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內鬥風波背後:傳陸正耀另起爐灶,新項目堪比「8個瑞幸」?

2021-02-07 新浪科技

來源:AI財經社

文/胡原

編輯/孫明

1月6日晚,一份瑞幸咖啡31名高管聯署籤名的「請求信」出現在網絡上。瑞幸咖啡7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經理和核心部門業務總監聯名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自從2020年5月12日,陷入財務造假醜聞的瑞幸咖啡宣布原CEO錢治亞停職,郭謹一代理CEO以來,瑞幸消停了大半年。但在2021年剛開始,這份請求信打破了表面的寧靜。

請求信直指郭謹一通過供應商套取公司資金、貪汙腐敗、利用權力剷除異己、黨同伐異,個人能力低下,領導無方,給瑞幸公司造成巨大經營風險和食品安全隱患。

就在請求信出現後不久,郭謹一本人也發表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稱舉報信是1月3日由陸正耀、錢治亞登組織並主持起草的。部分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

郭謹一同時稱,如今瑞幸咖啡經營穩定,收入向好,一些「造假出局人」眼紅,因此「不斷造謠,企圖破壞公司」。

1月7日上午,瑞幸咖啡回應中新網稱:「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

郭謹一2016年被陸正耀從交通運輸部挖到神州優車,擔任公司董事長陸正耀的助理,瑞幸咖啡成立後,郭謹一開始任瑞幸咖啡負責產品和供應鏈的高級副總裁,並擔任公司董事。

如今,郭謹一卻公開指責陸正耀,兩人再也不是當年的董事長和助理的關係,而是站到了公開對立的兩邊。

據網易科技報導,郭謹一出生於1981年,內蒙古人,2003年畢業於大連民族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後就讀於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獲得提前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博士畢業後,2009年至2011年,郭謹一在中國交通科學院擔任研究助理。2011年至2016年,郭謹一在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工作。後被挖到神州優車,擔任陸正耀的董事長助理。

郭謹一曾有過一段國外訪問學者的經歷,因此在他2018年入職瑞幸咖啡時,《新京報》曾報導稱,他對全球咖啡市場做了一番評價,認為從全球格局來看,各國的本土品牌都做到了所在市場的第一名。

不幸的是,瑞幸咖啡還沒成為中國的咖啡頭牌,就發生了財務造假事件,至今尚未平息。

2020年7月5日,瑞幸咖啡特別股東大會在公司總部召開,時任瑞幸董事長陸正耀,董事黎輝、劉二海以及邵孝恆同時被罷免。緊接著7月14日,郭謹一為任命為新的董事長兼CEO,陸正耀徹底退出董事會。

與此同時,瑞幸咖啡註冊地所在的開曼群島大法院和英屬維京群島高等法院現後任命畢馬威為陸正耀和錢治亞旗下兩家公司的清算人,對其持有的瑞幸咖啡股份進行清算。

2020年7月15日,畢馬威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在清盤前這些公司合計持有瑞幸咖啡超過50%的投票權。

目前,清算工作尚未完成。而瑞幸咖啡已經退入美國粉單市場,不再披露經審計的財務信息。

2020年12月中旬,清算人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了首份報告,其中披露了瑞幸咖啡的最新財務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營收分別是5.65億元、9.8億元、11.45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35.8%。在疫情和造假的雙重打擊下,這樣的業績已經非常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稱瑞幸咖啡2020年第三季度自營商店收入為9.7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3%;第二季度自營商店的收入為8.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3%。

有趣的是,高管聯名籤署的「請求信」對這一節卻另有說法。

請求信指責郭謹一最大的問題,便是通過一家名為「克瑞斯通」的供應商,大量採購零食、雨傘等商品、工服等。甚至指出,克瑞斯通公司「幾乎是瑞幸有什麼新的採購項目,他們就立刻開始增加經營範圍」。

另外,請求信還指郭謹一管理能力低下,濫用權力黨同伐異,給瑞幸造成了嚴重損失。

除了請求信之外,1月6日晚上,網上又流傳出自稱為瑞幸副總裁李軍和周斌的兩篇文章。

兩篇文章除了開頭自我介紹部分之外,措辭基本一致,指出1月4日公司多位中高層向董事會和大股東提出嚴正請求後,董事會沒有任何正面回復,「郭謹一非但沒有自我反省,反而在全體員工面前激勵狡辯、混淆視聽」,「更可笑的是還甩鍋給陸總和錢總?!」

這似乎印證了郭謹一的說法,即陸正耀和錢治亞「裹挾」。

郭謹一的說明信裡,除了指責陸正耀、錢治亞主導整個舉報事件外,還要求瑞幸咖啡董事會成立調查組,稱瑞幸品牌「不容任何別有用心的舊勢力玷汙」。

似乎在郭謹一看來,陸正耀的「別有用心」已經很明確了。知情人士稱,陸正耀一直試圖重新拿回瑞幸咖啡,並不希望就此認輸。

目前瑞幸咖啡的中高層管理團隊,幾乎是陸正耀一手提拔起來的。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陸正耀希望另立山頭的時候,也能帶上這些舊部。

2021年1月6日,社交軟體脈脈上有瑞幸員工爆出:陸正耀開始率舊部創業共享空間相關項目,而且該項目已經持續很長時間。社交網絡上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意欲直接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如同瑞幸當年從神州挖人一樣。

據悉,陸正耀表示其新創業項目的商品是一個佔地面積約為5 平米左右智能小房間,按照分鐘收費,裡面沙發、桌椅、電視、空調、無線網絡等一應俱全,既可以當作客廳,還可以改造成自習室、會議室、貴賓洽談區、茶室等等。通過掃碼進門,分時租賃。

陸正耀稱,這將是一個與抖音媲美的市值千億美金的項目,目標是一年要鋪20萬臺。

瑞幸咖啡在股價最高時,市值也只是剛剛超過120億美元。如今陸正耀直接將大餅畫到了8個瑞幸那麼大。

即便挖角一事不成,目前瑞幸中高層管理團隊和郭謹一的矛盾,也會令瑞幸咖啡的未來經營充滿變數。

郭謹一能夠成為瑞幸咖啡的董事長,應當取得了公司現有股東的一致認可,包括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

陸正耀和劉二海、黎暉不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2020年7月2日,瑞幸咖啡召開董事會,劉二海和黎暉就提出讓陸正耀辭去董事和董事長職務,並召開股東大會通過。

儘管劉二海和黎暉也在股東大會上離開了瑞幸董事會,但郭謹一成為二人共同選中的人物。

這一次,郭謹一能否從一批瑞幸中高層的圍攻中全身而退,重新把控瑞幸咖啡,其中還有很多變數。

相關焦點

  • 瑞幸內鬥風波背後,傳陸正耀另起爐灶,新項目堪比「8個瑞幸」?
    2020年7月5日,瑞幸咖啡特別股東大會在公司總部召開,時任瑞幸董事長陸正耀,董事黎輝、劉二海以及邵孝恆同時被罷免。緊接著7月14日,郭謹一為任命為新的董事長兼CEO,陸正耀徹底退出董事會。與此同時,瑞幸咖啡註冊地所在的開曼群島大法院和英屬維京群島高等法院現後任命畢馬威為陸正耀和錢治亞旗下兩家公司的清算人,對其持有的瑞幸咖啡股份進行清算。
  • 陸正耀欲再創業,瑞幸內鬥升級
    虎嗅獨家獲悉,陸正耀正在籌備自己的共享空間創業項目,元旦前夕,他曾通過瑞幸現存的神州舊部來大量挖角瑞幸技術人員,手法與瑞幸剛成立時從神州系挖角相似。12月31日,脈脈上已有瑞幸員工隱晦提及此事,透露跟新公司籤署協議後「承諾的薪水與獎金很高」。 要另起爐灶,也不願放棄瑞幸?
  • 瑞幸內鬥連續劇正在上演
    此次罷免的主要參與者是,瑞幸曾經曝出造假醜聞時候的掌權人陸正耀,這次內鬥被視為他想要想要二次奪權瑞幸,這下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郭瑾一在瑞幸造假風波之後出任掌門,可以說是救瑞幸於水火,此時被「罷免」難道系派系爭鬥還是另有隱情?瑞幸的內鬥的來龍去脈究竟是什麼?
  • 瑞幸咖啡高層內鬥事件始末分析,瑞幸未來何去何從?
    自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後,瑞幸咖啡高管變動不安,原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董事黎輝、劉二海先後出局。瑞幸咖啡此次再爆高層內鬥,也是快速引起了網友與媒體的關注,這次逼宮又是什麼緣故呢?根據媒體採述瑞幸咖啡部分高管的說法是,本次聯名信中二十多位籤名者均為陸正耀「神州系」舊部,且已有籤名員工表示,籤名為代籤名,或者「被動籤名」,並非本意,其背後不排除原董事長陸正耀以這種方式向董事會和投資人逼宮,以達到改組「不聽招呼」的管理層,使公司再度陷入混亂,進而安插新的管理層,達到二次控制瑞幸咖啡的目的。
  • 瑞幸內鬥:陸正耀逼宮新董事長
    2時間回到2020年7月初,剛從納斯達克退市的瑞幸宣布內部調查基本完成。7月1日,公司發布公告,陸正耀在調查期間缺乏配合,拒絕交出個人電腦。因此,特別委員會提議罷免陸正耀董事長和董事的職位,準備在第二天召開董事會會議,商討此事。罷免陸正耀的提案並沒有在7月2日的董事會上通過。
  • 陸正耀不會放過瑞幸
    隨著外界識破了這是兩個「背鍋俠」, 要求陸正耀對此事直接負責。6月26日晚,瑞幸連發出三個公告,讓原本在臺面之下的內鬥公開化。三個公告的背後,是兩個不同的利益集體。邵孝恆、黎輝、劉二海一派想先讓陸正耀出局,而自知位置難保的陸正耀則來了一個神操作,自己要求召開董事會罷免自己。並罷免邵孝恆、黎輝、劉二海三人的事職務,另外任命兩位新董事。
  • 瑞幸咖啡內鬥加劇!24名高管控訴董事長貪腐無能 要求罷免
    在外界看來,郭謹一是除了錢治亞外,陸正耀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堅定的神州系代表,如今二者反目成仇令人驚訝,背後涉及哪些利益糾紛?業內人士分析,此次疑為由陸正耀和錢治亞為重奪控制權而發起的罷免行動。一位接近瑞幸的咖啡行業內人士對此表示,這次內鬥的關鍵是「郭不聽話,陸不高興,要換人」。但目前該說法沒有得到更多證實。
  • 瑞幸騙局:陸正耀終結者?
    瑞幸只是陸正耀執掌的神州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年來,陸正耀幾乎通過相似的操作路徑——抓風口、彪悍融資、燒錢擴張、迅速IPO,打造了神州優車(838006)、神州租車(00699.HK)、瑞幸咖啡(NASDAQ:LK)三家上市公司,總市值一度近千億元。瑞幸出事,只是神州系目前面臨的困境之一。作為神州系掌門人,瑞幸的驚天造假是否意味著陸正耀蒙眼狂奔的資本打法將迎來終結?
  • 陸正耀還想當王
    2020年財務造假風波後,陸正耀董事長被罷免,郭謹一擔任董事長兼CEO。然而上位短短八個月,就從陸正耀的「心腹」成為「反目之人」。 據一位接近瑞幸咖啡的行業人士對此表示,這次內鬥的關鍵是「郭不聽話,陸不高興,要換人。」但目前該說法並未得到證實,從近半年瑞幸的業績看,郭謹一似乎並沒有把瑞幸此前管理上的派系鬥爭擴大化。
  • 瑞幸咖啡終於道歉了!可是卻像極了甩鍋!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者:綦宇)南方都市報、新浪微博等導讀:繼董事長陸正耀中午回應風波後
  • 瑞幸董事長凌晨發聲明
    5月20日凌晨,針對瑞幸咖啡咖啡(Nasdaq: LK)被納斯達克要求摘牌一事,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發布個人聲明稱,質押瑞幸咖啡股票所得資金,也全部用於支持旗下各個企業的經營發展,沒有用於個人揮霍,更沒有轉移資產,對此願意接受任何調查。
  • 中高層逼宮董事長,瑞幸再現動蕩!
    該管理層人士進一步表示,聯名信中二十多位籤名者均為陸正耀「神州系」舊部,且已有籤名員工表示,籤名為代籤名,或者「被動籤名」,並非本意,其背後不排除原董事長陸正耀以這種方式向董事會和投資人逼宮,以達到改組「不聽招呼」的管理層,使公司再度陷入混亂,進而安插新的管理層,達到二次控制瑞幸咖啡的目的。
  • 瑞幸郭總,小心你的茶杯呀
    如今的瑞幸也已經面目全非,創業時瑞幸的那種精神風貌蕩然無存」。時間回到2020年7月初,剛從納斯達克退市的瑞幸宣布內部調查基本完成。7月1日,公司發布公告,陸正耀在調查期間缺乏配合,拒絕交出個人電腦。因此,特別委員會提議罷免陸正耀董事長和董事的職位,準備在第二天召開董事會會議,商討此事。罷免陸正耀的提案並沒有在7月2日的董事會上通過。
  • 陸正耀為瑞幸造假幕後「元兇」成實錘?商業版圖是「消失」還是被切割?
    自瑞幸員工自曝造假事件以來,有關陸正耀知曉並參與瑞幸咖啡數據造假的質疑聲一直不曾間斷。日前,有報導稱,瑞幸造假事件國內的調查取得進展,有關部門已掌握了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對於公司財務造假的指令性電子郵件,這意味著,陸正耀極有可能是造假事件背後的「策劃人」。在瀕臨退市的關頭,瑞幸又遭重創,最終走向如何?4月2日,瑞幸自曝財務造假,涉及金額22億元。
  • 馬斯克身家超貝索斯;傳快手擬下周上市聆訊;騰訊科技 騰訊科技 今天鏈家程式設計師「刪庫跑路」被判 7 年
    周四,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NASDAQ:TSLA)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掌舵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成為全球第一大富豪,原因是特斯拉股價收漲近8%,從而使得馬斯克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 瑞幸咖啡內鬥加劇:24名高管控訴董事長貪腐無能,要求罷免
    1月6日晚間,有消息稱,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共計24名高管籤署聯名信,集體要求罷免瑞幸咖啡新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聯名信截圖顯示,信件接收人為瑞幸咖啡董事會以及該公司大股東大鉦資本。
  • 起底瑞幸咖啡管理層的明爭 「明」鬥
    在這起舉報風波前,網絡曾有瑞幸員工爆料,稱前創始人陸正耀開始率領舊部創業共享空間相關項目,該項目已經持續很長時間。自財務造假暴雷之後,停止瘋狂燒錢、盲目擴張的瑞幸咖啡,在2021年開年,被管理層之間的明爭「明」鬥,再次推到輿論的聚光燈下。
  • 瑞幸咖啡居然是家「好」公司?
    在他看來,這更像是陸正耀想要回股票和投票權的一次示威行動,「由於退市,而且開曼法院有了相關的資產重組判決,如今在董事會說話算數的不是各位董事,而是開曼法院指定的資產重組監督執行人。陸正耀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希望通過各種形式向董事會和這幾個執行人施壓,希望能拿回在瑞幸的控制權。」
  • 瑞幸咖啡:是經營失敗,還是欺詐成功?
    隨著瑞幸爆倉,背後的做局者浮出水面,無處遁形,那便是「神州系」陸正耀。此前PingWest品玩的調查中就指出,陸正耀正在瑞幸咖啡身上複製神州租車的「利用風口——彪悍融資——燒錢擴張——包裝上市——虛高股價——套現離場——股價大跌」的故事,歷史在重演。
  • 瑞幸咖啡:野百合沒有春天
    當然,不忘初心的三位大佬在上市9個月後股價高企時沒有忘記聯合原始投資者拋售42%的股份,套現16億美金。此後神州租車的市值一路縮水,從高峰時的500多億縮水至今天的41億,市值蒸發了90%以上。港交所這一點小小的勝利,自然擋不住神州系三劍客前進的步伐。當滴滴快滴等共享出行巨頭開始燒錢大戰的時候,陸正耀格外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