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整並晨星半導體電視晶片部門將不進行裁員動作

2021-02-14 觸控螢幕與OLED網

不裁員!聯發科整並晨星半導體電視晶片部門,員工全數留任。臺灣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在 2018 年初獲得中國商務部同意,正式解除對與晨星合併案的限制之後,開始加速內部的整並。在 8 月份,聯發科正式宣布,晨星半導體的業務部分將一分為三。在電視晶片業務方面,未來將併入聯發科,與聯發科既有的電視晶片部門合併,成為聯發科旗下電視事業體。在觸控晶片的方面,則將併入聯發科集團旗下奕力科技。最後,機頂盒晶片業務則將成為集團下新公司──臺灣晨星國際科技的業務之一,並且預計將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正式完成合併。

 

  由於電視晶片業務方面,未來將併入聯發科,與聯發科既有的電視晶片部門合併,成為聯發科旗下電視事業體。因此在目前進行的合併過程中,之前市場傳言將因為人員與工作職缺的重疊,會有原晨星半導體的員工進一步資遣或優退的情況產生。不過,在之前聯發科陸續發出聘書給原晨星半導體的員工之後,證實並沒有預期中的資遣或優退情況發生。對此,聯發科方面指出,因為面對全球市場的競爭,並且為未來的發展鋪路,在目前人才需求吃緊的情況下,不會進行任何裁員或優退的動作。

  聯發科進一步表示,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雖然受到大陸商務部的限制,聯發科與晨星半導體就是各自獨立運作的狀態。不過,依據過去在競爭時期的經驗,還是到後來相互合作的經驗,都已經充分地了解彼此。

  而且,彼此的人才都是很優秀的人才情況下,整並後的適應期將可以縮短,也能提升聯發科的競爭力。未來,在硬體由原晨星半導體團隊負責,其他則由聯發科主導的情況下,在 2019 年完成合併之後,相關人員將進駐聯發科總部辦公。

  事實上,面對外部環境的挑戰,聯發科也正在積極進行內部的事業整並,以提高競爭力。日前,就有歐系外資發出報告指出,受到整體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提升,將聯發科的目標價提降至每股新臺幣 440 元的價位。但是,展望 2019 年的營運,聯發科將在最關鍵的智慧型手機晶片上持續優化,拉高市佔率以及毛利率,使得聯發科在 2019 年全年毛利率將站穩 40% 大關。

  而對於要達成這樣的營運目標,人才的加入就成為聯發科未來發展的關鍵。而除了此次並晨星半導體電視晶片部門將不進行優惠或裁員的動作,使員工全數留任之外。據了解,聯發科也還在持續進行人才招募中,以持續加強在產業中的發展。


相關焦點

  • 聯發科整並晨星半導體電視晶片部門,員工全數留任
    在 8 月份,聯發科正式宣布,晨星半導體的業務部分將一分為三。 在電視晶片業務方面,未來將併入聯發科,與聯發科既有的電視晶片部門合併,成為聯發科旗下電視事業體。 在觸控晶片的方面,則將併入聯發科集團旗下奕力科技。 最後,機頂盒晶片業務則將成為集團下新公司──臺灣晨星國際科技的業務之一,並且預計將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正式完成合併。
  • 傳錘子科技裁員 資金負擔沉重 羅永浩回應;聯發科整並晨星半導體電視晶片部門,員工全數留任
    聯發科整並晨星半導體電視晶片部門,員工全數留任  臺灣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在 2018 年初獲得中國商務部同意,正式解除對與晨星合併案的限制之後,開始加速內部的整並。在 8 月份,聯發科正式宣布,晨星半導體的業務部分將一分為三。在電視晶片業務方面,未來將併入聯發科,與聯發科既有的電視晶片部門合併,成為聯發科旗下電視事業體。在觸控晶片的方面,則將併入聯發科集團旗下奕力科技。最後,機頂盒晶片業務則將成為集團下新公司──臺灣晨星國際科技的業務之一,並且預計將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正式完成合併。
  • 聯發科加速整並晨星,員工全部保留
    今年8 月,聯發科正式宣布,晨星半導體的業務部分將一分為三。在電視晶片業務方面,未來將併入聯發科,與聯發科既有的電視晶片部門合併,成為聯發科旗下電視事業體;在觸控晶片的方面,則將併入聯發科集團旗下奕力科技;機頂盒晶片業務則將成為集團下新公司──晨星國際科技的業務之一,並且預計將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正式完成合併。
  • 【芯聞3分鐘】三星收購Zhilabs;聯發科整並晨星半導體;錘子科技闢謠總部沒有解散;賽靈思:初創企業應避免扎堆做AI晶片...
    不裁員!聯發科整並晨星半導體電視晶片部門,員工全數留任據消息,由於電視晶片業務方面,未來將併入聯發科,與聯發科既有的電視晶片部門合併,成為聯發科旗下電視事業體。因此在目前進行的合併過程中,之前市場傳言將因為人員與工作職缺的重疊,會有原晨星半導體的員工進一步資遣或優退的情況產生。
  • 完成併購晨星半導體業務,聯發科進行集團內部組織調整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2日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會中宣布進行集團組織重組,並且調整子公司產品事業。聯發科表示,依照法規要求,代子公司晨星半導體宣布,聯發科已於2018年4月27日和晨星半導體簡易合併,並且預計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完成合併動作。在完成合併後,晨星原經營團隊將併入聯發科集團,成為旗下電視事業群。聯發科指出,本次組織調整為整合晨星半導體的一環。
  • 【聚焦】不裁員!聯發科整並晨星員工全數留任;美國登月真假?NVIDIA用最新光線追蹤技術驗證;賽靈思:初創企業應避免扎堆AI晶片
    聯發科整並晨星半導體電視晶片部門,員工全數留任臺灣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在 2018 年初獲得中國商務部同意,正式解除對與晨星合併案的限制之後,開始加速內部的整並。在 8 月份,聯發科正式宣布,晨星半導體的業務部分將一分為三。在電視晶片業務方面,未來將併入聯發科,與聯發科既有的電視晶片部門合併,成為聯發科旗下電視事業體。在觸控晶片的方面,則將併入聯發科集團旗下奕力科技。
  • 聯發科併購晨星限制期滿 仍待商務部批准
    據商務部當時要求,聯發科和晨星兩家公司雖可百分之百股權合併,晨星的手機晶片部門亦可移轉至聯發科,但雙方旗下電視晶片部門在三年內必須維持獨立營運,給予電視客戶另尋晶片供貨商的緩衝期。此後,原晨星手機部門約800多位員工併入聯發科,原晨星電視晶片和機頂盒約2000多名員工則留在臺灣晨星。
  • 【審查】聯發科併購晨星限制期滿商務部仍未批准
    2012年聯發科宣布併購晨星, 因雙方在大陸電視晶片市場份額超過七成,在面對商務部的審查時,得到了限制性的批准。據商務部當時要求,聯發科和晨星兩家公司雖可百分之百股權合併,晨星的手機晶片部門亦可移轉至聯發科,但雙方旗下電視晶片部門在三年內必須維持獨立營運,給予電視客戶另尋晶片供貨商的緩衝期。
  • 晨星半導體觸控相關產品移轉至聯發科集團公司臺灣奕力科技
    聯發科今(22)日代子公司晨星公告,為進一步落實集團優化,包括晨星觸控相關產品將移轉至集團公司臺灣奕力科技,預計完成日為2018年10月1日。晨星機頂盒相關產品,則移轉至臺灣晨星國際科技,預計完成日為2018年12月31日。聯發科表示,此為公司與晨星半導體整合的一部分,為集團內組織調整,對公司合併財報與股東權益沒有影響,預計整合完成日為2019年1月1日。
  • 聯發科併購晨星案終於塵埃落定
    聯發科合併晨星一案歷經6年終於在今年塵埃落定,合併基準日落在2019年1月1日,雙方積極進行組織調整,力拼展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
  • 聯發科與晨星半導體終成正果,成立新業務部將在下半年重拳出擊
    2012年,該公司買下了晨星半導體,今年1月1日兩家公司正式完成合併,同時成立了這個新事業群,其主要研發三種產品:電視晶片、顯示器晶片以及時序控制器,其中電視晶片佔8成營收。目前,包括新成立的智能家居事業群在內,聯發科共有三個事業群。
  • 聯發科內部大調整,打什麼算盤?
    自2012年宣布至今,聯發科明年1月終於將正式合併晨星半導體,晨星原先的電視、觸控及機上盒等產品線也將分拆至聯發科集團旗下,這場臺灣IC設計產業最受矚目的併購案,將步入新起點。聯發科昨(22)日宣布,晨星電視晶片產品線將與聯發科電視晶片部門合併,並成立電視晶片事業體,與無線通訊、智能裝置等事業體並列。
  • 網際網路電視,無所不在晨「芯」:電視晶片霸主如何煉成
    TCL增通過資本層面的合作,介入國產晶片新銳晶晨半導體(Amlogic),在電視晶片國產化的道路上,邁出新的一步。 國產科技巨頭賣力追趕的對象,實際是中國臺灣新竹科技園一家年輕的IC設計企業——晨星半導體(Mstar)。自2002年創業以來,後起之秀Mstar一路發足狂奔,在電視晶片市場佔據絕對份額,基本已成電視晶片的代名詞,為晶片業的隱形巨人。
  • 【動蕩】高通Q2淨利潤同比降52%,裁員1231人;英特爾10納米有難度蘋果基帶訂單沒戲;聯發科拿下思科ASIC大單
    傳聯發科奪思科ASIC大單,董事會新增晨星董事長或為合併熱身集微網綜合報導,日前聯發科非手機產品布局傳喜訊,旗下定製晶片(ASIC)傳拿下全球網通設備龍頭思科(Cisco)最新基站設備訂單,明年出貨,相關晶片更為高端,有利提升產品均價(ASP),為營運增添動能。
  • 晨星半導體採用杜比MS12 v2技術為全球電視帶來杜比全景聲
    晶片集成杜比全景聲技術將顯著拓展杜比全景聲在消費級電視市場的發展舊金山
  • 傳聯發科將末位淘汰3000員工!官方回應:無大幅裁員計劃!
    有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15年,聯發科集團通過旗下公司,在短時間內收購曜鵬、常億、奕力及立錡等4家公司,當時承諾暫不裁員,但整合重複人力、重迭的研發項目,將會是蔡力行的主要任務。雖然實際人數不一定如外界所傳,可能少也可能多,但裁員是肯定會做的。」
  • 聯發科36.6億新臺幣溢價並奕力 ,或對國內大基金的成功狙擊
    奕力董事長黃啟模昨(26)日表示,之前就與晨星密切聯繫,奕力與晨星在顯示器晶片領域,屬於前後段關係,雙方常常討論合作案,互動密切,在經過不斷的討論後,雙方認為合併對彼此是最好的方式。黃啟模說,當時聯發科合併晨星時,曾和晨星董事長梁公偉談過,他認為梁公偉格局很大,不計個人,只看公司最大利益,人在緊要關頭,可以把自己縮小,不要太主觀;產業整並是趨勢,為了大局好,要縮小自己,整並是對雙方都好的結局。
  • 剛剛,聯發科公布晨星業務轉移決議,整合將於明年1月1日完成
    文|茅茅校對|落日圖源|網絡集微網消息,聯發科今日召開記者會代替子公司晨星半導體說明董事會決議事項。聯發科發言人表示,相關議案皆是因為整合晨星半導體而於集團內的組織調整,對主公司合併財報和股東決議沒有影響。
  • 聯發科子公司落戶廈門,專注AI晶片研發
    記者昨日獲悉,全球第四、臺灣第一的IC(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臺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發科」)旗下的星宸IC產業園項目已於近日正式落戶廈門火炬高新區。該項目被列入2018年廈門市重大項目,預計總投資10億元,計劃2018年實現營收2億元,並維持快速增長態勢。
  • 一頁晶片併購史:美式創業像養豬,亞洲老闆是在養兒子
    ,因為一件併購案的出現,通常不只代表兩家企業進行整並,往往也會對行業帶來或大或小的衝擊。但近幾年來網路、手機崛起,英特爾也想在這些領域多方布局,因此併購動作也跟著加速,例如收購自動駕駛技術 Mobileye,還有全球第二大 FPGA 供應商 Altera 等。 不過,英特爾在手機晶片布局多年,成績一直都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