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硬碟選品牌還是DIY?看完秒懂

2021-02-13 電腦愛好者

如今我們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備份大量的數據,比如手機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微信QQ的聊天記錄、PC上下載的電影和遊戲安裝包……當這些數據不斷累積,PC上再大的硬碟容量也有捉襟見肘的一天。

此時,就需要移動硬碟作為額外的存儲倉庫,並隨時承擔起數據在不同設備間中轉的任務。那麼,移動硬碟又該如何選擇?

移動硬碟的必要性

很多輕薄本標配的硬碟容量只有256GB(SSD),早期的筆記本硬碟容量多在500GB~1TB(HDD)之間,定位最高的遊戲本也多以128GB SSD和1TB的雙硬碟組合為主。

問題來了,手機隨便拍些照片/視頻就要消耗GB級別的空間,而最新3D遊戲大作的安裝包更是50GB起步,依靠PC自有硬碟容量根本不夠用。

認識到硬碟容量不足後,很多用戶都會選擇升級新款硬碟,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舊硬碟怎麼辦?特別是筆記本用戶,機器體內就1個硬碟插槽,換新就意味著老硬碟的「下崗」。在硬碟價格不斷走低的今天,直接將老硬碟在閒魚賣掉總感覺吃虧,難道就只能看著它們在抽屜裡吃灰?

很多輕薄本只有唯一的M.2硬碟擴展位

此時我們就又有了一個新的選擇:購買移動硬碟盒,讓其與老硬碟結合從而DIY出一款標準的移動硬碟。那麼,就移動硬碟而言,是直接購買品牌現貨,還是選擇DIY之路?

選擇品牌還是DIY

如果你手頭恰好有淘汰下來的2.5英寸硬碟(筆記本專用)或M.2 SSD,自然就是購買移動硬碟盒DIY的方式最省成本。如果沒有,就得視你對品質、速度、容量的需求,以及預算的多少而定了。

根據存儲介質不同,移動硬碟可以分為機械版和固態版,前者以HDD機械硬碟作為存儲核心,容量可輕鬆達到2TB,體積比7mm厚度的2.5英寸硬碟大一圈,持續讀取速度普遍在100MB/s到200MB/s之間,抗震性和讀寫碎小文件時(4K性能)的速度極差。

後者則以SSD固態硬碟作為存儲核心,可選SATA、mSATA和M.2(NGFF)三種SSD形態,可以將體型壓縮到1.8英寸甚至更小,不僅持續讀取速度可提升到500MB/s到1GB/s之間,4K性能也有了質的飛躍,工作期間也能無視震動,只是售價更貴。

下面,我們就以兩種存儲介質的移動硬碟為線索,分別探討它們的選購思路吧。

機械移動硬碟:品牌更勝一籌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直接購買品牌移動硬碟的優勢。此類設備普遍擁有較為時尚的外觀設計,在抗震和防水方面也做了很多優化,可靠性較之DIY更有保證。考慮到機械硬碟自身比較脆弱,如果你在生活中屬於比較「馬虎」的類型,筆者還是推薦你優先挑選品牌機械移動硬碟。

除了可靠性更高以外,品牌機械移動硬碟的價格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般離譜。以希捷和威騰電子旗下的1TB機械移動硬碟為例,其售價只比自家同容量的硬碟貴了60元左右,而我們自己購買一個品質較好的USB3.0移動硬碟盒也只需要花費30元到50元之間。

此外,希捷和威騰電子硬碟的質保時間為2年,而機械移動硬碟的質保時間則為3年,相當於我們用10元到30元的開銷購買了額外的1年質保,綜合來看還是非常值得的。

如果你手頭恰好有升級淘汰下來的機械硬碟,需要購買移動硬碟盒,那筆者則推薦你選擇支持「UASP」(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協議的型號,這項技術可強化USB3.0接口在大容量數據交換時的能力,並在多命令並發執行及NCQ隊列功能方面提升傳輸速率。

雖然機械硬碟受制於自身的速度很難發揮UASP的優勢,但日後當你往這個硬碟盒裡塞進2.5英寸SSD,就能體驗到從250MB/s提升到400MB/s的速度了。

固態移動硬碟:DIY性價比更高

從2018年開始,SSD固態硬碟的價格便持續走低,由於品牌固態移動硬碟的市場反應速度總比純SSD慢上一拍,這就讓二者的價格出現了較大的差距,而SSD自身的高可靠性以及3年到5年不等的質保時間,也讓此時選擇DIY的方式變得更加划算。

480GB容量普遍價差200元,容量越高價差越大

DIY固態移動硬碟可選2.5英寸SATA SSD(6Gbps)和M.2 SSD(6Gbps~32Gbps)兩種版本,而目前最具性能價格比的容量則是480GB(還包括500GB/512GB,不同品牌和主控的容量存在差異)。

考慮到通過USB連接電腦較之SATA/M.2直連存在一定的性能耗損,所以無論是2.5英寸SSD還是M.2 SSD,一線品牌中誰便宜選誰即可,無需刻意追求高端型號(反正也不能100%發揮)。

2.5英寸SSD和硬碟盒之間的搭配

在給SSD挑選移動硬碟盒時,除了認準「UASP」協議以外,還需要該硬碟盒支持USB3.1 Gen2接口才能100%發揮SSD的全部性能。此外,我們還需根據自家PC的配置和預算,對硬碟盒的規格進行取捨。

比如,目前採用USB3.0接口的移動硬碟盒最低只要30元,而採用USB3.1 Gen2接口的移動硬碟盒則普遍要80元以上,50元以上的價差足以讓預算有限的用戶產生顧慮了。

問題來了,現在筆記本領域流行的USB還是以USB3.1 Gen1標準為主,也就是USB3.0的「馬甲」(5Gbps),只有極少數的高端型號才會配備USB3.1 Gen2(10Gbps)或雷電3(40Gbps)接口。在臺式機領域,從第六代酷睿開始則已經慢慢普及了USB3.1 Gen2(七代酷睿開始普及引入USB Type-C)。

換句話說,支持USB3.1 Gen2的移動硬碟盒,暫時對絕大多數筆記本用戶而言並非「剛需」,現在買有些許浪費之嫌,但如果你已經計劃要購買支持USB3.1 Gen2的新款筆記本,一步到位就很有必要了。

那麼,相同的SSD,安裝進USB3.1 Gen1和Gen2接口的硬碟盒之間性能差距多少?前者會將SSD的持續讀寫速度限制在400MB/s左右,而後者則可突破500MB/s大關,獲得無限接近直連SATA接口的性能。

對2.5英寸SSD硬碟盒而言,現在的問題就是——你願意為這100MB/s左右的性能提升而買單嗎?

M.2 SSD和硬碟盒之間的搭配

如果你覺得2.5英寸硬碟盒體型較大不利於外出攜帶,而你又非常羨慕金士頓Savage EXO這種好似大號快閃記憶體盤的可攜式固態硬碟,此時就需要選擇M.2 SSD和硬碟盒的搭配了。

金士頓Savage EXO的內部其實就是M.2 SSD和橋接主板構成的

我們都知道,M.2 SSD存在SATA和PCIE兩種通道版本,前者的理論傳輸速率為6Gbps(品牌移動SSD硬碟幾乎都是這個標準),而後者在PCIE3.0×4和NVMe協議下的帶寬則可達到32Gbps。因此,和2.5英寸SSD一樣,M.2硬碟也只有搭配10Gbps的USB3.1 Gen2標準接口才能充分發揮全部性能。

硬碟盒和SSD的通道標準必須一致,否則將無法兼容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M.2移動硬碟盒根據主控晶片的不同,也被劃分為了SATA和PCIE兩用通道版本,它們僅支持與其對應的M.2 SSD,現階段還沒有能同時支持兩種標準的硬碟盒。

在價格方面,採用USB3.1 Gen2接口且支持SATA通道M.2 SSD的硬碟盒價格多在60元到100元,而支持PCIE通道和NVMe協議的硬碟盒則普遍要150元到200元。

不同價位的產品之間,差異主要表現在外殼材質、主控型號、接口類型(USB A或USB Type-C)以及拆裝的簡易度。

支持PCIE的移動SSD性能更強,但受制於USB3.1 Gen2接口速度的瓶頸,無法100%發揮全部性能

如果你注重性價比,筆者推薦選擇SATA通道的M.2 SSD和硬碟盒搭配,在400元以內就能DIY出一款480GB的移動SSD硬碟。如果你更加注重速度,則可考慮採用PCIE通道的M.2 SSD和硬碟盒搭配,只是無論M.2 SSD硬碟的規格有多高,它和PC連接時的傳輸速度也會被限制到900MB/s到1GB/s之間。

因此,建議大家選擇價格適中的採用PCIE3.0×2通道的M.2 SSD即可,可將480GB的移動SSD硬碟成本控制到500元左右。

看了這篇文章,大家還會點擊:


相關焦點

  • 黑莓Q20版本區分,看完秒懂
    莓友 莓玩黑莓 分享於網絡的黑莓Q20版本區分文章,看完秒懂
  • 英特爾傲騰內存到底是內存還是固態硬碟?看完秒懂!
    通過字面意思,很多人覺得它是內存,也有人說是硬碟。而英特爾傲騰內存到底是內存還是固態硬碟?下面裝機之家小編來介紹下。傲騰是什麼意思?  簡單說傲騰是英文Optane的音譯詞,而這個Optane則是類似一種品牌的名詞,實際他是指英特爾發明的3D XPoint存儲技術。
  • 硬碟明年要降價了!又該怎麼選?看完這篇馬上懂!
    那怎麼選才能購買到最優質或是最高性價比的固態硬碟呢?首先,請容許筆者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固態硬碟該注意的一些問題。硬碟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數據安全!而SSD數據安全靠什麼保證?NAND顆粒!什麼是NAND顆粒?:如果說主控是衡量一款固態硬碟的技術反面,那麼顆粒就代表著產品的用料誠意度。
  • 拆解對比:小米移動電源3高配版和紫米10號區別看完秒懂
    USB PD移動電源的一種補充。看完秒懂06. 中國工程師成功破解蘋果USB PD充電器!07. 華為正式開放手機配件授權,推出DFH認證// 充電頭網《行業大數據》編輯精選01. 美國USB-IF協會公布2018年8月會員名單:共計1022家02.
  • 看完秒懂
    隨著各大國際品牌相繼支持USB Type-C接口後,USB Type-C儼然已成市場新寵兒。
  • 18W USB PD充電器方案如何選?看完這22款拆解秒懂
    充電器內部設計精簡,使用了士蘭微、新功率、智融等品牌產商的元器件,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同時,智融SW3518還是一款高集成度的多協議快充晶片,外圍只需少量的器件即可組成完整的高性能多協議快充解決方案,WEX這款充電器的雙口均能支持多種快充協議也完全得益於採用了SW3518這顆晶片。
  • 超級乾貨,NMN品牌那麼多怎麼選?看完秒懂,建議收藏對照
    現在NMN品牌很多,那麼怎麼選?
  • 什麼是工業4.0,看完就秒懂了!!
    什麼是工業4.0,看完就秒懂了!!什麼是建築工業4.0?
  • DIY移動硬碟
    現在硬碟流行SSD固態盤,那麼今天給大家演示一下,如何將SSD硬碟DIY成移動硬碟的。
  • WiFi和WLAN有什麼區別 看完秒懂!
    下面小編通俗易懂的介紹下,看完就秒懂了。WiFi包含於WLAN中,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WLAN標準,這樣理解是否就秒懂呢,不論是iPhone還是安卓手機用戶,只要知道WiFi和WLAN都是指無線網絡,用來無線上網即可,一般我們普遍叫WiFi比較多。(來源:本文轉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或改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 看完這5款拆解秒懂
    為推動氮化鎵技術的普及和落地,充電頭網也陸續為大家分享了多款氮化鎵充電器的拆解報告,相信大家看完這些成功的應用案例之後,會對氮化鎵充電器的設計有一個非常深入的了解。AUKEY 27W USB PD GaNFast充電器不僅體積小巧,而且還採用了可摺疊的插腳設計,便於攜帶;並擁有完整的USB PD輸出電壓,無論是充手機還是充筆記本電腦,均可兼容。
  • PS4空間不足為啥要採用外接硬碟來解決?
    2.性能強速度快    當然說了再多,我們選擇固態硬碟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速度快,那麼這款T5移動固態硬碟的性能能否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呢?    實際寫入測試    採用一款跑分軟體對硬碟進行空判處測試顯然不夠有說服力,筆者在進行完第一項測試後,又選了一款大小為50GB的遊戲對其進行寫入性能測試,通過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這款遊戲的零散文件十分雜多
  • 收藏貼|電腦硬碟怎麼分區才合理?看完秒懂
    一個角度是硬碟容量,現在大多數會運用到的硬碟容量是120G(128G)、240G(256G)的固態硬碟,然後就是500G,1T的機械硬碟。  另一個角度是作業系統版本,現在常見的就三個版本,Win XP,Win7,Win10。  我們先說說這幾個系統的基本安裝佔用容量情況。
  • 【玩法技巧】 手把手教你選移動硬碟
    比USB 2.0接口移動硬碟不足40MB/S的讀取速度快了至少3倍,在傳輸單個大文件時會有非常明顯的優勢。2.5英寸主流之選目前移動硬碟最主流的尺寸是2.5英寸,這個尺寸剛好是筆記本硬碟的標準尺寸。1.8英寸的移動硬碟也沒有銷聲匿跡,但已經非常少見,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都無關緊要。只要不選擇3.5英寸的大容量硬碟就沒關係,因為3.5英寸的盤在便攜性上實在對不起「移動」兩個字。
  • ThinkPad T490s產品賣點總結,看完這篇就懂了!
    別擔心,今天小微就為大家盤點T490s的七大賣點,讓你看完文章,秒懂T490s。ThinkPad T490s號稱T系列迄今最為輕薄的機型,那麼它身材到底怎樣呢?快和小微一起來看下吧!當然如果屏幕素質不好,就算再高的色域也未必能顯示出本身的效果,而T490s最高可選2560*1440的2K解析度顯示屏,畫面清晰可見,無論是瀏覽圖片還是高清電影都是一種享受。同時屏幕採用窄邊框設計,更高的屏佔比,帶來更寬廣的視野,讓你一眼便沉浸於此~最高可選500尼特高亮度顯示屏,在戶外強烈的陽光下依然能看清屏幕內容。
  • 這個問題很簡單 手把手教你選移動硬碟
    比USB 2.0接口移動硬碟不足40MB/S的讀取速度快了至少3倍,在傳輸單個大文件時會有非常明顯的優勢。2.5英寸主流之選目前移動硬碟最主流的尺寸是2.5英寸,這個尺寸剛好是筆記本硬碟的標準尺寸。1.8英寸的移動硬碟也沒有銷聲匿跡,但已經非常少見,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都無關緊要。
  • 教您如何看顯示器參數!電腦顯示器常見參數詳解,看完秒懂!
    由於顯示器可選的範圍比較廣,同一個尺寸大小的顯示器,不同品牌不同型號不同參數會有上百種可供選擇,其實我們只需明確了預算與用途,才可以正確選擇合適自己的顯示器
  • 圖解設計模式,看完秒懂!!!
    在本公號連載的《設計模式是什麼鬼》終於出書了,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書名:秒懂設計模式,作者:劉韜,筆名:凸凹。以下節選自本書第一章「初探」,這裡免費提供大家學習交流。文末抽獎送5本《秒懂設計模式》書籍,歡迎大家參與,明天12點開獎!
  • 看完秒懂
    經充電頭網拆解發現,魅族POP真無線藍牙耳機無線充電盒採用的是CPS易衝無線無線充電接收晶片,型號EC3016。Rowkin品牌Ascent Charge真無線藍牙5.0耳機,採用人體工程學設計,該產品的充電收納盒兼容Qi無線充電器,支持雙向USB-C,甚至可用作移動電源為您的其他設備充電。
  • 看完秒懂
    也不要看也不看一直點下一步,打勾的能取消掉全部取消。第二步,下載軟體時一定要去正規網站下載,並且注意一般最醒目的「下載」按鈕基本全是流氓軟體。真正的下載地址往往在網站的最下方。一般是拉到最下面有下載地址列表的,本地下載不要選高速、迅雷、旋風,要選帶有地名的,比如北京xx電信之類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