,組成工業網際網路業務進行上市。
  • 工業富聯(601138)深度報告:開拓工業網際網路,領軍智能製造升級
    聯繫人:楊海燕/駱思遠2015年2月,工業機器人公司福匠科技成立,2017年7月變更為富士康股份
  • 富士康「工業富聯」,和比亞迪電子相比,股價嚴重低估
    言歸正傳:問:富士康「工業富聯」是一家什麼公司?答:一家頂級供應鏈管理公司(原因在本篇文章的後半部分會娓娓道來)。你可能要說,富士康不就是一家代工廠嗎?沒錯,就是一家代工廠,但也不完全等同於傳統的代工企業。為什麼這麼說?工業富聯比起傳統的代工廠,至少有兩個優勢:第一:規模優勢。
  • 上市一年多,富士康的工業網際網路做得如何?
    8月13日晚間,工業富聯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這個承載著富士康集團創始人郭臺銘的工業網際網路夢想的巨輪,近來表現如何?與此同時,國內一批製造企業也不甘示弱,基於自身優勢加快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布局。「富士康不再是一家代工廠,富士康要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富士康也走在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之列。」郭臺銘在工業富聯上市之際曾這樣表示。雷鋒網了解到,當前,工業富聯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架構包括核心層(採集關鍵有效微觀納米數據)、基礎通用雲IaaS、富士康雲PaaS和工業APP SaaS四個層面。
  • 富士康攜工業網際網路概念 未來股價如何走
    兩天後的6月8日,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下稱「工業富聯」)在上交所敲鐘上市,首日大漲44%,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工業富聯總營收為3545.43億元,同比增長30.0%;淨利潤為162.20億元,同比增長12.7%。
  • 富士康雲解鎖五星成就 工業網際網路峰會上工業富聯豪攬三大獎項
    會上公布了2018-2019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成果,工業富聯以亮眼表現,一舉斬獲三大獎項,堪稱「獎項收割機」。工業富聯首席平臺技術官、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平臺組副主席高子和榮獲個人「2018年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突出貢獻獎」;工業富聯梁斌獲「最佳聯絡標兵稱號」。
  • 工業富聯鄭弘孟:數位化轉型刻不容緩,富士康有八字真言 |2019數商大會
    富士康位列2019年全球500強企業的第23位,入選MIT(麻省理工)50家全球聰明公司榜單。這和我們蘇商的合作密不可分。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工業富聯」)要持續攜手蘇商推動數位化轉型。我現在談數字轉型、智見未來,其實未來已來。
  • 要做中國的GE,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做得怎麼樣?
    中國軟體網 出品作者 趙滿滿2015年,鴻海精密決定轉型「工業網際網路」,2018年鴻海精密把富士康改名為工業富聯(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在上海A股掛牌上市。名字改得好不好不知道,開盤時的5000多億市值,2年了,還剩3000多。7月5日,工業富聯宣布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收購鼎捷軟體15.19%的股份,股份轉讓價款為5.60億元。
  • 開盤大漲44%,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成為A股第一科技股!郭臺銘的「第三次創業」,集團市值直奔萬億
    ,開盤漲44%達到漲幅上限,封單超百萬手,達3906億的市值,超過海康威視,成為A股最高市值科技公司。 而值得注意的是,若以目前鴻海集團既有在不同市場掛牌上市公司的市值來看,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已然是整體集團中市值第二大的企業,僅次於在臺灣掛牌的鴻海本身。
  • 做工業網際網路,富士康從『合群』開始
    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業富聯),其成立於2015年3月。今年3月31日,在工業富聯媒體人線上交流會上,董事長李軍旗表示:「未來公司將在堅持智能智造、工業網際網路雙輪驅動戰略不變的情況下,緊抓國內『新基建』發展機遇。」「『新基建』七大領域中,工業富聯涉及了四個領域,分別是5G、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雲計算。」
  • 從「代工大王」到智能製造領軍者,工業富聯李軍旗這麼說
    變革的落點之一,是身處中國大陸的蘋果代工廠——富士康。「智能終端的改變帶動了整個製造產業的變革,這一切是從屏、殼等元件逐漸開始。」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說,2007年富士康開始生產第一代智能觸控螢幕手機時,就已經真正地使用智能製造技術了。
  • 走進富士康龍華園區:"工業帝國"如何轉型?
    為了方便富士康逐年膨脹的出口通關需求,深圳市政府後來乾脆把保稅區建在富士康園區裡,在朝陽門專設海關,經過朝陽門的貨物,等同通關出口的外貿產品。蔣益民和李慶國都是富士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富聯」)的管理幹部,負責精密刀具製造業務。
  • 郭臺銘:63億美元身價的工業大王之路
    此後,由於蘋果手機業務的高速擴張,富士康迎來飛速發展。2014年,富士康全球總收入1420億美元,僅蘋果公司一家的就佔比54%。2016年,鴻海精密工業斥資35億美元收購日本知名公司夏普(Sharp),並持有其股份66%,成為最大股東。
  • 市值達3900億!富士康上市首日即成A股第一科技股!董事長:開心1秒就好了(兩大輿論難題待解)
    「富士康」)終於登陸上交所,公司股票簡稱「工業富聯」。  如果工業富聯在上市後能有11個一字漲停板 , 其市值將突破萬億元, 超過當前的貴州茅臺,躋身A股萬億市值公司之列。  工業富聯漲停每籤盈利預估及市值對應表
  • 富富富富富,富士康上市了!董事長卻說「只高興1秒」
    董事長陳永正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高興只要一秒鐘就好……作者 | Yorke報導 | 投資界PEdaily雖然富士康從上報到過會僅用了36天,但是其過會到敲鐘卻經歷3個月之久。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工業富聯」,股票代碼601138。
  • 富士康終於要上市了!市值或超5000億
    國內科技類最大公司是海康威視3400多億,360借殼成功也是3400多億,富士康若是能上市成功,很可能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股龍頭。招股書顯示,因為鴻海精密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因而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公司也不存在實控人。不過,在大眾心目中,臺灣地區首富郭臺銘,作為鴻海精密和富士康的創始人,也是公司的大老闆。
  • 郭臺銘旗下22家公司,總市值九千多億,放在大陸能排第幾?
    據公開消息透露,富士康旗下共有22家上市公司,諸如臺灣的群創光電、大陸的工業富聯、鵬鼎控股等知名上市公司。當然,在這裡我們也把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算進去。那麼這些與富士康相關的22家上市公司,其總市值能夠達到多少呢?首先是鴻海精密,作為富士康的母公司,其巔峰市值最高達到15000億臺幣。
  • 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富士康作為傳統電子製造業智能製造轉型的領軍者,已積累了豐富的先進智能製造經驗,更將積極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以及中國智能製造產業的轉型升級。平安證券分析師閆磊認為,富士康進入IPO快速通道表明國家對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