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朋友,同事,抑或是街坊鄰居,甚至是自己的親戚,中間總會有這樣一些人,生性吝嗇,總愛算計,慣於斤斤計較,喜歡沾別人的光。
比如大家約好一起去吃飯,到了買單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藉故離開,或者聲稱上廁所,或者舉著手機邊說話邊走到一邊去。等到單買過了,他會回來大呼小叫:「咦?單買過了?我還說我買呢。」更有甚者,看見服務員拿著單走過來,嘴裡喊著「我來我來!」可是錢包卻好像縫在口袋裡,總也掏不出來。別人遞了錢過去,他這邊還賣乖:「你幹嘛,幹嘛?拿我當外人是不是?」搞得你哭笑不得。
朋友出去玩,在景點售票處,他會遠遠地站在後面,等著別人買門票。到醫院看望病人,你這邊去買禮品,他在一旁袖著手看,等到了病房門口,他佯裝幫你忙,從你手裡接過大包小包,送到病人床頭,給人造成的印象是他特意買的。
單位裡加班,夜餐他總會要一份,卻從來記不起付錢。同事想要,又覺得小事一樁實在張不開口。
有一些人,專管同事朋友借小錢。理由是今天出門忘了帶錢包,但是急需買個東西。他也不多借,十幾塊幾十塊而已,事後就再也不提了。一點散碎銀子,誰也不會專門去要,可是大家偶然說起,好像他跟誰都有這事兒。
還有這樣的人:明明自己在銀行裡有存款,可是突然有事要用數量較大的錢,因為害怕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會損失利息,就向朋友或者親戚借。事情辦好了,銀行存款也到期了,死活就不肯還。借來的錢,在自己手裡放得久了,就覺得成了自己的,還給別人,肉疼的不行。直到被逼的無路可走,這才一百個不情願地還錢,搞得借錢的人還很不好意思,似乎做了多麼對不住他的事情。
以上所述都是小事。經常聽到朋友訴苦:跟某某合作,明明生意還不錯,可他總是能找出理由,管理費太高啊,第三方欠款啊,原料費漲價啊,等等,等等,不僅不分紅,久而久之,連投資本金都收不回來。等到和朋友將合作項目清算後,自己又是買豪宅,又是買名車,身上穿的用的,都是名牌。所以大家常說:越是自己人,越坑自己人。
如果往認真裡分析,這些人的人品到底有多壞?實事求是說,還真不能算太壞,充其量就是佔小便宜,愛沾光而已。他滿心眼裡就想著自己,凡事總是打小算盤,以為別人都比自己傻。可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人誰都不傻。據說哲學家和木匠的智商,相差幅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都不是小孩子,都生活在現實社會裡,都讀過書上過學,都吃過虧長過見識,誰比誰能傻到哪裡去?只不過有些人反應快一點,有些人反應慢一點。當時搞不清楚,時間長點,坐下來仔細想想,也就明白了。老輩人常說:可以騙人一時,不能騙人一世,就是這個道理。
沾光沾光,越沾越光。那些愛沾光的人,在某件事情上可能佔了便宜,然而從長遠角度,則一定會吃大虧。
佔小便宜是立竿見影的:借了朋友幾百塊不還,立刻就等於多掙了幾百;該買單的想辦法不買,等於掙到了面子省了銀子。這個便宜是能看到的,玩這種小心眼的人會暗自得意。
可是吃大虧就不顯山露水了,這個屬於青蛙效應。把青蛙放在滾燙的熱水裡,青蛙會立刻跳出來。如果把青蛙放在涼水裡,然後慢慢加熱,等青蛙覺得難受,想跳出來時,已經沒有力氣也來不及了。這個現象對佔小便宜的人很適用。
人是社會性動物,任何人想成功,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和協助。一個人想做成一番事業,良好的社會關係,人際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信譽。朋友可以接受你貧窮,但不能原諒你狡猾。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來幫你,你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總是想佔別人的便宜,朋友不跟你計較,對你敬而遠之。你需要幫助,大家冷眼相看,你大難臨頭,眾人袖手旁觀。這個時候你覺得世態炎涼又有何用?不是世態炎涼了,是你讓大家心都涼了。可悲的是你自己還不知道。
所以說,人背不能怪社會,人窮不能怪親朋。大凡愛佔小便宜的人,整日算計,斤斤計較,可是到頭來小便宜似乎佔了不少,卻沒見哪個真正發財大富大貴的。年輕時鼓搗,老了後潦倒;年輕時算計著別人過日子,老了後算計著銀子過日子,那才是真正的可憐。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項羽和劉邦爭天下,按說沒什麼懸念——項羽是楚國貴族之後,血統高貴,又有蓋世武功,四方諸侯擁戴,他最應該得天下。劉邦是市井流氓,造反時職務只是個亭長,放到今天,連副科級都算不上。可是劉邦偏偏得了天下,這是為什麼?
項羽不守信譽,兼「有婦人之仁」。諸侯聯盟攻秦時,大家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軍先攻下鹹陽,項羽卻翻臉不認人,說過的話不算數,諸侯們從此對他有了看法。項羽和劉邦連年廝殺,部下受了傷他會心疼得痛哭,卻不肯把打下來的土地封給將士,所有的財產都一個人獨佔。劉邦則不然,誰打下來的地盤就歸誰,只要你們認我這個老大就行。所以打著打著,項羽的地盤越來越小,劉邦的地盤越來越大。楚漢相爭,劉邦最終登上皇位,靠的不是別的,就一個字:舍。只有舍,才會得。劉邦雖然出身卑微沒有文化,這個道理他懂。他也就是憑了這個,讓部下為他死心塌地賣命,砍了項羽的腦袋。
項羽一直很爽,要田要城要財寶;劉邦一直很不爽,給田給地給銀子。最終是項羽連命都沒有了,所有的東西都歸了劉邦。
劉邦爽到了最後:捨得捨得,能舍就一定會得。
李嘉誠白手起家做生意,幾十年下來成為華人首富。他的訣竅很簡單:所有的利潤,我們李家少拿一成。比如說他和別人合作,分紅的時候,李家原本能拿七成紅利,李嘉誠總會多給對方分一成,自己只拿六成。李家都是大生意,一成利潤往往是天文數字。後輩都覺得可惜,李嘉誠說,讓利給人,就是為自己鋪路。
時間久了,大家都知道和李嘉誠合作不僅不會吃虧,還能佔到便宜,所以人們都喜歡和他合作。有什麼好的項目,都會先來找他。日積月累,最後李嘉誠沒有懸念地賺到了最多的錢,成為富豪。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某些人經營不善企業破產了,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而另一些人同樣破產了,卻總是能絕處逢生鹹魚翻身,一敗塗地後捲土重來,東山再起創下又一番輝煌。
這是什麼原因呢?
除去客觀因素,人品是需要著重考量的本質原因。愛算計愛佔小便宜的人,當他落難時,大家都會看笑話,不落井下石就算厚道了,基本上沒人願意去施以援手。而肯吃虧總為朋友著想的人,大家都會同情他的遭遇,不伸手幫一把,自己良心都過不去。雪中送炭是必須的,急公好義者還會兩肋插刀。
所以敗者必敗,勝者必勝。
沾光者,越沾越光。捨得者,越舍越得。淺顯的道理,很多人卻實在搞不明白。今日老調重彈,與朋友們共勉。
………………………………………………………
如果您不是我們的訂閱戶,請點擊文章標題下面「滿天都是星」,直接關注即可。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點擊右上角,把它分享給你的朋友!
分享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