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松下一直在為華為提供電子零件及其他相關產品。資料顯示,松下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主要從事為住宅空間、非住宅空間、移動領域以及個人領域的消費者提供電子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自1918年創立以來,松下的業務已遍及全球,截至2019年3月31日,松下已有582家子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銷售額為8兆日元。
有關「暫停向華為供貨」消息,東芝中國剛向21世紀經濟報導回應稱,5月22日-23日,有部分媒體刊登報導,聲稱上海東芝公司已在內部宣布,停止與華為的合作。報導中所說的「上海東芝公司」並不存在。東芝集團按照美國實體名單(Entity List),正在確認部分產品是否不符合其要求,但並未停止與華為的合作。另外,經同各方緊急確認,目前東芝和華為的交易一切如常。
東芝中國還表示,東芝一直嚴格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開展各項業務,今後東芝還將繼續以科技為導向,為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另外,5月23日,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臺積電錶示,其對華為的供貨不受美國政府出口限制影響。臺積電一位發言人在當日臺積電於臺灣新竹舉辦的一場技術研討會上發表了上述評論。此前,臺積電曾表示將暫時不改變對華為的供貨計劃。
臺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產業中不折不扣的「巨無霸」。據行業分析機構集邦諮詢此前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排名顯示,臺積電該季度市佔率為48.1%,幾乎佔據半壁江山。排在其後的三星、格芯、聯電、中芯國際市佔率分別為19.1%、8.4%、7.2%、4.5%。
不過,集邦諮詢數據也顯示出,全球晶圓代工總產值在2019年第一季度較去年同期衰退了約16%。臺積電淨利潤也在該季度暴跌32%。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形勢未見明顯好轉,多家行業分析機構的看法轉趨保守,甚至不排除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總產值出現罕見負增長的情況下,若與華為之間的業務遭受影響必然將對臺積電全年業績帶來壓力。
目前,臺積電在製程工藝上居於領先地位,已於2018年領先全球量產了7納米技術。目前,臺積電與三星是僅有的能夠量產7納米製程晶片的代工廠商,而格芯和聯電已先後退出7納米製程研發。
2018年10月,臺積電CEO魏哲家又進一步透露,預計到當年底,臺積電應用7納米工藝完成流片的晶片設計將超過50款,而到2019年底會有100多款晶片採用其7納米和增強版7納米 EUV(極紫外光刻)。2019年4月該公司繼續透露,可在今年「領先全球完成5納米設計基礎架構」。
另外,5月23日早間,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DHL快遞)在官方微信公眾號聲明稱,近期媒體關於DHL快遞停收華為快件的消息不實。
來源 / 21視頻
昨日晚間,遞四方快遞官網發布一條通知稱,「接香港DHL通知:即時起停收所有華為(HUAWEI)品牌的貨件,直至另行通知。」
目前遞四方快遞官網已找不到這條通知。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聯繫DHL工作人員。
DHL工作人員:為什麼要發這個聲明,因為之前我們看到的媒體報導不屬實。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請問你們跟遞四方這邊有什麼溝通?
DHL工作人員:我們也是看到了在遞四方網站上,通過媒體的報導看到這個情況,這個情況顯然是不屬實的。所以我們做了更正。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所以您的意思說最開始遞四方那邊是沒有跟您進行溝通,就放了這個通知,是嗎?
DHL工作人員:對對,沒有跟我們做任何的信息核實,就放到了網站上,我想現在應該是拿下了吧。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出了這個事情之後,你們後來有跟遞四方在溝通嗎?
DHL工作人員:我們應該是法律部門吧。具體情況我不太清楚。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你們這邊有沒有任何關於華為這一塊特殊化的一個通知?
DHL工作人員:我們在服務方面沒有任何的變化。
據了解,DHL是總部位於德國的世界快運巨頭。據中證報,深圳一家面向海外市場的手機廠商董事長表示,DHL是專業國際貨運,他們(DHL)價格貴、速度快,比如華為手機產品首發之後馬上就要發到世界各地。像我們不用DHL發貨,通常走海運的話,發送到美洲等海外市場,在海上都要漂一個半月。
另外,除了DHL,值得一提的是,順豐速運也是華為金牌供應商之一。
據媒體報導,在2018年華為核心供應商大會上,順豐速運也獲得了華為金牌供應商獎。2019年4月2日,順豐控股董秘甘玲參加「走進上市公司」活動時也表示,順豐正在幫華為做一個亞洲最大的手機倉。
在5月23日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迴應美國封殺華為後一些美國企業開始執行的問題時指出,對於美方的有關措施,中方已經提出嚴正交涉,對霸凌主義的做法最好的回應就是,中國企業繼續發展壯大。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5月15日籤署行政命令,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允許美國禁止被「外國對手」擁有或掌控的公司提供電信設備和服務。
5月16日,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及其非美國附屬68家公司納入「實體清單」。儘管有消息稱,美擬將對華為的禁令延遲90天實施,直到8月中旬才會生效,但這一舉措仍引發軒然大波。
發布會上,高峰表示,對於美方的有關措施,中方已經提出嚴正交涉,對霸凌主義的做法最好的回應就是,中國企業繼續發展壯大。中國政府將繼續加大力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企業營造更加穩定公平便利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同時,為各國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可靠多樣化的產品。
「中國政府有信心,有能力保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他強調。
備受關注的是,谷歌公司是否會停止和華為的部分業務往來,未來是否會停止向華為提供安卓系統的技術支持。
高峰就此回應稱,美方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企業,不僅嚴重破壞兩國企業間的正常商業合作,而且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希望美方保持理性。同時中方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做好必要的應對準備。
另外,當地時間5月22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對記者表示,「我在此次上合組織外長會上向各國外長介紹了有關情況,中方對中美經貿摩擦的立場得到外長們的理解和支持。」
王毅指出,美方如果要將中美經貿磋商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礎之上,中方當然不能接受。任何不平等協議都不可能成立,也不可能得到認同。如果美方願意平等磋商,中方的大門敞開。如果美方選擇極限施壓,中方堅決奉陪到底。
王毅在應詢時還對記者表示,美國動用國家力量無端打壓華為這樣一家中國民營企業是典型的經濟霸凌行為。
王毅表示,現在美國國內有一些人不希望中國有正當的發展權利,試圖阻礙中國的發展進程。一個典型的例證就是,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情況下,以莫須有的罪名,動用國家力量,無端打壓華為這樣一家中國民營企業。這是典型的經濟霸凌行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方這種唯我獨尊的做法不會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和支持。
王毅表示,此次上合組織外長會議通過了新聞公報。各方在公報中共同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還特別強調,反對以任何藉口對數字經濟和通信技術領域的互利國際合作採取歧視性做法。
迫於美政治壓力,一些外企對華為「斷供」?外交部回應
另外,2019年5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近來不斷出現一些有關外國企業因美國政府限制措施採取對華為公司「斷供」的報導。先是有報導說英國、日本等國的一些通訊企業日前終止或推遲了與華為的合作。但昨天我們又看到,德國英凌飛公司、日本松下集團都發表聲明澄清涉及他們的謠傳,聲明並未停止向華為供貨。英國電信運營商EE公司也重申,將繼續在本國5G建設中使用華為設備。華為發言人表示,一些國際合作夥伴受到了美國的政治壓力,但華為對克服困難、持續發展充滿了信心。對上述情況你有何評論?
答:可能你也注意到,近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接受媒體採訪的報導在國內外引起廣泛好評。世人從華為的開放、堅毅與氣度能夠看到,心胸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
你剛才引述的一些華為合作夥伴迅速澄清所作的表態,再次表明任何國家的企業都不會罔顧切身利益、輕易盲從他國出於一己私利的政治調度。事實上,絕大多數國家都還沒有忘記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前車之鑑,對美國政府運用國家力量打壓他國企業、幹擾市場運行、阻撓他國互利合作的行徑始終保持著高度警惕。
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科技企業深化對外合作,這既有利於企業間的互利共贏,也有利於推動世界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我們也希望各國都能夠繼續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相信這也符合這些國家的根本和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