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nm,中芯國際又一客戶曝光!14nm量產 中芯國際重獎高管

2021-02-11 今日半導體

中芯國際此前宣布14nm工藝在去年底量產,這是國內目前研發出的最先進工藝,已經給華為代工麒麟710A處理器了。除此之外,國產14nm工藝還有別的客戶,円星科技(M31Technology)日前就宣布使用中芯國際14nm生產了SerDesPHY晶片。

円星科技M31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新竹科技園區,是一家以高速傳輸IP晶片設計為主的半導體公司。這次他們在中芯國際生產的晶片是一款多種接口協議SerDesPHY物理晶片,高速接口IP包含USB3.2PHY,PCIeGen3/Gen2/Gen1PHY,應用領域涵括網絡通信與高性能計算。

M31開發的多種協議SerDesPHY,為高寬帶應用,提供了高性能,多信道能力和低功耗架構,支持最高10.3125Gbps的數據速率,可應用於包括XFI,SFI,10GBASE-Kr,CEI,XAUI,USXGMII,QSGMII和SGMII等標準。

此外,他們還同時使用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生產了基礎組件資料庫(FoundationIP),含12-Track高效能StandardCellLibrary等,以提供客戶更多樣的先進工藝IP選擇方案。

對中芯國際來說,只有華為這樣的客戶是不夠的,晶圓代工是一個超級複雜的工作,需要很多合作夥伴聯合,M31提供的各種IP晶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不是所有的半導體公司都能夠、都需要自己開發各種IP核心,有了M31的IP核心就可以快速生產出自己的晶片,這件事對中芯國際也很重要。

14nm工藝量產 中芯國際重獎高管

中芯國際表示,根據於2013年11月15日生效的2014年購股權計劃有條件授出合共9,464,602份可供認購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004美元之普通股的購股期權,惟須待承授人接納,以及遵守購股權計劃及適用的法律及法規,方可作實。

購股期權的行使價為每股18.096港元,算下來大約折合1700多萬港元,購股期權有效期為自2020年5月25日起為期十年,主要獎勵了8位高管。

具體來說,董事長、執行董事周子學獲授約65.91萬份購股權,執行董事、聯席CEO趙海軍獲授約21.97萬份購股權,執行董事、聯席CEO梁孟松獲授約65.91萬份購股權,高永崗獲授約58.68萬份購股權,陳山枝獲授6.25萬份購股權,William Tudor Brown獲授6.25萬份購股權,童國華獲授5.5萬份購股權,叢京生獲授約5.5萬份購股權。

中芯國際表示,授出受限制股份系公司薪酬系統的一部分,旨在形成股東、公司及其員工之間緊密的權益及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充分提升董事的積極性。

此次授出受限制股份旨在就吸引、挽留及激勵8名董事參與本公司持續營運及長遠開發提供充分鼓勵,並肯定他們對本公司增長的貢獻。

在獲獎的8位高管中,梁孟松的身份比較特殊,他此前是研發部門的高管,被認為是臺積電研發成功16nm工藝的重要人員之一,之後跳槽去了三星,2017年加入中芯國際,之後擔任聯席CEO,主管技術研發方面的工作。

中芯國際在14nm工藝上獲得突破據悉就有梁孟松的功勞,不過以當前半導體工藝的複雜,先進工藝也不是說一個人就能搞定,梁孟松至少是加速了國產14nm工藝的量產,功勞還是很大的,否則也不會是這次股權激勵中最高的。

內容聲明:由今日半導體提供信息整理髮布,轉載須註明。

如有侵權,請聯繫本部刪除!手機微信同號15800497114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14nm:又一客戶曝光
    ▼中芯國際此前宣布14nm工藝在去年底量產,這是國內目前研發出的最先進工藝,已經給華為代工麒麟710A
  • 中芯國際14nm商業量產!
    日前,據《科創板日報》爆料,近日中芯國際上海公司幾乎人手一臺榮耀 Play4T,特別之處在於背面的logo這是一款中芯國際成立20周年晶片技術集成終端。此前,業界盛傳華為推出了麒麟710A入門級手機移動晶片,由中芯國際代工,製程14nm。但無論是華為還是中芯國際,都沒有正面回應或承認此項傳聞。
  • 中芯國際14nm再下一單!
    因為美國的打壓和封殺,華為明顯加大了投向聯發科和中芯國際的晶片訂單,自家麒麟處理器也開始交給中芯國際代工,比如說麒麟710A,此前用於榮耀Play 4T,據說榮耀Play3也會出新版。據最新曝料,華為將推出新款暢享平板2,也搭載麒麟710A處理器!
  • 中芯國際14nm麒麟710A量產,榮耀手機搭載
    在中芯國際上海公司,幾乎人手一臺榮耀Play 4T。2020年初時《電子工程專輯》曾報導,因為美國禁令等的原因,華為已經開始將14nm以上的訂單從臺積電轉移到中芯國際,其中麒麟710A就是由中芯國際的14nm FinFET工藝打造。據悉,原本麒麟710系列是在2018年7月份推出,首發搭載華為Nova 3i手機,由臺積電12nm代工。
  • 14nm工藝大爆發,中芯國際還有兩道關
    中芯國際表示,14nm工藝的優良率已達業界量產水準,同時在穩步推進n+1工藝技術。作為全球第四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也是全球第六家掌握14nm工藝的晶圓製造行業企業,如果14nm技術穩定量產優良,則可以解決國內相當於大部分企業對晶片的需求。不過,中芯國際依然受美國出口管制的影響,三季度披露由於管制部分機臺供貨期延長或有不確定性。
  • 中芯國際官宣:國產14nm已量產 2020年產能大漲
    3月31日晚間消息,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正式發布2019年財報,截至2019年12月31日,錄得中芯國際總營收共31.16億美元,淨利潤2.35億美元,相比2018年的29.73億美元增漲了1.4%。
  • 中芯國際能靠14nm工藝翻身麼?
    ,中芯國際拿下科創板鳴鑼開市以來最快的註冊速度。當然,這一切都在華為高端晶片斷供、臺積電明確赴美建廠的背景下---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迫切地需要在外部高壓下求生,作為大陸唯一具備14nm晶片代工能力的中芯國際,在資本浪潮中迎來了難得的高速增長期。
  • 中芯國際14nm! 華為麒麟710A
    其本體是2018年發布的12nm麒麟710,但是麒麟710A據說使用了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這次是純正的「中國芯」了。麒麟710處理器在2018年7月份推出,首發搭載了華為Nova 3i手機,它採用12nm工藝製程,使用四顆A73 2.2GHz+四顆A53 1.7GHz八核心設計,支持LTE Cat.12/13,以及雙卡雙4G雙VoLTE,而且支持天際通模式。
  • 德國人準備棄用Windows,中芯國際14nm等工藝可能無法為某些客戶代工
    二、中芯國際14nm等工藝可能無法為某些客戶代工國內最大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已經量產了14nm工藝,華為也成為他們的一個重要客戶,已經開始代工14nm工藝的麒麟710A處理器。不過雙方的合作依然面臨風險,因為美國政策的緣故,中芯國際日前提示他們未來給某個客戶代工可能會受到限制。
  • 中芯國際12nm大突破,14nm提前量產
    第四季度中芯國際出貨晶圓121.8萬塊,同比增長8.3%;當前月產能折合200mm晶圓已達45.1萬塊,同比增長2.0%。2018年全年,中芯國際收入33.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年增8.3%,其中中國區佔比達到歷史新高59.1%,比上年增長11.8個百分點;毛利率22.2%,下滑1.7個百分點,淨利潤1.34億美元,減少25.6%。
  • 《中芯國際還有「雷區」》
    根據中芯國際招股說明書,募集到的這筆錢中40%將用於主攻14nm及以下的先進工藝,以向行業龍頭臺積電靠攏。目前,臺積電主力工藝為7nm,並於今年上半年實現5nm量產。但是,晶片工藝越先進,客戶池子就越小。在國內,14nm及以下晶片的主要客戶就是華為海思。有業內人士對AI財經社估算,2019年,臺積電營收350億美元,華為海思佔其營收的14%,即49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為7nm訂單。
  • 14nm對決7nm:中芯國際比臺積電差在哪裡?
    >近日,中芯國際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二季度財報。對於中芯國際14nm工藝來說,向上有性能壓制的7nm工藝,向下又有性價比極高的28nm工藝,這種情況對於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來說並不太友好。
  • 【硬體資訊】14nm之後是7nm!中芯國際愈戰愈勇!直追世界領先水準!
    新聞1:中芯國際7nm工藝Q4季度問世:性能提升20% 功耗降低57%    臺積電、三星今年就要量產5nm工藝了,國內的先進工藝還在追趕,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去年底量產了14nm工藝,帶來了1%的營收,收入769萬美元,不過該工藝技術已經可以滿足國內95%的需求了。
  • 中芯國際第二季度營收公布,大家期待的14nm工藝!
    作為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中芯國際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整個半導體行業的關注,尤其是在先進工藝上,大家都亟待有所突破。在本季度公布的財報當中,能夠看到14nm就在不遠的前方了。
  • 中芯國際14nm工藝晶片量產:可生產全球超64%晶片
    眾所周知,自從臺積電方面被爆出「將消減華為14nm晶片訂單」之後,關於「國產晶片」製造水平和能夠力也再次被網友們所熟知,但很快近日,中芯國際旗下中芯南方正式宣布:「14 nm晶片已經實現產能滿載,並且良品率也是高達「95」;」而根據業內人士透露,此前被臺積電所削減的「華為14nm晶片訂單」,華為也是將其交給了中芯國際,但對於很多網友們而言,似乎對於14nm晶片製程工藝並不看好,同時還表示
  • 梁孟松將離開中芯國際另起爐灶?這恐怕只是個謠言!
    此一消息傳出後,引發了業內的極大震動,要知道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在梁孟松的幫助下才剛剛獲得突破。助力中芯國際14nm工藝突破今年第二財季,中芯國際營收達到了8.907億美元的新高,利潤也同比大幅增長了12.1%至1.941億美元。
  • 中芯國際14納米第二家客戶來了
    萬會員)www.eetop.cn bbs.eetop.cnblog.eetop.cn edu.eetop.cn中芯國際此前宣布14nm工藝在去年底量產,這是國內目前研發出的最先進工藝,已經給華為代工麒麟710A處理器了。
  • 全球第五、大陸唯一 中芯國際登陸A股
    公司作為國內代工龍頭,其技術水準始終處於大陸前沿並正在追趕國際一流梯隊,28nm HKC+與 14nm FinFET分別於2018、2019年在大陸率先實現量產,第二代FinFET工藝也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 中芯國際與最大競爭對手臺積電的差距在哪?深度剖析中芯國際招股書八大重點
    14nm量產,全球實力大晉身中芯國際這兩年來最大的亮點,除了與重要客戶華為之間的合作動態,還有先進位程技術一再突破,帶領公司朝另一個更高層次邁進。中芯國際目前的製程技術從 0.35 微米至 14 nm。其中,在邏輯工藝領域,中芯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實現 14nm FinFET 量產的晶圓代工廠,代表中國大陸自主研發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的最先進水平。
  • 【60秒半導體新聞】中芯國際Q1淨利大漲423% 14nm工藝貢獻1.3%營收/榮耀X10:90Hz高刷+4000萬主攝
    中芯國際Q1淨利大漲423% 14nm工藝貢獻1.3%營收按照以往的情況,Q1季度本應該是電子行業的淡季,尤其是遇冷的半導體行業,不過國內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逆襲了。Q1季度淨利潤6416.4萬美元,大漲423%,14nm工藝貢獻了1.3%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