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單萬金油 索尼24-105G鏡頭評測

2021-02-08 言攝

  提到24-105mm鏡頭,攝影愛好者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全畫幅套機頭嘛。

  而通常套機鏡頭總會給人以素質平平、價格便宜的刻板印象。

  不過,這次來到我們IT168評測室的這支索尼SEL24105G鏡頭,似乎有些不一樣。

  

  優點:

  1、輕便小巧、焦段實用、防抖近攝加持,全畫幅微單掛機絕配;

  2、光學素質表現不俗,中心解析度表現出色;

  3、呼吸效應較小、可以很好的兼顧視頻拍攝;

  遺憾:

  遮光罩沒有鎖定機構

  評測總結:

  過去攝影圈有一條金科玉律——最好的變焦鏡頭,變焦倍率不會超過三倍。比如經典的大三元16-35、24-70、70-200就都是如此。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似乎過去被我們認為鐵定是「狗頭」焦段的鏡頭,如今也湧現出了一些素質不錯的鏡頭。我們的認知,是否也應該與時俱進了呢?

  微單萬金油 索尼FE 24-105外觀展示點評

  不同於其它的24-105或者24-120鏡頭,索尼這支SEL24105G通體黑白,第一眼就給人一種高級的感覺。究竟仔細看是不是這麼回事,讓我們一探究竟。

  

  ▲一上手SEL24105G,首先感覺的就是鏡頭尺寸合適,握持感很好。鏡頭重量663g,在同類鏡頭中即便不是最輕的也是最輕的之一了。

  

  ▲鏡頭的側面有一個索尼鏡頭標誌性的圓形自定義鍵。

  

  ▲鏡頭尾端為金屬卡口,當然防塵防滴的橡膠圈也是必須的。

  

  ▲濾鏡口徑77mm,有較強的通用性。前組鏡片鍍膜呈綠色,具有氟塗層,能夠減少灰塵、水、油和其它汙染物對鏡頭的影響。

  

  ▲鏡片後組是封閉的,不用太擔心進灰這點好評。

  

  ▲鏡身上的手自動對焦開關和光學防抖開關

  

  ▲鏡頭的銘牌也是黑白冷調,整體性冷淡的鏡頭設計風格深得我意

  

  ▲搭配自家全畫幅微單A7RM3體積剛剛好

  

  ▲如果非要說對鏡頭不滿意的方面,可能就要算是沒有遮光罩的鎖定機構了。畢竟很多人買這支鏡頭是要拿來掛機幹活兒的,而工作中遮光罩難免磕磕碰碰,如能增加一個鎖定機構可以有效的防止遮光罩意外跌落。

  微單萬金油 索尼FE 24-105解析表現測試

  像24-105這種鏡頭除了風光、旅遊之外,有時還要兼項室內會議攝影。因此對解析度的要求,首先就要做到全開光圈可用。究竟能不能做到,我們一起通過實拍來看一看。

  我們通過實拍截取100%放大截圖的方式來測試這支索尼SEL24105G的解析力。測試使用的相機是索尼目前最新最高像素的機身A7RM3,機身至於三腳架上,關閉一切機內優化,ISO100,截取中心和邊緣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先是24mm端

  

  然後是105mm端

  

  點評:

  可以看到,索尼SEL24105G的中心解析度表現很不錯:各個光圈下,除了極小光圈由於衍射造成畫質下降,各個光圈下的表現幾無差別,可以說是全程可用。

  而邊緣的解析力表現顯然就沒有中心的好了,但是整體表現也算同級別競品中比較優秀的。當然,無論是廣角端還是長焦端,想要獲得更好的邊緣畫質,都建議把光圈收到F8—F11。

  使用建議:

  我們在使用這支鏡頭拍攝的時候,如果是室內、微距這種需要保證通光量的拍攝,那就儘量放心全開光圈拍攝即可,畢竟通常這種題材對邊緣畫質的要求不會很高,而SEL24105其實表現的也還OK。但如果是拍攝風光等追求極限畫質的題材,我們更建議使用F8-F11的光圈以獲得更加優異的邊緣畫質。(F16以後的光圈,我們建議一般情況下不要使用,這是數碼時代的常識)

  微單萬金油 索尼FE 24-105暗角畸變測試

  暗角或者叫邊緣失光,在數碼攝影時代其實已經可以很好地通過後期或者是機內優化完美解決了,只要不是非常嚴重到影響通光量的程度,其實都不能算是評判一支鏡頭好壞的關鍵。

  不過為了對這支鏡頭特性進行進一步的了解,我們還是決定看一看這支鏡頭的暗角表現。

  關閉機內一切鏡頭矯正,依舊是實拍測試,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支鏡頭的暗角特性如何。

  先是24mm端

  

  然後是105mm端

  

  可以看到這支SEL24105G下的暗角表現在廣角端和長焦端還是很一致的。F4存在暗角但是不嚴重,光圈收到F11幾乎就可以完全消除暗角的影響了。

  總體來說,SEL24105的暗角對成像的整體影響不大。

  微單萬金油 索尼FE 24-105呼吸效應測試

  雖然SEL24105G並未對視頻採用針對性的設計(如無極光圈),但是憑藉恆定的光圈和方便的焦距,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會考慮用它拍視頻的。那麼究竟這支鏡頭適不適合用來拍攝視頻,讓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支鏡頭的呼吸效應是否嚴重。

  所謂呼吸效應是指在同一焦距下,鏡頭處於不同對焦點時,畫面中的景別有所差異。一般來說,鏡頭越好,不同焦點的景別差異越小。而比較差的鏡頭隨著對焦點的變換,鏡頭會像調整了焦距一樣,拉遠拉近。

  以下是使用索尼SEL24105G在相同焦距下,變化不同焦點拍攝的照片所製作的GIF圖。

  

  請注意畫面邊緣墊高娃娃所用的方形蠟燭的位置。可以看到,焦點從無窮遠過度到最近對焦距離的過程中,景別幾乎沒有變化。因此可以說,索尼SEL24105G的呼吸效應控制的也很好。

  微單萬金油 索尼SEL24105G鏡頭評測補遺

  最後有一些雜項,在此補遺:

  一、關於色散

  

  ▲SEL24105G全開光圈下的極限色散表現

  經過我們測試,SEL24105會在逆光環境惡略的情況下出現輕微的紫邊、綠邊等色散現象,不過色散的情況並不嚴重,使用中基本上也不會影響拍攝,介意的話打開機內的色差矯正就可解決這一問題。

  二、關於對焦

  在鏡頭的對焦表現上,沒有存在感其實就是最好的表現。想SEL24105無論是搭配A9、A7RM3這樣的旗艦機,還是老一點兒的A7、A7M2都沒有任何存在感,對焦速度的區別只在機身。應該說,目前索尼還沒有任何的機型能夠觸碰到SEL24105對焦速度的極限。

  三、關於微距

  

  索尼SEL24105G擁有約0.31倍的放大倍率,因此該鏡頭有了一定的特寫能力。雖然再小的昆蟲是拍不了,但是像我們日常常見的手錶、首飾一類的小物件,這隻鏡頭拍起來還是很得心應手的(畢竟還有防抖)。

  四、關於防抖

  最後關於防抖,這方面的體驗因人而異。筆者表示這支鏡頭的防抖還是很好用的。多了不敢說,使用這支鏡頭焦距在50mm左右,十幾分之一秒的快門照片不虛,還是很有把握的。

  微單萬金油 索尼FE 24-105實拍樣張

  最後老規矩,樣張時間:

  

  

  

  

  


相關焦點

  • 輕量化全畫幅標變 索尼SEL24105G評測
    而且橙色給人的視覺感比較有掠奪性,這倒也符合目前索尼全畫幅微單和FE鏡頭的市場表現。索尼SEL24105G搭配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2此次我們搭配的是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2這款相機,而並沒有搭配目前最新的全畫幅微單索尼A7RM3,不過這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2的性能也非常優秀,完全能夠將索尼
  • 索尼24-105G鏡頭再次7999元!
    ▲索尼FE 24-105/4 G OSS(SEL24105G)★產品概述★索尼FE 24-105/4 G OSS(SEL24105G)發布於2017年10月。發售價格為1400美元 / 9999元人民幣。
  • 標準變焦新選擇 索尼SEL24105G鏡頭
    伴隨著索尼微單A7R3同時發布的還有一隻標準變焦鏡頭FE 24-105mm F4.0G。
  • 索尼FE 24-240mm全幅鏡頭評測
    全新的全畫幅相機系列產品給了消費者全新的選擇,而除了對A7系列機身的不斷更新完善,索尼也在一步步的完善和豐富現有的FE卡口全幅微單™鏡頭群,在今年三月,索尼發布了多款新FE系列全幅微單™鏡頭,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顆FE 24-240mm F3.5-5.6全幅微單™鏡頭,就是本次索尼發布的多款鏡頭新品中的一個。這款大變焦比的鏡頭擁有10倍的變焦,可謂是非常方便實用的一枚鏡頭。
  • 索尼微單A6300及24-70mm F2.8GM鏡頭實測
    但是這篇文章是我在峇里島使用索尼微單A6300和24-70mm F2.8GM的實拍體驗。索尼RX100IV水下攝影作品由於潛水過後不能馬上乘坐飛機,需要休息24小時才能回國,因此我便利用這一天時間在峇里島的機場所在地附近使用索尼微單A6300和24-70mm F2.8GM鏡頭進行了一些體驗式拍攝
  • 10倍光學變焦索尼24-240mm鏡頭評測
    全新的全畫幅相機系列產品給了消費者全新的選擇,而除了對A7系列機身的不斷更新完善,索尼也在一步步的完善和豐富現有的FE卡口全幅微單鏡頭群,但卻一直缺乏一支具備較大變焦比的變焦鏡頭。而在今年2月,索尼發布的一款新鏡頭彌補了這一缺憾,具備10倍變焦比、廣角端為24mm焦距的大變焦倍率鏡頭——FE24-240mmF3.5-5.6全幅微單鏡頭。
  • E口全幅首款大變焦 索尼24-240鏡頭評測
    索尼24-240mm鏡頭在搭配索尼微單™A7時不免有些頭重腳輕之感  索尼24-240mm鏡頭外包裝盒採用了索尼鏡頭產品經典的橙白配色設計,並在包裝盒正面印刷了產品型號。由於這款全畫幅大變焦倍率鏡頭規格的緣故,索尼24-240mm鏡頭的最大直徑、長度和重量都達到較高水平,在搭配索尼微單™A7機身時難免會有一種頭重腳輕之感,尤其是變焦至240mm長焦端之後。
  • 索尼微單A7M3全全全全全面評測!
    (蜂鳥評測檢測實驗室為本文提供了評測數據,限於篇幅我們不能將所有數據全部展示)外形=A7R3這些吐槽已久的按鍵終於改了索尼的全畫幅微單相機從第一代的3部機器(A7、A7R、A7S拍攝時,兩套成像系統均使用自家最高規格的24-70mm F2.8鏡頭,在實驗室內統一的D65標準光源下,使用相同參數且均關閉機內降噪,採用RAW+JPEG格式輸出,以下為100%放大截圖。
  • 索尼微單+尼康鏡頭=?
    近年來索尼微單因為其方便易攜的體積,強大的機身性能一直受到攝影愛好者的追捧。
  • 微單大三元新秀 索尼FE 70-200mm GM鏡頭評測
    到目前為止,索尼大師級G鏡頭總共有三支,標準變焦鏡頭FE 24-70mm F2.8 GM,人像定焦鏡頭FE 85mm F1.4 GM,最後就是本文的主角FE 70-200mm GM。索尼大師級G鏡頭目標明確,該系列為專業攝影師提供了最頂級的鏡頭解決方案,打造微單™相機領域的大三元。
  • 讓你了解索尼微單和如何選擇機身和鏡頭
    但你確定不考慮一下微單麼?在誕生了這麼久以後,這個小巧且畫質好的神器,技術已經很成熟啦,絕對是入門攝影首選。但是說到微單,很多人都會推薦索尼。索尼的微單特點在哪?微單應該怎麼挑?總得講點道理才能讓人服服帖帖的說「索尼大法好」。世界上有不少大師用索尼的微單拍毒圖
  • APS-C微單新旗艦 索尼微單A6500評測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的索尼奶昔系列微單呢?這個讓索尼微單名聲鵲起的系列在整個索尼微單歷史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煥然一新的升級 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深度評測!
    索尼微單™A7RM3搭配SEL70200GM鏡頭為了配合本次評測,在鏡頭選擇方面,我們選擇了索尼G大師鏡頭的大三元鏡頭:SEL1635GM、SEL2470GM、SEL70-200GM這三支鏡頭。G大師鏡頭雖然體積相對較大,但搭配在索尼微單™A7RM3機身上還是比較協調,並沒有顯得太突兀,而且搭配鏡頭之後的整體重量要比全畫幅單反搭配相同焦段鏡頭的重量輕很多,至少出行不會出現太大的負擔。
  • 【微品匯】索尼發布全新微單鏡頭
    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微品匯,就在上期微品匯那天,也就是2016年3月30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索尼全畫幅微單™鏡頭FE 70-300mm
  • 叫板無反最快對焦——索尼微單A6000評測
    索尼微單A6000評測索尼微單TM產業線的發展不得不說是一個不斷顛覆自我的過程,拋棄反光板的做法非常堅決,因其深知如果想要用傳統的單反結構與佳能、尼康等廠商競爭壓力巨大,因此推出了無反光板設計的微單TM相機,憑藉得天獨厚的影像傳感器優勢,索尼微單TMNEX系列採用比M4/3更大的APS-C畫幅,先入為主的在畫幅上佔據了優勢。
  • 佳能 尼康 索尼24-70/2.8鏡頭大比拼
    而現在,索尼E卡口相機配合各路電子轉接環則打破了系統的束縛——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索尼用戶有權利在各個系統的鏡頭群中進行挑選;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大量的選擇往往也會帶來選擇困難或者說難以選擇。索尼FE 24-70mm f/2.8 GM的出現,補齊了之前索尼微單缺少這個黃金焦段旗艦頭的短板,標誌著無反系統在鏡頭完善度方面也在慢慢的趕上。
  • 微單人像鏡頭推薦(索尼篇)
    索尼篇在推薦幾款適合旅遊或日常使用的入門微單(2.0版)這篇文章裡,我推薦了索尼的兩款相機5100L和6100L,性價比都很高。但這裡還要普及另外一個知識,那就是索尼的微單分成兩個系統,一個是專業的全畫幅A7系列,畫質更好,當然價格也更貴,使用的是索尼FE卡口鏡頭。
  • 索尼黑卡RX10 III與索尼全畫幅微單鏡頭髮布
    2016年3月30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索尼超長焦黑卡™數位相機新品RX10 III(型號名:DSC-RX10M3),以及索尼全畫幅微單™
  • 索尼微單鏡頭推薦(6)最具性價比的廣角鏡頭
    索尼微單鏡頭推薦      TAMRON 7-28mm F/2.8 Di
  • 對焦狙擊手-索尼微單A6300評測
    索尼微單™系列的產品目前像極了具有超能力的美國英雄,每一個產品都有獨樹一幟的性能,能力均衡已不再是索尼微單™發展的方向,唯有鶴立雞群方可獨當一面。昔日的A7RII超高畫質成噸細節,A7SII絕無僅有的高感光一次次的衝擊著人們對微單™的認識。今天APS-C畫幅的A6300的問世又將相機對焦性能推到了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