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與三星的3nm之爭

2021-02-15 半導體行業觀察

4月18日,在臺積電召開第一季度財報會議中,臺積電指出3nm技術已經進入全面開發的階段。5月15日,三星在Foundry Forum活動中,發布了公司第一款3nm工藝的產品設計套件。由此看來,在英特爾還在糾結10nm如何向前發展之際。先進工藝的戰火已經在臺積電和三星的推動下,燃燒到了3nm。

去年,三星的Foundry Forum活動中強調了先進封裝的重要性;今年,三星的Foundry Forum則將重點放在了先進位程的進度上。就此,我們也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三星與臺積電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

戰略部署:3nm何時到來?

在先進位程方面,臺積電和三星的關係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兩者之間的龍爭虎鬥也著實精彩。2015~2016年,三星Foundry先進位程能力的逐步成熟,從臺積電那裡奪得了不少大客戶訂單。2016~2017年,臺積電先進位程的進一步成熟,並憑藉InFO技術獨攬蘋果大單。2017年,三星又宣布將晶圓代工部分獨立,擴大純晶圓代工業務份額,直接對標臺積電。至此以後,兩者之間關於先進位程的搶灘戰越來越激烈。

就目前公開的消息來看,臺積電和三星都已經透露了一些關於3nm工藝節點上的進展。目前來看,5nm、3nm節點主要面向FPGA等高性能計算領域,智能處理器和5G晶片。而2019年被視為是5G商用元年,在接下來的兩三年中,5G將會被大規模使用。或許,這也是兩大晶圓代工龍頭紛紛選擇透露3nm進程的誘因之一。

2018年12月,據臺灣媒體報導稱,臺積電的3nm晶圓廠方案已經獲得臺灣主管部門批准,選址臺灣南部科技園區。據悉,臺積電3nm工廠建設預計會花費超過200億美元,同時有望帶動相關供應商跟進建廠。依照臺積電規劃藍圖,3nm應可在2021年試產、2022年量產,成為全球第一家提供晶圓代工服務,同時解決很多AI人工智慧晶片功效更強大的晶圓代工廠。

前不久,三星也公布了未來的製程工藝路線圖,公司計劃今年推出7nm EUV工藝,明年有5/4nm EUV工藝,2020年則會推出3nm EUV工藝,同時電晶體類型也會從FinFET轉向GAA結構。據悉,三星3GAE工藝中還在開發當中,不過他們4月份就發布了3GAE工藝的PDK 1.0工藝設計套件,旨在幫助客戶儘早開始設計工作,提高設計競爭力,同時縮短周轉時間(TAT)。

基於GAA的工藝節點有望在下一代應用中廣泛採用,例如移動、網絡通訊、汽車電子、人工智慧(AI)和IoT物聯網等。三星還透露,通過使用全新的電晶體結構可使性能提升35%、功耗降低50%,晶片面積縮小45%。不過,三星官方沒有明確3GAE工藝量產時間,但根據市場猜測,三星3nm在2021年實現量產是大概率事件。

而就以上消息來看,三星將早於臺積電一年推出3nm工藝。誰能更快地推出可靠的新工藝,誰就有可能掌握在該製程上的最大話語權。為了能夠贏得3nm這場搶灘戰的勝利,都需要哪些技術來助攻?

助攻一:電晶體結構

目前,先進位程多數採用立體結構,即"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此結構的通道是豎起來而被閘極給包圍起來的,因為形狀像魚類的鰭而得名,如此一來閘極偏壓便能有效調控通道電位,因而改良開關特性。但是FinFET在經歷14/16nm、7/10nm階段後,不斷拉高的深寬比(aspect ratio)讓前段製程已逼近物理極限,再繼續微縮的話,先不提電性是否還能有效提升,就結構而言就已有許多問題。

為了擴展,通道和柵極之間的接觸面積需要增加,Gate-All-Around(GAA)設計被提了出來。GAA調整了電晶體的尺寸,以確保柵極也位於通道下方,而不僅僅在頂部和側面。這允許GAA設計垂直堆疊電晶體,而不是橫向堆疊電晶體。

三星方面,據公開消息整理,三星與IBM合作開發了GAAFET(Gate-All-Around)工藝節點,同時,三星也已宣布對早期工藝進行定製。三星Foundry市場副總裁Ryan Sanghyun Lee稱,自2002年以來,三星一直在開發其GAA技術的專有實現,稱為多橋通道FET(MBCFET)。該公司指出,其MBCFET技術使用納米片器件來增強柵極控制,這可以顯著改善電晶體的性能。據悉,它可以通過用納米片代替Gate All Around的納米線來實現每堆更大的電流。取代增加了傳導面積,允許增加更多的柵極而不增加橫向足跡。三星聲稱MBCFET的設計將改善工藝的開關行為,並允許處理器將工作電壓降至0.75V以下。MBCFET的關鍵點在於該工藝與FinFET設計完全兼容,不需要任何新的製造工具。

在前不久三星舉行的Foundry Forum上,三星稱3nm工藝時代不再使用FinFET電晶體,而是使用全新的電晶體結構——GAA(Gate-All-Around環繞柵極)電晶體,通過使用納米片設備製造出了MBC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多橋-通道場效應管),該技術可以顯著增強電晶體性能,主要取代FinFET電晶體技術。

在臺積電方面,官方公布有關於3nm技術方面的消息較少。據芯科技消息稱,臺積電3nm製程技術已進入實驗階段,業內人士更透露,3nm製程在"Gate All Around(GAA) "、環繞式閘極技術上已有新突破。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臺積電已經做出環繞式閘極的結構,外型就像類圓形般,但因為尺寸比前一代縮小30%,也必須導入新材料InAsGe nanowire and Silicon nanowire,因此製程技術上相當困難,尤其是在蝕刻部分是大挑戰,不過以優勢來說,環繞式閘極的結構將可以改善ESD靜電放電、且優化尖端放電的問題,材料廠的高管也認為,環繞式閘極的結構得以繼續微縮柵長尺寸。

由此可見,GAA架構將成為3nm工藝上不可缺少的技術。

助攻二:EUV

在上文三星所提到的先進位程路線圖時,我們不止一次看到了EUV的身影。同時,我們也通過臺積電在今年來的動作上,發現了EUV對於先進位程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性——前不久,臺積電宣布已完成其5納米工藝節點的基礎設施設計,該節點將利用該公司的第二代極紫外(EUV)以及深紫外(DUV)光刻技術。

據Techshop消息稱,從3月底開始,臺積電準備開始使用極紫外光刻技術批量生產7nm晶圓。ASML已經為臺積電在2019年計劃的30個系統中分配了18個。接下來,臺積電的7nm EUV產量將全面運行,該公司的5nm工藝將轉向風險生產狀態。EUV將繼續用於5nm,預計可行至3nm。到2019年底,臺積電將在5nm節點上進行晶片設計,預計到2020年初量產。據悉,2018年,7nm EUV僅佔臺積電銷售額的9%。今年,新工藝有望佔其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在三星方面,去年 10 月,三星就宣布了準備初步生產 7nm 工藝,這是三星首個採用 EUV 光刻技術的工藝節點。據悉,三星已提供業界首批基於EUV的新產品的商業樣品,並於今年年初開始量產 7nm 工藝。與其前身的10nm FinFET相比,三星的7LPP技術不僅大大降低了工藝複雜性,而且層數更少,產量更高,而且面積效率提高了40%,性能提高了20%,功耗降低了50%。到2020年,三星希望通過新的EUV系列為需要大批量生產下一代晶片設計的客戶提供額外的容量。作為EUV的先驅,三星還開發了專有功能,例如獨特的掩模檢測工具,可在EUV掩模中執行早期缺陷檢測,從而可以在製造周期的早期消除這些缺陷。據悉,三星位於韓國華成的S3生產線正在生產基於EUV的工藝的晶片產品。此外,三星還在華城部署了新的EUV生產線,該生產線預計將在2019年下半年完成,並從明年開始增產。

助攻三:封裝

除此之外,先進封裝也是各大代工廠的主攻方向。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臺積電完成全球首顆3D IC封裝,預計將於2021年量產。臺積電此次揭露3D IC封裝技術成功,正揭開半導體製程的新世代。目前業界認為,此技術主要為是為了應用在 5 納米以下先進位程,並為客制化異質晶片鋪路,當然也更加鞏固蘋果訂單。Digitimes的研究也指出,為了搭配先進位程微縮及異質晶片整合趨勢,臺積電研發整合的10nm邏輯晶片及DRAM的整合扇出層疊封裝(InFO-PoP),以及12nm系統單晶片與8層HBM2存儲器的CoWoS封裝等均進入量產,並推出整合多顆單晶片的整合扇出型基板封裝(InFO-oS)、整合扇出存儲器基板封裝(InFO-MS)、整合扇出天線封裝(InFO-AIP)等新技術。

三星推出了可與臺積電晶圓級扇出型封裝(InFO)抗衡的FOPLP-PoP封裝,其目標2019年前為新製程建立量產系統,藉此贏回蘋果供應訂單。但DIGITIMES認為,FOPLP 仍面臨不小的挑戰,以目前 FOPLP 剛起步的狀況來看,經濟規模將是技術普及的最大挑戰,在初期良率還不夠好的狀態下,FOPLP 產能要達到理想的成本優勢,短期內恐不易達成。在其他先進封裝上,針對2.5D封裝,三星推出了可與臺積電CoWoS封裝製程相抗衡的I-Cube封裝製程,在2019年三星晶圓代工論壇上,該公司的FD-SOI(FDS)流程和eMRAM的擴展以及一系列最先進的封裝解決方案也在今年的Foundry論壇上亮相。據悉,三星今年將完成28FDS工藝,18FDS和1Gb容量eMRAM的繼任者的開發。

投資規模

無論是電晶體架構,還是EUV,亦或是先進封裝,都是先進位程在向前發展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技術。但每一項技術,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做支持。

國際商業戰略(IBS)執行長漢德爾•瓊斯(Handel Jones)曾表示,「該行業需要大幅增加功能,並小幅增加電晶體成本,以證明使用3納米。3nm工藝開發成本將達到40億至50億美元,而每月40,000片晶圓的晶圓廠成本將達到150億至200億美元。」

為此,三星電子於4月24日宣布,三星電子將在2030年投資1150億美元用於系統半導體領域的研發和生產技術。根據已批准的未來12年計劃,這1150億美元中,將投資73萬億韓元(634億美元)用於韓國的研發(這可能意味著晶片研發和工藝技術的研發),60萬億韓元(521億美元)將投資於用於製造邏輯晶片的生產設施和基礎設施為各種客戶。

臺積電方面,根據臺積電14日董事會消息稱,臺積電通過了1,217.81億元資本預算,除升級先進位程產能外,也用於轉換部分邏輯製程產能為特殊製程產能。臺積電預定今年度資本支出金額約100億美元至110億美元,其中80%經費將用於3 納米、5納米及7納米先進位程技術。臺積電預期,今年7納米與第二代7納米製程將貢獻約25%業績。另外有10%經費用於先進封裝與光罩,10%用於特殊製程。

三星與臺積電除了在3nm製程上爭奪激烈,在其他先進位程方面的碰撞也不少。自2019年以來,臺積電接連發布了6nm、5nm、5nm+的發展路線。三星方面,雖在7nm的進度上稍顯遜色,但其EUV技術卻不容小覷。另外,從本次三星積極布局3nm的動作上來看,也許,三星正在企圖利用3nm技術來反超臺積電。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949期內容,歡迎關注。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識別二維碼,回復下方關鍵詞,閱讀更多

科創板|OLED|開源|射頻|5G|氮化鎵|展會|VCSEL

回復 投稿,看《如何成為「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

回復 搜索,還能輕鬆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焦點

  • 臺積電與三星3nm製程之戰正式開打
    消息刺激競爭對手南韓三星,三星日前也宣布計劃斥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德州奧斯汀興建新晶圓廠,新晶圓廠並打算以3nm製程切入,力壓臺積電亞利桑納州5nm廠。市場人士分析,三星舉動使3nm製程的戰爭日趨激烈。對三星來勢洶洶,臺積電似乎胸有成竹,有機會能在3nm製程的競賽中立於不敗之地。 市場人士指出,雖然在5nm製程方面,三星已經趕上了臺積電的腳步,於2020 年正式量產。
  • 三星與臺積電之爭
    2014年是三星、臺積電和蘋果A系列處理器代工關係的轉變期,而引起轉變的原因有三,第一,蘋果正在大力推行去三星化,也就是如果一旦出現在技術、產能上可以與三星匹敵的供應商,蘋果會馬上放棄三星;第二,臺積電自身很給力,2014年臺積電不僅完成了產能提升,且在20nm製程上實現突破,良率也大幅提升;第三,三星開始掉鏈子,在20nm上遲遲無法解決關鍵問題,良率不能滿足。
  • 直擊3nm技術之戰:三星押注GAA,臺積電仍選FinFET,英特爾熱衷堆疊電晶體
    無論是已成熟量產的7nm,還是走向量產的5nm,臺積電都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早在2017年3月,臺積電第一代7nm晶片的良品率就已達到76%,而今,這一數字早已提升至90%以上。5nm方面,在格羅方德苦守12nm、Intel難咽10nm之時,臺積電的5nm訂單已接到手軟。而在3nm節點上,臺積電進行了大量投資。
  • 臺積電與三星的訂單之爭
    有一份報告指出,高通將Snapdragon 865交由臺積電製造,顯然不是因為臺積電的技術比三星好,而是不希望三星透過訂單了解高通的商業機密以及設計方式,然後再改良自家的Exynos系列處理器。至於獲得Snapdragon 765、 Snapdragon 765G訂單,三星某種程度來說應該高興,由於近年來臺積電強勢崛起,甚至在晶圓代工市場市佔率狠狠甩開三星,藉此能繼續保持三星一定的產能來源。
  • 臺積電3nm量產要「遲到」
    相應的,臺積電南科18廠原定於10月份安裝設備的3nm生產線也被順延一個季度,直到11月24日才正式開工,而量產則被延期到2022年。這背後,是臺積電意圖兼顧成本與效能。畢竟從三星宣布的相關信息來看,3nm GAA技術的成本可能會超過5億美元,且其製造工藝與傳統的FinFET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在技術要求和難度上更上一層臺階。
  • 臺積電3nm工藝技術研發超預期!
    近日,在2021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談及了3nm晶片研發進度。他表示,臺積電3nm工藝技術的研發超出預期,量產工作有望提前。
  • 3nm!三星GAA工藝超越FinFET,領先臺積電
    5月14日,在三星的代工論壇活動中,三星發布了其第一款3nm工藝的產品設計套件(PDK) alpha 0.1版本,旨在幫助客戶儘早開始設計工作,提高設計競爭力,同時縮短周轉時間(TAT)。這一宣布的特別之處在於,3nm是三星打算推出下一代環繞柵極 Gate-All-Around(GAA)技術以取代FinFET的工藝節點。
  • 3nm製程的競爭臺積電還能保持優勢嗎?
    在7nm和5nm製程方面,臺積電的發展無疑更快一些,三星略遜一籌,但也緊隨其後。不過在更先進的3nm製程發展上,三星是憋足了一股勁。3nm製程,三星要拼了?據悉,三星正在考慮在美國建立最先進的3nm晶片工廠。建設將耗資約10億美元。三星希望藉此拉近與臺積電的差距。
  • 臺積電狂甩三星,2023年後半年推出
    業界估計,臺積電2nm將在2023下半年推出,有助於其未來持續拿下大單,狠甩三星。「2020創新之源大會將於9月22日在中關村軟體園召開,詳細信息見文末海報,歡迎報名!」臺積電2nm製程研發獲重大突破!
  • 臺積電3nm新廠2020年施工
    臺積電3nm製程新廠確定落腳南科臺南園區。
  • 臺積電傳來新消息,事關3nm晶片,美這次或高興不起來
    臺積電傳來新消息隨著已發布的四款5nm晶片的功耗出現異常,臺積電和三星這兩家代工廠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議,因為目前只有它們能量產出5nm晶片。其中蘋果的A14和華為的麒麟9000出自於臺積電,而三星自家的Exynos1080和高通的驍龍888都是由三星代工的。
  • 臺積電3nm細節曝光!
    臺積電錶示,計劃3nm技術於2021年進入風險生產、在2022年開始量產,而英特爾的7nm預計最早推出也要到2022年末。據介紹,相較5nm N5工藝,相同功耗下,臺積電3nm N3性能可提高10-15%;相同性能下,N3功耗可降低25-30%;N3的邏輯密度、SRAM密度、模擬密度分別是N5的1.7倍、1.2倍、1.1倍。
  • 三星宣布5nm、4nm、3nm工藝!全新電晶體架構
    這兩年,三星電子、臺積電在半導體工藝上一路狂奔,雖然有技術之爭但把曾經的領導者Intel遠遠甩在身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美國舉行的三星工藝論壇SFF 2018 USA之上,三星更是宣布將連續進軍5nm、4nm、3nm工藝,直逼物理極限!
  • 三星已完成3nm製程研發!基於GAAFET
    1月3日,據韓媒Business Korea報導,基於GAAFET改進工藝,三星電子已經完成3nm製程的研發工作。圖:三星3nm製程研發成功(Business Korea)此前,我們在文章美國正制定規則,擬限制對中國出口GAAFET技術!中介紹了3nm時代具有代表性的GAAFET工藝。2017年,IBM利用GAAFET實現了5nm晶片製程。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 2023年後半年推出
    先進位程之爭:臺積電、三星爭的火熱,英特爾笑看風雲臺積電,與英特爾、三星並稱半導體製造業「三巨頭」。在晶片製程逐漸縮小的路上,三大巨頭你追我趕。英特爾終於宣布恢復兩年的研發周期之時,三星和臺積電已經把5nm量產提上了日程,目前公開稱有5nm晶片製造能力的只有臺積電和三星兩家。
  • 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的先進位程之戰
    三、2020年臺灣地區晶圓代工產值佔比將達65%從區域分布來看,在臺積電的帶動下,臺灣地區的佔比一直保持在60%以上,2016年之時曾高達67.1%。,三星和臺積電都將維持增長。按照臺積電給出的指標,2nm工藝是一個重要節點,Metal Track(金屬單元高度)和3nm一樣維持在5x,同時Gate Pitch(電晶體柵極間距)縮小到30nm,Metal Pitch(金屬間距)縮小到20nm,相比於3nm都小了23%。三星為了加快追趕臺積電,去年就直接上了7nm EUV工藝,並且在7nm EUV遇阻量產前,還退而求其次的推出了8nm工藝。
  • 工藝在進一步,三星展示3nm GAE MBCFET製造細節
    近年來,三星和臺積電兩大代工廠之間一直在先進位程方面狠下功夫互相競爭。根據之前DigiTimes援引的一份報告顯示,臺積電(TSMC)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風險生產3nm製造工藝,屆時該晶圓廠將有能力處理3萬片使用更先進技術打造的晶圓。而三星這邊,雖然一直處於稍落後與臺積電的地步,但也一直在不斷追趕。
  • 【高工新材料•頭條】臺積電宣布3nm重磅決定,臺灣終於鬆了一口氣
    在5nm確定留臺以後,臺積電這次確認3nm同樣留下,會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帶來非常積極的影響。根據數據顯示,臺積電2016 年營收同比成長 11% 至 294.9 億美元,利潤超過150億美元,市佔率也逼近六成(59%)。與之相對比,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營收成長 10%,市佔率維持在 11%。第三名的聯電成長 3%,市佔率下滑 1 個百分點至 9%。而從過去幾年臺積電的發展和其他潛在競爭對手的市佔看來,臺積電的領先地位無法撼動。
  • 2021年5/3nm晶片之戰
    一方面,代工廠正在加緊各自5nm工藝的市場進程,另一方面,下遊晶片商又必須在基於5nm工藝設計下一代晶片,還是轉向3nm或更先進節點之間做出決定。圖1:臺積電工藝節點路線圖。(圖片來源:WikiChip)這就可能影響到在3nm節點是延續現有的FinFET技術發展,還是在3nm或2nm節點採用最新的環柵電晶體(GAAFET)技術。GAAFET是從FinFET演變而來,這種新電晶體可提供更好的性能,但是難以製造、價格昂貴,因此遷移起來就可能很痛苦。從好的方面來說,業界正在開發新的蝕刻、圖案化等技術,以幫助向這些節點發展鋪平道路。
  • 幾張圖看清三星與臺積電的差距
    據報導,三星計劃斥資1,160億美元用於其下一代晶片業務,其中包括為外部客戶製造晶片代工業務,以期在2022年之前縮小與行業領導者臺積電的差距。1.2022年下半年將量產3nm晶片,以與臺積電匹配。2.如圖1所示,採用更先進的全能柵極(GAA)技術代替TSMC的FinFET結構。GAA在電晶體性能控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為它可以更精確地控制流經溝道的電流,縮小晶片面積並降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