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royalblabla
這篇就是上星期說差兩個截圖寫不了的自媒體分析報告……額也說不上是啥系統報告,我就隨便瞎說
開門見山,你們博主我混自媒體很失敗,難聽點說就是shi都吃不上熱乎的,不過陸續有童鞋問相關問題,想了下菜鳥也有菜鳥的經驗嘛
我不整視頻,碼字的自媒體主要三塊:①微博;②公眾號;③其他
微博我沒鼓搗出啥所以然,就靠白菜時不時一百一條的投餵就不說了,下面簡單說是公眾號以及以頭條百家為首的其他
公眾號
我才開始做公眾號的時候紅利期就已經過了,看了下分析軟體,是這樣的:
粉絲數是假的遠沒那麼多= =
很久之前看資料說公眾號打開率已經跌破了5%,我公司官號體量很大,但專門運營點開率都不夠1%
我很多老粉都是從涯叔到渣浪再到公眾號追了很多年,別的不敢說,用戶黏性方面我大概要比很多號要高,按5%甚至能吹個三十萬左右
另一方面,公眾號機制與其他自媒體不一樣,主要還是人選擇內容,而不是內容選擇人,讀者有選擇的過程,而不是系統把東西送到你面前求你點擊
這對新用戶來說可能就不太友好,從0開始除非有辦法引流,不然真的很難
我公眾號倒不是0開始畢竟有涯叔微博打底,寫公眾號主要就是給自己看,其次是跟同好分享,多些人看是好,但少一點其實我也不會怎麼樣
哦對的確還有錢,跟文章的打開率正相關,但閱讀±1000影響不太明顯,主要還是玄學,系統給你算多少就是多少
剛去後臺看了下,這個號能有收入好像三四年吧,稅前一共這麼多,稅綜合起來大概10-15%左右[(n-800)x20%]
但總體上不太能靠這玩意賺大錢,公眾號收入主要來源都還是恰飯,我見到還有不少大號直接把官方的這功能關掉,為的版面好看,反正不差這點小錢
隔壁的辣雞博主(我)饞哭了
都混這麼矬了,希望大家別太把我說的屁話當一回事,我自認自己擔不起KOL這名頭,不是也不會是什麼意見領袖。博主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所謂夾帶私貨太正常了,我一路自我吐槽不就是想你們誇我「你真的很棒棒」嗎?不管哪個博主說什麼,作為讀者應該有自己的思考
關於我的各種觀點,始終還是那句話,歡迎不同意我也不要求任何人同意,但這裡是我的地盤,沒有kpi綁架我,我也只會說想說的(當然很多時候還是很慫)
網上衝浪,合則來不合則去,誰都不欠誰,施主切莫執著,阿彌陀佛
頭條號&百家號
頭條我自己沒做,5年前(注意時間節點),有頭條運營邀請我去開號,我特麼拒絕了:流量有屁用
啥都別說了,吃不上熱乎的石錘
整體機制方面,雖然各平臺有不同政策,頭條百家企鵝等等整體都差不多
最近在公司也有替別人運營頭條號,兩個多月每天發一條粉絲翻番了不錯,不過這收入真的,電費都不夠= =
可能跟推薦太虐有關,這篇文章我寫了一個下午,唉
這時候粉絲整體作用不大,很多用戶可能一輩子只會看到你一篇文章,然後就會被更多的推薦文章所淹沒
所以度娘我可以光明正大水文,反正這些粉絲都是浮雲。偶爾也有收到些奇怪的評論,回都懶得回直接刪,不過類似這種評論我還是很愛看的(虛榮啊)
流量就是錢,為了流量,系統通過大數據揣摩用戶的愛好,並瘋狂把相關內容推到用戶面前,幾乎是求著用戶:大爺您賞面看看唄?
對用戶來說有個好處:爽,我愛什麼系統就給什麼,我能一直看到想看的
不過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信息繭房
舉個慄子,我喜歡吃橙子,在這類自媒體的機制裡,我可以吃到橙子的108種不同做法,能吃得很開心。但我沒幾乎很難接觸到其他水果,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我到底喜不喜歡吃桃子、葡萄、芒果、櫻桃什麼的
更糟糕的是,久而久之,當無意中看到有人竟然在吃榴槤的時候,我甚至會覺得:你怎麼可以吃榴槤!那不是吃shi嗎?橙子才是正道不吃橙子不配做人
誒不過既然橙子滿街都是,你吃我的橙子,我開我的榴槤,還是那句話,不慣著你
扯遠了,這類自媒體的收入不算參加平臺活動,主要還是來自流量,所以想要賺錢就得提高推薦量,有推薦才會有流量
基本上,如果沒有推薦,用戶從手機端上是基本看不到的,除非戳進主頁或是相互分享
我度娘號沒推薦就這樣,按照單價20來算(每萬瀏覽價格),這篇大概1塊錢
那怎麼才有推薦,怎麼才推薦多呢?
平臺官方說是跟文章質量、首次推薦情況(點擊率、停留時間等)、相似內容數量等有關,但說白了就是:玄學
推不推薦嘛,除非文章真的太水太拼湊太垃圾,否則主要還是看標題
剛做度娘號不知道改標題,就很慘
標題在哪寫什麼都重要,但在這類自媒體更是重中之重,網上針對這方面能上好幾節課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舉個慄子,諾福克這篇,最開始用的是公眾號標題:英國大貴族如何悶聲發大財?推薦是四位數,閱讀就小几百
改完標題結果是這樣,算算大概是2塊和200多的區別,就看標題
同樣玄學的還有限流和小黑屋,官方不承認但看貼吧很常見,我公司的大號屬於領域的頭部號,但時不時還是會被搞一下,卡幾個鍾審核,推薦就給幾十幾百,脾氣都沒地發那種
在多重玄學疊加之下,碼字的投入和產出是完全不成正比也沒法說理,比如這兩篇,寫了一晚上的大稿改了3次標題還是0推薦;下班前根據微博隨便寫了半個鐘的兩萬多,跟內容質量毫無關係,就是玄學
另外,推薦有的時候可以持續一年多,板鴨這篇我記得發完幾天是四五萬的樣子
靠斷斷續續一年的推薦磨到了10萬+
說了這麼多,那麼度娘能賺多少咧?
根據我司數據,同樣力量運營同樣頭部帳號,度娘收入會比頭條高一點
過了一年多被內容低質量拒絕了n次後我前幾天才過的原創,據說單價會高點,現在大概30左右,昨天有篇珠寶的爆文,平時也就10塊左右= =
總體收入剛算了下,15個月正式運營,一萬剛出點頭,大概是大號一個星期的錢,還是很失敗的,不過鑑於沒花太多時間,性價比還算ok
雖然上面我比較嫌棄頭條和度娘大數據推薦的方式,但不可否認的是,適合從0開始,不需要積累,粉絲數跟收入沒啥太明顯的正比關係(粉絲瀏覽錢更多,但比較浮雲),只要系統喜歡你,靠推薦量新號都能出爆文
總的來說,按照理論早在一兩年前自媒體領域已經是一片紅海了,個人覺得愛碼字可以隨便開個頭條度娘發著玩,能賺仨瓜兩棗聊勝於無那種,但不要太當一回事
以及我真的打死都不要以自媒體為主業,不然不每天焦慮個半死
當然,都說了我是菜雞,大佬自然可以大力出奇蹟,所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勇敢的少年快去創造奇蹟吧!
最後無獎競猜,我度娘號最高流量是哪條?猜中或許有獎吧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