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遊戲帳號?警方提醒小心被騙

2021-02-0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買賣遊戲帳號?警方提醒小心被騙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長沙9月12日電(記者劉良恆)網路遊戲興起後,各類遊戲帳號也成了明碼標價的商品,許多玩家為了一個心儀帳號不惜一擲千金。湖南瀏陽市公安局12日通報,警方近期破獲一起打著買賣網路遊戲帳號幌子實施的詐騙案件,刑事拘留6人。

&nbsp&nbsp&nbsp&nbsp「全英雄、滿皮膚、高段位的帳號只賣50元,有需要的加QQ詳談……」今年7月,鄭先生在遊戲大廳聊天頻道內看到這樣一則賣號信息,便通過QQ添加對方為好友。隨後,對方發來一個微信收款二維碼,要求鄭先生先支付50元驗證金。隨後,對方如約將遊戲帳號、密碼發過來,又告訴鄭先生需要支付8000元作為換綁手機號、QQ號的押金,換綁成功後將如數退還押金。

&nbsp&nbsp&nbsp&nbsp鄭先生對此深信不疑,通過掃描收款二維碼支付了8000元。付完押金後,鄭先生登錄該帳號僅僅玩了一個小時,就被強制下線,此後再也無法登錄該帳號,想聯繫賣家時卻發現已被拉黑,鄭先生方知被騙,隨後報警。接警後,瀏陽警方經調查取證和深入摸排,一個以餘某雷為首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該團夥打著買賣網路遊戲帳號的幌子實施詐騙,作案手段非常隱蔽。

&nbsp&nbsp&nbsp&nbsp今年8月23日,瀏陽警方組織收網行動,將餘某雷等6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經審訊,餘某雷等6人交代了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他們先在某平臺上租用遊戲帳號,然後登錄帳號前往遊戲大廳發布低價出售帳號信息。一旦玩家有購買意願,餘某雷便以購買遊戲帳號需要驗證金,換綁手機號、QQ號需要押金的名義讓玩家轉帳,轉帳收款後,再將玩家拉黑。自2018年以來,餘某雷等6人通過租用遊戲帳號實施詐騙,非法獲利10萬餘元。目前,餘某雷等6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nbsp&nbsp&nbsp&nbsp民警提醒,網購遊戲帳號存在一定的風險,容易上當受騙。建議玩家在購買時,要提高警惕。

相關焦點

  • 買遊戲帳號被騙,賣遊戲帳號也被騙?
    怎還是曾經這些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有不少青少年朋友們,沉迷於網路遊戲,這讓不少家長一籌莫展,騙子也瞄準這一市場:「帳號、裝備買賣」「低價充值遊戲幣」平臺裡各種虛假廣告魚目混珠,購買遊戲帳號被騙13歲的李某在某平臺上看到有人賣遊戲帳號,於是添加了對方的微信,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向對方轉帳4500元。後來對方將其微信拉黑,遊戲帳號不能登錄。對方現聯繫不上。出售遊戲帳號被騙連某在閒魚網上賣遊戲帳號,有人在閒魚平臺聯繫其購買遊戲帳號。添加對方的QQ,對方稱知道一個更快捷的交易平臺,讓連某在(易購5658)網頁進行交易。
  • 警惕「買賣遊戲帳號」詐騙!
    賣遊戲帳號賺錢,結果進入陷阱!今年7月初,楊先生在遊戲平臺看到有人要買遊戲帳號,對方提出要在「交易平臺」交易,楊先生覺得通過平臺交易挺正規的,於是就放心大膽的進行交易了,殊不知,這才是楊先生被騙的開始。
  • 【警方提醒】因為一個操作,她兩小時被騙1919萬……
    1.2.3用戶不得實施惡意註冊、使用微信帳號的行為,如頻繁註冊、批量註冊微信帳號、濫用多個微信帳號、誘導或欺騙他人為自己註冊微信號進行輔助驗證、買賣微信帳號及相關功能、惡意為他人註冊微信帳號進行輔助驗證等。
  • 紐約華埠警方提醒 小心iTunes卡騙錢術
    警方稱,眼下iTunes禮品卡正成為許多騙子的首選付款方式——快速、便捷,難以追查,即使受害人意識到被騙,被拿走的錢也要不回來。警方提醒民眾「不要低估騙徒的新詭計或手法」。所幸1萬7千美元的卡中,歹徒只來得及提現部分,受害人家屬馬上通知蘋果店,將剩下的卡號凍結,無法再次使用,然後再憑警方報告,設法拿回凍結卡號的錢。這種假冒親情要挾的手法,除了以交通事故欺騙外,也有謊稱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被捕了,需要保釋金等,而愛兒、愛孫心切的老人家,最容易受騙。
  • 宜昌警方緊急提醒!
    近日,宜昌警方發布多個反電詐提醒
  • 遊戲帳號交易有風險,買賣須謹慎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參與網路遊戲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很多人會選擇玩網路遊戲來打發時間。
  • 大慶一男子賣遊戲帳號,結果掉進了這個「圈」……
    網上交易遊戲帳號,看起來是件平常的事,可賣遊戲帳號被騙的事,卻時有發生。受害人是怎樣被引入詐騙圈套的?詐騙分子又使用了哪些詐騙伎倆?4月26日,記者在龍南公安分局採訪時,了解到一位市民賣遊戲帳號被騙的詳細經過。
  • 信陽一小夥網上出售遊戲帳號賺錢,結果被騙……
    10月22日,北向店鄉男青年王某欲在網上出售遊戲帳號,他隨即在某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出售遊戲帳號的信息。在小王完成第一筆轉帳後,對方又編造各種理由繼續對其實施詐騙,在進行幾次轉帳發現平臺帳戶交易資金仍然無法提現後,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的小王無奈選擇了報警。接到報警後,經過對涉案資金流向的綜合研判分析,在查明貴州籍男子楊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後,民警遠赴貴州省六盤水市、畢節市等地,於12月20日,經過五天五夜的蹲點守候,最終將犯罪嫌疑人楊某某成功抓獲。
  • 【提醒】警惕!騙子套路升級,沒錢也可能被騙!小心這些新招→
    警方提醒!!要對個人電子郵箱、網絡支付及銀行卡等密碼進行差異化設置,降低密碼失竊後造成的經濟損失;要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不要輕易將個人信息提供給無關人員。公安機關提醒:警方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帳戶」。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熟悉的親友的手機號碼、社交帳號密碼,並掌握受害人的社會關係,從而騙取受害人信任,進而編造「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帳。
  • 封丘警方緊急提醒!請大家高度警惕!轉發周知...
    (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4.10月20日,封丘縣黃陵鎮黃陵村吳某報稱:其兒子在家中通過手機玩「凱一刀流」的遊戲時,收到贈送遊戲皮膚的消息,添加對方QQ,按照對方要求輸入驗證碼後發現微信裡的錢被轉走5000元。
  • 賣遊戲帳號也會被騙?會!
    出售遊戲帳號談好買賣、收到貨款可是網站上的帳戶餘額卻無法提取為了提取貨款賣家先後往帳戶打款上千元結果,悲劇了…家住浦江的小王平時愛玩網路遊戲,遊戲等級也比較高。幾日前,遊戲好友徐某主動聯繫了小王,稱想要購買其帳號,正巧,小王也有出售的想法,二人便互加了QQ好友繼續聯繫。
  • 男子網上賣遊戲帳號被騙千元 為立案又給騙子轉錢
    近日,在江蘇徐州,一男子在網上售賣遊戲帳號時被騙了1000元,男子隨後通過網上查詢,得知詐騙案件需2000元警方才能立案,於是又給騙子轉去了1000元,隨後才報警求助。民警對這一男子的「神操作」啼笑皆非。
  • 廣東已上千人收到,有人被騙5萬!多地警方提醒
    但是提醒大家如果收到這種簡訊,千萬不要點開!>李某某(茂南區人)於2021年2月20日報警被詐騙21300元,事主收到簡訊,點開連結激活銀行帳號,輸入驗證碼後被詐騙21300元。雲浮市的伍某某報警稱:上午其手機收到一條簡訊,內容顯示其手機銀行將於2月19日失效,要求其登錄96138kt.net驗證,伍某某點開連結按照提示輸入了自己的銀行卡帳號與密碼,收到驗證碼繼續輸入,就收到廣東農信公眾號發來轉出5000元的交易提醒信息,遂報警求助。
  • 【警方提醒】冒充公檢法來電騙局好好看看!多人被騙傾家蕩產!
    整個詐騙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電話中的演技,按照詐騙劇本的要求,要聲色俱厲、聲情並茂,誘騙他人入局。溫州警方在對陳女士被騙案件進行調查後發現,打入騙子指定帳戶的匯款,迅速從一張卡分散到了幾張卡、再到幾十張、幾百張,金字塔狀逐級分散,層層分發,最終化整為零,滿足了每張卡最多取兩萬現金的條件,在臺灣被分別提現。大宗資金會在很短時間內在境外被整存零取,提現瓜分。而銀行卡正是此類詐騙轉帳的關鍵工具。
  • 【沙公提醒】警方已確認,這些APP都是騙錢的!
    但有些APP你得注意了,用得不對小心騙光你的錢!現在的手機軟體已經成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重要載體之一,「四假APP」更是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所謂「四假」即運營公司假、法人假、高收益假、項目假。據了解,操盤者會註冊一個皮包公司或假借其他公司名稱用以達到「APP是正規運營」的效果,之後再通過網站、微信群、QQ群等渠道進行推廣以低風險、高回報等說辭誘導受害人下載。
  • 600元錢賣遊戲帳號 第三方支付平臺成騙子口袋
    對於許多網遊玩家來說,網上買賣遊戲帳號、遊戲裝備,是件非常普通的事,有關網遊的交易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有騙子就瞄準了這個市場,設下圈套,專門騙取遊戲玩家。昨天,上虞警方發布了一個最新出現的網絡詐騙方式預警,並提醒網民特別是網遊玩家注意防範。被騙的侯先生是個網遊迷。
  • 鹽津警方提醒:「虛假交友約會」縣內已有多人被騙
    警方提醒:你認為的深夜桃花運?膚白貌美大長腿主動約聊?你以為的怦然心動?……這都是噩夢的開始,不要為了尋求「刺激」就想著在網上購買非法服務,凡是「裸聊」「約炮」都是違法行為,都是詐騙,請大家潔身自好,避免被騙!
  • 女子去年被騙100多萬,今年又被騙280多萬!
    有些人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還有些人被同一個騙子騙了兩次第一次被騙了
  • 【轉發提醒】國家反詐中心公布:十大高發詐騙類型
    民警見其仍有被騙的可能,遂將以往的類似詐騙案例、詐騙手法一一耐心講解。陳先生聽完後慶幸自己來到派出所才避免「破財」,最終卸載了相關軟體。當有人向你推銷貸款時,一定要小心。詐騙分子先讓你在虛假貸款網站或APP上填寫個人信息,再以信息填報錯誤、貸款額度被鎖定等理由,誘騙你繳納保證金或者解凍金。任何聲稱「無抵押、低利率」的網貸平臺都有極大風險。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 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帳號網上買賣,淪為洗錢「綠色通道」
    記者在廣東、北京、上海等多地調查發現,目前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帳戶未實名註冊、管理不規範等問題,致使一些帳號可以在網絡上直接買賣,部分平臺淪為電信詐騙團夥套取、漂白非法資金的「綠色通道」。  記者從深圳警方獲悉,今年3月底,深圳警方破獲一起詐騙案,相關涉案團夥在10餘天內騙取700多萬元,而這一犯罪鏈條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快速轉款取現對抗深圳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的緊急止付。 深圳這起案件不是孤例。事實上,記者調查發現,第三方支付洗錢已經成為不少詐騙行為得以實施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