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7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配合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浙江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宣傳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我們開設「長江保護」微信專欄,啟動長江保護修復攻堅宣傳月活動,選取一批典型案例,展示我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和成效。省生態環境廳將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不懈地打好長江保護持久戰,忠實踐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奮力打造共抓大保護重要窗口。
今天刊發嘉興宣傳周第八篇
《碧水長流 「顏值」常在 嘉興開啟治水新篇章》
隨著治水工作的不斷深入,嘉興的水環境質量得到了極大改善,在2020年取得了「兩個100%」的歷史性突破。然而,水質越好,改善的空間就會越小,難度也越高。如何突破瓶頸,進一步提升水質,成了當前階段不得不破解的難題。
攻堅破難
「碧水嘉興」蓄勢待發
如果有一項指標能最大程度反映出水的好壞,那一定是「透明度」,水的透明度是無需藉助儀器,可以肉眼感受的,水清不清,直接影響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為了秉持初心,推動治水工作邁上新的臺階,嘉興勇於突破,提前謀劃,全面規劃部署「碧水行動」,決心將嘉興的水「變清」,實現「碧水繞村」「碧水饒鎮」「碧水繞城」。
嘉興地區水網縱橫、航道密布,水裡泥沙眾多,想讓全城變清宛如天方夜譚。但沒有什麼難題能夠難得住嘉興治水人!在嘉興市委、市政府的精心謀劃下,一場「碧水嘉興」行動大幕正在徐徐拉開。
亮點頻現
成功經驗提振信心
在王店鎮金家橋港,一個和諧優美的水生態體系正在構建。通過生態修復技術,在種植沉水植物前先進行清淤換水,暫時提高河水的透明度,讓沉水植物能夠受到陽光充分照射,長久地生存下去。修復後的沉水植被進行光合作用,把大量的溶解氧帶入底泥,促進底棲生物包括水生昆蟲、蠕蟲、螺、貝的滋生,進而使水體生態系統恢復多樣性。最後有序地放入魚、蝦、蟹類等原有土著水生動物,平衡沉水植被的生產力,形成良性循環的水生態系統,全面恢復水體自淨能力。
在油車港鎮菱瓏灣,河道生態治理已成為一張靚麗名片。在保留河道原有自然狀態的同時,打造自然的河流景觀,著力建設水體和土體、水體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養,適合生物生長的生態型河堤。並通過在水中種植各種水生植物、投放魚苗等來增加河道生物多樣性,建立河道天然淨化系統,提高河道自淨能力和生態功能、美學價值,構成了一個人河互動、見水親水的景觀空間。
類似的故事在潘家浜、文昌河、月河等河道紛紛上演,以南湖為核心的「九水連心」生態工程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大幅提升了市區人居環境。
全面推進
五年打造美麗嘉興
在成功案例的基礎上,嘉興以「厚植秀水泱泱生態基底,建設人民群眾眼睛看得見的碧水」為主題,全面謀劃部署「碧水嘉興」行動,開啟水汙染治理和水生態修復並重的治水新階段。在持續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生活汙水處理、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等工作的同時,大力推動水下森林建設和水生態修復,全力打造岸清水綠、人水和諧的水生態空間。
「碧水嘉興」行動計劃用5年時間,圍繞水體澄清、透明度達到0.8-1.0米以上的碧水目標,在嘉興全市分批實施「碧水河道」建設,使「碧水繞村」「碧水饒鎮」「碧水繞城」(即碧水河道在行政村和規劃保留自然村、鄉鎮街道、市縣)全覆蓋,顯著提高河道透明度,實現水環境質量由類別改善向生態健康的蝶變躍升。目前,嘉興已組織勘察河道1084條,水域面積17.83平方公裡,逐條河道分析可行性、制定實施方案。嘉興治水人將以飽滿的幹勁,十足的信心,在5年後的答卷上,書寫一個岸清水綠、人水和諧的美麗嘉興。
來源 |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水處、嘉興市生態環境局
原標題:《長江保護 | 碧水長流 「顏值」常在 嘉興開啟治水新篇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