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 年的今天,圖靈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2021-02-08 HyperAI超神經

在 1954 年 6 月 7 日,冰冷的圖靈被女傭發現,圖靈死在位於英國柴郡的公寓裡。

這位被後世稱為「人工智慧之父」的偉大數學家、密碼學家、哲學家,卻在他短短的四十二年生命中,體驗了少年成名、榮譽滿堂,也嘗盡了壯士斷腕、世人冷眼的滋味。

圖:少年圖靈,就讀於舍爾伯尼公學

跳過天才們相似的童年,出生在英國富人階級家庭的圖靈,一直享受著良好的貴族教育,小小年紀就拿齊了一手好牌,以下是圖靈的「學霸三連」:

24 歲(1936),發表論文「論數字計算在決斷難題中的應用」,首次在論文附錄中提出設想:一種可以輔助數學研究的機器,後來被人稱為「圖靈機」

25 歲(1937),發表文章「可計算性與 λ 可定義性」證明了圖靈機可計算函數與λ可定義函數是等價的對計算理論的嚴格化、計算機科學的形成和發展都具有奠基性的意義。

26 歲(1938),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其論文題目為「以序數為基礎的邏輯系統」,在數理邏輯研究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圖靈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在自己少年時代的這幾篇論文,會給後世帶來持續重大的影響。

圖靈和馮·諾依曼的相似之處,在於兩個人都被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圖靈是英國計算機圖靈機的奠基人,而馮·諾依曼是美國計算機 ENIAC 的研製者之一,或者說說 ENIAC 就是以馮·諾依曼的理論為指導研製成功的,至今馮·諾依曼的思想仍然是計算機發展的指導性思想。

兩位大神也經常被拿來一起做比較,不過他們的確曾經有一段陰差陽錯的故事。

圖靈在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後,馮·諾依曼曾以 1500 美元的年薪,極力挽留圖靈留在普林斯頓,希望他能留校做自己的助理教授。

這相對於當時的收入,已經足夠豐碩,可惜兩個偉大的計算機領域牛人,未能一起共事。

如果當時得以實現,或許很多偉大的發明與設計會來的更早些,也許圖靈的命運也會有其他發展的可能。

二戰爆發,英國對德國宣戰後,早已回到英國的圖靈隨即入伍,在英國戰時情報中心的政府編碼與密碼學院服役。

當時德國研製出的密碼機,能將明文自動轉換為密碼(密文),再通過無線電或電話線路傳送出去。即使被截獲,英國軍隊也只能對著一大堆謎一樣的密碼嘆氣。

圖:戰時德國密碼機 Enigma

圖靈帶領 200 多位密碼專家,將政府編碼與密碼學院每月破譯的情報數量從 39000 條提升到 84000 條。

這些情報,在盟軍的諾曼第登陸等重大軍事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圖靈因此在 1946 年獲得「不列顛帝國勳章」,此時的圖靈僅僅 34 歲。

歷史學家認為,他讓二戰提早了起碼兩年結束,至少拯救了 2000 萬人的生命。

1950 年,圖靈發表了一篇《機器能思考嗎?》的論文,成為劃時代之作,也正是這篇文章,為圖靈贏得了「人工智慧之父」的桂冠。

圖靈在這篇論文裡第一次提出「機器思維」的概念並提出一個假想:

即一個人在不接觸對方的情況下,和對方進行一系列的問答。

如果在一段時間內,他無法根據這些問題判斷對方是人還是計算機,那麼就可以認為這個計算機具有同人相當的智力,即這臺計算機是有智能思維的。

這就是沿用至今著名的「圖靈測試」

圖靈不單單是整日埋頭研究的科學家,他有著豐富的業餘生活,藝術、詩歌和體育都是他的愛好。

其中,圖靈的長跑水平達到了專業運動員的水準,這一愛好在電影「模仿遊戲」中也有體現。

根據記錄,他的馬拉松最好成績為 2:46:03,這一成績僅僅比 1948 年奧運會的馬拉松最好成績慢了 11 分鐘。

在同年的一次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圖靈還跑贏了當年的奧運會銀牌得主湯姆·理察斯。

1952 年,圖靈曾經的同性伴侶穆雷,闖進圖靈的房子盜竊,圖靈為此而報警。

在警方的幾輪審訓之後,圖靈承認了與穆雷之間的同性戀關係,並被控以「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罪。

在當時的保守年代,他違反了 1885 年刑法修正案第 11 條「嚴重猥褻罪」,此法是針對男性之間的身體接觸。

圖靈的同性戀身份不被世人所容,政府要求圖靈入獄或實施化學閹割刑罰,圖靈選擇了後者。化學閹割就是定期注射雌性激素,但藥物產生的副作用,讓圖靈飽受其害。

最終,在接受了為期一年多的「治療」後,難忍其辱的圖靈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 1954 年 6 月 7 日,冰冷的圖靈被女傭發現時,床頭還有半個塗有氰化鉀劇毒的蘋果 ,距離自己的 42 歲生日,僅僅還剩兩周。

2009 年,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康明(John Graham-Cumming)發起了為圖靈平反的在線請願,截止到同年的 9 月10 日請願籤名人數已經超過了 3 萬。

2009 年 9 月 11 日,當時的英國政府及首相戈登布朗,不得不發表正式的道歉聲明。

首相戈登布朗在「每日電訊報」撰文,因為英國政府當年以同性戀相關罪名起訴圖靈並定罪,導致他自殺身亡,正式向艾倫·圖靈公開道歉。

2013 年 12 月 24 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籤署對圖靈定性為「嚴重猥褻」的赦免,並立即生效。司法大臣克裡斯·格雷林說圖靈應被當之無愧地:應該記住並認可他對戰爭無與倫比的貢獻,而不是對他後來刑事定罪。

BBC 於 2005 年製作了關於圖靈的長篇紀錄片「圖靈傳」、2009 拍攝了英劇「圖靈傳」,2014 年上映了「 The Imitation Game 模仿遊戲」。

圖靈的生平,不斷在熒幕上重現和演繹。

電影:The Imitation Game 模仿遊(2014)

英劇:Codebreaker 圖靈傳 

英劇:The turing enigma 圖靈密碼 

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天,圖靈曾給友人 Robin 和 Nick 寫了幾張明信片,在其中一張明信片上,圖靈模仿基督教讚美詩格式,寫了這樣一首詩。

圖:該明信片手稿

Hyperboloids of wondrous Light
Rolling for aye through Space and Time
Harbour those Waves which somehow Might
Play out God's holy pantomime

雙曲光線完美無瑕
穿越時空永遠流淌
積累美妙斑斕光波
演出上帝的童話劇

 —— 完 ——

圖靈獎背後:他們 30 年前就選對了賽道,押對了場景

為愛發電

相關焦點

  • 艾倫·圖靈---不被世界承認的天才
    圖靈,是沒受到承認的電腦早期發明人、二戰英雄,卻是連賈伯斯都想致敬的天才。相隔60年,電影《模仿遊戲》重啟這段黑歷史。。。英國現代計算機的起步是從德國的密碼電報機——Enigma(謎)開始的,而解開這個謎的不是別人,正是阿蘭·圖靈。圖靈英年早逝。
  • 圖靈將於2021年登上英國新版鈔票
    1937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一個後來被稱為「圖靈機器」的想法,這個想法被視為是現代計算的基礎。這是一種假設性的設備,它可以解決任何可計算的問題。圖靈最負盛名的成就是他在布萊切利園進行的工作,當時,英國的密碼專家在布萊切利尋求破譯納粹情報的方法。幾十年來,他為破解德國恩尼格瑪密碼所作出的努力一直是個秘密,直到今天,人們才知道他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並加速了二戰的結束。圖靈的這段經歷還被拍成了電影,即2014年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 這個任正非訪談中提過最多的科技英雄,明年將印製在英鎊上;六十五年來,他的祖國向他道歉了三次
    「人工智慧之父」艾倫 · 麥席森 · 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1912-1954)2021 年,你將會在 50 英鎊鈔票上看到圖靈。為什麼選擇圖靈?他所獲得的榮譽與對世界做出的貢獻,讓他當之無愧地被選為新鈔人物。
  • 天才簡史——艾倫·麥席森·圖靈
    從一些文件來看,很可能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不是ENIAC,而是與圖靈有關的另一臺機器,即圖靈在戰時服務的機構於1943年研製成功的CO-LOSSUS(巨人)機,這臺機器的設計採用了圖靈提出的某些概念。它用了1500個電子管,採用了光電管閱讀器;利用穿孔紙帶輸入;並採用了電子管雙穩態線路,執行計數、二進位算術及布爾代數邏輯運算,巨人機共生產了10臺,用它們出色地完成了密碼破譯工作.
  • 現代計算機設計的鼻祖阿蘭·圖靈,他對人類有多大貢獻呢?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圖靈退伍進了英國國家物理研究所,他結合自己多年的理論研究和戰時製造密碼破譯機的經驗,起草了一份關於研製自動計算機器的報告,以期實現他曾提出的通用計算機的設計思想。經過長期研究和深入思考,圖靈預言,總有一天計算機可通過編程獲得能與人類競爭的智能。而後來人們記憶尤深的IBM公司研製的計算機「深藍」與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的那場人機大戰,就充分證實了圖靈的天才預言。
  • 紀念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如謎的解謎者
    床邊的毒蘋果,和一個誤會 1954年6月11日,英國《每日郵報》以《床邊的毒蘋果》為標題報導了圖靈的死亡,其中包括了法醫的調查結果,稱這位獨居的單身漢在情緒失控後,以一個浸過氰化物的毒蘋果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圖靈機——扳著手指數數
    英國數學家圖靈於1936 年發表《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中的應用》一文, 文中提出了一種十分簡單而運算能力極強的理想計算裝置———圖靈機的概念, 推進了計算機理論的發展。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不要被「圖靈機」這個聽上去很高端的名字給嚇到了,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理解的概念。
  • 圖靈,一位讓計算機誕生的天才,為何在曲辱中死去?
    圖靈獎誕生於1966年,這一獎項名稱取自計算機先驅艾倫·圖靈(AlanMathison Turing),被稱為諾貝爾計算機獎,獲獎者將獲得100萬美元的獎金。1954年6月8日星期二,女管家在早上5點打開了圖靈家的大門。他乾乾淨淨地躺在床上,嘴裡吐出白沫。房間裡有一個果醬罐子,裡面裝滿了氰化鉀,床邊放著一個咬過的蘋果。
  • 圖靈今年的生日禮物,是新版50英鎊紙幣
    1931年,也就是他19歲那年,圖靈考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1934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並且在畢業僅一年之後,就當選為國王學院院士。1936年,圖靈發布重要論文《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在這篇論文中,他構想出了現代計算機的原型,被後人稱為通用圖靈機。
  • 嘿,圖靈,生日快樂!
    今天是 6 月 23 日,也是阿蘭·圖靈的 106 周年誕辰。
  • 小講堂 | 什麼是圖靈完備?來簡單粗暴了解一下
    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公鏈或者只能合約,肯定是圖靈完備的。有一些還會這麼解釋,比如支持 c++、java 什麼的。給我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圖靈完備好像就是支持多種開發語言。那到底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什麼是圖靈完備。大家可能知道,圖靈是一個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確實是一個人,一個英國的哥們。
  • 全球資訊網之父Tim Berners-Lee獲2016年度「圖靈獎」
    「圖靈獎」被譽為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是該領域的最高獎項之一,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由谷歌公司贊助。該獎項是為了紀念英國偉大的數學家、計算機科學以及人工智慧之父阿蘭·圖靈(Alan Turing,1912.6.23 - 1954.6.7)而設立。在2016年度圖靈獎的評選中,蒂姆·伯納斯·李成功折桂。
  • 圖靈測試
    第15號故事:《圖靈測試》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否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這個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不論持有哪種觀點的人,似乎都不能說服對方。畢竟,未來只能由未來親自證明。今天的故事從一間實驗室開始.2121年,人類機器控制組織中心,某實驗室。一位頭髮花白的教授,正站在一臺精細而透明的機器前,面對著新來的二十多位新人。
  • 【特稿】全球資訊網之父獲圖靈獎,紀念閃耀人工智慧歷史長廊十位大師
    他的工作,在推動歷史的進程。他領先於大多數的工業領袖至少十年在進行布局和推動。他又善於組織和影響,對於學術界和歐美政府的最高層,他都能施加影響一步步地推進具體的實施。ACM 圖靈獎,人們往往把它稱為「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有著 100 萬美元的獎金,由 Google 提供。
  • 圖靈測試錯了嗎?——後圖靈時代的思考
    【靜點評】2015年第10期《三聯生活周刊》的封面專題為《圖靈預言——人工智慧將代替人類嗎?》,其中對圖靈的生平及其對人工智慧和計算機科學的卓越成就進行了回顧,有不少篇幅涉及圖靈測試。然而對圖靈測試在量化人工智慧方面的局限,無論是企業界還是學術界,都有痛點。圖靈測試的標準是否該與時俱進?是個嚴肅的課題,值得國際人工智慧業界共同推動。
  • 計算機世界第一人:艾蘭·圖靈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獎項,但僅用於獎勵那些在物理、化學、文學、醫學、經濟學與促進世界和平等方面做出開拓性重大貢獻的人士。「圖靈獎」則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有「計算機界諾貝爾獎」之稱。設立這個大獎,既是為了促進計算機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也是為了紀念一位天才數學家、計算機科學的奠基人艾蘭·圖靈,本文的主人公。
  • 為什麼說「計算機之父」是阿蘭·圖靈而不是馮·諾伊曼?
    更為重要的是,1937年圖靈的著作出版了,其中就有關於圖靈機的論文,這一著作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1938年,他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並擔任馮·諾伊曼博士的助手。1950年,圖靈發表了題為《計算機能思考嗎?》
  • 讓二戰提前兩年結束、卻被同性戀「罪名」逼死的圖靈,要被印到新版50英鎊上了
    最終,在公眾的選擇和科學界的建議下,英格蘭銀行在7月15日公布,50英鎊新面孔是他:阿蘭·圖靈(Alan Turing)1954年6月7日,因化學閹割而飽受身心摧殘的圖靈在家中去世,享年41歲。身邊的書桌上,是一個泡過氰化物、被咬過一口的蘋果。
  • 這個男人,二戰期間參軍雖遭拒,卻造出世界第一臺個人電腦、把最好的學生泡到手,簡直人生贏家
    可能你對這個名字非常陌生,但是他做的兩件事情改變了個人電腦的歷史,是可以吹一輩子的事情。 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於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約翰·阿塔那索夫(Atanasoff)教授。而哈利·赫斯基是研究團隊中第二年輕的人,進入團隊時他年僅27歲。
  • 這個真正改變世界的人,已經離開了五年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我還想去做我原本打算去做的事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回看一下,這個曾經改變世界的人有著怎樣創奇的經歷吧。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猶豫後,他們同意把自己的兒子交給這個藍領家庭,條件是對方承諾會把兒子送入大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