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為限制升級 聯發科股價暴跌10%

2021-02-15 上海中和正道視角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預約專家化解您企業困局!

來源:網易科技、艾瑞諮詢

在美國政府對華為的限制再次升級後,亞洲晶片製造商股價紛紛暴跌,其中聯發科下跌的幅度最大。當地時間周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這意味著,所有為華為工作的晶片公司,無論位於哪裡,只要使用美國設計軟體或設備就會受到影響。

在美國國務院官網發布的聲明中,蓬佩奧稱,「國務院強烈支持商務部今天擴大其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這將阻止華為通過『替代晶片生產』與『提供用從美國獲得的工具生產的現成晶片』來規避美國法律。」

消息發布後,在臺北股市,聯發科股價周二跌停,下跌9.93%,該股今年已經上漲54%,此前其評級被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下調至「中性」。

晶片設計被華為採用的聯詠科技公司以及瑞昱半導體公司的股價下跌超過6%。此外,智慧型手機供應商Sunny Options、瑞聲科技控股公司、比亞迪電子國際公司股價也紛紛下跌。

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禁止向華為出售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生產的晶片。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對電信設備至關重要的某些自行設計晶片庫存將在2021年初耗盡。

早些時候的限制要求製造華為其海信部門設計晶片的公司獲得許可證,這促使很多人預期,像聯發科這樣的第三方設計師將贏得這家中國巨頭的訂單。但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表示,最新限制措施旨在堵住該公司在之前行動後找到的可供利用漏洞。

Jefferies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國堵住其直接產品規則的漏洞令人驚訝,但並不完全出人意料。這意味著,華為依靠聯發科和Unisoc等第三方晶片設計公司繼續生產手機的希望破滅,也讓華為面臨生存風險。」

今日早間聯發科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公司一向遵循全球貿易相關法令規定,正密切關注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變化,並諮詢外部法律顧問,實時取得最新規定進行法律分析,以確保相關規則之遵循。

按照此前美國公布的禁令細則,雖然華為麒麟晶片難以生產,但並不影響第三方晶片設計企業向華為提供標準產品。

據第一財經報導,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今年的年報溝通會上曾對記者表示,就算在(上遊晶片代工被禁)這種情況下,華為還能從韓國的三星、中國臺灣聯發科、中國展訊購買晶片來生產手機,就算華為因為長期不能生產晶片做出了犧牲,相信在中國大陸會有很多晶片企業成長起來。華為還可以從韓國、日本、歐洲、中國臺灣晶片製造商提供的晶片來研發生產產品。

今日8月7日,餘承東表示,由於美國的制裁,華為領先全球的麒麟系列晶片在9月15日之後無法製造,將成為絕唱。

餘承東稱,過去十幾年華為在晶片領域的探索從嚴重落後,到比較落後,到領先,到被封殺。「我們投入了巨大研發,但很遺憾在半導體製造領域,華為沒有參與。我們只做晶片設計,沒有晶片製造,我們很多很強大的晶片都沒有辦法製造了,我們說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技術創新,技術、技術、技術。」

不過,餘承東透露,華為今年9月份發布的新一代Mate40系列將會採用華為麒麟晶片。

著名經濟學家,上海中和正道主席周德文表示,華為再次遭受到美國全面封殺,此次封殺的理由依然是威脅美國國家信息安全,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當前華為晶片陷入短缺危機,沒有晶片的華為將難以繼續生產智能產品,華為將面臨一場更艱難的戰鬥。 

從危機管理角度來說,華為在企業危機管理方面已經做的非常優秀了,危機意識強烈,從系統到晶片設計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作為備選手段防止被卡脖子。這次美國動用行政手段,直接強行切斷華為供應鏈,致華為於死地,但萬萬沒有想到華為的應對方案已經準備了很多年,非但沒有壓倒華為反而讓華為的影響力更強,也證明了企業危機管理的重要性。這次事件讓我們也認識到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如今的智能晶片也可以說是掌握著一個國家未來科技發展的命脈,打造自主可控產業鏈至關重要。

危中有機,雖然華為遭遇了不公正的封殺,但是也在另一方面促使國產晶片企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支持國產晶片的發展。中國每年進口晶片價值多達3000多億美元,是一片巨大的市場,華為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應當認識到市場前景廣闊。

美國制裁華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打擊了美國國內晶片製造商,是一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壞招。但我們也不應存在幻想,中美之間的對抗會長期存在。打壓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實質是遏制中國的崛起,這在西方精英階層已經達成共識。所以,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應當有危機意識,同時也要做好應對策略。

中和正道在多年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的「中和正道模式」幫助企業重新設計頂層戰略,通過「企業重組」幫助企業,管控經營風險,建立防火牆,保護主營業務,優化資產結構,降低負債規模,甩掉各種包袱。增加一條 同時通過「投資管理」幫助企業引入資金與科學管理,迅速釋放企業產能,產生規模效應,實現銷售額、利潤同步高速增長,恢復企業造血功能,最終走出困局。

免責聲明:文系本公眾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公眾號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郵箱461650705@qq.com)

相關焦點

  • 美國對華為「再下狠手」,這家公司股價暴跌近10%,外交部:美國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
    日晚間,據環球網消息,美國商務部發文稱,其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將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權限,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大部分為華為雲計算相關的公司。今年5月,BIS強化了出口管制法規則,限制臺積電等主要半導體代工企業為華為海思生產晶片,但沒有限制華為採購第三方晶片設計公司設計的產品,之後有消息稱,華為加大了採供聯發科等第三方設計企業產品的力度。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正案旨在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這些非美國企業設計和製造的晶片,限制程度提升至與美國同類晶片相同。
  • 美國終於挑明!封鎖華為晶片升級!萬億巨頭慘遭跌停!美國半導體協會坐不住了
    這意思是,以前是只有華為設計的晶片不能被生產,現在連聯發科設計、高通設計的晶片,通通都不許出貨給華為。美國完全、徹底地對華為下狠手,且商務部強調,這項限制禁令立刻生效。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聲:升級華為「限制令」將給產業帶來嚴重破壞在美國商務部宣布進一步強化對華為及其關聯公司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的限制後,8月18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主席兼執行長John Neuffer在其官網上發布聲明,以回應美國宣布的新的出口管制規則變化。
  • 美國禁令再升級,華為38家子公司被全面封殺
    美國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商務部將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這個全球級別的技術制裁,可以說是美國對華為的最高手段...受到封殺消息影響,當天就令市值近萬億臺幣的聯發科股價直接跌停,另外兩兄弟聯詠和瑞昱也暴跌。
  • 川普下狠手,"堵死"華為晶片?萬億巨頭慘遭跌停,外交部:美國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
    美國更挑明著說,這次的禁令限制的最終目的,在於「防止華為獲得與美國相同水平的晶片」,毫不掩飾地說出最終目的。美國此前已經封鎖「華為設計」的晶片,只要是華為自己設計的晶片,拿去半導體廠投片生產,就會觸犯到使用到美國技術的設備限制。因此,華為採用另一種方式「規避」,以維持正常運營。
  • 華為攤牌!申請中止孟晚舟引渡美國;英特爾市值暴跌,AMD與臺積電大漲
    值得注意的是,靠著插刀華為逃過一劫的滙豐,如今又被美國抓住把柄。2019年12月,滙豐因協助美國納稅人逃稅長達10年,認繳罰款1.92億美元,並再一次籤署《延期起訴協議》。劣跡斑斑的滙豐,已經被美國完全掌控!滙豐下一個出賣的客戶會是誰?滙豐充當「馬前卒」,美國一手炮製了孟晚舟事件。美國揮舞大棒,在全世界瘋狂打壓華為,目的就是維護全球科技領域霸權地位。
  • 華為遭美國調查,供應商股價暴跌17%!(附華為50家核心供應商)
    在中美兩國釋放出重啟談判的信號之時,北京時間4月25日晚間,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中國通信巨頭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
  • 川普「終極禁令」徹底堵死華為!華為手機業務可能面臨消失
    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禁令再度升級,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所有為華為工作的晶片公司,無論位於哪裡,只要使用美國設計軟體或設備就會受到影響。這項限制令最無解的地方在於,限制實體清單中的華為關聯企業作為「買方」、「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參與相關交易,前提是必須獲得許可,這意味著華為外購晶片的路徑將會被「阻斷」。
  • 川普「終極禁令」徹底堵死華為!華為手機業務可能面臨消失!產業鏈暴跌萬億巨頭跌停!
    第三方這條路也被限制之後,華為使用聯發科等公司晶片「曲線救國」的可能性也變得十分渺茫,對於華為來說,目前的情況近乎無解。消息一出,昨天萬億市值巨頭聯發科直接跌停,今日A股華為產業鏈亦暴跌收盤。中國外交部已經發表了最新的聲明,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停止污衊抹黑中國,停止打壓中國企業。
  • 千億龍頭振幅高達15%,多隻ETF大跌,美方限制升級,華為剛剛回應
    消息面上,5月15日,美國擬針對華為實施新一輪技術限制,華為方面則於今天給出了相應回應。A股和港股晶片概念股集體大蹦極 中芯國際巨震15%創天量成交額5月18日,A股和港股市場晶片概念股集體大蹦極。近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進一步升級。美國商務部計劃升級對華為的限制,限制內容指出,使用美國集成電路設計軟體或者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的海外企業均需要獲得美國商務部允許才能向華為提供技術服務,否則美國有權對相關企業進行制裁。
  • 華為訂單擠爆聯發科,發哥業績爆棚、股價飆升成大贏家!
    ,都受到了極大地限制。雖然在今年第二季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上,華為異軍突起拿下第一,但其中72%的銷量來自於國內手機市場。今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公告稱,最新修改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已獲批准,要求任何非美國的晶片製造企業,必須先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並獲得許可,才可以使用美國的技術和工具為華為供貨。
  • 美禁止第三方向華為供應晶片,聯發科回應!外交部:美國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
    導讀:8月17日晚間,美國商務部發文稱,其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將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權限,並且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也就是說,美國愈切斷第三方晶片企業對華為的供應。在業內看來,第三方就包括聯發科、三星等大廠。今天(18日),聯發科方面對本報記者回應稱,「根據現有信息評估,對本公司短期營運狀況無重大影響」。
  • Note7爆炸原因在處理器SDI背黑鍋 高通/欣旺達/TDK股價暴跌
    同時,10月12日,據彭博社報導,據熟悉政府單位與三星的人士表示,初步調查,更換電池後的Note7新機爆炸原因在初步檢查後,調查人員認為新問題出在電池供應商ATL所生產的電池上。對此說法,ATL母公司TDK暫時並未回應,但是TDK受三星影響股價已經暴跌。
  • 【芯聞動態】蔡力行來了聯發科馬力全開;Marvell移動通信業務被收購;高通搶到NB商機;索尼優先為蘋果華為OV供應攝像頭...
    NB商機4、ASR完成收購Marvell移動通信業務5、昨天再跌26.92%,科通芯城股價暴跌近六成6、ARM:人工智慧將大幅改變人類生活7、索尼優先為蘋果華為OV供應攝像頭8、高通推全球首款三模QCA4020晶片
  • 高通聯發科公布季度財報;這家企業利潤暴跌56%!
    2、聯發科第二季度淨利潤14.4億元,同比減少12.6%7月31日,晶片設計公司聯發科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結算時,聯發科第二季度營業收入淨額為新臺幣615.67億元(約合人民幣136.4億元),同比增加1.8%,淨利潤為新臺幣65.03億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同比減少12.6%。
  • 痛失大客戶華為,Xilinx股價暴跌啟動裁員
    在美國政府與華為的「持久戰」中,矽谷半導體巨頭公司Xilinx啟動了一輪裁員。
  • 漢能股價暴跌事件
    當天,由他實際控制73%的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以每股7.35港元開盤,不到一小時,股價出現斷崖式暴跌,半小時內跌幅達46.95%。10時40分,漢能宣布停牌,停牌前股價已跌至3.91港元。近期關於漢能的負面信息不少:薄膜技術被對手超越;路透社報導稱,漢能遭監管機構調查。
  • Intel股價暴跌,中國晶片產業的機會
    英特爾周五收跌10.58%,市值蒸發265.6億美元(約1775億元人民幣
  • 美國制裁讓華為智慧型手機銷量暴跌
    華為近兩年來一直受到美國制裁的困擾(CAIXIN GLOBAL) -The bad news keeps coming for sanction-hobbled Huawei.(財新全球)-壞消息不斷傳來,要求制裁-這讓華為步履蹣跚。
  • 搭載麒麟晶片的二手華為手機持續漲價;中芯國際關於美國出口限制的進一步說明;聯發科9月營收同比增長61.18%
    報告顯示,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在三季度後半段的二手市場持續漲價。特別是華為Mate30 128G的4G和5G版本、華為Mate30 Pro 128G 4G的漲幅均已超過10%,普遍漲價300元以上。公告中還指出,今年1至9月,聯發科實現營收新臺幣2257.41億元,同比增長24.37%。對於業績的瘋狂增長,毫無疑問是華為的功勞,要知道聯發科8月的合併淨銷售額總計為327.16億元新臺幣,較7月淨銷售額266.92億元新臺幣增長22.57%,同比增長41.98%。
  • 高通驍龍888功耗「翻車」,聯發科天璣1200欲乘勢上位!
    華為「跌倒」,高通、聯發科間接受益受美國制裁影響,2020年華為手機出貨出現了明顯下滑。根據,此前華為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華為手機的全球出貨量為1.05億臺,相比2019年上半年的1.18億臺,下滑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