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驅軟蜱,你做好了嗎?

2021-02-12 農村養豬

請點擊關注每天看最新豬價!

非洲豬瘟除了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外,某些軟蜱等生物媒介被證明在非洲豬瘟的傳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因此,做好防蟲、除蟲也是生物安全防禦的重要部分!

8月3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疫情信息: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發生一例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疫情,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達100%。

在傳播途徑上,ASF除了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傳播外,軟蜱科中鈍緣蜱屬的某些軟蜱作為生物媒介被證明在ASF的傳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蜱屬於節肢動物門,有硬蜱和軟蜱之分。其中軟蜱呈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前段較窄,未吸血時腹背扁平,長約2~10mm;飽血後脹大如赤豆,可達30mm。蜱類的發育包括卵、幼蟲、若蟲和成蟲四個階段,其中軟蜱的若蟲經過1~7期不等,由最後一個若蟲期變為成蟲,因種類或生活條件而異。

整個發育過程一般需要1~12個月左右,其各活躍期均有長期耐餓(達幾年至十幾年)的能力。軟蜱一般可活5、6年,其一生可產卵多次,每次產卵50~200個,總數可達千個。

軟蜱多棲息於家畜的圈舍、野生動物的洞穴、鳥巢及人房的縫隙中,只有在需要吸血時才爬到宿主上,且吸血時間較短,每次吸血約半小時至1小時,吸完血後脫離畜體。

軟蜱(Ornithodorosspp.)

軟蜱作為ASF的生物傳播媒介,在叮咬了被ASFV感染的豬時便會攜帶這種病毒。有研究表明,ASFV在軟蜱體內可存活5年之久,軟蜱在離開感染性宿主1年之後仍能夠傳播病毒,由此可見,軟蜱不僅是ASFV的攜帶者,還是其貯存宿主,在維持和傳播 ASFV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一旦有軟蜱等中間宿主參與流行病學循環,想要徹底清除病毒及其宿主是比較困難的。

蜱傳播病原體的方式主要有生物式傳播和機械性傳播。軟蜱對ASFV的傳播能力除了受病毒本身和軟蜱遺傳背景的影響外,還有許多因素可能會影響其傳播能力,如環境溫度、溼度、營養、軟蜱個體大小等。

這些因素會影響各個階段蜱的發育時間、生殖營養周期的長度、病毒在蜱體內的複製等,從而影響軟蜱對ASFV的傳播能力。此外,不同基因型的ASFV在蜱體內的存活能力存在差異,也反過來影響其傳播能力。

生物媒介可能導致ASFV在小區域內出現跳躍式傳播的可能性,因此疫區周圍養殖密集區域尤其要重視蜱蟲的控制。

蜱對人畜的危害不僅僅是吸血,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傳播多種重要的疾病(如ASF、原蟲、支原體、立克次氏體、出血熱、布魯氏菌病等),因此做好蜱類的防護對保護人畜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母豬滅蜱:母豬使用海達寧1ml/10公斤體重,體表澆潑,每3月一次(比正常驅蟲的密度稍大,以確保控制的成功概率);

2. 仔豬滅蜱:所有斷奶前後仔豬採用海達寧1ml/頭澆潑,或海力諾0.5ml/頭注射,其他斷奶後仔豬同樣按體重澆潑海達寧或注射海力諾;

3. 生長育肥滅蜱:生長與育肥群採用海力萊1公斤/噸口服。

4. 圈舍環境滅蜱:對於進入圈舍、室內的蜱,首先要消滅來源。圈舍應遠離生活區,並經常打掃衛生,保持清潔。同時,要定期對圈舍的牆壁、地面、連廊等進行藥物噴灑。選擇海力辛200倍稀釋進行豬舍噴灑,噴灑時儘量把豬舍的所有表面和縫隙都噴灑到位,避免遺漏。此外,要定期修理圈舍,用石灰乳阻塞細小的裂口和縫隙,保持牆壁平滑,及時清除垃圾和灰塵,都能有效降低圈舍內蜱的數量。

5. 體表去蜱:去除體表附著的蜱時,可用氯仿、煤油、菸頭等塗在蜱的頭部,待蜱窒息後自然從體表上脫落,切不可生拉硬拽。在抓取蜱時,最好用鑷子緩慢而穩定,儘可能接近蜱頭部進入皮膚的部位進行抓取,避免捏碎,且要注意不能弄斷嵌入皮膚的口器,以免引起刺激或二次感染。

以上滅蜱措施儘量同步進行,以保證同步殺滅豬體表和環境中的蜱蟲,降低蜱蟲帶來的生物安全風險。在此病並未大量傳播與流行的情況下,生物安全的控制事半功倍。驅蟲(滅蜱),是生物安全中的重要一環。防控非洲豬瘟,不僅是自我農場的生存問題,更是養豬行業的發展問題。因此,防控非洲豬瘟,人人有責。

相關焦點

  • 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及防控
    1 非洲豬瘟的概念及傳播途徑  非洲豬瘟又稱非洲豬瘟疫、疣豬病,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所有品種和日齡的豬均可感染,家豬高度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達100%。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是重點防控的外來疫病。
  • 【旌德微友說事】宣州區非洲豬瘟疫區封鎖解除了,旌德疫情防控檢查站要撤除嗎?
    ,旌德疫情防控檢查站要撤除嗎? 昨天晚上起,旌德微信圈幾乎被宣州區非洲豬瘟疫區解除封鎖的消息刷屏了,包括旌德局外人在內,許多微友都以為旌德的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可以結束了,已經設立了一個多月的5個疫情防控檢查站也撤除了。然而,今天上午,相關人士告訴旌德局外人,這只是一種誤解,5個疫情防控檢查站不會撤除,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還將繼續開展下去。
  • 非洲豬瘟通過什麼傳播?非洲豬瘟傳播途徑
    非洲豬瘟自從爆發以來,就襲擊了我國大部分省份。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那麼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1、人員傳播雖然非洲豬瘟病毒對人是不會造成危害的,也不會傳染給人。但是非洲豬瘟病毒仍然可通過人員進行傳播,只要是接觸過攜帶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產品。那麼都很有可能會導致人員攜帶病毒導致非洲豬瘟傳播。
  • 非洲豬瘟這麼可怕嗎?豬肉還能吃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豬肉還能吃嗎?看完你就明白了!👇👇先看看視頻認識非洲豬瘟↓↓非洲豬瘟知識大匯總目錄⊙熱 點 問 答⊙非洲豬瘟病毒常識及防控知識⊙如何防控非洲豬瘟⊙違法處罰⊙如何挑選好的豬肉⊙如何清洗豬肉⊙漫畫科普拿走吧
  • 防控非洲豬瘟(ASF)的兩個核心關鍵點之二:消滅傳播媒介軟蜱(海達寧-莫西克丁澆潑劑,驅殺99%軟蜱)
    由於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沒有研發出可以有效預防非洲豬瘟的疫苗,但高溫、消毒劑可以有效殺滅病毒,所以做好養殖場生物安全防護是防控非洲豬瘟的第一個核心關鍵點。 非洲豬瘟除了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外,某些軟蜱等生物媒介被證明在非洲豬瘟的傳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防控非洲豬瘟第二個核心關鍵點:消滅傳播媒介軟蜱。
  • 非洲豬瘟傳播途徑已查明,做到這3點,非洲豬瘟的防控並不難!
    非洲豬瘟的防控可以說是目前國內養豬人的頭等大事,從非洲豬瘟發生之日起,國內科研人員就一直在調查非洲豬瘟的傳入途徑,在國內的傳播途徑等,希望通過切斷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來減少病毒傳播
  • 非洲豬瘟病毒取得重要進展,養殖戶如何防控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近日小雨獲悉,非洲豬瘟病毒取得了重要進展,那麼該如何防控非洲豬瘟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
  • 非洲豬瘟再現端倪!
    時下,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我國蔓延,「該病對養豬業威脅巨大,是世界範圍內危害養豬業的頭號殺手。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熱性,傳染性很高的豬病,其特徵是發病過程短,但死亡率極高!非洲豬瘟面前人人平等,不會對誰網開一面,防非,態度決定高度,行動決定未來,細節決定成敗,我們提醒各位養戶一定要密切關注細節問題:人車物是否確保消毒到位、是否提升豬本身抗病能力、豬精是否確保安全、對於豬群的狀態是否有每天觀察記錄?
  • 樂清發生一起非洲豬瘟疫情,權威科普來了,非洲豬瘟對人不致病
    非洲豬瘟了解一下,不傳人!非洲豬瘟它到底是一種什麼病?有什麼危害?會傳染人嗎?別急!!!來聽聽獸醫首席專家徐輝怎麼說~~~(患有豬瘟的豬表現出血症狀)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嚴重危害著全球養豬業。我國將非洲豬瘟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是烈性外來動物疫病,豬感染後,發病率和病死率可高達100%。
  • 「專家談非洲豬瘟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發出了哪些信號?
    2019年3月1日15點,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非洲豬瘟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的主題是「專家談非洲豬瘟防控」。1、再次說明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影響人類和其它的物種,非洲豬瘟病毒在自然界當中的唯一宿主就是豬。2、非洲豬瘟病毒是不感染人的,那我們國家為什麼還對非洲豬瘟疫情的防控這麼重視呢?因為非洲豬瘟對養豬是一個打擊或者毀滅性的疾病,一旦被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發病或者死亡的豬可達到百分之百。我們國家是一個養豬大國,養豬數超過世界一半,佔53%。
  • 4月份是滅蠅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時期-【阿非正傳】連載-2
    俄羅斯的經驗表明春夏溫度升高的時候非洲豬瘟的風險爆發式增長(圖1),同時因為蚊蠅蜱鼠鳥會傳播其他疾病,因此更需加強防控。本文重點介紹蒼蠅的生物學特點,蒼蠅傳播非洲豬瘟病毒(ASFV)的流行病學特點和蒼蠅的防控事宜。
  • 豬場出現全身發紅、萎靡不振、厭食不食,是非洲豬瘟嗎?
    但是,不僅僅只有非洲豬瘟會導致育肥豬出現全身發紅、萎靡不振、厭食不食等症狀其實,豬流感、豬藍耳病、經典豬瘟等傳染病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   養豬朋友應及時做區分鑑別這幾種疾病,以免誤診為非洲豬瘟,將豬群急忙低價拋售,造成不必要損失。    如果養殖戶遇見這種症狀,養豬朋友應該如何區分鑑別是不是非洲豬瘟呢?
  • 非洲豬瘟的知識分享
    非洲豬瘟自2018年8月進入中國以來,對我國養豬業造成了重創和巨大損失。業界同仁的海量報告、國內外大量豬業文獻、各種層次的行業會議交流、豬病專家的深度研究,基本形成了我們對非洲豬瘟的總體印象。1)非洲豬瘟無安全有效的疫苗及特效藥可用,檢出的野毒株都是基因2型及血清8群,屬於強毒株;最近國內有報導稱發現了新的自然變異毒株;國內有養豬集團(企業)從豬群中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單/雙基因(MGF360和CD2v)缺失毒株,實際上是人為構建的毒株。一言以蔽之,非洲豬瘟病毒已在中國廣泛存在,安家落戶。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和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
  • 非洲豬瘟潛伏期21天?傳播途徑又有哪些呢?
    那麼,非洲豬瘟潛伏期有多長?它通過哪些方式進入豬場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也是非洲豬瘟難以防控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豬場雖然已經有了非洲豬瘟病毒,但是並未表現出症狀,而賣豬和買飼料等行為都有可能使車輛被汙染,若消毒不徹底就有可能將病毒攜帶進入下一家豬場。
  • 【轉載】雙匯火腿「染上」非洲豬瘟?3個月市值已蒸發百億
    你想了解畜牧界的大佬們嗎?你想成為大佬嗎?
  • 豬沒了,非洲豬瘟還在!下一步該怎麼走?
    主編微信:18903715179在過去7個多月的時間裡,非洲豬瘟疫情的慘烈,讓養豬人心力交瘁,養豬處於極度虧損中。現階段,非洲豬瘟疫情仍呈點狀散發之勢,之所以還在擴散,其實還是傳播途徑的問題,由於環境中帶毒是當前非洲豬瘟防控存在的最大的問題,通過各種方式有效的降低環境中非洲豬瘟病毒量是控制非洲豬瘟擴散的一個重要途徑。
  • 豬全身發紅、不食、5天後死亡,一定是非洲豬瘟嗎?如何鑑別?
    時下,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我國蔓延,「該病對養豬業威脅巨大,是世界範圍內危害養豬業的頭號殺手。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熱性,傳染性很高的豬病,其特徵是發病過程短,但死亡率極高!非洲豬場可防可控,萬一不幸感染,豬場應第一時間控制疫情,在第一時間確診後及時拔牙式清除,「拔牙式清除」的辦法既降低了疾病進一步傳播的風險,又可以將損失降至最低。現在豬場談瘟色變,豬場一發現豬全身發紅、耳朵發紫,厭食到不食,5-7天出現死亡,馬上就懷疑到非洲豬瘟頭上。這樣懷疑有沒有依據?豬場出現了如何鑑別和防控?
  • 豬肉,豬瘟,電視臺權威消息來了!非洲豬瘟有那麼可怕嗎,高溫能殺死嗎!
    只能建議你買到正規經過檢疫豬肉吃就可以了,因為經過檢疫的通常是沒有病毒的。但是很多人喜歡把水燒開後把肉片放到水中不到三兩分鐘就起鍋,這種做法保持了肉質鮮嫩的口感,但是對殺菌(不限於非洲豬瘟)是不利的。請周知。
  • 非洲豬瘟:中國的新「宿敵」——李曼大會最強筆記
    為何說:非洲豬瘟是中國的新「宿敵」,因為,非洲豬瘟病毒在中國新發現也不夠熟悉,但這種病毒存在已經很久了。非洲豬瘟養豬業頭號殺手,毀滅性傳染病(致死率可高達100%,無商品疫苗可用),對政治、經濟和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現實的生物安全威脅、潛在的生物武器。
  • 四大非洲豬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冊出爐,規模場、小散戶、屠宰場速看!
    特別在當前我國非洲豬瘟疫情嚴 峻形勢下,加強規模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切斷病原傳播鏈條, 對於控制、撲滅和根除非洲豬瘟意義重大,編制此手冊,以期對 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提供參考。2.人員進入辦公區/生活區流程每個流程分區管理,責任到人,監督落實,關鍵點安裝攝像頭進 行實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