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項奇蹟工程!中國「天眼」即將開眼 我們將望穿百億光年

2022-01-05 正商參考

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即可免費收閱政商內參

By政商內參 (微信最好的政經讀物,以專業的視角傳遞政商信息,深度解讀政商新聞,這裡使你了解更真實的中國) 微信號:zsnc-ok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又被形象的稱作中國「天眼」。21日上午,位於貴州平塘的中國「天眼」核心部件饋源艙起艙,這標誌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已接近尾聲。


FAST核心部件饋源艙起艙

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是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的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

FAST可把中國空間測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外緣,將深空通訊數據下行速率提高100倍。其應用價值可以是為自主導航這一前瞻性研究製作脈衝星鍾;診斷識別微弱的空間訊號,為國家安全服務;提供高解析度和高效率的地面觀測;跟蹤探測日冕物質拋射事件,服務於太空天氣預報。

FAST項目的科學意義非常重大。建望遠鏡是瞄準21世紀的科學前沿,尋找暗物質、暗能量。現在宇宙中有99%的質量和能量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的特性是什麼。FAST不僅讓中國的天文學家為之振奮,全世界的天文學家也在緊盯著它——寄希望於這個最大的「天眼」或許能找到外星人,並解開宇宙起源之謎。


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

中國「天眼」有多大?記者今天沿著FAST的圈梁走了一圈用了43分鐘。「天眼」的「眼眶」是一圈鋼鐵結成的圈梁,登上圈梁往下看,巨大的天坑裡,星羅棋布地排列著一個個「網結」。FAST的圈梁被50根6米到50米高低不等的鋼柱支在半空,周長約1.6公裡。FAST口徑有500米,組成的球形反射面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

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技術人員介紹說,探聽地球之外的音訊,「天眼」的能力和其大小息息相關。簡單來說,眼睛越大,看得越遠。尤其特殊的是,這隻「天眼」並非「死眼」, FAST的索網結構可以隨著天體的移動自動變化,帶動索網上活動的4450個反射面板產生變化,足以觀測到更大天區的天體,同時,饋源艙也隨索網一同運動,採集天體發射的無線電波。如同人類轉動自己的眼珠,調整視線的指向,遙遠的太空對它來說將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

中國「天眼」的視野有多遠?據專家介紹,哪怕是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中國「天眼」也有可能捕捉到,還可能發現高紅移的巨脈澤星系,實現銀河系外第一個甲醇超脈澤的觀測突破;用於搜尋識別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尋找地外文明等等。

國家天文臺副臺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指揮鄭曉年強調,「天眼」建成後,將有能力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探測星際分子、觀測脈衝星、搜尋星際通訊信號。FAST作為一個多學科基礎研究平臺,能用一年時間發現約7000顆脈衝星,研究極端狀態下的物質結構與物理規律;有希望發現奇異星和夸克星物質;發現中子星——黑洞雙星,無需依賴模型精確測定黑洞質量;通過精確測定脈衝星到達時間來檢測引力波;作為最大的臺站加入國際甚長基線網,為天體超精細結構成像。

中國「天眼」 建成後,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德國艾菲爾斯伯格100米口徑望遠鏡相比,其靈敏度能提高約10倍;與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相比,「天眼」的靈敏度是其2.25倍。

FAST工程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主持,全國20餘所大學和研究所的百餘位科技骨幹參加此項工作。2007年7月FAST項目正式立項。2011年3月25日,FAST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將於2016年9月25日竣工。

本文轉載自:中國廣播網


附:當代中國的奇蹟工程

中國人創造了哪些工程奇蹟,還是長城、大運河?或者是紅旗渠、南京長江大橋?不要停留在過去了,來看看當代中國的工程奇蹟吧!

NO.1 杭州灣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是連接長三角的經濟樞紐。大橋工程全長36km,是當時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長的跨海大橋。該橋於2003年11月4日開工建設,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車。

NO.2 掛壁公路:掛壁公路是在懸崖峭壁上開鑿而出的,我國一共有六條掛壁公路,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及晉東南,有錫崖溝(陵川縣)、郭亮(輝縣)、陳家園(陵川縣)、回龍(陵川縣)、崑山、井底(平順縣)。其中郭亮被稱為「第九大奇蹟」、「世界最險要十條公路之一」、「世界十八條最奇特公路之一」。

NO.3 終南山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國家高速公路包頭至茂名線控制性工程,也是陝西「三縱四橫五輻射」公路網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重要組成部分。單洞長18.02公裡,雙洞共長36.04公裡,建設規模世界第一,中國公路隧道之最,需15分鐘才能穿越。

其中為緩解駕駛員視覺疲勞,保證行車安全,特別設置了目前世界上高速公路隧道最先進的特殊燈光帶,值得一去。

NO.4 矮寨大橋:位於湖南湘西矮寨鎮境內。矮寨懸索橋,距吉首市區約20公裡,跨越矮寨鎮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經谷底,橋面設計標高與地面高差達330米左右,全長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該橋跨越矮寨大峽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


矮寨盤山公路


矮寨盤山公路,為國道319幹線(舊稱湘川公路)公路奇觀。自下而上經13處彎道始達坡頂。山勢陡峭險峻,近坡頂處有一公路天橋,全國罕見。山頂建有「湘川公路死事員工紀念碑」及「開路先鋒」銅像。

NO.5 天門山盤山公路:張家界天門山盤山公路有「通天大道」之稱,盤山公路全長10.77公裡,海拔從200米急劇提升到1300米,大道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共計99個彎,180度急彎此消彼長,似玉帶環繞,彎彎緊連,層層迭起,被譽為「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NO.6 塔裡木沙漠公路:南北貫穿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對於渴望穿越塔裡木沙漠的遊客來說,塔裡木沙漠公路無疑是提供了最好的條件,自駕車穿越整個沙漠,耗時將在5個小時左右,沿途可看見奇異的沙漠景觀和千年胡楊。

NO.7 入藏公路: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四條入藏的公路風景都是極好的,是騎行者的天堂。尤其是川藏線,可謂是中國的景觀大道。

NO.8 蘇花公路:是臺灣東海岸的一條省轄公路,為省道臺九線的一段,北方起點是宜蘭縣蘇澳鎮,南方終點是花蓮縣花蓮市,臨海道路全長118公裡,大致依海岸線修築,間或蜿蜒進入平坦河口三角洲腹地。沿路可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為世界著名的景觀公路。


NO.9 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道拐是個地名,是一段二十四道彎的公路。從山腳至山頂的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60米;在傾角約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順山勢而建,蜿蜒盤旋至關口,全程約4公裡。24道拐盤山公路,堪稱險峻公路建設史上的傑出典範。


內容綜合轉載自:中國網、百度百科、發展論壇

相關焦點

  • 人類工程的奇蹟26期:全球10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第二
    本期《人類工程的奇蹟》,就將帶大家探尋全球10大射電望遠鏡,一起領略人類的科技之美、天文之美。阿雷西博望遠鏡於1963年11月完工,在53年的時間裡,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望遠鏡,直到2016年7月被中國貴州的天眼超越。 阿雷西博望遠鏡主要用於射電天文學、大氣科學和雷達天文學的研究,以及搜索地外智慧(SETI)的項目。美國宇航局還將該望遠鏡用於近地天體探測計劃。該天文臺主要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並得到了NASA的部分支持。
  • 感謝南老,讓我們聽到了來自1.6萬光年外的聲音…丨網友:希望命名為「南仁東星」
    這距「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不到1個月…… 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在去年9月竣工進入試運行、試調試階段。經過一年的緊張調試,現已實現指向、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的順利運行。而且,它開始了中國天文學者和世界天文學者利用中國的原創設備系統,做出天文發現的新時代。在調試觀測階段,FAST已經開始系統地科學產出,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FAST工程調試組組長姜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是中國人的第一次!
  • 中國天眼正式開放運行!網友都在喊一個名字→
    吳秉澤攝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部分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家驗收委員會認為,「FAST工程建設實現了多項自主創新,顯著提升了我國射電天文研究和技術水平,推動了相關產業技術的革新與發展,產生了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 你聽,1.6萬光年外的聲音是這樣的...
    」FAST發現新脈衝星,其中兩顆距離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而這距「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不到1個月。從壯年到暮年,他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它將幫助人們探索百億光年以外星際間的互動信息。姜鵬將帶領團隊執行天眼落成後最重要的饋源艙調試任務。
  • 我聽見了1.6萬光年外的聲音...
    新建成的FAST與號稱「地面最大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了約10倍;與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相比,FAST的綜合性能也提高了約2.5倍。它將幫助人們探索百億光年以外星際間的互動信息。
  • 燃盡一生,他打開了「中國天眼」!
    星空下的「中國天眼」。
  • 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徵途——「中國天眼」正式開放運行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認為,通過國家驗收意味著「中國天眼」完成了工程師和科學家之間的交接棒,「火力全開」投入科學觀測,接下來兩三年內將有一系列重要科學產出,同時進一步穩定望遠鏡的性能。
  • 1.6萬光年外的聲音是這樣的…「中國天眼」有重大發現!
    △FAST新發現脈衝星的藝術效果圖,圖自中國青年報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副總工程師李菂說,截至目前,FAST望遠鏡已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其中6顆脈衝星通過國際認證,此次主要公布兩顆結果:一顆編號J1859-0131(又名FP1-FAST pulsar #1),自轉周期為1.83秒,據估算距離地球1.6萬光年;一顆編號
  • 中國天眼又立一大功!一枚「新地球」被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新家園
    中國天眼又立一大功!一枚"新地球"被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新家園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咱們對外天空的探索也是越來越深了。人類之所以探索太空,除了滿足好奇心以及科研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探索人類的新家園!目前,在人類所探索的已知區域中,只有火星符合我們的要求。
  • 中國「天眼」FAST 找到外星人要多久?
    2020 年 4 月 28 日,中國「天眼」——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30 日,FAST 望遠鏡首次發現距離地球約 85 億光年的新快速射電暴。不過,「天眼」能否找到外星人、快速射電暴究竟傳達了何種信號,仍是未解之謎。
  • 中國「天眼」系統到底有多牛?
    中國天眼(FAST),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天眼,能看到137億光年的距離,是人類認知的宇宙邊緣。中國天眼有多先進?綜合性能上,是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美國阿雷西博300米望遠鏡的2.25倍,靈敏度是地面最大的機器—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的10倍。接收距離上,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信號,這個距離接近於宇宙的邊緣。
  • 中國的奇蹟工程,看完整個人都震驚了!
    ,具備供電條件,這標誌著「天眼」的神經系統已經成型,FAST工程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可以預測,FAST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前沿地位,成為國際天文學術交流中心。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即中國建造世界上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是由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其實,中國還有很多奇蹟工程,你都知道嗎?
  • 「中國天眼」一秒鐘要用多少度電?
    經中國電科、中建二局等單位施工建設,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南方電網 李瑞龍/攝是什麼支撐「中國天眼」隨時隨地對幾億光年外的宇宙「掃一掃」?有一樣東西很重要!那就是「電 力」!給大家偷偷透露一下,「中國天眼」用電滿負荷運行為3000千瓦,目前的最高運行負荷約為800千瓦,此處的用電量根據實際的最高運行負荷進行計算。首先,我們應該知道的是:「中國天眼」工作時,絕不能停電。「中國天眼」的工作原理與衛星電視天線接收器的原理大同小異,它通過接收來自幾億光年之外的天體的電磁輻射信號,分析其強度、頻譜和偏振來進行科學研究。
  • 國家天文臺確認「中國天眼」發現兩顆脈衝星,來聽1.6萬光年外的聲音
    ◆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10日發布「中國天眼」FAST的首批成果:◆ FAST望遠鏡調試進展超過預期
  • 以「天眼」為名,聆聽星際
    在古代,人們將自身與宇宙割裂,於是便產生了神話傳說與宗教。如今,從高能物理到航天技術,科技加持下的人類從未停止對宇宙的探索。今年年初,歷時22年建造而成的中國天眼FAST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人類能夠更清楚地聽到宇宙的聲音,而中國天眼總工藝師王啟明也走過了20年人生路,完成了這一大國重器的建設。
  • 超級天眼整體完工 已接收到1351光年外脈衝星信號
    這組信號的獲取,有利於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FAST望遠鏡的性能指標及後續的調試。這樣的試觀測和調試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持續進行,直到望遠鏡達到最佳的性能指標。這些電磁波約在1351年前發出今年9月中旬以來,FAST工程科研人員便開始對射電望遠鏡進行試驗性觀測工作。
  • 22年,8000多個日夜,他燃盡生命打開中國的「天眼」!一眼萬年,他在星空中永遠閃耀!
    這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還有一個更震撼的稱號,「中國天眼」。FAST開啟了中國睜眼看宇宙的新徵程,更是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了新的高度。作為全世界僅剩的一隻「天眼」,2021年4月1日,FAST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 緬懷:「天眼」之父的的傳奇人生(重磅圖文)
    我聯想到了幾百年前資本主義世界放眼世界的探險,美國對宇宙的探索和對全世界科技的驅動和激勵,今天當人類最新最偉大的探索發生在中國,內心儲備的民族自豪感不自覺的爆發了。強烈推薦給諸位這篇文章,南院士的眼神像一座偉大的豐碑,激勵我們所有人!南院士,走好,感謝你為人類、為中國貢獻的眼睛,我們為您而驕傲!
  • 1.6萬光年外的聲音是這樣的…
    10日,國家天文臺今天宣布,「中國天眼」FAST發現新脈衝星,其中兩顆距離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
  • 中國又一項世界第一正式竣工它真能找到外星人嗎?
    「天眼」。種種的科學幻想,讓我們跟著FAST,見證科學奇蹟吧!在FAST整體工程完工之際,科研人員在近日通過一次試驗性觀測,成功接收到來自1351光年外一顆脈衝星發出的脈衝信號。從今年9月中旬以來,FAST工程科研人員便開始對射電望遠鏡進行試驗性觀測工作。在9月17日的一次觀測中,FAST望遠鏡成功接收到了一組來自遙遠宇宙的高質量脈衝星信號。