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好買商學院開辦了投資實戰訓練營。
秉著對廣大投資者負責的態度,這一年多來,我們的訓練營迅速積累了大量的人氣和口碑,特別是每天早、晚的提問環節,深受正式學員喜歡。
正如@桂主編說的,我們開辦訓練營的目的有三個:一是希望大家能有個信息交流的場所,幫大家做到不盲從、不偏信、不迷茫,始終能明辨方向、堅守投資紀律;二是希望大家慢慢學會對新聞有敏銳的感覺,甚至學會自己分析新聞,對自己的投資理財起到一些指導作用,幫助自己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或者也能擴大自己的視野和格局;三是很多新聞資訊隱藏著一些投資機會,也可能被老師或者你自己不經意間發現,也算是意外之喜。
我們將節選訓練營中精彩問答,讓更多關注好買商學院的同學能夠分享這份投資智慧。
1.
@可可-睡吃玩:老師能不能推薦未來一兩年都比較看好的行業和板塊?最好是細分行業!
未來一兩年都比較看好的行業和板塊,就我個人的看法,可以適度關注:1)新基建。新基建首次提出是18年底,今年受疫情影響,新基建再次被提到新高度,短期有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於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新基建涵蓋了七大領域,包括5G、人工智慧、數據中心、網際網路、新能源車充電樁、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對應到細分行業,可以關注5G、半導體、電子、新能源等板塊。2)大消費。歷史數據表明,大消費是可以穿越牛熊的品種,尤其在A股,這些都是中國的核心資產,長期看都是有投資價值的品種。經過這一波調整,大消費的估值已經變得合理,疫情過後,這些將再次迎來爆發式增長,可以再次布局。比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家電。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取日期:2010.3.31--2020.03.312.
@透心涼:我現在有兩隻科技類的基金,一支是159994單只虧損13. 7%,一支是159995單只虧損20.7%,目前倉位七層左右,請問後續該如何控制倉位是繼續加倉還是躺著不動?
兩隻基金分別是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華夏國證半導體晶片ETF,都是前期漲得特別好,現在回調力度非常大的。你說的倉位7成左右,指的是這兩隻基金佔了7成的倉位?還是你還有其它基金,總共佔了7成的倉位?這樣是只有這2隻基金,且佔了7成的倉位,科技類的持倉過於重了,且投資風格太集中。目前看,海外疫情依然嚴峻,國內近期也出現了一些無症狀感染者,疫情防控絲毫不敢鬆懈,受外圍股市影響,A股大概率還會繼續調整。鑑於你的科技持倉已經比較重了,這個時候不建議再繼續加倉科技,除非你風險偏好很高,能承受較大的波動。建議風格均衡些,可以布局些近期表現較好的消費、醫藥板塊,作為防禦。對於這兩隻科技主題基金,可以適當地做高拋低吸來攤低成本(比如大漲時賣掉部分,跌的時候再買進去),因為是場內基金,操作起來會更方便些,但是這一操作也比較考驗投資者。3.
@CRYSTAL:如果我對收益的期待是年收益6~8%。是不是說我選好幾隻債基,例如純債一隻50%,一級債一隻30%,二級債一隻20%。買入後長期持有就行了,中間無論發生什麼都不需要去頻繁買賣?我之所以會有這個疑問是因為我已經堅持持有了快一年了,這次股市大跌也並沒有打算賣出,可是銀行理財經理三番四次和我說現在流動性差會影響債市讓我拋。沒有忍住就拋了些。然後又發現自己是想長期持有5~10年的又很後悔。還請老師指點指點我。
我們先來看個數據:Wind數據顯示,近16年純債基金年化收益可以達到5%,一級債基年化收益可以達到6.8%,二級債基年化收益可以達到7.1%。如果按照你的配比,50%的純債+30%的一級債+20%的二級債,近16年年化達到6%左右,和你的目標收益還有一些小的距離。債券基金相比偏股類基金,是不用太擇時的,長期持有就可以,因為債市是牛長熊短。不過,債市還是分「大年」和「小年」之分的,有的年份表現好,有的年份表現差,有能力的可以根據市場環境、利率走勢來調整。理財經理讓你賣,是考慮到利率的下行空間已經很小,債牛會結束,所以讓你賣。不過,目前受疫情、經濟下行的影響,利率繼續下行的空間依然有,債市還可能繼續關注。如果你想獲得年化6-8%的收益,只通過配置債基,稍有些難度。我的建議是可以再靈活調整些。比如:當股市點位和估值低的時候,可以用少量資金布局些偏股類基金(風險偏好低的可以通過定投的方式)、或者加大二級債基的配置(在股市上漲階段,分享更多的收益),來增厚收益。反之,在股市較高位時,配置更多的純債基金和一級債基金避險。這樣長期下來,收益會更有彈性些。4.
@時空刻度:請老師列舉幾支比如滬深300這幾大指數的指數增強型基金。另今年這個行情不可能好到那去,能不能給大家建議幾支還可買的基金或指出那個板塊大家可以買點。
1)跟蹤滬深300的指數增強基金目前市場上有62隻(A、C份額分開統計),wind數據顯示,從近3年信息比率看,浦銀安盛滬深300指數增強、華寶滬深300指數增強A、創金合信滬深300指數增強A、富國滬深300增強、興全滬深300指數增強A排在前5。從近5年信息比率看,富國滬深300增強、浦銀安盛滬深300指數增強、興全滬深300指數增強A、景順長城滬深300增強、華夏滬深300指數增強A排在前5。綜合來看,富國滬深300增強、浦銀安盛滬深300指數增強較好,好買研究推薦的是富國滬深300增強,可以適度關注。關於上證50,有易方達上證50指數A;中證500指數,有申萬菱信中證500優選增強A、創金合信中證500增強,可以多注意些。不同指數的風險收益特徵不同,建議大家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收益預期來進行選擇。
2)雖然海外疫情依然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大,股市震蕩,但其實現在不管是點位、還是估值都是較為便宜的,這個時候正是布局的時候。配置的方向,我在早新聞的時候其實已經提到了,可以關注大消費(食品飲料、醫藥等),前段時間消費調整的比較多,估值現在已經比較合理,再加上疫情後消費逐步刺激,將會迎來利好;政策對衝的方向,如地產、基建、汽車、家電等;還有,科技成長仍是中長期主線,可以長期布局的。5.
@昕嵐:請問老師,我想定投長期十年養老基金,但不知道如何選擇?能否介紹推薦一下?謝謝!
1)可以直接定投養老FOF基金,包括目標日期型或目標風險型。選目標日期型,要和自己的退休日期相對應,這類基金會隨著你年齡的增加逐漸降低股票類資產、增加債券類資產。目前市面上有46隻,19年一整年業績一般,收益最高19%、最低11%。目標風險型,風險等級固定,包括了「穩健」、「成長」、「平衡」。目前來看,市面上的目標風險型有43隻,主要集中在「穩健型」,有30隻。從19年一整年的業績看,漲幅最高的有13%,最低的不到4%,可見風險偏好很低,追求穩健的收益。總得來看,養老FOF基金比較穩定、波動較小,收益不是很亮眼。當然也和現在市面上的產品有關,更多偏穩健型,固收類資產配的比較多。如果你想求穩,可以關注這類產品。現在養老FOF仍還在起步階段,未來會有更多產品出來。2)定投寬基。選兩個不同風格的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中證500,風險偏好高的還可以把中證500換成創業板指。相比養老FOF基金,定投寬基波動會更大些,但是預期收益也會好些。提醒的是,除了定投寬基,籌劃養老金,還要配置一些債券類基金來分散風險。且隨著年齡,逐漸降低股票類配比,增加債券類配比。這種方式就比較有挑戰性了,畢竟是自己在操作,適合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3)定投優質的主動型基金,且輔以債券型基金。邏輯和第二種一樣,只不過對投資者的挑戰更大些,畢竟要選到長跑健將不是那麼容易,但是收益也會更高。想學習更多定投和基金挑選知識的朋友,可以點擊文末左下方「學習」連結 ,您有兩個可選套餐:一是購買【年費會員】,領券立減¥177,券後¥365/年,暢聽全站數十個大類、近500節課程;二是加入我們的【投資實戰季課營】季課班,每日關注新聞熱點,與各位老師繼續交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的過往業績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應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徵,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特別提醒,基金在封閉運作期間或特定持有期間存在無法贖回的流動性風險。
「養老」的名稱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諾,本基金不保本,可能發生虧損。投資者須理解養老目標基金僅作為完整的退休計劃的一部分,完整的退休計劃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以及個人購買的養老投資品等。投資有風險,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市場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說明書,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版權聲明:
本文著作權歸好買財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事先書面授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對本文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複製、發表、傳播、改編、彙編或引用本文內容的任何部分。
免責聲明:
本文所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該將本文的內容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因素。對於本文可能涉及的觀點、報告、解讀、推測、市場資訊等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我公司觀點,請務必審慎對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您結合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