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7年的上半年,可能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條「狗」刷屏了。
沒錯,這條「狗」就是谷歌旗下的一款圍棋人工智慧程序,代號「阿爾法狗」(AlphaGo)的機器人。
這款人工智慧機器人在斬落眾多圍棋名家之後,就連被媒體譽為「人類最後堡壘」的柯潔也不敵阿爾法狗。
於是關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討論再一次熱火起來,原本與人類分屬不同次元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已經變成了一種全新的趨勢。
其實早在很多經典科幻電影作品中,比阿爾法狗還要逆天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就已經出現在了熒幕上,不僅種類繁多,功能也五花八門。
在過去,一說到機器人,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那些由冰冷的機械構成的機器人。
但是隨著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這一刻板印象逐漸被打破。
尤其是近年來近年來,眾多的優秀好萊塢大片中都出現了更加有」人情味兒「的機器人形象,而在近兩年的國產電影中,也少不了這些呆萌機器人的出現。
比如:
7月21號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阿唐奇遇》中就出現了一個來自未來的呆萌機器人「小來」的形象。
電影中的機器人「小來」不再是冰冷的鋼鐵機械,而是變得有更加擬人化和具有性格特徵
婊姐今天說一說那些電影中的「富有人情味兒」的機器人角色——
原來機器人也可以「呆萌」!
瓦力《機器人總動員》
在看《機器人總動員》之前,婊姐是無法把機器人和「萌」這個字眼聯繫在一起。
但是瓦力(Wall-E)的出現一舉把機器人賣萌提升了不知道幾個臺階,舉手投足間都是痴情的呆傻。
瓦力是地球上最後一個還在運作的孤獨機器人,整天一個人孤獨地按照程序處理人類遺留的垃圾,同時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一株綠色的小植物。
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它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意識:它喜歡將收集來的寶貝小心翼翼藏起,喜歡收工後看看幾百年前的歌舞片,此外還有一隻蟑螂朋友作伴。
直到有一天,當更加高級女機器人伊芙(Eva)出現的時候,瓦力的生命有了色彩,就此點開了「勇敢逐愛的情種」新技能。
相較於天生「白富美」的女機器人伊芙來說,瓦力顯得有些落拓、窮酸,可它卻是最「痴情」的機器人。
大白《超能陸戰隊》
如果有誰能夠撼動瓦力在機器人屆「萌神」地位的,那估計只有《超能陸戰隊》裡的大白(Baymax)了。
這個巨大的白色充氣機器人,有著圓潤的線條,單一的表情,既像是簡約版的米其林人,也像一塊超大號的棉花糖,柔軟又體貼。
它是主角小宏的哥哥研發的「私人健康顧問」機器人,無論主人讓它做什麼,只要主人可以開心起來,那麼大白就會去做那件事,但是只有一條不能違反:不能傷害人類。
所以大白具有一種天生治癒他人的能力,溫柔體貼,關懷備至。
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在一個看臉的世界,大白贏在了先天條件優越——
它圓滾滾的肚子,胖乎乎的臉蛋,很符合人們,尤其是廣大女性同胞對「萌」的定義。
甚至在故事的最後,靠著賣萌,大白拯救了整個世界。
婊姐印象最深刻的暖心畫面是,大白檢測到男主角小宏的體溫過低,用「熊抱」他的方式為他供暖,其餘小夥伴都靠在大白軟綿綿的身上取暖。
可以說,為了關心他人的健康而生的機器人大白,絕對是一個真正的「大暖男」。
哆啦A夢《哆啦A夢:伴我同行》
迪士尼有大白胖子,日本則有更為長壽的「藍胖子」。
哆啦A夢是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
愛吃豆沙銅鑼燒的它擁有一個神奇的口袋,裡面有著無窮無盡的寶藏,可以滿足大雄的每一個天馬行空的願望。
有人說對於機器人的愛是從童年就開始了,那是因為很多人都曾經嫉妒過大雄——
他膽小、懦弱,不愛做功課,總是愛惹麻煩,可是,他有哆啦A夢啊
這麼多年,他雖然做了無數件蠢事,可哆啦A夢呢,一直不離不棄;每次大雄受欺負,第一個衝出來的總是哆啦A夢。
最好的友誼就是陪伴,就像這部動漫一樣,陪伴我們長大。
一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日本動漫屆最長盛不衰的經典形象之一。
在哆啦A夢的帶領下,很多孩子開始了對未來的幻想,而且這種幻想帶著童真和美好。
R2-D2 & C-3PO《星球大戰》系列
儘管《星戰》系列曾出現過不少經典的機器人形象,但要論人氣最高的一定可愛的R2-D2。
在浩瀚的銀河帝國中,有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但沒有一個像這個傢伙長得如垃圾桶一般。
它圓頭圓腦,雪白的身子,藍色的配件,頭頂的攝像頭和閃爍的紅燈更是引人注目。
R2-D2是一個宇航技工機器人,不但會修理,還是個通訊高手,兼龐大的電腦資料庫。最重要的是,它非常友善,而且聽話。
R2-D2的憨態可掬和英勇忠誠,讓它不止一次在關鍵時刻扭轉乾坤。
而它還有一個多愁善感經常碎碎念的機器人搭檔C-3PO。
這對經典的機器人角色簡直是《星球大戰》系列裡的「一對活寶」,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個捧哏一個逗哏,為《星戰》系列製造了不少笑果。
小來《阿唐奇遇》
除了以上這些國外經典電影中的機器人形象,婊姐還想再私心推薦一部國產動畫電影《阿唐奇遇》中的主角。
小來。
因為來自未來,所以給它起名小來,最初把它設定為一位8歲,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男孩。
為了賦予它鮮活的靈魂,動畫設計師經常去觀察7,8歲小孩子的動作特點,還經常會對著鏡子搖頭晃腦,擠眉弄眼....獲取靈感
大家別看小來身體是個球形,就覺的構造簡單。從開始設計小來到最終的呈現,他們團隊花了至少3年時間.
電影取材於中國的特有「茶」文化作為創意。
講述了在南方一座熱鬧城市裡的一間茶葉店中,生活著一群陶瓷茶寵。
他們以被澆茶變色為榮,而主角阿唐是其中唯一一個,怎麼澆茶都不會變色的茶寵。
有一天,一個來自未來的神奇機器人「小來」,意外飛進了茶葉店。
為了尋找能夠變色的方法,小來幫助阿唐一起踏上一段尋找未來的歷險旅程。
影片當中阿唐的好朋友小來就是來自「天外」的高科技機器人,不僅形象呆萌可愛,還能「預測未來」。
這個形象的設置溫暖值與賣萌指數堪比《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小來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機器人屆的「網紅」。
從第一版到最終呈現在電影中的版本,阿唐的設計經歷了無數變化。無論是衣著打扮,還是面部表情都經歷了無數次的精雕細琢。
機智的小茶寵和呆萌的小機器人,這對特別的搭檔將會在前往未來的逐夢之旅中發生哪些有趣的故事,令人充滿好奇。
而電影中所傳遞的珍視友情、把握當下和勇敢逐夢的積極主題,正合家庭觀眾胃口,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從這部電影中找尋樂趣。
作為暑期檔唯一的一部合家歡電影,很適合全家一起去觀看,而影片從題材和賣相來看,也頗具黑馬的姿態。
再縱觀出品方追光動畫近年來所產出的作品,從《小門神》到《阿唐奇遇》,都是兼具中國風和時尚元素的作品。
《小門神》當中的畫面和場景都堪稱「國產動畫的行業技術標杆」,很多畫面簡直精緻得像一幅氣韻豐沛的中國山水畫。
流暢唯美的動作設計,
獨具中國文化氣息的人設畫風,
甚至是精緻的場景建模等等……
小門神
而電影《阿唐奇遇》作為「首部以中華傳統茶寵為主人公的動畫電影」,導演王微更是將傳統工藝技術與3D技術的結合發揮到了極致
電影中的每一款茶寵都有真實的參照,預告片中,還看到阿唐的其他茶寵小夥伴:
金豬、帳房先生、彌勒佛、三足金蟾、童男童女等。
這些造型各異的呆萌茶寵們趣味十足,每一個角色都個性十足,萌化人心,帶觀眾走進了一個不一樣的奇幻茶寵世界。
僅從預告片來看,影片繼續保持著追光動畫作品一貫德對於畫面、場景建模、動作和3D視效的精益求精,就連澆茶時的動作都惟妙惟肖,試圖打破大眾對國產動畫的固有偏見。
《阿唐奇遇》從一個巧妙的情節設計切入「如果人類不在家的時候,家裡的茶寵玩具們會說話會怎麼樣」,進而展開想像,將中國傳統文化和更加符合年輕觀眾觀眾觀影習慣的時尚科幻感相結合。
不僅傳遞了傳統文化,更加保證了影片的原創性和趣味性,也讓觀眾在獲得極佳觀影體驗的同時能得到心靈上的感動與滿足。
阿唐奇遇
對於國產動畫的印象,很多人都停留在「只是給小朋友看的」的基礎上,但在婊姐看來,從上一部作品《小門神》開始,追光動畫就試圖做點不一樣的國產動畫來。
也正因為如此,《阿唐奇遇》才能成為今年唯一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國際動畫片競賽單元的華語動畫電影。
國產動畫想要崛起需要的絕不僅僅是技術資金等現實問題,而是如何利用我們民族獨有的文化創造出國人喜聞樂見的故事和角色形象。而這部《阿唐奇遇》會帶給觀眾怎樣的驚喜,讓我們7月21號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