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支付牌照戰打響 支付寶、微信同獲香港首批支付牌照

2021-12-21 鏡面財經

隨著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的清查風暴和牌照的收緊,第三方支付市場正在迎來一場洗牌加劇戰。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被央行開過罰單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已有18家。而自2015年3月廣物電子商務公司獲得支付牌照至今,央行尚未新增一張支付牌照。支付牌照處於實質性的停止狀態,但目前在排隊申請的有80多家。

支付牌照的收緊自然讓其身價水漲船高,部分企業通過收購方式獲得支付牌照,但價格攀升已不是普通企業可以承受的。

恆大集團已經完成了對廣西集付通的收購,間接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購價格在5.7億元左右。

美的集團已經完成對深圳神州通付的收購,曲線獲得支付牌照,交易價格大約為3億元 。

據了解,2015年,業務範圍僅為網絡支付的牌照,一般售價在1億到2億元;經營範圍為全國、業務範圍又是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的「全牌照」售價為2億~3億元。而目前這個價格目前至少翻了兩三倍,甚至更高。

就在內地支付牌照收緊,戰況愈演愈烈的時候,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發布了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首批獲得者包括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TNG(Asia)、HKT Payment和八達通卡等五家機構。

支付寶、微信同或香港首批支付牌照,兩大巨頭的市場爭奪戰進一步升級。

據了解,目前支付寶在香港可以實現線上支付,微信支付可以實現線上支付、P2P轉帳服務。而香港本地營運商則都包含線上支付、銷售點流動支付、P2P轉帳以及實體卡。

支付寶方面表示,獲得牌照後,支付寶將推出香港版電子錢包,並且在此基礎上為香港用戶提供吃喝玩樂購等移動生活服務。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透露,預計可於今年11月13日前批出第二批SVF牌照。據香港金管局之前提供的數據顯示,希望申請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的機構共有20多家,約70%的申請人為現有運營商,新參加的公司僅30%。


目前,微信和支付寶等目前在香港本地的推廣店鋪基本都為方便大陸用戶使用而存在。截止今年7月,香港已有近6000家線下實體店鋪開通了支付寶付款。

而本次支付牌照的發放,與此前微信和支付寶等在香港推廣的為大陸用戶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服務不同,主要是方便香港用戶使用港幣進行本地消費。

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副總裁彭翼捷表示,香港是和內地交往最為密切的城市,獲得香港金管局頒發的牌照對支付寶來說是很大的鼓舞,支付寶會以此為契機為香港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消費體驗。

財經金字塔 ∣小蝸牛翻越金字塔

相關焦點

  • 行動支付戰火燒到香港了!支付寶微信同獲香港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TechWeb報導】8月25日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發布第三方支付牌照,根據《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向5家公司批出儲值支付
  • 【戰火蔓延】微信死磕支付寶拿香港支付牌照
  • 支付寶微信首批獲香港支付牌照;200萬學生家長信息被倒賣|鈦晨報
    今日頭條:支付寶、微信同獲香港首批支付牌照,行動支付戰火燒到了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稱金管局)正式發布了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首批獲得者包括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TNG(Asia)、HKT Payment和八達通卡等五家機構
  • 微信、支付寶同時獲得香港支付牌照,以後去香港不用帶現金了?
    此次,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發的是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其中獲得牌照的一共有五家,包括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Tap &Go拍住賞、TNG電子錢包、八達通卡。除八達通外,所有牌照即日起生效,而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的牌照將於今年11月13日生效。香港金管局同時預計,將會在11月中旬之前批出第二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
  • 【看點】微信、支付寶同時獲得香港支付牌照,以後去香港不用帶現金了?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本地商戶對接入行動支付的要求也更高,這對於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完善國際化的戰略布局,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行動支付的戰火從大陸延燒到了香港。25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在香港同時拿到了金管局的支付牌照。
  • WeChat Pay獲香港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微信支付全面進入香港
    )發布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WeChat Pay希望憑藉騰訊在支付行業的豐富經驗及WeChat在香港數以百萬的用戶群,加速行動支付在香港的普及,讓香港用戶在未來可以享受便捷的無現金生活。隨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WeChat Pay將覆蓋大型商超、連鎖商家、便利店、快餐店等眾多生活化高頻支付消費場景,讓香港用戶使用手機即可完成購物消費,無需攜帶大量現金或銀行卡,加速行動支付在香港的普及。
  • WeChat Pay獲香港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2016年8月25日,騰訊旗下的WeChat Pay(港版微信支付)獲得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發布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 支付寶、微信在港獲支付牌照 香港迎掃碼時代?
    在香港,可以不用現金而用直接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嗎?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發出第一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SVF)」,支付寶和微信均在獲批之列。自此,支付寶、微信支付終於在香港合法落地。  早在2007年,支付寶就開始布局香港市場。來自支付寶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香港已有近6000家線下實體店鋪開通了支付寶付款,範圍涵蓋百貨、便利店、超市、酒店和主題樂園等場景。微信錢包也於2016年初始向香港地區用戶推出微信錢包服務,搶佔行動支付先機。  第三方行動支付領域,內地已然走在世界前列。
  • 支付寶、微信支付戰火燒到香港 取消實名制要求
    8月2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發放了首批5張「儲值電子支付工具」牌照。名單中包括香港本土的八達通「好易畀」、TNG電子錢包、Tap&Go拍住賞,以及來自內地的第三方支付巨頭支付寶、微信支付。據了解,香港金管局本次牌照的發放,主要是方便香港用戶使用港幣進行本地消費。香港行動支付市場起步較晚,去年11月13日香港立法會通過了《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正式將儲值支付工具納入監管的範疇。
  • 支付寶、微信紛紛搶灘香港交通支付場景
    搶灘公共運輸場景一直以來,香港的公共運輸都由八達通壟斷。然而,隨著微信、支付寶等各大電子支付平臺的加入,這種情況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多家行動支付公司都在積極搶灘線下場景中的公共運輸場景。陳婉真透露,目前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的跨境支付技術層面已準備就緒,目前正跟境外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部門洽談,意味著支付寶香港用戶日後可在多個熱門旅遊地點使用港元計價的電子錢包,不限於中國內地。根據支付寶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香港繼續成為境外支付寶交易筆數最多的地區。香港地區的交易筆數是去年同期2.5倍,人均消費1709元,是去年同期的1.4倍。
  •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到底哪家強?
    香港版支付寶界面為繁體中文,功能與內地版有些不同,有掃碼付、商家優惠和集印花三大服務。掃碼付與內地已經普及的二維碼支付沒區別,集印花則結合了香港商家慣用的營銷手段,用戶收集到一定數量的印花就會得到優惠。支付寶還將內地的推廣模式搬到了香港,截止7月31日的推廣期內,只要用戶在合作商戶消費滿20港元以上3次,集齊3個電子印花可獲50港元獎賞。
  • 香港行動支付大決戰!支付寶+微信難敵一個八達通!
    在香港多個地鐵站內以及最繁華的中環、旺角眾多零售店,支付寶的折扣優惠撲面而來。無需聯網,只要二維碼,就能滿足內地購物客的需求。當內地大街小巷逐漸適應了無現金社會的移動便捷支付後,中國最大的兩家行動支付平臺騰訊和阿里巴巴在香港迎來了大決戰。
  • 香港金管局將於今年9月份左右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
    Apple Pay上周三(20日)正式登陸香港掀起熱潮,據了解,直接用信用卡扣數的Apple Pay,毋須申請金管局《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下稱條例)要求的牌照。金管局指出,按條例規定,儲值支付工具牌照過渡期將於11月屆滿,該局將按計劃在今季發出首批牌照,逾30間機構表示有意申請牌照,其中20家公司已提交申請。
  • 香港第三方支付牌照已發放 僅支付寶、八達通等5家公司獲批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8月25日宣布,金融管理專員根據《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條例)向下述儲值支付工具(SVF)發行人批給SVF
  • 支付寶HK正式上線,香港居民可進行線下支付
    去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寶香港公司成為首批支付牌照獲得者,可以為當地用戶提供數字金融服務。經過了半年時間,支付寶HK終於亮相。此前,香港用戶只能在淘寶上使用支付寶。支付寶HK上線後,向香港用戶提供了掃碼付、商家優惠和集印花三大服務。
  • 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名單出爐!這張牌照價值幾許,為何騰訊、阿里缺席?看最新解讀
    相比於內地領先的移動手機支付,香港在支付創新上遠遠落後,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緩慢。在香港,市民最常用的依然是八達通,信用卡,但這一情況正在發生改變,在兩地進一步融合發展中,香港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有了重大突破。
  • 支付寶香港戰事:真正的對手不是微信支付?
    來源:全天候科技(iawtmt),作者舒虹。另一邊,12月13日,騰訊宣布中國銀行(香港)帳戶可綁定「WeChatPay HK」(微信香港錢包)。對微信來說,這將進一步提升其實時支付、尤其是收發紅包所帶來的市場份額。與打開內地市場的策略一致,微信正是2016年春節通過新年紅包的方式登陸香港的。
  • 支付寶、微信、八達通香港死磕,誰能贏?
    雖然微信在今年2月份已經開通了香港地區微信紅包的功能,並且可以用信用卡來支付,但只限於雙方都是香港地區的微信用戶,並且對方只能接受港幣。這樣還是不能發紅包到內地……第一批20 多位申請人中,有 5 位獲得牌照,其中就包括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批出首批牌照,標誌著香港的零售支付發展進入新階段。
  • 科技丨Apple Pay來襲 微信、支付寶在香港還好嗎?
    於是,自電子支付系統去年起陸續面世香港以來,Apple Pay終於登場,同拍住賞、TNG、微信錢包、支付寶等各大支付商,爭奪本港約5000億元的消費市場。目前內地兩大支付龍頭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尚未在香港普及,業內人士稱,支付系統能否壯大,最重要視乎其購物優惠,即使支付寶與微信支付起步較遲,只要優惠吸引,仍可與Apple Pay一戰。
  • 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來了!財付通、眾安等6家摘取 內地巨頭們的盛宴?
    北京時間2月22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香港將在未來幾周內向六家運營商發放虛擬銀行牌照,預計包括騰訊旗下的支付業務財付通、螞蟻金服、小米、渣打銀行(香港)、香港電訊、眾安在線及其合作夥伴中信銀行。鳳凰網WEMONEY聯繫部分平臺並確認了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