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SK海力士將收購英特爾大連存儲工廠,這一交易總值預計在100億美元左右。
繼與美光分手、完全出售IM工廠股權後,此次英特爾又將大連工廠出售給SK海力士,接連放棄存儲晶片生產製造工廠,這背後原因究竟為何?而對於SK海力士來說,其與英特爾在3D NAND的技術路線上本就存在差異,收購基於英特爾原有技術的NAND工廠是否划算?其收購的意圖又是怎樣?
英特爾的困境:戰略判斷失誤+製造工藝上失去競爭優勢一直以來,英特爾在半導體產業都是處於領軍者的地位,尤其是在PC時代,英特爾幾乎壟斷了CPU市場。然而,近年來,曾經風光無兩的英特爾卻頻頻失利。
首先,是戰略上沒有跟上移動網際網路的步伐,最終於去年7月份英特爾宣布以10億美元的價格將基帶晶片業務部門連同旗下2200名員工和包括基帶晶片設計技術在內的智慧財產權打包出售給了蘋果,標誌著英特爾正式退出智慧型手機相關主力業務。
即便在其主力的CPU戰場,今年7月份英特爾宣布7nm製程延遲,預計在2022年才能發布,或將委託第三方代工廠生產,這意味著英特爾一直引以為傲的製造工藝,在技術方向的選擇和執行力上出現一系列錯誤後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其主要競爭對手AMD憑藉與臺積電合作推出全新Zen架構,不斷蠶食著英特爾的市場份額。
英特爾為什麼賣的是存儲工廠?
1、NAND Flash市場競爭激烈,英特爾早已「無心戀戰」
與CPU不同,Flash快閃記憶體晶片屬於行業標準品,市場競爭壓力極大。從目前來看,整個市場由三星、鎧俠、威騰電子、美光、SK海力士以及英特爾六家原廠主導。其中英特爾雖榜上有名,然而,根據2020上半年NAND Flash市場份額排名,英特爾僅以11%的份額,居於六大國際存儲原廠之末。
數據來源: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ChinaFlashMarket
並且,六大存儲原廠中,鎧俠、威騰電子、美光和SK海力士的主營業務均是存儲,三星雖然業務繁雜,但是存儲晶片業務是其主要獲利點,在集團內部一直備受重視。英特爾則不同,其存儲相關業務僅佔其總營收不到10%,且虧損嚴重,也不是英特爾主要發展業務。
因此,近年來,關於英特爾出售其大連工廠的傳聞一直就不絕於耳,英特爾新竹辦公室總經理此前就曾表示未來英特爾會以晶片委外拆分設計策略,與晶圓代工廠合作,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製造彈性,像是GPU、存儲晶片等都有可能採外包方式進行,並持續往AI晶片布局。
2、不賺錢,還燒錢!出售存儲製造廠以集中精力聚焦CPU業務,提升財報收益
眾所周知,存儲晶片行業屬於重資產型產業,資料顯示,英特爾大連工廠費時3年斥資25億美元才最終建成,這還僅僅是建廠投資。可以料想,晶片製造廠想要完成產品研發、生產並完善產業鏈布局所消耗的資金將是巨量的。
除了前期需要巨額投資之外,晶片行業的投資回報也十分緩慢甚至存在風險。據悉,英特爾大連工廠主要聚焦於數據中心市場所需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以及Optane所使用的3D Xpoint產品。然而,近年來,基於3D Xpoint的Optane產品市場接受度一直有限,且隨著內存條價格的下降,Optane系列產品優勢也逐漸減弱。在企業級SSD市場,在三星的企業級SSD和內存條組合優勢的強勢圍攻下,導致英特爾企業級SSD市場份額提升也很艱難。
此外,在渠道市場,據悉,英特爾大連工廠有籤署產能給金士頓和紫光存儲,但是今年初紫光存儲已經停止了NAND Flash運營,並將相關業務轉移至長江存儲。
財報顯示,英特爾非可變存儲解決方案業務(NSG)業務自2016年以來一直持續虧損,2016、2017、2018年分別虧損5.4億美元、2.6億美元、 500萬美元,直到2019年才開始盈利1.2億美元。
數據來源:英特爾,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ChinaFlashMarket整理
除了持續不斷的投入之外,存儲市場行情更是起起伏伏,一旦遭遇行業逆風,大幅虧損也不可避免。因此,在現任財務出身的CEO帶領下,一向追求高利潤的英特爾此次出售NAND Flash製造工廠,也就有跡可循。而英特爾後續極有可能更加專注於CPU業務,NAND Flash晶片則可能考慮從第三方廠商購買來生產SSD。
1、SK海力士NAND Flash業務佔總營收不到三成,收購大連工廠將顯著增強其NAND Flash業務實力
與英特爾不同,SK海力士專注NAND Flash和DRAM存儲產品,但是兩項業務收入極度失衡。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Q2,DRAM業務佔SK海力士總營收的73%,NAND Flash業務僅佔24%。
數據來源:SK海力士,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ChinaFlashMarket整理
縱觀全球市場,2020上半年,SK海力士在全球DRAM市場份額高達29.4%,僅次於三星。然而在NAND Flash業務上SK海力士與英特爾不相上下,市場佔有率僅11%。
除了收入佔比和市場份額,SK海力士與其他五家國際原廠相比,其NAND Flash技術和工藝競爭力也相對處於劣勢地位,在2019年各大原廠紛紛擴張9X層3D NAND產能之際,SK海力士的進度一直相對遲緩。因此,對於SK海力士而言,收購英特爾大連工廠除了可以快速提升產能之外,還可以有效增強其NAND Flash技術實力。
數據來源: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ChinaFlashMarket
此外,SK海力士作為韓國半導體領軍企業,其擁有強大的資本背景支持,加上在此前的存儲漲價周期中,SK海力士存儲了大量的現金流,根據其二季度財報,帳面上現金資產達34億美元,這就為海力士的加速擴張和收購提供了現金支撐。
2、與三星正面剛?SK海力士加碼搶佔中國市場份額
對於SK海力士來講,中國市場意義重大。資料顯示,SK海力士2017年中國市場營收佔其整體營收的33.4%,2018年為38.8%,2019年這一比例上升至46.4%,表明SK海力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正持續上升。
在NAND Flash領域,六大國際原廠中三星早在2012年就落戶西安,2013年投資108億美元,興建一期項目,並於2014年建成投產,滿載月產能13萬片。西安二期第二階段工廠,2021年下半年竣工,項目建成後將新增產能13萬片/月,新增產值300億元。
SK海力士近些年也加大了在中國的布局,無錫新建的一期和二期工廠主要用於生產DRAM,二期工廠在2019年4月已經全面進入量產階段。此次收購英特爾大連工廠必將有助於其提升中國市場份額。
英特爾、SK海力士NAND Flash原屬兩大技術陣營,兩者融合恐需磨合綜上所述,從當前英特爾和SK海力士的處境來看,該項收購案對雙方的未來發展都大有裨益。然而,情況也可能不盡樂觀,因為從技術陣營來講,兩者所處不同。SK海力士一直屬於電荷捕捉型陣營,而英特爾卻是唯一堅守浮動柵極結構的企業。
無論是電荷捕捉型還是浮動柵極在產品存儲密度、性能和可靠性上都有其各自優缺點。從製造工藝和所需設備材料上,差異也並不十分大,只是產品結構設計以及工藝參數需要進行調整。
當然,話雖簡單,但對於高技術密集度的存儲產業,每一步製程工藝都決定了良率高低以及產品性能,其中的優化和調配都需要工程師不斷調整,磨合期也是不可避免的。
存儲晶片行業是需要不斷的投資的長周期產業。對英特爾來說,在本身存儲業務「不賺錢還燒錢」的情況下,出售製造工廠聚焦前沿研發,是為了更好的前進;而SK海力士收購大連工廠,可以助其擴充產能、提高市佔並加速耕耘中國市場,也符合其一直以來的行動方向。那麼,對雙方而言,此次交易不可不謂「雙贏」。至於整合後,是否會如願發展,還有待觀察。
最新推薦閱讀:
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最新資訊、產品報價、數據匯集、產業分析、專題報導,以及最專業的存儲產業諮詢服務。
郵箱:Service@chinaflashmar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