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探討│新型能源的優缺點~

2021-02-15 i龍江工程

能源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沒有能源,

社會這個龐大的機器將會停止不前。

然而,追溯歷史發展,

我們發現在十九世紀產業革命之前,

人類消耗能源增長的相當緩慢~


而產業革命以來,由於經濟的發展,能源耗量也迅速增漲。這樣,我們就不得不面臨兩個問題:

一是大量燃燒有機燃料給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帶來了令人憂慮的環境問題;

二是伴隨這些非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消耗的巨大增長,人類的能源供應面臨巨大危險。


所以,人們將目光轉向新的、可再生的、清潔的能源,並不是追求時尚,也不是要故作神聖,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1、新能源按形成和來源分類:

(1)、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如:太陽能、水能、風能、生物能等;

(2)、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熱能;

(3)、天體引力能,如:潮汐能。

2、新能源按開發利用狀況分類:

(1)、常規能源,如:水能、核能;

(2)、新能源,如:生物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風能。

3、新能源按屬性分類:

(1)、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地熱、水能、風能、生物能、海洋能;

(2)、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

4、新能源按轉換傳遞過程分類:

(1)、一次能源,直接來自自然界的能源,如:水能、風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

(2)、二次能源,如:沼氣、蒸汽、火電、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潮汐發電、波浪發電等。

但是面對新型能源,

我們也要辯證的看待,

應該清晰的認識到新型能源的優缺點~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海洋能

優點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資源,潮汐能源有規律可循,開發規模大小均可。

缺點獲取能量的最佳手段尚無共識,大型項目可能會破壞自然水流、潮汐和生態系統。

生物質能

優點:提供低硫燃料,提供連接能源;將有機物轉化成燃料可減少環境公害;與其他非傳統性能源相比較少,技術上的難題較少。

缺點:植物僅能將極少量的太陽能轉化成有機物;單位土地面的有機物能量偏低;缺乏適合栽種植物的土地4;有機物的水分偏多。

氫能

優點:氫的原料是豐富的水,氫燃生成的是水,不汙染環境;不影響地球上的物質循環;氫的儲藏很容易。

缺點:製取成本高,需要大量的電力;生產、存儲難;氫氣密度小,很難液化,高壓存儲不安全。

風能

優點:風能為潔淨的能量來源。內蒙古草原上的風力發電機風能設施日趨進步,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在適當地點,風力發電成本已低於發電機。風能設施多為不立體化設施,可保護陸地和生態。

缺點:風力發電在生態上的問題可能是幹擾鳥類。目前的解決方案是離岸發電,離岸發電價格較高但效率也高。在一些地區,風力發電的經濟性不足。許多地區的風力有間歇性,更糟糕的情況是如臺灣等地在電力需求較高的夏季及白日、是風力較少的時間,必須等待壓縮空氣等儲能技術發展。風力發電需要大量土地興建風力發電場,オ可以生產比較多的能源。進行風力發電時,風力發電機會發出龐大的噪音,所以要找一些空曠的地方來興建。現在的風力發電還未成熟,還有相當發展空間。

地熱能

優點:高效節能,熱效率高,整個輸送過程熱損失小;地熱供暖的熱能能夠利用充分;舒適保健,熱穩定性好;節省空間,室溫調節方便;

缺點:對樓層高度有8cm左右的佔用;鋪設木地板則有乾裂的麻煩,最好選擇地磚或地熱用複合式地板;設定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會降低輸送管道的使用壽命。

太陽能

優點:比較普遍,可直接開發和利用,且無須開採和運輸;開發利用太陽能不會汚染環境,它是最清潔能源之一;每年到達地球表面上的太陽輻射能的相當於130萬億噸煤;太陽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缺點:不穩定性,由於受到晝夜、季節、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晴、陰、雲、雨等隨機因素的影響;效率低和成本高,目前太陽能利用的發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技術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陽能利用裝置,因為效率偏低,成本較高。

相關焦點

  • 論壇 遠景能源承辦2016國際能源變革論壇能源網際網路分論壇,探討未來美好能源世界願景
    遠景能源聯合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國網能源研究院承辦了能源網際網路分論壇,匯聚全球能源網際網路領域頂級學者、創新企業、政府和研究機構,共同探討能源網際網路如何重塑能源行業的未來。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由中國國家能源局、江蘇省人民政府及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聯合主辦,是全球能源領域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峰會之一,堪稱「能源領域達沃斯」論壇。
  • 可免費下載 | 《能源補貼:2050年全球能源轉型中的演變》摘譯
    2020年4月,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首次發布《能源補貼:2050年全球能源轉型中的演變》報告。在最新一期賽迪譯叢中,賽迪智庫材料工業研究所對該報告進行了編譯。本報告列出了政府決策者和其他相關者在評估能源部門補貼水平時面臨的若干基本定義問題,界定了能源部門的補貼範圍,審視了不同補貼定義的優缺點,並在《全球能源轉型:2050年路線圖》(2019版)的基礎上,討論了到2050年能源補貼的演變。報告指出,到2050年,能源補貼總額將大幅下降,補貼分配將從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以及提高能源效率領域。
  • IEEE PES能源發展與發電技術委員會(中國)成立
    本次會議以推進清潔低碳能源發展,共建新型能源電力系統為主題,共同研討清潔低碳能源發展中的前沿技術和創新需求,深入交流清潔低碳能源開發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和碳市場建設等方面的新問題、新方法、新實踐及成功經驗,推進構建綠色能源發展新格局 IEEE PES能源發展與發電技術委員會(中國)揭牌儀式
  • 【線上培訓】分布式能源規劃員(綜合能源服務方向)培訓班
    【線上培訓】分布式能源規劃員(綜合能源服務方向)培訓班各單位:伴隨著能源企業從單一能源產品生產供應向綜合能源服務轉變的全球性趨勢,國內能源企業亦掀起了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發展的熱潮隨著能源轉型的提速以及油氣、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能源、電力、冷熱、用戶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從「兩網」到五大發電集團,再到京能、浙能、協鑫、新奧等能源企業紛紛探路綜合能源服務;打破不同能源品種單獨規劃、單獨設計、單獨運行的傳統模式,實現橫向「電熱冷氣水」能源多品種之間,縱向「源網荷儲用」能源多供應環節之間的協同以及生產側和消費側的互動。
  • 能源互聯,激蕩十年
    在Opower風頭最盛的那幾年,國內也曾掀起過類似「中國會不會誕生Opower公司」的探討。當年一些宣稱要做「中國的Opower」的公司,有的還在艱難求存,有的已經折戟沉沙。畢竟,複製一個美國明星企業的商業模式,到中國就能融資圈錢的時代已經去而不返。能源網際網路的概念在全球已經盛行了十餘年,各國對此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也導向了各自不同的發展路徑。
  •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1》(《世界能源藍皮書》)
    世界能源藍皮書認為,在全球各國「碳中和」與「碳達峰」目標的背景下,全球能源結構更趨多元化,可再生能源比重持續上升,電氣化進程持續推進。2020年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中佔比下降,其中,中國煤炭消費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佔比已降至56.8%。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2799吉瓦,其中水電比重最高,達到1322吉瓦。
  • 世界能源署最新推出《世界能源展望2018》報告(薦讀)
    ,對全球到2040年的能源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當前,在碳減排方面,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引領者,在風電、光伏、電動汽車、新興低碳技術發展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但其核心仍需要探討在經濟可承受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加快中國低碳化發展步伐、實現低碳化技術的普及應用。」中國需要重點關注如何進一步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性,以進一步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
  • 安力能源決定聯合支持第十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召開
    中國儲能網訊:經中國國際儲能大會組委會確認,浙江安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力能源」)決定聯合支持2020年第十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 (大會簡稱「CIES2020」),會議將於2020年4月24-26日在深圳隆重召開。安力能源將攜新型儲能電池——Durathon鈉鹽電池亮相本次大會。
  • 可穿戴能源領域取得新進展 「能源衣」開發仍任重道遠
    供圖中新網上海2月21日電 (龔維 許婧)東華大學21日發布消息稱,該校王宏志教授課題組在可穿戴能源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兩棲能源紗線與紡織品的連續化與規模化製備》為題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團隊認為,纖維、紗線、織物將成為新一代發電載體。
  • 光翼能源——維州人首選的能源公司,新能源時代的行業顛覆者
    光翼能源是澳洲第一家由華人為主導創立的能源公司,總部位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光翼能源的目標是成為一家世界領先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興能源公司,成為新能源時代的行業領導者。面對著新能源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光翼能源通過數字科技和雲計算等技術創新手段,結合中國的資本和生產能力,藉助於新能源的生產,銷售和儲存,引導整個行業進行革命性的變革,最終建立一個以新能源為主的,提供現代能源的產品和卓越客戶服務的能源行業領導企業。自2014年成立伊始,光翼能源就為能源用戶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價格,在與大型的老牌零售商的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 【能源】人類的終極能源是什麼?
    但是,由於太陽能風能的間歇性,綠色能源的存儲就變得不可或缺,而氫能具有規模、效率、便利性特點,將承擔電力以外主要的能源責任。綠色氫能,是基於綠色電力(太陽能風能)的二次能源,近乎零排放。因此說到人類的終極能源,綠色電力和氫能將是兩個主要形態。鋰電池也是很好的一種形態。
  • 能源網際網路與智慧能源-- 駱仁童老師
    能源網際網路代表世界未來能源發展方向,是推動能源革命的重要手段。能源網際網路已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本課程全面介紹了能源網際網路的基本概念、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宏觀到微觀的思路,結合大量豐富案例,基於能源網際網路和智慧能源的結構,讓學員掌握從原理、應用到價值實現的方法,能夠初步掌握能源網際網路框架內的技術與應用體系,達到聽得明、學得會、用得好的程度,為中國能源行業提供基於能源網際網路和智慧能源的新思路、新應用和新戰略的效果。
  • 西門子能源推出新型統一功率流量控制器,助力綠色電網穩定發展
    翻譯 | Selina Shi出品 | Energy Storage & PV-Tech本文系原創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憑藉名為UPFC PLUS的新型統一功率流量控制器,西門子能源公司擴大了電網穩定方案的選擇範圍。
  • 對話丹麥氣候與能源部長
    氣候與能源部長Dan Jørgensen在向國際記者發表主題為」綠色希望」的演講中強調,丹麥的碳足跡僅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0.1。儘管這個數字很低,但丹麥新政府已經制定了一個更宏偉的目標,即到2030年,丹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70%。
  • 【新聞報導】中國能源研究會2017年會分論壇S1「能源網際網路示範工程創新應用」在京召開
    其中,17日召開的分論壇S1—— 「能源網際網路示範工程創新應用」,探討了能源網際網路示範工程創新應用相關議題。會議由華北電力大學能源網際網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敦楠主持,圍繞四個主題:1)能源網際網路與智慧交通、2)能源網際網路綜合評價指數、3)能源網際網路投資基金、4)能源網際網路示範工程關鍵技術與解決方案展開了詳細討論。
  • 【Applied Energy最新綜述論文】太空能源綜述
    太空能源長期被認為是地球傳統能源的補給希望,也是太空探索活動不可替代的能源來源。本文充分調閱了過往相關研究來找到最有潛力的太空能源,總結了現有利用技術,並指明了未來探索的挑戰和方向。本文先探討了空間太陽能發電站(SSPS)這一廣為人知的太空能源利用方式,並深入討論了國際進展、能量收集系統的演化和熱光伏系統。
  • 轉變認識:化石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上首次提出:化石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的創新認識,報告認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人為的分離,化石能源也是植物、動物經長期演化而來的,如果把化石能源轉化為植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生態循環,那麼化石能源也應該是可再生能源,這種認識的轉變為科學利用化石能源和生物質能源以及為治理大氣汙染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和解決方案,作者建議社會各界應該轉變認識,科學利用能源。
  • 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目標和行動 | 圖說
    在能源消費方面,提出實施節能降碳增效,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建設能源節約型社會;在能源供給方面,提出積極發展新能源、水電、核電等非化石能源,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在能源技術方面,提出要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加強風電、太陽能發電、新型儲能、氫能等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
  • 全球能源展望2019:下一代能源(強烈推薦)
    國際能源署的新政策情景(NPS)預計2040年的一次能源消費為703qBtu,埃克森美孚預測2040年的一次能源消費量為681qBtu,Equinor(挪威石油)的改革情景(Reform)中預測2040年的一次能源消費量為659qBtu。根據3個雄心勃勃的氣候場景中的2個(國際能源署的可持續發展/SDS情景和殼牌的天空/Sky情景),全球能源消費量大致持平到2040年。在國際能源署可持續發展情景中
  • 直播預告|國際能源署《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發布會(英文直播)
    為滿足新冠肺炎疫情後綠色復甦的迫切需要、助力實現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英國推出了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涵蓋清潔能源、交通、自然和創新技術,由政府投資 120 億英鎊,旨在於 2030 年前在英國創造並維持多達 25 萬個高技能綠色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