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晶片的無奈背後

2021-02-25 半導體行業觀察

來源:內容編譯自「日經亞洲評論」,謝謝。

美國政府最近對華為技術公司的鎮壓行動,揭示了在全球晶片製造行業,來自美國的公司是如何成為川普政府限制晶片產業向中國科技巨頭供貨的關鍵。美國商務部周一發布公告,禁止華為獲取使用美國軟體或技術開發或生產的外國製造的晶片和其他電子組件,該條例立即生效。據法律專家稱,新的禁令被視為對五月份宣布的規則的延伸,並填補了美國公司向第三方出售產品以及第三方可以向華為提供產品的漏洞。對於華為來說不幸的是,因為從高通到三星到聯發科再到索尼,每個人都使用美國軟體,智慧財產權,晶片設計工具和材料。根據市場情報公司CCS Insight的副總裁Geoff Blaber的說法,這使得華為幾乎沒有任何能獲得關鍵晶片的渠道。Geoff Blaber說:「儘管半導體產業本質上是全球性的,但它的基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這主要都是建立在美國企業的基礎上。而華為現在可以研究的解決方法非常少。因為美國過去多年裡一直在晶片領域的主導地位成就了今天的矽谷。」據報導,目前晶片設計軟體的主要參與者都是美國公司。當中包括Cadence Design Systems,Synopsys和Ansys。雖然全球第三大晶片設計工具提供商Mentor Graphics於2016年被德國西門子公司收購,但他麼在美國仍擁有龐大的業務。這四家公司共同控制著全球90%的晶片設計工具市場。而且,由於它們擁有晶片設計所需的許多智慧財產權,因此不太可能很快被替換。隨著晶片製造變得越來越複雜,只有Cadence和Synopsys這兩家全球領先的廠商能夠提供先進晶片生產所需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如果沒有這些美國公司的更新和支持,華為將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推出領先的晶片,並且碰到的問題會比他們想像中難得多。此外,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 Ltd.提供了超過90%的移動晶片正在使用的重要IP。儘管該公司總部位於劍橋,但Arm在美國擁有主要的研發中心和能力,因此必須遵守美國的出口規定。「Arm的許多IP都來自其美國辦事處,他們在IP開發中使用了美國公司的晶片設計工具,因此這也很難解決。」 Blaber說。實際上,世界上所有的晶片開發商都依賴於這些公司的工具和智慧財產權。這些公司包括蘋果,華為,索尼,三星,SK海力士,Kioxia,恩智浦,高通,英偉達,聯發科,博通和意法半導體。在周一商務部宣布之後,所有這些人都必須獲得許可證才能運往華為。設計軟體只是美國公司在晶片供應鏈中佔有一席之地的一個領域。工程師設計完晶片後,通常會將實際的生產或製造工作外包給其他公司。但是,晶片製造與設計一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製造的晶片製造和晶片測試設備。美國的三大公司Applied Materials, Lam Research 和KLA-Tencor 以及歐洲的ASML和日本的東京電子公司主導著先進半導體的製造工藝。雖然ASML的總部位於荷蘭,但其機器採用美國技術集成,其晶片製造機的一些關鍵組件均在美國本土生產。所以他們的供貨也面臨挑戰。此外,美國還是材料和化學科學領域的領導者,陶氏杜邦,3M和康寧等公司在晶片和顯示器生產的製造過程中均佔有獨特的位置。據法律專家稱,新限制的範圍已從半導體擴展到其他關鍵電子組件,例如顯示面板。世界上大多數顯示器仍然需要康寧和3M提供的美國材料以及Applied Materials的設備。臺灣國防科學研究院院長蘇子云說,儘管這些年來亞洲企業在晶片設計和製造方面已經具有競爭力,但他們卻無法控制這些產業所依賴的基本工具,智慧財產權和基礎科學。他指出,要達到這樣的技術水平,需要長期的投資,積累的經驗和客戶的廣泛採用,而且這些領域通常還與敏感的應用相關,例如航空航天,太空和軍事。蘇在接受《日經亞洲評論》採訪時說:「歸根結底,美國仍然控制著基本軟體,材料科學,化學和金屬以及晶片或電子製造中至關重要的設備」,「例如,飛機發動機中使用的某些高端金屬也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而美國仍控制著那些至關重要的核心技術。」以市值計算,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是臺積電,全球最大的存儲晶片製造商是三星電子,他們可以批量生產先進的晶片,但是這兩家公司都無一例外依靠美國最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生產出晶片。。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最近證實了現有晶片設備供應商對公司技術進步的重要性,並暗示如果沒有美國技術部門的參與,晶片製造商很難制定有競爭力的生產線。「我們的主要重點是追求技術領先地位,並努力克服每一代技術的挑戰。為此,我認為我們目前的重點仍在與我們的設備合作夥伴合作,以利用最好的設備,從而實現業務增長」,當被問及該公司是否會建立一條沒有美國設備的生產線時,劉是這樣回應投資者的。晶片製造工藝越先進,更換任何一件設備,材料或化學藥品的難度就越大,因為生產鏈中的每個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以確保最大的效率和性能。這對中國試圖對其技術供應鏈進行「非美國化」建設具有重要影響。華為於2019年5月加入美國貿易黑名單,這暴露了中國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並刺激了中國為培養國家技術冠軍而做出的努力。中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例如中國最近在存儲領域有了突破。但是,這些中國公司與全球同行一樣依賴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和材料製造商的陣營。中國還大力推動EDA廠商的進步,希望有朝一日能挑戰Synopsys和Cadence等美國競爭對手。同時,中國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也希望有一天能取代Applied Materials和Lam Research。但是,這些公司在能力和規模上仍遠遠落後於國外同行。為了實現晶片計劃,中國在投資和股票市場上都有了重要的嘗試。CCS Insight的Blaber表示:「半導體是一個非常全球化的行業。即使您可以投入大量資金來創建半導體功能,您仍然必須能夠訪問該供應鏈中完成這項工作所需的所有各個要素。而且在這方面,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據日經報導,在美國政府升級對華為的限制後,華為的主要亞洲供應商股價在周二大幅下跌。其中,移動晶片設計師聯發科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下跌超過9%。該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移動晶片供應商,也被視為華為智慧型手機業務至關重要的移動晶片供應商之一。它還向包括三星電子,Oppo,Vivo和小米在內的其他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出售晶片,。聯發科在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文件中說:「我們一直遵守全球貿易法規,並密切監視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變化。我們正在諮詢外部法律專家,以進行法律分析,以確保我們遵守最新規則。而根據目前的評估,這對我們的短期運營沒有重大影響。」顯示器集成電路驅動器設計商Novatek Microelectronics和相機鏡頭製造商Largan Precision在周二的交易中也分別下跌了8%和3%。兩者都將華為視為主要客戶。除聯發科技外,該名單還可能包括圖像傳感器提供商索尼;傳感器供應商意法半導體;以及主要的存儲器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SK海力士,Kioxia,Nanya Tech以及許多亞洲,歐洲甚至中國國內的晶片開發商。專家說。提供存儲晶片和高級智慧型手機顯示屏的三星股價上漲了近2%,而華為的主要圖像傳感器晶片提供商索尼也在上午上漲了近1%。兩家公司還向蘋果提供產品,蘋果每年出貨近2億部iPhone。如果他們在最近的禁令之後失去了來自華為的訂單,來自美國的手機巨頭可能會填補缺口。SK Hynix告訴《日經亞洲評論》,它仍在評估華盛頓出口管制的最新修訂,暫時無法提供詳細評論。華盛頓已經在5月中旬收緊了出口管制規則,以限制外國晶片製造商,例如臺積電如果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則不能為華為及其附屬公司製造定製的晶片。美國政府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遏制華為內部的晶片部門iSilicon Technologies,後者為華為產品定製的晶片,幫助華為在智慧型手機和電信設備業務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日經預計,美國商務部周一的禁令將再次破壞供應鏈,因為禁令的範圍現已擴展至涉及美國軟體或技術的任何晶片,無論是定製半導體還是標準化半導體。臺積電一直是華為最關鍵的晶片生產商,幫助這家中國公司為其旗艦手機產品線生產了大部分內部高端移動晶片。然而,華為消費電子集團執行長餘承東(Richard Yu)證實,自9月14日以來,該公司無法從臺積電(TSMC)獲取任何定製的晶片。餘在本月的一次公開論壇上說:「由於第二輪制裁,美國將在9月15日以後停止生產這種晶片。」 「這很可能是麒麟系列的最後一代。它將絕版。這是華為花了十多年的時間開發晶片……這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損失。」美國律師事務所奧裡克(Orrick)的合伙人哈裡·克拉克(Harry Clark)告訴日經新聞,新規定主要針對向指定的華為實體供應外國製造的晶片,「但這些規定可適用於半導體以外的產品。」此外,律師說,根據商務部的聲明,只要華為及其關聯公司在涉及將美國技術出口,再出口或轉讓給非指定公司的交易中發揮一定作用,就需要獲得許可證。「即使一家公司擁有許可以使其能夠從事2020年5月規則所涵蓋的活動,但如果其提議從事一項新的活動所涵蓋的活動,則仍需要獲得其他許可或經修改的許可規則。」克拉克說。在5月份嚴格規定後,華為一直在尋求自己的內部晶片設計的替代方案,並著眼於聯發科等供應商所有這些都被視為潛在的未來智慧型手機核心處理器晶片供應商。消息人士對《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表示,這家中國公司也沒有放棄在其未來的智慧型手機上測試高通公司的移動晶片,以期希望美國以後能獲得許可。一位了解此事的供應鏈高管告訴日經新聞:「在五月份的裁決之後,我們已經看到華為測試了各種不同的移動晶片平臺,包括聯發科和高通的平臺。」 「它不想放棄來之不易的智慧型手機業務。」

參考連結:

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Huawei-crackdown/How-a-handful-of-US-companies-can-cripple-Huawei-s-supply-chain

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Huawei-crackdown/Asia-suppliers-hit-after-US-cuts-Huawei-s-access-to-foreign-chips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407期內容,歡迎關注。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識別二維碼,回復下方關鍵詞,閱讀更多

模擬晶片|藍牙|5G|GaN|臺積電|英特爾|封裝|晶圓

回復 投稿,看《如何成為「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

回復 搜索,還能輕鬆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焦點

  • 英特爾無奈服軟,臺積電成為背後贏家,美國晶片短板暴露無遺
    本以為在華為訂單歸零,高通轉投三星的背景下,臺積電營收會受到不小的影響,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數據顯示,臺積電2020年第四季度營收達到836億,維持高速增長趨勢,臺積電仍是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上的難以逾越的巨頭。臺積電繼續擴大優勢在此業績加持下,臺積電2020年全年營收達到3100多億,創下歷史新高。
  • 願意向華為繼續供應晶片:但結果讓人無奈
    【8月27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8月7日正式表態:「由於遭受到美國第二輪斷供制裁,所以在9月15日後,華為高端麒麟晶片將無法生產,而華為麒麟9000也將會成為「絕版貨」;」 而在近日,美國方面也再次傳來了壞消息,再次針對華為升級了晶片禁令,禁止華為向聯發科、高通、三星、紫光展銳等晶片巨頭提供晶片產品,因為上述的晶片企業也都有使用到美國方面的技術,這也意味著不僅僅華為海思晶片會遭到斷供
  • 華為突然推出2款新機,處理器引爭議,網友:無奈!
    但是我們最近並沒有等來華為P50系列的正式發布,而是來了兩款4G手機!原來我們在華為官方商城上發現,突然出現了華為MateX2以及華為Mate40Pro這兩款手機的4G版本,並且搭載的處理器都是麒麟9000,除了晶片上的網絡版本有所不一樣之外,其餘配置基本一樣,目前這兩款手機暫時還沒有公布具體的價格。
  • 華為新研究所建國外?任正非也很無奈,原因讓人拒絕不了
    然而受打擊的是,美國發現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後,從斷供晶片,撤掉生產商等各方面打壓華為,這危及到了華為未來的生存狀態,而美國的打壓行為實則就是一場惡性競爭,愚蠢的把戲。而華為針對美國的一系列行為,也有做出相應的反擊。最近華為集團就宣布在法國成立新的研究所。這一次設計研究所主攻計算機與算法方面。
  • 華為「曲線」解決了晶片難題,也是無奈之舉
    由於老美對晶片關鍵原材料以及技術的掌握,對我國晶片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的推進,許多企業因此陷入危機之中,其中最嚴重的當屬華為。同時,華為也是老美對中國進行晶片打壓的第一家,其遭受壓迫時間最長,遭受的制裁也最嚴重。比如華為曾經的子品牌因為晶片短缺不得不被迫出走,華為手機也因此出貨量大幅度降低,使得其各智慧型手機都處於嚴重缺貨狀態。
  • 【新機】華為手機0元購?背後是無奈丨驍龍品牌獨立,採用全新命名體系
    今天華為美國官方推特發聲:在黑色星期五期間,所有美國在售的華為手機可以享受100%的折扣,也就是華為手機0元購。不過隨後華為官方解釋道:這只是一個玩笑,我們不能在美國賣任何東西。言語之間,透露出了深深的無奈和心酸。
  • 失去華為,聯發科在高端晶片市場遭受重大挫折
    據稱聯發科本來計劃採用臺積電最新的5nm工藝生產晶片,然而由於近期它停止向華為供應晶片,無奈之下只好放棄了5nm晶片計劃,這對於它進軍高端手機晶片市場無疑是又一個重大挫折
  • 華為很無奈,Mate30 Pro價格下跌,是撿漏還是入坑?
    5G手機,根據數據統計,華為5G手機以71.1%的佔比位列國內第一,領先國內其他的5G手機品牌。隨著5G手機的普及力度越來越大,華為也對旗下的4G手機進行了降價,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華為Mate30 Pro,自從該機的5G版發布之後,4G版的熱度就一直不溫不熱,由於5G技術已經被下放到了兩千元價位的機型當中,可以說華為Mate30 Pro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
  • 華為晶片恐遭斷供背後,中國芯的心酸往事與前途去路
    如無意外,此刻根據媒體報導,在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晶片實施全面「斷供」的節點即將到來之際,華為正抓緊時間從臺灣地區運回所有麒麟晶片。這或許是最後一批供給華為的麒麟晶片,此後,應用於華為多種終端的晶片表現如何,就要完全靠自己了。因此,悲壯,是市場為華為定下的情緒註解。面對危機,華為的B計劃正在加速落地。
  • 被逼無奈的華為,在推出鴻蒙、NM卡之後,它又將推出一款黑科技
    最近華為推出的東西,可是一個接著一個。在禁令之後,立馬將備胎晶片轉正。
  • 劇情大反轉,川普也無奈!美國又對華為實施臨時豁免,理由甚是意外
    據悉,美國不僅阻止華為在美國銷售智慧型手機等設備,還禁止運營商與華為合作建設5G網絡等,並且要求運營商替換華為電信設備等。這也就算了,但美國還伸出長猿之手,要求盟國也放棄與華為合作,不要使用華為5G設備和技術建設5G網絡。甚至美國還出臺的新政策,先是延長對華為禁令的時長,又將其加入政府禁止採購名單。最主要的是,限制臺積電等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要求在沒有美國許可的情況下,不得與華為合作。
  • 中國晶片迎來「晶片猛獸」,華為的春天要來了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讓華為受挫不少,科技領域最核心的晶片,華為方面可能沒有辦法再得到,為了打壓華為的發展,美國方面沒少下功夫,想盡一切辦法,阻止華為的發展,而他們的這一系列動作也的確起到了一點點作用,但是更多的,卻是推動華為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華為向半導體行業進軍除了對海思晶片的限制,還對荷蘭ASML對中國晶片的出口進行了幹擾。
  • 在線分享 | 華為5G晶片背後的研發故事
    華為晶片、終端和網絡部門聚集了大量通信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和算法領域的數學家,甚至包括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榮譽的行業頂尖人才,他們貢獻了5G領域的眾多先進算法創新,推動了行業發展,也造就了麒麟晶片在5G研發上的強大實力。
  • 華為將要使用高通晶片?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美國加大了對華為的制裁,9月15日,隨著美國禁令生效,最後一批華為高端晶片運往華為。雖然說外界各種聲音都說,華為必定要絕地重生,給世界一個嶄新的華為。但華為餘承東在公開場合坦言,華為現在遭受著巨大的困境,將面臨著無「芯」可用的窘境。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現已拓展到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現在連手機屏幕、內存等一系列硬體均會受到影響,可謂是四面受敵。
  • 晶片斷供後,華為改變自研策略:加大力度投資國內晶片創企
    9月30日消息,隨著9月15日升級禁令的實施,被斷供晶片後的華為,已經在自研晶片上做起了調整,簡單來說就是,加大力度投資國產晶片創企
  • 斷供倒計時,華為從臺灣運回所有麒麟晶片!
    9月15日就是美國對華為晶片開始實施全面「斷供」的日子,據外媒最新消息,華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筆包貨運專機,趕在出貨期限前把晶片運出,以緩解華為面臨的晶片危機!據業內爆料,華為海思這幾天會包一臺貨運專機到臺灣,把麒麟與相關晶片在9月14日之前運回所有晶片。
  • 低調的中國晶片巨頭,名氣不如華為海思,卻設計出7nm晶片
    雖然海思並不具備生產晶片的能力,但是由它自主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在性能和各方面的表現上,已經達到了頂尖水平!可惜的是,如今華為海思囿於美國的晶片規則,導致其設計出來的晶片得不到代工,而國內的基礎工業水平無法滿足海思晶片的製造條件。因此,華為海思出現的問題也反映了國產晶片的現狀,雖然設計水平很高,但是製造技術卻存在差距。
  • 英偉達400億收購ARM,華為晶片未來怎麼辦?幸虧早有準備
    晶片是硬體設備的大腦,華為事件讓人們知道了晶片製造的難度,也品嘗到了沒有核心設備的痛苦。
  • 中國晶片迎來「晶片猛獸」,華為的春天要來了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讓華為受挫不少,科技領域最核心的晶片,華為方面可能沒有辦法再得到,為了打壓華為的發展,美國方面沒少下功夫,想盡一切辦法,阻止華為的發展,而他們的這一系列動作也的確起到了一點點作用,但是更多的,卻是推動華為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華為向半導體行業進軍除了對海思晶片的限制,還對荷蘭ASML對中國晶片的出口進行了幹擾。
  • 聯發科小米突然官宣,高通徹底「無奈」,國產廠商正式全跑完了
    數據顯示,無論是國內的華為、小米等廠商,還是國外的三星等,都將聯發科處理器用在中低端手機上,在高端晶片上往往用高通,這讓聯發科很無奈。想要進入高端市場的聯發科,其遲遲沒有實現,但進入5G時代後,情況出現了轉變。都知道,在5G雙模晶片上,華為是全球首家發布5G雙模晶片的廠商,隨後是三星、聯發科,高通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